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痤疮疤痕
便秘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
诊断依据
(一)
.
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
,
排便周期延长
,
或粪质干
结
,
排出艰难
,
或
欲
大便而艰涩不畅
。
(
二
)
.
常伴腹胀
、
腹痛
、
口臭
、
纳差
、
及神疲乏
力
、
头眩心悸等症
。
< br>(
三
)
.
本病常有饮食不节
、
情志内伤
、< br>劳倦内伤等病
史
。
二
、
病证鉴别
便秘与积聚的鉴别
便秘与积聚均可出现腹部包块
。
但便秘者
,
常出现在小腹
左侧
,
积聚则在腹部各处均可出现
;
便秘 多扪及索条状物
,
积聚则形状不定
;
便秘之包块为燥屎内结
,
通下排便后消失
1 / 14
或减少
,
积聚之包块则与排便无关
。
三
、
相关检查
(一)
常规检查:
大便常规
、
潜血试验和直肠指检
。
(
二< br>)
腹部平片可有助于确定肠梗阻的部位
,
对假性肠梗阻
的诊断尤有价值
。
(
三
)
钡剂灌肠适用于了解钡剂通过胃肠道的时间、
小肠
与结肠的功能状态
,
亦可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性质
、
部位与
范围
。
(
四
)
用直肠镜
、乙状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进行检查
。
【
辨证论治
】
一、
辨证要点
:
(
一
)
辨虚实
:
便秘的辨证应从大便的性状
、
兼症
、
舌苔等
方面辨其虚实
。
2 / 14
(
二
)
辨证候特点
热秘
——
面赤身热
,
口臭唇疮
,
腹满胀痛
,
尿 赤
,
苔黄燥
,
脉滑实
;
气秘
——
噫气频作
,
胸胁痞满
,
腹胀或痛
,
苔薄腻
,
脉弦
;
气虚
——
面
神疲
,
大便不干
,
临厕无力努挣
,
甚则
汗出短气
,
舌嫩苔薄
,脉弱
;
血虚
——
便干如栗
,
面色无华
,
头眩心悸
,
舌淡脉细涩
;
阳虚
——
大便艰涩
,
腹中冷痛
,
尿清
肢冷
,
喜热恶凉
,
苔
白润
,
脉沉迟
。
实秘包括热秘与气秘
。
热秘辨证要点为大便干结
,腹满胀
痛
,
舌苔黄燥
。
气秘辨证要点为
欲
便不 得
,
腹胀或痛
,
舌
苔薄白
。
虚秘包括气虚便秘、
血虚便秘与阳虚便秘
。
气虚便秘辨证要点为大便不干
,
无力努 挣
,
舌淡苔薄白
。
3 / 14
血虚便秘辨 证要点为便干如栗
,
脉细
、
舌淡红
、
苔薄
净
。
阳虚便秘又称冷秘
,
其辨证要点为大便艰涩
,
腹中冷
痛
,
舌淡苔白滑
。
二
、
治疗原则
:
便秘的治疗应以通下为主
,
但决不可单纯
用泻下药
。
三
、
证治分类
:
(
一
)
实秘
1.
肠胃积热证
(
1
)
症状
:
主症
:
大便干结
,
腹胀腹痛
。
兼症:
口干口臭
,
面红心烦或有身热
,
小便短赤
。
舌脉
:
舌红苔黄燥
,
脉滑数
。
(
2
)
证机概要
:
肠胃积热
,
津伤便结
。
4 / 14
(
3
)
治法
:
泻热导滞
,
润肠通便
。
(
4
)
代表
方
:
麻子仁丸加减
。
本方有润肠泻热
,
行气 通便
的作用
,
适用于肠胃燥热
,
津液不足之便秘
。
(
5
)
常用药
:
大黄
、
枳实
、< br>厚朴
——
通腑泻热
;
麻子仁
、
杏仁
、
白蜜
——
润肠通便
;
芍药
——
养阴和营
。
(
6
)
加 减
:
若津液已伤
,
可加生地
、
玄参
、
麦冬 以滋阴
生津
;
若肺热气逆
,
咳喘便秘者
,
可加瓜蒌仁
、
苏子
、
黄芩
清
肺降气以通便
;
若兼郁怒伤肝
,
易怒
目
赤者
,
加服
更
衣丸以
清
肝通便
;
若燥热不甚
,
或药 后大便不爽者
,
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
,
以免再秘
;
5 / 14
若热势较盛
,
痞满燥实坚者
,
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
2.
气机郁滞证
(
1
)
症状
:
主症
:
大便干结
,
或不甚干结
,欲
便不得出
,
或便而不爽
,
肠鸣矢气
,
腹中胀痛
。
兼症
:
嗳气频作
,
纳食减少
,
胸胁痞满
。
舌脉
:
舌苔薄腻
,
脉弦
。
(
2
)
证机概要
:
肝脾气滞
,
腑气不通
。
(
3
)
治法
:
顺气导滞
。
(< br>4
)
代
表
方
:
六磨汤加减
。
本方有 调肝理脾
,
通便导滞的
作用
,
适用于气机郁滞
,
大 肠传导失职之便秘
。
(
5
)
常用药
:
木 香调气
;
乌药顺气
;
沉香降气
;
大黄
、
槟榔
、
枳实
——
破气行滞
。
6 / 14
(
6
)
加减
:
若腹部胀 痛甚
,
可加厚朴
、
柴胡
、
莱菔子以
助理气之功;
若便秘腹痛
,
舌红苔黄
,
气郁化火
,可加黄芩
、
栀子
、
龙胆草
清
肝泻火
;
若跌仆损伤
,
腹部术后
,
便秘不通
,
属气滞血瘀者
,
可加红
花
、
赤芍
、
桃仁等药活血化瘀
。
3.
阴寒积滞证
(
1
)
症状
:
主症
:
大便艰涩
,
腹痛拘急
,
胀满拒按
。
兼症
:
胁下偏痛
,
手足不温
,
呃逆呕吐
。
舌脉
:
舌苔白腻
,
脉弦紧
。
(
2
)
证机概要
:
阴寒内盛
,
凝滞胃肠
。
(
3
)
治法
:
温
里
散寒
,
通便止痛
。
7 / 14
-面部痤疮疤痕
-面部痤疮疤痕
-面部痤疮疤痕
-面部痤疮疤痕
-面部痤疮疤痕
-面部痤疮疤痕
-面部痤疮疤痕
-面部痤疮疤痕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07: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5312.html
-
上一篇:便秘吃什么蔬菜和水果 6种蔬菜帮你清肠
下一篇:宝宝简单儿歌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