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吃什么药-
儿童体格基本测量、生长评价与体格检查
生长水平指标:
包括所有的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如体 重、身高(长)、头围、胸围、
上臂围等,通常以等级表示。
可用于个体或群体儿童的评价。
一、儿童体重、身长测量
?
(一)体重
?
体重是衡量体 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代表身体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
重量的总和,反映儿童近期营养状 况和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最易获得的体格发育的灵敏指
标。
?
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等速的增加,< br>进行评价时应以个体儿童自己体重增
长的变化为依据,不宜用
―
公式
‖
计算来评价
。
体重的增长
1
、生理性体重降低
2
、
体重增长的阶段性
身高,体重增长的阶段性
2
、体重的测量
?
(
1
)常用的儿童体重称:
?
经常使用的是 杠杆秤
(
砝码,游锤、杠杆
)
、中式木杆式钩秤(秤砣、秤
杆)或者 电子秤。
?
< br>婴儿体重测量采用盘式杠杆秤(砝码、游锤、杠杆)或者在中式木杆式钩
秤,
最大载重量 是
10~30
千克,
精确到
0.01kg
,
< br>幼儿采用坐式的杠杆秤或者中式
木杆式钩秤。最大的称重范围为
20~50kg
,精确到
0.05kg
。
(
2
)测量方法:
?
体重的测量应在儿童排空 大小便、脱去外衣、鞋、帽,裸体或者仅穿内
衣的情况下进行,或者设法减去衣服重量。婴儿秤体重时可 以取卧位;
1~3
岁儿
童坐位或者轻轻地站在踏板适中的位置,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摇 动或者接触其他
物体,以免影响到准确性。先加砝码于横杆的自由端,再调整游垂,直到杠杆呈
正中水平位。将砝码及游垂所示的读书相加,以
kg
为单位,记录小数点后两位。
?
使用钩秤时注意防止秤砣砸伤儿童。测量者应当记录儿童测量时的表
现,如婴儿晃动,哭闹。冬 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二)身高
(
长
)
?
1
、身高的定义
?
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 长度的总和。多数
3
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
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立位与 仰卧位测量值相差
1
~
2cm
。
?
身高
(
长
)
的生长受遗传、
内分泌、
宫内生长水平的影响较明显,
短期的疾
病 与营养波动不易影响身高
(
长
)
的生长。
2
、身高的测量
?
身长测量:
2
岁或者
3
岁前用身长卧式量床,应脱去帽、鞋、袜,穿单
衣裤,仰卧于量床中央,将头扶正,头顶接触 头板,小儿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
平。量者立于小儿右侧;左手握住小儿两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 其接触双
脚跟部,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该一致,然后读刻度,记录到
0.1cm
。< br>
?
测试最好安排在上午,午后可能会因疲劳而使脊柱受压,测试的数据要
比上午低,不够准确。< br>
2
、身高的测量
?
立位测量:测 量时被测者脱去鞋帽袜子,仅穿单衣。小儿直立,立于模
板台上,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 挺起,腹部微后收,两臂自然下
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
60
度,背靠身 高计的立柱或墙壁,使两足
后跟、臀部、两膝站直,不能弯曲,双肩及头部均接触到立柱或墙壁,两手垂 直
于身体两侧,两眼平视正前方,头不能上仰或俯视。测量者手扶滑测板,使之轻
轻向下滑动,
直到板底与头颅顶点恰相接触,
此时再观察被测者的姿势是否正确,
待校正符合要求后 读取滑测板底面立柱上所示的数字,以
CM
用一横木板紧压头
顶,读取数值,即为身高 。
二、儿童体格生长评价
?
1
、
1
月龄婴儿在外院测身长
57cm
,第二次测身长均为
53cm
,怎么 解释?
?
?
2
.一
8
月龄男孩,体重
8.5Kg
,家长问此小孩生长如何,应如何回答家长才
比较恰当?
?
?
3
、
8
月龄女孩,
出生体重
3.5Kg
,
现
8Kg
,
另一< br>8
月龄女孩,
出生体重
2.0Kg
,
现
7kg
,
那
个女孩长的好?
?
儿童经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体格测量后,
只有经过比较正确和客观的评
价, 才能够及早的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干预,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因此评价儿童体格生长的状况 是儿童保健和儿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
二
)
评价方法
?
目前,我国常用的体格生长评价方法有标准差法,百分位数
法,曲线图法。
?
