-突然脚臭是什么原因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
十二正经、
督脉、
任脉高清穴位图
附
(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
正文索引
[
隐藏
]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三、足阳明胃经循行图
四、足太阳脾经循行图
五、手少阴心经循行图
六、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
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
八、足少阴肾经循行图
九、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
十、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
十二、足厥阴肝经循行图
十三、督脉循行图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经络穴位
图
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img class=
wp-image-1957
手太阴肺经
src=
517/40230171_
/&a mp;gt;
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
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 )兼治脾肺两脏
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
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
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
7
寸。穴位较深,
(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
聚的穴位 。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
鼻孔)
治鼻出血,
是痔疮的要穴, 对感冒起发汗作用。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
效
列缺:不好找。合骨相对凹点。治疗小 儿遗尿,落枕、偏头
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头项寻列缺”
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
热)
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是肺经的
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脉的会穴可治 静
脉曲张。
(心血管病)
鱼际:火穴。治疗热性病。咳、喘有效果。心中烦热,小孩
疳积症、消化不好停食了
少商:大拇指外根部。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外感风寒或虚
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
小结: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 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经脉所过
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img class=
wp-image-1956
手阳明大肠经
src=
手 阳明大肠经
.jpg
/>
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疾病
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三< br>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
。
商阳:食指指甲盖外侧,用指甲掐它。调节便秘。
合谷:
强壮穴。
可以止疼,
如面部的疼痛,
牙痛等。
小贴士:
右侧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痛 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
垂贴近面颊部位牙痛点,
右侧痛掐右侧耳垂,
左侧痛恰左侧 。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
泻火。是郗穴治急症是 深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端点。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
作用。它是 大肠经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治腹部疾患)皮肤
病很多都和大肠有关系,曲池是个排毒的穴位。
肩俞穴:
把手伸平了有个窝。
最容易受风寒的穴。
(五十肩、
肩周炎 )
迎香穴: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小结:呼吸道疾病:感冒、支气 管炎、发烧、头疼。头面部
疾病;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神经性皮炎、
经脉所过 的关节活动障碍。
三、足阳明胃经循行图
&amp;lt;img class=
wp-image-1316
足阳明胃经
src=
足阳明胃经
.jpg
/&a mp;gt;
足阳明胃经主治疾病
四白穴:可以治疗眼袋、黑眼圈。是给眼睛供血的穴位。
