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乌发口服液-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 nfection
)
: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
,是小儿时
期最常见 的疾病。主要侵犯鼻、咽和鼻咽部,常诊
断为
“急性鼻咽炎、
急性咽炎、
急性 扁桃体炎”
等,
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冬春季多发,各种病毒
和细菌均可引起,以 病毒多见,约占
90%
以上,主
要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等。
其次为细菌感染,
如链球菌 、
流感嗜血杆菌等,
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
【诊断】
1
、一般类型上感
(
1
)
年长儿症状较轻,常于受凉后
1-3
天出现鼻
塞、喷嚏、流涕、干咳、咽痛、 发热等;婴幼儿局
部症状不显着而全身症状重,可骤然起病,高热、
咳嗽、食欲差,烦躁,甚至 高热惊厥。
(
2
)
有些患儿可伴有呕吐、腹泻、阵发行脐周疼
痛。
(
3
)
体检: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
肿大、
触痛等。
肺部呼吸音正常;
部分患儿可有
不
同形态的皮疹。
.
(
4
)
可伴有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颈淋
巴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年长儿若
患 链球菌性上感可引气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
5
)
< br>血常规: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
低,分类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如为细菌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大多升高。分类以中性淋
粒细胞增多为主。
(
6
)
C
反应蛋白:取微量血送检,可辅助鉴别感
染源。
细菌感染早期可升高,
单纯病毒感染时正常。
2
、特殊类型的上感
(
1
)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
系柯萨奇
A
组病
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表 现为急性高热、咽痛、
流涎、
厌食、
呕吐等:
咽部充血,
咽腭弓、< br>悬雍垂、
软腭等处有
2-4mm
的大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
破溃后 形成小溃疡,病程
1
周左右。
(
2
)咽
-
结合膜热(
pharyngo- conjunctival
fever
)
;
由腺病毒
3
、
7
型所致,
常发生于春夏季,
可在儿童集体机构中流行。以发热、咽炎、结 合膜
炎为特征;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
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伴胃肠道症状。
病程
1-2
周。
【鉴别诊断】
.
1
、流行性感冒
系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
致,有明显的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如发热、头
痛、咽痛 、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不明
显。
2
、
急性传染病早期
上感常为各种传染病的前
驱 症状,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猩
红热、脊髓灰质炎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
机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
并观察病情演变加以鉴
别。
3
、急性阑尾炎
上感伴腹痛者应与本病鉴别
。本 病腹痛常先于发热,腹痛部位以右下腹为主,
呈持续性,有腹肌紧张和固定压痛点;白细胞及中
性粒细胞增高。
【治疗】
1
、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通风,适
宜的温度(室内温度
20
℃,湿度
60%
)
;注意呼吸
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2
、对症治疗
(
1
)发热:低热可给物理降温;体温≥℃可口服
对乙 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如百服宁糖浆、泰诺林滴
剂或美林糖浆、滴剂)
;如发生高热惊厥可给予镇
静止惊等处理;如既往又复杂性热惊觉史,体温≥
38
℃即给予药物退热治
疗。常用退热药:
泰诺林混悬滴剂:口服,每
4
小时一次,每24
小
时不超过
5
次。
24-36
个月幼儿:
ml
/次;
12-23
个月幼儿:
ml
/次;
4-11
个月婴儿:/次;
3
个月以下婴儿:/次。
美林混悬液:口服,次。每
6 -8
可重复用药。每
24
小时不超过
4
次。
2
岁以 下应遵医嘱;
2-3
岁:
5ml
/次;
4-5
岁:
/次;
6-8
岁:
/次;
9-10
岁:
/
次;
11
岁以上:
15ml
/次;
(
2
)鼻塞:严重者可给予小儿新麻滴鼻液。
(
3
)其他:臣功再欣为复方锌布颗粒剂,具有良
好、迅速的解热镇痛、消炎、抗过敏及缓解全 身症
状的作用。用法:<
3
岁半包或酌减;
3-5
岁半包
/ 次;
4-6
岁一包/次;>
14
岁一至二包/次,每
日
3< br>次。儿童每日最大量不超过
3
包,成人每人最
大量不超过
6
包 。
3
病因治疗
常用抗病毒药:
(
1
)
利巴韦林(新博林)
:广谱抗病毒作用 ,疗
程
5-7
日。剂量为
10-15mg
/
kg
/ 日,分
3-4
次口
服。
(
2
)
中药:可选用小儿感冒冲剂、小儿热速清口
服液、柴胡饮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
如病情严重、有继发细菌肝染、或有并发症这
可选用抗生素,常用者 有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
孢二代抗生日。如证实为链球菌感染、化脓性扁桃
体
3-5
素,疗程
炎,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史者,青霉素疗程应为
10-14
日。
病毒性结合膜炎可用
%
阿昔洛韦滴眼。
第二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
急性感染性喉炎由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的喉部黏
膜
急性弥漫性炎症,以冬春季多见,婴幼儿多发。
【诊断】
1
、
起病急,症状重。
2
、
可有发热、犬吠样咳嗽、声嘶、吸气性喉鸣
和三凹征;
严重时出现紫绀、
烦躁不安、
面色苍白、
心率加快,甚至因窒息死亡。
3
、
间接喉镜检查:喉部、声带有轻度到明显的充
血、水肿。
4
、
外周血化验:在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
