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怎么引起的-
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痛经分两种,
即原发性和继发性,< br>前者生殖
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后者是由盆腔器质性病变所致。
而原发性痛经< br>(PD)
者占多数,
近年国内外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
原发痛
经的发病机制牵涉神经,精神,内分泌,饮食,营养等多方面改变,特别是原发
痛经子宫肌层血流的特征 性改变,同时
PG
、
OT
、
E2
等多种物质亦参与了痛经的
发作。本文拟就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症状 之一,
是指月经前,
月经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坠胀、
疼痛,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疼痛严 重时可影响生活及工作质量。痛经分两种,即
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后者是由盆 腔器质性病变所致。
原发性痛经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月经来潮前数小时,
常为绞痛,
痉挛性,
持续
1
/
2-2h
。在剧烈腹痛后,转为中等程度阵发性疼 痛,可持续
12
~
24h
。经血流
出畅通后疼痛渐渐消失,
也偶有需要卧床
2
~
3d
的患者。
疼痛部位多为小腹,
严< br>重的可放射到腰骶部或股前内侧。
约一半的患者伴有胃肠道和心血管症状,
偶有
晕厥及虚脱
。
原发痛经的发病率较高,
据我国
1980
年的抽样调查,
痛经的发病率
33
.
19
%,
而原 发痛经占
36
.
06
%,有
13
.
55
% 严重影响工作。其中少女中的原发痛经占
75
%。在加拿大,近
2011
年的 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
60
%的妇女有中到重度原
发痛经,其中
51
%的痛经妇女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17
%的重度痛经患者因痛经
而缺工或缺课
。在马来西亚中学生流行病学调查,有
69
.
4
%的被调查的女生< br>经历过原发痛经的
等报道少女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
43
%~
91
%
J
。
所以重视原发痛经的机制研究十分必要。
1
子宫平滑肌不协调的剧烈收缩
子官是一壁厚腔小的肌性中空器官,
子宫肌层为子宫壁最厚的层,
其中功能
上比较特殊的是黏膜下肌层,子宫黏膜下肌层与子宫内 膜类似,黏膜下肌层雌、
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也表现为周期性形式,
而其外部的肌层并无此表现。
在雌、
孕
激素的控制下,
非孕期子宫产生各种形式的收缩,
这种收缩 表现为有节律、
自发
性的收缩和舒张,
此收缩被称为“蠕动样收缩”。
这种收 缩时是无痛的,
参与调
控月经的来潮、
精子的输送、
受精卵的转运及种植等生 理过程,
I
异常的予宫收
缩可导致异位妊娠、流产、经血逆流、痛经及了宫内膜异化等疾病
】
。痛经的主
要表现为子宫平滑肌的病理性收缩,
即痉挛性收缩,
表现为 子宫肌张力增高,
收
缩幅度增加等。
这种子宫平滑肌不协调的剧烈收缩,
使收 缩间歇期问子宫无法得
到适当的放松,这种情况下,血液流动受到限制,子宫的氧气供给受到约束,导< br>致厌氧代谢物贮积,刺激疼痛神经元,从而引起痛经。
2
痛经时子宫血流变化
痛经时子宫血流:
常规认为,
痛经 是子宫痉挛后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的。
但
Royo
等研究发现痛经患者在经行初期子宫 肌层血流增加,可导致痛经。对此问
题,
Altuny
等
利用三维 彩色超声发现,患者在行经第一天子宫左、右动脉及子
宫弓状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
(PI)和阻力指数
(RJ)
明显高于黄体中期阶段
(P
001)
,同时亦高于非痛经女性月经第
1
天时
(P
05)< br>。而痛经患者与非
痛经患者在黄体中期阶段的
PI
和
RI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我国徐晓旭等研究也发
现痛经程度越重,
较细动脉分支血流阻力越增高 。
因此痛经的患者虽然子宫内血
流增多.
但是血流阻力增高,
这可能引起子宫 血管收缩而导致疼痛。
而痛经的严
重程度与子宫动脉较细分支血流灌注阻力有关”
3
目前从分子水平研究发现参与痛经的物质
3
.
1
前列腺素
(PG)
:前列腺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相似,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
不饱和脂肪 酸.