天枢穴:肚脐眼旁边
2
寸。治大肠功能不好,慢性结肠炎、
便秘腹泻双向调节。
梁丘穴:在膝 盖上
2
寸。治急性胃痛。是胃经的郗穴,治急
和妇科急性乳腺炎。
足三里(犊鼻穴)
:膝眼下
3
寸旁开一横指。强壮穴及长寿
穴。治疗慢性胃痛 ,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虚,也是消气穴吃
的不舒服有胀起要揉足三里。还专治慢性胃痛。小贴士:先揉左腿会对脾胃调节更好一点;要是肝胆从右边好
上巨墟:足三里往下
3
指。治疗大肠疾病。
下巨墟:上巨墟下3
指。治疗小肠疾病,小腹痛。
(肚子痛
的位置不在胃脘,靠近肚脐眼位置,就揉 下巨墟
丰隆穴:下巨墟旁边。外踝上
8
寸旁开一指。
(向后)离穴
不离经。去处高血脂,是一个化痰穴。痰湿重适合。可化有
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是非常重要的化 痰穴。
小结: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下垂、胃痛、胃胀。头面
疾患:头痛、眼痛 、牙痛、面神经麻癖。其他:白细胞减少
症、中风偏瘫后遗症。
四、足太阳脾经循行图
&amp;lt;img class=
wp-image-1313
足太阴脾经
src=
足太 阴脾经
.jpg
/&amp;gt;
足太阳脾经主治疾病
脾主运化、脾主统血。头晕,手麻、手脚冰凉是脾功能差。
始于足大趾内侧的足阴穴。
足阴穴:通常用艾灸法用香烟代替。鼻出血治、例假不止,
艾灸可止血。
太 白穴:贴着脚内侧骨头揉,缝里向指间揉。通过脾来补肺
的穴。
(山药臆米粥)
公孙穴:大拇指往下滑有个壳头。重要穴位,连心脏,促进
肠子蠕动,对消化不良、憋闷、吃太多了 肚胀效果明显。
其他脾经都小腿内侧:
三阴交:胫骨的边缘,地机、阴陵经、
脾经治痛风。
血海:把掌 心放膝盖上大拇指的位置,敏感的点,气血聚集
的地方。治血症:出血、贫血、血淤症。
小结: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便秘、痢疾。妇科病:痛
经、闭经、附件炎、盆腔炎。其他:周身 不明原因疼痛、关
节炎。
五、手少阴心经循行图
&amp;lt;img class=
wp-image-1323
手少阴心经
0
src=
手少阴心经
/&amp; gt;
手少阴心经主治疾病
主心理、思虑、神志、睡眠、感情纠葛等。
极泉穴:在腋窝终点。可以探查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预防心
血管早期的疾病、可调心律,治疗两 肋疼。
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极泉穴然后拨动一下小筋,就会有电麻
感(通的)痛而不 麻(血管有淤阻)不痛不麻(供血不足)
预防心梗、心绞痛。
少海穴:肘横纹边缘处 。是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对心脏的
调节很好。属水(水在五行中是属肾)多梦叫心肾不交,就
会造成五心烦热,踏实不下来。可调节心脏,交通心肾,减
缓心律,降低血压。
灵道 穴
:
腕横纹下
1.5
寸贴着骨头揉:防治心脏早搏,心跳过
速、心烦 躁上火、慢性心脏病,减缓心律,平静心神。对慢
性心脏病的人非常重要。
阴郗穴: 腕横纹上
0.5
寸。手脚心发热、出汗,中医讲五心
烦热,睡不踏实、起夜,其实尿也 不多(小便頻数)穴位在
骨缝当中,点按要往里掐。
神门穴:
在掌横纹上凹 陷处。
穴位深。
可用大拇指指节搁它。
就是安定心神的门户。增强睡眠。
< br>是原穴:属土,火(心脏)生土(脾)把心脏烦热过多的气
血补到脾胃上去。增加了消化能力,安 神了同时也把心火泻
掉了。还可防止老年痴呆。一安定心神增强睡眠,泻心火。
二增强胃动力。 三防老年痴呆。四治疗晕车。五增强通便能
力。
少府:在感情线上攥拳小指尖对的地 方少府是心经的火穴。
因此湿热症、火症可通过少府调节。可直接调节心脏的穴。
主治先天心脏 疾病。
少冲:小指内侧指甲旁。#穴(急症热症)发烧、癫狂、昏
厥症。它有开窍醒 神的功效。放血、去热。
小结: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国缓。神经及精神
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其他: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六、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
&amp;lt;img class=
wp-image-1322
手太阳小肠
src=
手太阳小肠
.jpg
/&a mp;gt;
手太阳小肠经主治疾病
属火。
由手走头,
起始于少 泽穴、
前谷、
后溪、
小海、
肩贞、
天宗、肩中俞、天窗、听宫。
治疗肩背、颈椎、脸部、耳朵
少泽穴:井穴(源头)治疗热症,通常刺血方法 比较好。咽
喉痛、发烧、牙肿点刺,滴一滴血就可缓解。不适合按摩。
后溪穴:掌纹 末端凹陷处,往上推,推到骨缝。穴位深。是
八脉交会的大穴。一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病。二可治疗落枕、
肩膀疼。
养老穴:手放平手心朝下,食指肚顶着最高点,往外转凹陷
下去的 位置。治疗眼睛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
-突然脚臭是什么原因
-突然脚臭是什么原因
-突然脚臭是什么原因
-突然脚臭是什么原因
-突然脚臭是什么原因
-突然脚臭是什么原因
-突然脚臭是什么原因
-突然脚臭是什么原因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09: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5539.html
-
上一篇:艾条灸操作流程
下一篇: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