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反弹
第四章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
我国长期以来 施用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由此每年土
壤中钾素部分得到补充,
加之土壤钾含量较氮、
磷 丰富,
故在以往施用钾肥较少。近年来,由于作物单位面积产
量不断提高,
高产品种的 引入和推广,
氮磷用量的增加,
以及有机肥用量的减少,不少地区出现了缺钾症状。
我国开始大面积施用化学钾肥是在
80
年代以后,
80年代以前对化学钾肥只有小范围的田间试验,
尚无大
面积应用,我国严重缺钾土壤(速效钾 为
<50ppm
)和一
般缺钾土壤(速效钾
50-70ppm
)总计 已达
3.4
亿亩。
第一节
钾的营养作用
一、植物体内钾的含量及其形态与分布
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一般都超过磷,例如 每生
产
500Kg
稻谷需
N 8.0-12.5Kg
、磷
(P
2
O
5
)3.0-5Kg
、钾
(K
2
O)7.0-15.5Kg
。
高产作物总钾的含量非但超过磷,
甚
至超过氮。 与氮,磷不同,钾不是以有机化合物形态存
在,而是以离子态、水溶性盐类或吸附在原生质表面上
等方式存在。
钾主要分布在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禾谷类作
物中茎叶
>
籽粒。在体内有较大的移动性,随作物生长,
不断由老组织向新生幼嫩部位转移,再利用率高 ,缺乏
症也从老叶开始发生。
二、钾的营养功能
(一)、促进酶的活化
生物体中约有
60
多 种酶需要钾离子作为活化剂。
钾所能活化的酶分别属于合成酶类,氧化还原酶类和转
移酶类,参 与糖代谢,蛋白质代谢与核酸代谢等生物化
学过程。
钾离子能促进酶促反应的可能原 因是:
1
、
由于钾的
存在,有利于酶蛋白与辅酶结合形成全酶,使酶处于正< br>常的活化状态;
2
、钾离子水合度小,其水合离子的直
径比水合度大的
Li
+
Na
+
要小的多,容易进入酶的活化
部位。
(二)、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
K
+
能保持叶绿 体内类囊体膜的正常结构,
K
+
又能促
进类囊体膜上质子梯度的形成和光化磷 酸作用。
ATP
的
形成还能使氧化态辅酶Ⅱ
(
NADP
+< br>)
转变为还原态辅酶Ⅱ
(NADPH)
,
促进
CO
2
的同化。
钾还能通过影响气孔的开闭,
调节
CO
2
透入叶片 和水分蒸腾的速率。
(三)、有利于植物正常呼吸作用,改善能量代谢
糖酵解过程中,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均需
K
+
和
Mg
2+
离子作活化剂。植物正常呼吸作用,其末端氧化
酶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四)、增强植物体内物质合成和转运
1
、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
钾能使体内糖类向聚合方向 转变,对棉麻等纤维类
作物有其特殊意义,钾充足时,光合产物转运加快。
2
、增强蛋白质与核蛋白的合成
钾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 和利用。蛋白质和核蛋白
的合成均需要钾作活化剂,钾能促进豆科植物根瘤菌的
固氮作用。
(五)、增强植物抗性
1
、
增
强抗冻、抗旱抗盐的能力
防止脱水,使生物膜处于正常 的液晶态结构,维持
稳定渗透性和生理活性,因为,当钾供应充足时,膜内
含有较高的糖类和钾 、铜等离子的浓度,增加对水的束
缚力,减少水分蒸腾,细胞就不易脱水受冻、受旱。
2
、增加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
钾增强植物抗病性的原因可 以从植物组织特征和
生物化学特性来解释,钾能提高光合磷酸化的效率,形
成更多的
A TP,
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能源和促进
物质代谢。这对厚壁细胞木质化,厚角组织细胞加 厚,
角质层发育以及纤维素含量增加有帮助,会使植物茎杆
粗壮,强度增大,机械性能改善,有 效的阻碍病菌入侵
和虫害侵蚀,同时又提高了抗倒伏的性能。
同时 ,
缺钾或有效氮多,
体内酚类化合物合成减弱,
而植物抗病能力则与体内酚类化合物含 量呈正相关。
3
、减轻水稻受还原性物质的危害
淹水条件下增施钾肥,可改善水稻根部“乙醇酸代
谢途径”提高根系氧化力。使水稻根际土壤的氧化还 原
电位升高,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性物质量明显降
低,防止了土壤中
H
2
S
,有机酸及
Fe
2+
的危害。
三、植物对钾的吸收利用
土壤钾离子主要通过扩散途径迁移达到植 物根表,
然后又主要通过主动吸收进入根内。植物对钾的吸收还
决定于植物种类,
其大 致顺序是:
向日葵、
荞麦、
甜菜、
马铃薯、玉米
>
油菜、豆 科作物
>
禾谷类作物,介质中离
子组成亦影响植物对钾离子的吸收。
Ca2+
促进、
Rb
+
则降
低,高浓度下
SO
4< br>=
降低,
Cl
-
则没影响。
四
.