其含量甚微,
但活性极强。
它的改变被认为是形成痛经的根本机
制。在非 妊娠子宫.子宫内膜合成的前列腺素
(PGs)
主要为前列腺素
E
:
(PGE
:
)
和前列腺素
F c
【
(PGF d)
。有实验表明子宫平滑肌细胞自身可在激素和某些介
质的特定作用下产生各种不同的前列腺素物质,而且又是
PGs
的靶细胞。
它合成
的前列腺索参与调节子宫肌细胞的收缩 和舒张。
PGE
和
PGF
o
【对子宫平滑肌作
用不同,
PGE
使非妊娠子宫平滑肌松弛,妊娠子宫平滑肌收缩;而
PGF
0
【则对
非妊娠及妊娠予官均是收缩作用。在月经周期中,内膜的
PGE
:与
PGF
:
0
【含量
呈周期性变化,黄体期和月经期子宫内膜产生的前列腺素增多,子宫内膜中
PGE
与
PGF
c
【的比值也不相同,
在黄体期
PGE
素增多,
子宫内膜中
PGE
与
PGF
c
【的
比值也不相同,在黄体期
PGE
的含量
~LPGF2
C
【高,月经期则相反,
PGF2
G
【的
含量明显增加。大量试验均证实.痛经患者内膜及经血中
PGE 和
PGF
:
a
的浓度
显著高于非痛经患者,而且经血中
PGF
,
水平与痛经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由于
PGF
:
c
【与
PGE
对非妊娠子宫的作用机制不同,一旦内膜产生和释放
PGF
C
【增
多,二者比值就会升高,
PGF
:
o
【作用于螺旋小动脉壁上的
PG F
0
【受体,引起
子宫平滑肌收缩,子宫肌收缩幅度增加,张力增高,从而子宫血流 减少,子宫缺
血,骨盆神经末梢对化学、物理刺激痛阈减低等。由于这种子宫的不正常收缩,
导 致缺血及缺氧,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于肌层而出现痛经。
3
.
2
催产 素
(OT)
:以往认为催产素与痛经关系不大。但近来研究证实,在
非孕子宫的内膜组 织、子宫平滑肌细胞都有含有缩宫素受体
(OTR)
?
】
,但在正常
非妊娠子宫
OTR
表达较少。病理状态下子宫
OT
及
OTR
均增加。催产素导致痛经
的原理是它本身与催产素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生化途径引起子宫足够收缩致< br>痛经,另外它还与其他多种物质相互作用导致痛经。
3
.
3
雌二醇
(E )
和孕酮
(P)
:高雌激素使
PGF c
【在月经前期生成增
加;
孕激素使雌二醇转化为雌酮,雌酮无活性,从而可降低前列腺索的生成
,从而
使子宫平滑肌收缩降低,
缓解痛经,
很多实验证明痛经妇女的第二雌激素高峰高
于非痛经妇女。
3
.
4
内皮素
(ET)
、一氧化氮
(NO)
:
ET
是一种由
21
个氨基酸组成
的生 物
活性肽,它含
3
个异构体,
~[]ET-1
、
E
%
2
、
ET-3
,其中
ET-I
主要
存 在于子宫
组织中,
ET-1
是目前了解的最强的血管收缩剂,且又是血
管内皮损伤性疾病中
重要的致病因子。
ET
和
NO
在内膜中均存 在的血
管活性因子,但作用相反,它
们以旁分泌方式在局部调节子宫血管张
力及血流量。
NO
可通过一氧化氮一环鸟
甘酸
(NO
—
cGMP)
途径表现为
致痛和镇痛双重作用。
E T-1
与受体结合后,促进
子宫平滑肌及血管收
缩,引起疼痛。
3
.
5
钙
(Ca )
:痛经发生时,子宫出现缺血一再灌 注损伤,使
Ca2
流入细
胞内,
细胞内
ca
十超负荷导致细 胞能量耗竭、
细胞膜损伤,
从而子
宫平滑肌挛
宫颈癌怎么引起的-
宫颈癌怎么引起的-
宫颈癌怎么引起的-
宫颈癌怎么引起的-
宫颈癌怎么引起的-
宫颈癌怎么引起的-
宫颈癌怎么引起的-
宫颈癌怎么引起的-
本文更新与2021-02-22 19: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4247.html
-
上一篇:胎儿发育过程图之第十六周发育过程图
下一篇: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