标准差法
?
百分位法
?
曲线图法
1
、标准差法
?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固定分组,通过大量人群的横断面调
查算出的均值和标准差。
?
以平均值(
x
)
加减标准差
(SD)
来表示,如
68.3
%的儿童
生长水平在±
1SD
范围内;
95.4
%的儿童在±2SD
范围内;
99.7
%的儿童在±
3SD
范围内。
由此可以制定出三个或五个等
级进行评估。
2
、百分位数法
?
百分位数法就是把一组变量值按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求出每个百分位 数的数值,然
后进行百分位数列表,常分为第
3
、
10
、
2 5
、
50
、
75
、
90
、
97
百 分位数。
P3
代表第
3
百分位数的数
值,
P97
代 表第
97
百分位数值,从
P3
到
P97
包括了全样本的95%
。
P50
即为中位数,大约与标准差
法的均数相当。本方法的优缺 点与标准差法相似。
?
一个
9
月龄男孩体重为
8.5Kg
处于
P25th
即说明在该参数中
9
月男孩体重
<8.5Kg
的占
25%
>8.5Kg
的占
75%
3
、曲线图法
:
?
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长或者年龄别头围等将不同时间系统的数值测 量画成曲线,或
者订出观察期限,记录身长(身高)的增加值和(或)体重增加值画成曲线进行评估。目 前应用
的儿童生长发育图就是一种曲线图,将定期和系统测量所得的各个儿童的体格测量值画在相应的< br>曲线上,然后进行评估,不仅可以评出生长水平,还可以看出生长趋势,并能算出生长速度。
4
、指数法
:
?
是根据人体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
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体格生长
指标联系起来判断体格生长、营养状况、体型、体质。这也是一种综合评 估,在
儿童保健工作中保健医师根据不同的要求目的,选择不同的指数法进行评估,如
判断是否 有肥胖的倾向,选择
BMI
指数,身体比例不正常要选用身长(高),坐
高指数进行判 断。
BMI
指数:
?
BMI
指数< br>=
体重(
kg
)
/[
身长(高)
M]2
?
该指数有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
我国的转折点在
6
个月以后,
也是评估
婴幼儿营养状况的一个较好指 标。
身高坐高指数
?
身高坐高指数
=
【坐高(
cm
)
/
身高(
cm
)】×
100
?
< br>这表明上下肢长度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上身所占的比例逐渐缩小,下身所占的比
例逐渐增大 。肢体发育与躯干发育不正常的儿童该指数异常
生长的评估
?
对儿童的体格发育进行评价是依据儿童体格生长规律来判断
其生长状况。
评价内容
生长水平
:
?
将 某一年龄所获得的某一些体格生长测量值与参考人群值(《
WHO
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 2005)
》)进行比较,得出该儿童在同质人群(同年龄,同性别)中所处的位置,即为该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在此年龄的生长水平,通常以等级表示其结果。
?
生长水平包括所有单项体 格生长指标,如体重、身高
(
长
)
、头围、胸围、上臂围等,可
用于 个体或群体儿童的评价。
?
优点是简单、易于掌握与应用。对群体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评价可了解该 群体儿童的体格
状况;对个体儿童评价仅表示该儿童已达到的水平,不能说明过去存在的问题,也不能预 示该儿
童的生长趋势。
?
早产儿体格生长有一允许的
―
落后
‖
年龄范围,
即此年龄后应
―
追上
‖
正常足月儿的生长。
进
行生长水平评价时应矫正胎龄至
40
周胎龄
(
足月
)
后再评价,身长至
40
月龄、头围至
18
月龄、体重
至
2 4
月龄后不再矫正。
发育水平
(Development level)
优点是简单、易于掌握与应用。
对群体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评价 可了解该群体儿童的体格状况;对个体儿童评价仅表
示该儿童已达到的水平,
不能说明过去存在 的问题,
也不能预示该儿童的生长趋势。
生长是一连续过程,一次体重值,不能证实是正常范围的异常生长或低水平
的正常生长。
2
、生长速度:
?
对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进行定期连续测量
(纵向观察)
,
所获得的 该项指
标在某一年龄段的增长值即为该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的速度值,
将其与参考人
群值的生长速度相比较,可得出正常,不增,下降和增长不足的结果。
?
这种动态纵向观察个体儿童生长的方法最能反映个体儿童的 生长轨道和趋
势,体现儿童生长的个体差异。
?
