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4-5
岁幼儿情绪发展与教育
一、情绪发展的特点
(一)情绪表现趋于主动性、稳定性、内隐性
主动性:随着认知和 语言的发展,
4-5
岁幼儿由于某种外来刺激而引发的情绪冲动逐渐
减少,他们对自己 情绪的控制也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成人不断的教育下,在
幼儿园
集体
活动及生活规 范的约束下,
4-5
岁幼儿逐渐学会控制情绪冲动。
稳 定性: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
4-5
岁幼儿的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幼儿对情绪的
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加强,他们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比例在逐渐下降,他们在学着控制自己的
情绪,情绪的 情境性和受感染性也逐渐减少。当然,他们并非对所有的事都能调节好,对特
别感兴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 绪支配,甚至还会出现情绪“失控”现象,遇到不顺心时仍会大
发脾气。
内隐性:随着语言和心理活动随意性、丰富性的发展,
4-5
岁幼儿逐渐能他们能用口 头
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绪情感,渐发展起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调节
自 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比如:有的幼儿在
幼儿园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他们会极力控制掩
饰自己的情感,等到回家后见到亲人会才会表达他们的不满。
(二)情绪理解发展进入关键期
1
、移情能力迅速发展
4-5
岁的幼儿己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能将自己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 人着
想,接受他人的情感。有移情能力的幼儿,更倾向于将移情唤起转变为对悲伤者的关心,最
终促进利他行为的发展。如:当幼儿看到一个同伴因损坏而失去了一个有趣的玩具而感到悲
伤时,他会想 到:如果自己失去了这样的玩具,也会悲伤。这时的悲伤是自我中心的移情,
将同伴的情境移到自己身上 。同时他也会想到,他是我的同伴,他悲伤,所以我也悲伤,并
应该帮助和安慰他。此外,由于语言的发 展,
4-5
岁幼儿学会了更多的表达情绪的词语、例
如高兴、害怕,难受、生气、喜欢 、恨、爱、讨厌等,他们经常利用这些情绪词语描述自己
和别人的情绪体验,他们也能用各种情绪性语言 去安抚别人或影响别人的行为。
2
、情绪理解依存于社会知识
4-5
岁是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对情绪的理解处于社会 知识
依存型阶段,他们更倾向于根据己有的社会知识对他人的情绪做出刻板的推测井做出相应的
行为反应。
4-5
岁幼儿能够运用社会行为规范并初步评价自己的行为,
还能在成人的帮助下,
1
调控自己的行为,自制能力开始形成、有初步的责任感、道德感。能关心他人的情感反应,
关心同伴,幼儿人际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向同龄人关系过渡,能友好合作,体验自己内在
心理 活动。但是这个事情的幼儿在认知和情感上都还较自我中心,容易以自已的想法去推断
他人的情绪情感, 在认识他人情绪、管理他人情绪方面的能力较弱。
3
、理解信念和情绪的关系
4-5
岁幼儿开始能够理解和信念有 关的情绪,能够推测到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情绪感觉
依赖于这个人对此事件的感觉、信念和愿望。具体表 现为许多幼儿已经能正确地判断许多基
本情绪反应产生的原因。例如“晓晓很高兴,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 ,她妈妈给她买了生日蛋
糕。”“军军哭了,因为他摔了一跤。”这些原因往往是可以觉察到的外部事件 。幼儿也能
认识到,由于人的情绪不同,可能更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例如一个生气的幼儿可能会推< br>搡攻击别人,而一个高兴的幼儿则会对别人十分友善。幼儿已经发展了引人注目的情绪理解
能力, 开始能解释、预测、影响别人的情绪,这使幼儿能和小伙伴、成人积极交往,友好相
处。他们还能够区分 情绪的外显行为和内心真实情绪。也就是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情绪伪装的
认识能力。
4
、情绪理解具有单中心性
4-5
岁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还是 很有限的,往往是根据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认
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和表面 上相互矛盾的情绪线索则难以理解,他
们往往只关注一种突出的情绪信息,表现出思维“单中心性”的特 点。
(三)情绪调节多采用建构性策略
4-5
岁幼儿自我意识的萌芽使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解决问题,去尝试自己想出种
种解决问题的 办法。这一方面是因为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的不断成热,自控能力也随之提
高;另一方面与周围环境越 来越多的活动经验,使幼儿从他人的榜样行为、言语评价或态度
中,有意或无意地学到了一些情绪的社会 表露规则,渐渐知道诸如哭闹、顶撞这样的策略不
仅无助于自身需求的满足和目标达成,反而会招致成人 更加严厉的批评和管制。因此他们倾
向选择建构性策略。
1
、替代活动
4
岁
-5
岁幼儿在要求暂时得不 到满足、
面临恐惧等消极情境时,
会更多地采取建构性策
略,例如采用替代活动的方式 ,玩其它玩具、唱歌、想其它有趣的事等等,通过主动地投入
其它活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替代活动之所 以能够成为这个年龄段幼儿最常用的应付方法之
一,因为这比起那些单纯地通过发泄或回避的方式来消极 地应付受挫情境,替代活动可以更
有效地转移他们对刺激的注意,减少消极情绪。
2
2
、口语表达
由于语 言的发展,
4-5
岁的幼儿已经能用口语表达的方式来调控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感
到舒 服。例如他们知道当外部刺激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时,可以控制身体的感官,阻断刺激的
输入。例如,晓晓 看电视节目时看到一个恐怖镜头,她马上对弟弟说:“快把眼睛闭上,把
耳朵堵上。”
3
、自我安慰
4-5
岁幼 儿调节情绪的另一种策略是自我安慰,
当晓晓在
幼儿园
焦急地等待妈妈的时候,
她会对自己说:“妈妈很快就会来的。”以缓解焦虑的情绪。
(四)道德感和义务感进一步发展
4-5
岁幼儿由于比较明确地 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的道德感便开始与这些
道德标准、而且很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 德规范,并产生相应的情感。这一点从幼儿的
告状行为中充分体现出来。
4
岁左右,在成人的教育下,幼儿开始由是否完成某个义务而感到愉快、满意或不安、
不高兴的 情感,开始出现和形成义务感。而且这种情感不仅可以由成人对幼儿道德行为的评
价所引起,也可以由幼 儿自己对自己行为的意识所引起,但这种义务感的范围还是比较狭小
的,主要涉及到经常同自己接触的人 。
二、教育要点
(一)疏导不良情绪
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生活调节的要求 和言语的掌握,
4-5
岁幼儿的内部抑制开始
蓬勃发展起来,这就使他们有可能形成更 复杂、更细致的暂时联系,有可能更好地控制和调
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使情绪表现逐渐内隐。
幼儿情绪的这种内隐性要求成人细心观察孩子,
犷解孩了的内心情绪,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要做适当的疏泄,因为压抑过久的消极情
绪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
首先,
家长要能暂时容忍孩子的坏脾气
,
4-5
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忽 强忽弱,
他的哭
闹和不停发问都显示出他们的情绪缺乏安全感
。父母要容忍孩子的坏脾 气,弄清孩子发脾气
的原因,让自己成为孩子心灵的安全基地。
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情绪
:
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
有助于沟通,< br>可
以防止误会的产生。父母要多花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当孩子生气时,父母可以耐心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心中的不快,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发泄,并帮助孩子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法。
让孩子学会评价自己的行为
:
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具有分析事情因果关系 的能力。
父母
在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时,一定要坚持说道理,不仅让孩子知道“怎样做”, 而且知道
3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症状-
本文更新与2021-02-22 15: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4013.html
-
上一篇:儿童标准智力测试题
下一篇:30款宝宝营养粥做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