钾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钾与脂肪代谢有关
,
油料作物施用钾肥
,
产量与品
质都能提高
,
纤维类作物需要较多的钾
.
淀粉类作物等
.
果树上
,
能提高果实 中全糖量
.
还原型
Vc
和改善糖
酸比
,
然而植物对 钾的吸收具有奢侈吸收的特性
,
过量
钾的供应
,
虽不易直接表现出中 毒症状
,
但可能影响各
种离子间的平衡
,
抑制作物对钙
.< br>镁的吸收
,
也浪费化肥
用量
.
几种大田作物钾的营养诊断指标
P
111
页表
4--12
几种蔬菜作物钾的营养诊断指标
P
111
页表
4--13
五
.
作物的钾素营养失调的症状
缺钾的主要特征
:
老叶和叶缘先发黄
,
进而变褐
,
焦
枯似烁烧状
,
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
,
但叶中部
,
叶
脉处仍保持绿色
,
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
,
整个叶片变为< br>红棕色或干枯状
,
坏死脱落
.
但不同作物上缺钾症状也有特殊性。
见
<<
主要作物缺钾诊断
>>
第二节
土壤中的钾素
一、土壤中钾素含量
较
N
、
P
高的多
,
一般为
0.5
-
2.5< br>%
(N0.05
-
0.3
%、
P
2
O
5
0.28
%
)
而能被利用的只占全量的
1
-
2
%。
土壤中钾素按照其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和作物的
有 效性可分为矿物态钾
(
难溶性钾
)
、非代换性钾
(
缓效钾
)
、代换性钾
(
速效钾
)
、水溶性钾
(速效钾
)
(
一
)
、矿物态钾
:
主要存在于微斜长石
.
正长石
.
百云母中
,
占全钾 量
的
90--98%
(
二
)
、非代换性钾
:
固定在粘粒矿物层状结构中的钾及部分含于易风
化矿物中的钾
:黑云母、白云母这类钾不能被植物直接
利用
,
是土壤速效钾的直接后备
,
一般占全钾量的
2%
以
下
,
最高可达
6%.
(
三
)
、代换性钾
:
它是受土壤胶粒负 电荷的作用被吸附在胶粒表面
,
当土壤溶液钾被吸收后
,
可以迅速进入溶液进 行补充
,
占速效钾总量的
90%
(
四
)
、水溶性钾
:
是作物直接的钾 素来源
,
占速效钾的
10%,
代换性钾
与水溶性钾是速效性钾
,
占全钾量的
1--2%.
土壤速效钾
诊断标准
:
-不反弹
-不反弹
-不反弹
-不反弹
-不反弹
-不反弹
-不反弹
-不反弹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08: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5420.html
-
上一篇:各种食物钾含量表知识讲解
下一篇:氯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