以生长曲线表示生长速度最简单、直 观,定期体检是生长速度评价的关
键。儿童年龄小,生长较快,定期检查间隔时间不宜太长。
?
(1)
体型匀称度:
表示体型
(
形态
)
生长的比例关系。
实际工作中常选用
身高别体重表示一定身高 的相应体重增长范围,间接反映身体的密度与充实度。
将实际测量与参照人群值比较,结果常以等级表示 。
?
身高的体重
?
(Weight-for height, W/H
)
?
?
体重
(kg)/
身高
(m)
2
?
(
体块指数,
BMI)
3
、匀称程度
?
是用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反映体型和
身材的匀称程度。
?
体型匀称度:
体重
/
身高表示一定身高的相应体重增长范围,
间接反映身体
的密度和充实度。
Trunk-leg ratio
以 坐高(顶臀长)
/
身高(长)的比值反映下肢发育状况,将实际
测量计算结果与参考人 群值的计算结果比较。
结果以匀称、
不匀称表示
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
坐高
(
顶臀长
)
占身高
(
长
)
的比例由出生时的
0
.
67
下降到
14
岁时的
0
.
53
。
三、体格检查
?
(一)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
1
、一般状况
?
询问婴幼儿的喂养,大小便,睡眠的过程中,留心观察小儿 的营养发育情
况、神志、表情、对周围事物的反应、皮肤颜色、体位、行走姿势和孩子的语言
能 力等。由此得到的资料较为真实,可供正确判断一般情况。
2
、一般测量
?
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
?
(1)
体温:
可根据小儿的年龄选用测温的方法:
①腋下测温法:
常用,
安全、
方便,时间长。②口腔测温法。③肛门内测温法。④耳内测温法。
?
(2)
呼吸、脉搏:应在小儿安静时进行。小儿呼吸频率可通过听诊或观
察腹部起伏 ,也可将棉花少许置于小儿鼻孔边缘,观察摆动次数。要同时观察呼
吸的节律和深浅。婴幼儿的脉搏最好 检查股动脉或通过心脏听诊来检测。
?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
(
次数
/)
?
(3)
血压:
?
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宽度的袖带,
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
1/2
~
2
/
3
。
袖带过宽
时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过窄则较实际值高。正常值 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
(mmHg)=80+(
年龄
X2)
;舒张压应该为收 缩压的
2
/
3
。
3
.皮肤和皮下组织
?
应在自然光线下仔细观察,有无苍白、黄染、紫绀、潮红、 皮疹、瘀点
(
斑
)
、脱屑、色素沉着,胎记;腋下、颈部、腹股沟部、臀部等 皮肤皱褶处有无
潮红或糜烂。毛发有无异常,触摸皮肤的弹性、皮下组织及脂肪的厚度、有无水
肿及水肿的性质。
新生儿红斑
色素斑,俗称
―
胎记
‖
,又称为蒙古斑
新生儿粟粒疹
新生儿座疮
新生儿脓包疮
(
黄水疮)
鲜红斑痣
毛细血管瘤(草莓痣)
海绵状血管瘤
黑色素痣
?
1.
生长速度
一般痣生长速度很慢,而且长到一定时 间,大小就不会再变;而黑色素瘤则会以很
快的速度生长下去
?
2.
有无溃疡
痣没有溃疡,不会破;而黑色素瘤会腐烂、会溃疡。
?
3.
对称性
一般普通的痣都是圆形,有极好的对称性;而黑色素瘤的形状是不规则的。
?
4.
边界
痣的边界很清晰;而黑色素瘤和周围没有明显的边界。
?
5.
面积
一般痣的面积较小;而黑色素瘤的分布面积大得多。
?
6.
颜色
痣的颜色均匀,色深,一般呈黑色或者暗红 色;而黑色素瘤属于杂色,比如黑色中杂有红
色,红色中杂有褐色,或者几种颜色同时存在。
?
牛奶咖啡斑
4
、淋巴结
?
包括淋巴结的大小、数目、活动度、质地、有无粘连
和
(
或
)
压痛等。颈部、耳后、枕部、腹股沟等部位尤其要认
真检查。
5
、头部
?
(1)
头颅:观察大小、形状,测量头围;前囟大小及紧张度;小婴儿要观察有无枕秃和颅骨软化、血肿或颅骨缺
损等。
?
