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激光脱毛
艾灸常用穴位
灸身柱穴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腑组织的功能还不够健全,中
医称之
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特别以肺、脾胃的相对稚嫩为主。也正
因为
如此,婴幼儿才常常容易患肺系(即呼吸道)和脾胃的疾患,如伤风、
感
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泄、消化不良等。我国古代医家根据小儿的这
一生理特点,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小儿防病保健的许多宝
贵
经验。灸身柱以助小儿生长发育,防治各种呼吸道病症,就是其中最为
主要
的内容。
身柱穴被日本医学界誉为
小儿百病之灸点
。日本针灸医家代田文志
曾于
1938
年在长野县小学校为身体素质虚弱容易感冒,
患有贫血、
遗
尿、
消化不良的小学生集体施灸身柱穴,连灸了一个月后,被灸学生的食
欲、
体重都明显增加,学习成绩也普遍提高,外出旅行再也不落后于他人。
续
灸半年后,一些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学生大都病况痊愈。此事曾在日本
引起轰动,其它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都效法施行。
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个椎骨)棘
突
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
智、
防病强身的功能作用,能通治小儿科的多种疾病。在《养生一言》一
书中,
就有小儿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保
证健康成
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由于身柱有健脑益智作用,经常施灸
也能健全小
儿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智能。
小儿灸身柱的方法,一般用如香烟粗细的小艾条悬灸(燃端距皮肤
3
cm
上下)
3
~
5
分钟,每周灸
2
~
3
次,可连灸数月。由于小儿皮肤娇嫩,
对艾灸的温热度比较敏感,加上婴幼儿无知好动,不易配合,故在施灸过
程
中要格外小心。施灸者要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穴位两旁的皮肤上,以感知
艾灸
热力的强弱,防止烫伤幼儿皮肤。
身柱穴除了运用灸法之外,还可以施行拔火罐法,拔罐时应选择口径
稍
1
小一点的罐具,拔后置于穴上不动,停留
10
分钟左右,叫做
坐罐
;
若先
在罐口涂上少许润滑油(如凡士林或食用油)
,罐具吸附于穴位上之
后,
手握罐底,水平向上下左右移动火罐,叫做
走罐
。走罐可反复进行,
直
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
由于小儿皮肉娇嫩,
为防火罐温度过高烫伤皮肤,
拔罐时火力不宜太强,以免火罐吸拔过紧,取罐时用手指轻轻按压罐口皮
肤,动作要轻,切忌硬拔。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
7
颈椎与第
1
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
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
诸阳之会
和
阳脉之海
之称。此穴
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
体
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
量,
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
E
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
疫的功
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
胀、头
晕,
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
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
炎
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
4
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
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
《甲乙经》载:
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
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
又载:
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
《玉龙歌》说:
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
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
白鼠
中脘
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 的
蠕
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
增
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
2
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
3
寸。该穴为小肠之
募穴
,足
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
丹田
。《难经
·
六十六难》集
注中杨玄操说:
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
府也。
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
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
通
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
瘕
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
变,
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
SI
)和左心室搏做功
指数
(
LVSWI
)稳定增加。艾罐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
利用
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
艾灸关
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
阳痿、
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
虚劳赢
瘦等。
◆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
1.5
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
生
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
轻
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
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
气
海常温耳。
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
滋荣百脉,益肾固精,
保健强身,
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
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
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
??
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
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
用
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
20
~
3O
次。
现代研究认为:艾罐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
3
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
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
.
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
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
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
穴,
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
其
杀伤细胞活性,
在
24
小时内迅速升高,
72
小时至
120
小时复原,若间
日
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
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
其法
是,
先以生五灵脂
24
克、生青盐
15
克、乳香
3
克、没药
3
克、夜明砂
6
克
(微炒)、木通
9
克、干葱头
6
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
药
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取药末
6
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
一
次药末,每月可灸
1
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
胃功
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
肠癖
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
后
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
尿潴
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
.
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
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
.
具有调理脾胃
.
健运脾阳,温中散寒,
补中
益气,调和气血
.
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
《甲乙经》载:
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
《外台科要》载:凡人年
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
《医说》羹:
4
若要安
.
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
便宜
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次
,
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
(足二里)有灸疮为妙。
《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
无病长寿法,每月必
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
.
能调节
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
.
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
能使纤维蛋白降解
产
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
.
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
可
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
铜、
锌代谢
.
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罐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
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
的
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
吸系
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
阳痿、
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罐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
调节神
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
3
寸胫骨内后缘。
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
疾
病有防治作用,
具有健脾和胃化湿,
疏肝益肾,
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
中医学文献记载,
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
心腹胀满,不思饮食,
痹痛身
重,
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
忍,
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
《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
痹不
能行,三阴交主之。
《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
名三
阴交二七次。《千金要方》载:内踝上
3
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
逆,
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
?< br>疵气、痔血
??
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
也。
《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
5
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
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
神经衰弱、
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
病、
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
血、
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隔姜灸疗法
它是在艾柱与皮肤之间隔一片生姜,而后点燃艾柱治病的
方法。此种
方法既疗效独特,又简单易学,且舒适无痛苦。下面介绍几种常
见疾病的
隔姜灸疗法,供参考应用:
尿频:令患者仰卧,腹部放松。
取鲜生姜切为
2
毫米厚的薄片,以三棱针或针灸针在姜片上刺几个小
孔。然后,把姜片置于中极穴
(
肚脐下
4
寸
)
、关元穴
(
肚脐下
3
寸
)
、
气海
穴,既可三穴同时施灸,也可分别施灸。将艾绒捏成花生大小的圆锥形
艾
柱,放在姜片上并从顶端点燃,此为
1
壮。每穴灸
3
~
5
壮,每日
1
次,
7
天为
1
疗程,一般
1
疗程即可见效。
便秘:取神阙穴
(
脐中
)
,把普通食盐置于其中,后在食盐上放置直
径
约为
0.3
~
0.5
厘米的姜片,厚约
3
~
4
毫米,上置艾柱施灸,连续灸
20
分钟,至皮肤发红为止。每日或隔日
1
次。
胃病
(
尤其是虚寒性胃痛
)
:取中脘
(
脐上
4
寸处
)
、内关
(
手腕
内侧正中
上
3
寸处
)
、足三里
(
外膝眼下
3
寸处
)
。把生姜切成
0.1
寸厚
的薄片置于以
上各穴,取捏成宝塔糖样大小艾柱,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
1
柱,大约灸
45
分钟,
1
日
2
次。
气管炎:
白芥子
3
克、半夏
3
克、公丁香
0.5
克、麻黄
5
克、细辛
2
克、麝香
0.2
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取适量填满脐中,把
1
片厚约
3
毫米
的姜片盖在药末上,上置大艾柱施灸。每穴灸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
◆再谈延年益寿灸法诸穴意义与作用!
灸法是祖国医学中防治疾病,延
6
-做激光脱毛
-做激光脱毛
-做激光脱毛
-做激光脱毛
-做激光脱毛
-做激光脱毛
-做激光脱毛
-做激光脱毛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09: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5524.html
-
上一篇:传染病学重点
下一篇: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方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