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叶-
托班家园共育育儿知识
大班家园共育
一、孩子爱心的培养
优良的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与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这些都是从小通过所接受的教育而逐步养成的。这个教育,不仅
仅是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家 长的言传身教,以及周围社会环境的
影响。培养孩子的品德就是教育孩子做人,而好的品德中最基本的< br>要素是要有一颗爱心。培养孩子具有爱心,是培养其它良好情操的
基础。
1< br>、养爱心从自己做起要引导孩子成为富有爱心的人,父母首先
要保证自己有一颗仁慈的心。孩子通 过与父母的朝夕相处,模仿和
体验到父母的爱心,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的也会获得爱心。比如,
我们在带孩子出去郊游时,主动帮助有困难的行人,在公交上自己
主动给老人让座等。作为父母在孩子 面前应展示出最美好的一面,
自己的良好行为会慢慢感化孩子的心灵。
2
、 子的爱心应从爱长辈开始在浓浓的亲情中,父母用爱心满足
孩子对爱的渴望,潜移默化中,孩子也获得对 别人的爱心。要经常
带孩子去看望父母,叫他想些点子该带些什么东西给爷爷奶奶,同
时也有意 无意地暗示他,将来爸爸妈妈老了以后你也要带着全家经
常的回家看看。有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不要让她 一个人独享,叫他
应该主动给父母家人分享,作为父母,只要孩子想到了,就应欣然
接受,不要 觉得自己是在和孩子抢东西吃,孩子少吃点东西是小,
养成不好的习惯
(
只顾自己不顾 他人
)
是大。在餐桌上,可让他学着
给长辈夹菜
;
鼓励引导孩子给父 母干一些家务
;
教他如何去招呼客人,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从中品尝做 了有益于他人的事
而带来的喜悦。
我们生活在色彩斑斓的社会里,不仅要教育孩子对 家人要有爱心,
还要教育他们对社会也要有爱心。应教育他们同情并帮助有困难的
人,不计较别 人的过错,对别人能够宽容和谦让。有时看来这样做
会让自己的孩子吃一些亏,但这么做却可以净化孩子 美好的心灵。
二、培养幼儿养成习惯
大班:培养幼儿自己会洗脚、坚持早 晚刷牙、饭后漱口、餐前便
后洗手、会帮父母倒茶、端茶、扫地、擦桌子、洗碗、浇花、整理
衣 被等
三、继续坚持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使幼儿养成使用普通话的习
惯
< br>走好人生每一步,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愿望。就幼儿而言,生活
自理能力是最基本的一项本领,幼 儿能够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实现
自我服务。但是,现实生活场景大多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背着
或抱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
;
在家里四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
穿衣、洗脸、 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
;
吃鱼吃虾更是挑净刺,
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 凡此种种,主要是家长过分溺爱幼
儿,没有意识到要不断地给幼儿创设条件,让幼儿自主地习得各种生活自理能力。这些恰恰说明了“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
长”这个道理。幼儿在园中的表现 是:幼儿要么不能力所能及地服
务自己,寻求教师和阿姨帮助
;
要么在服务自我时,不 合规范。一个
生活不会自理,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是很难走好人生每一步的。
“依赖本身就滋 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
等弱点,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 在害孩子。”
这话耐人寻味。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
它是一个人应 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
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 问题的能力,
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进入小学后,自理
能力差的孩子学 习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
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 境。所以,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
的培养是在学前期 ,我们家长尤其要负起重要的责任。自理能力主
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 自己洗脸
和屁股等。
孩子自理能力差,说一下原因,主要有:
1
、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我们做
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 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
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家里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
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
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
2
、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
常不懂程 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
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
、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
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 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
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本周六,我听取了浙江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有关家庭教育的报告会,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认 为真是受益匪浅。尤其是作为马上进入大班,
也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的家长,我们该为我们的孩子做些什 么,准
备些什么呢
?
这场报告则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下面就自己感受最深的
幼 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及重要性,作如下初谈,和大家共享。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
独立能力呢
?
一、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孩子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 自己不愿
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
(
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
;
要 起床了,
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知道,自己已
经长大了,要不怕 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
、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增强他们的生活自 理意识。如通过谈
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
用提问、讨 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
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再 如在语言活动
(
诗
歌、故事、看图讲述等
)
中,帮助他们充分理解作 品内涵,通过作品
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
2
、通过分辨不 同行为
(
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
)
,巩固孩子的生
活自理意识。我们 可以为孩子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等,让
他们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家长适当的讲解图 片,然后
问孩子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好的行为,还
可以举例用周围的小 朋友作比较,来激发他们上进的意识。
二、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 孩子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没学会
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
;< br>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不
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 使
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
以,我们还要让他们学会具 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1
、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根据他们龄特点,我们
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
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 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如何刷牙以防
长蛀牙虫时,可以教给幼儿一首蛀牙虫的歌,时时提醒幼儿每天早< br>晚刷牙
2
、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
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如在吃饭的时候,家长可
以不断的提醒,培养和练习,让孩子 掌握吃饭的技巧,不断地进步。
3
、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 得成功的愉
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你真
棒”、“你真能干 ”……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
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
;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
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
言
(
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
)
,必要时我们还需协
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巩固幼儿和生活自理行为
月桂叶-
月桂叶-
月桂叶-
月桂叶-
月桂叶-
月桂叶-
月桂叶-
月桂叶-
本文更新与2021-02-20 14: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767.html
-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家园共育计划
下一篇:家园共育宣传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