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
至迟约
6
~
8
周龄闭合。
前囟出生时约
1
—
2cm
,
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
6
月龄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
1
~
1
.
5
岁闭合。菱形
两条平行线中点的连线
。
头围的测量
?
儿童取坐位或仰 卧位,测量者站在儿童的右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的零点固定
于宝贝的额部眉嵴之间,经过枕结节(
脑后面最突出点
)
再绕回至零点,数值读取
至
0.1
厘米。
测试时要注意软尺紧贴着头皮,
并要左右对称。
如果儿童头发长,
应< br>该先将头发沿着软尺分开,然后再进行测量。
头围的测量
头部
?
(2)
面部:
?
有无特殊面容、眼距宽窄、鼻梁高低,注意双耳位置和形状等。
?
(3)
眼、耳、鼻:
?
有无眼睑浮肿、下垂、眼球突出、斜视、结膜充血、眼分泌物、角膜混
浊、瞳孔大小 、形状、对光反应。检查双外耳道有无分泌物、局部红肿及外耳牵
拉痛;观察鼻形、注意有无鼻翼扇动、 鼻腔分泌物及通气情况。
先天性白内障
附:
?
?
?
?
?
?
?
?
?
?
?
?
?
婴儿视听反应筛查
1
、视力的初步筛查
(
互见表
6-1)
:
新生儿期:通过转动红线球观察新生儿眼睛的变化。婴儿仰卧于床上,将红线球在距离婴儿眼 前
15~20cm
处,用手使其缓慢转动,观察到眼睛追视为正常。
1
个月龄时,可以观察到头随着红线球转动
90
度。
2
个月
开始按物体的不同距离调节眼睛,开始出现头 眼的协调,目光能水平、上下跟随移动的物体
90
°。
3
个月时,头眼协调好,水平跟视物体达
180
度。
4
个月时,会看移动的手,用手主动抓握物体。
6
个月时,开始分辨生人,目光跟随落地的物体,并能改变体位以协调视觉。
7~8
个月时,能够稳准的拿奶瓶和玩具。
2
、听力的初步筛查
在新生儿期:使用摇铃或者带声的玩具发声后,
听到后有反应。
3-4
个月,能够寻找声源,如
4
个月无法寻找声源,需要进一步检查。
5
个月时可以对喊名字有反应。
口腔的检查-牙齿
?
功能
?
咀嚼
?
发音
?
影响恒牙的萌出
牙齿的萌出
?
萌出时间:
?
6-8
个月。
?
遗传与环境的双重影响。
最初几个乳牙的萌出有时伴有症状,出现牙龈疼痛、不能平 静、易怒和
饮食睡眠习惯的不规律,引起消化不良和便稀。
乳牙萌出的顺序
出牙一般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简单估算乳牙的数目:月龄减去
4-6
。
牙的过早萌出
?
诞生牙(鬼牙)
?
松动,则拔掉,以免脱落,窒息。
?
不松动,保留,避免摩擦口颊部,引起溃疡
?
马牙
?
上皮组织在牙龈的集聚
?
一般不需要处理
萌出延迟(
>12
月):正常延迟
严重佝偻病(少)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排列紊乱: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脑发育不全
缺
牙:外胚层发育不良(无牙龅)
牙釉质异常:外胚层发育不良
牙齿发育异常
牙齿的保健
?
少吃甜食
?
避免让婴儿形成夜间和睡眠时间含奶瓶睡眠的习惯。 奶瓶仅被用作喂养工具,不
应该被用作安扶物。
?
勤漱口
?
年龄小时可以使用指套牙刷或者纱布蘸盐水刷牙
?
3
岁以后可以使用牙膏刷牙。
牙齿的保健
-
恒牙的萌出
?
?
?
?
?
?
?
中切牙
4
颗
6
~
7
岁
侧切牙
4
颗
8
~
9
岁
第一双尖牙
4
颗
10
岁
单尖牙
4
颗
11
第二
双尖牙
4
颗
12
岁
第一磨牙
4
颗
6
岁
第二磨牙
4
颗
13
岁
发烧吃什么药-
发烧吃什么药-
发烧吃什么药-
发烧吃什么药-
发烧吃什么药-
发烧吃什么药-
发烧吃什么药-
发烧吃什么药-
本文更新与2021-02-22 21: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4406.html
-
上一篇:幼儿园体检结果分析评价表
下一篇:慢性病接诊记录书写范文“SO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