5
、
按病情轻重程度,将喉梗阻分为
4
度:
Ⅰ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后出先吸气性喉鸣
和呼吸困难;
Ⅱ度:安静时出现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心率增
快;
Ⅲ度:Ⅱ度喉梗阻症状加烦躁不安、发绀,肺部呼
吸
音明显降低,心率快;
Ⅳ度:Ⅲ度喉梗阻症状加全身衰竭、昏睡或昏迷状
态 ,三凹征可不明显,面色苍白发灰,肺部呼吸音
几乎消失,心音低钝、心律不齐。
【治疗】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明显呼吸困难 、发绀者
给予吸氧;可用
1%-3%
麻黄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超
声雾化吸入,
有利于粘膜水肿消退。
2
岁以下儿童:
普米克令舒
mg
+沐舒坦
mg/1 ml
+生理盐水
1 ml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2-6
岁儿童:
普米克令舒
1
mg
+沐舒坦
15 mg/2 ml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2
、控制感染
早期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治疗,轻
者 可口服。常用抗生素如希刻劳混悬剂、希舒美干
混悬剂、力复乐等。
3
、肾上腺皮质激素
轻者口服强的松每日
1-2
mg
/
kg
,
分次服用;
重症可用地 塞米松
(
mg
/
kg
)
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 br>5-10mg
/
kg/
日)
静脉滴注,
共
2-3天,至症状缓解。
4
、对症治疗
烦躁不安 者宜用镇静剂,如异丙
秦
(
1-2mg
/
kg/
次)
有镇静和减轻喉头水肿的作用,
氯丙嗪不宜应用。
5
、气管切开术
经上述处理呼吸困难
、发绀不
缓解或
喉梗阻达Ⅲ、Ⅳ度,应及时作气管切开。
.
第三节
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
是由病毒、细菌或混合感染引起的 气管、支气管粘
膜发生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按染后,或为急性
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婴幼 儿多见。常见的诱发
因素有:免疫功能失调、营养不良、佝偻病、特异
性体质、鼻炎、鼻窦炎等 。
【诊断】
1
、
大多先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为主要症状,
开始为干咳,以后有痰。
2
、
发热可有可无、体温可高可低。婴幼儿常有呕
吐、腹泻等症状 ;年长儿常述头痛、胸痛。
3
、
体检
双肺呼吸音粗,可又不固定、散在的干
湿啰音;一般无气促、发绀。
4
、
胸片
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
深。
5
、
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
----
哮喘性支气管炎
(
asthmaticbronchitis
)系指婴幼儿时期有哮喘
表现的支气管 炎。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其特点为:
1
)
多见于
3
岁以下,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者;
2
)
有类似哮喘症状,如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叩
诊呈鼓音,听诊 两肺部满哮鸣音及少量粗湿啰音。
3
)
有反复发作倾 向。
一般随年龄增长二逐渐减少,
多数痊愈,少属于数年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治疗】
.
1
、
一般治疗
同上述呼吸道感染,
经常变换体位,
多饮水,是呼吸道分泌物易于咳出。
2
、
控制感染
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一般 不采用
抗生素;对因幼儿有发热、脓痰、白细胞增多者、
病毒感染病程≥
7
天 者、或考虑有细菌感染时可适
当选择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
。青霉素类
首选,
如青霉素过敏可选大环内酯类等广谱抗生素。
疗程
7-10
天左右。病原为肺 炎支原体、衣原体者
平均疗程
2
周以上。
3
、
对症治疗
1)
化痰止咳:痰稠 者可用棕胺合剂(
1
毫升
/
岁)
、
乙 酰半胱氨酸(富露施)氨溴索(沐舒坦)等;刺
激干咳为主者,可用美可糖浆、右美沙芬(臣功华
芬)
;如干咳严重、影响休息者可短期选用复方可
待因(可愈糖浆)
。
2)
止喘:
对喘憋严重者可口服博利康尼
(
kg/
次
tid
)
、
美普清
(1ug/kg/
次,
q1 2h)
,或雾化吸入爱喘乐、
喘乐宁或可必特溶液,剂量见表
4-1.
3
)
喘息严重时可加用强的松,
1mg/kg/day ,
或静
脉滴注氢化考的松,共
1-3
天
表
4-1
雾化吸入用量表
可必特雾化吸入剂
NS
爱全乐总量
5%
万托林雾
%
支
ml ml ml ml
化溶液
()
雾化溶液
()
()
()
-4
岁
1-4
岁
2
-7
岁
4-7
岁
3
次
+NS2ml
稀释
≥
8
岁
≥
8
岁
3
≥
12
岁次
肺炎
第四节
一、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
全年均可发
病,以冬、春寒冷季节较 多。病毒和细菌是主要的
病源。常见的细菌有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
萄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
等。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 br>副流感病毒等。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
有增加趋势。
【诊断】
1
、
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多急骤,有发
热、咳嗽和气促等症状。
2
、
体征
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唇和鼻唇沟及
趾指端发绀。
3
、
肺部体征
早起可有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
粗或稍减低,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
4
、
重症患者常有其他系统症状或体征,如呕吐、
腹泻、抽搐、心音低钝、心率快等。
5
、
常见的并发症为肺气肿或肺不张,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
辅助检查
、
6
.
1
)
血象及细菌培养有助于病原学诊断。细菌性肺
炎大多数白细胞增加,
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正常 或减
低。
2
)
胸部
X
线片可见非特 异性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
阴影,少数可容合成大片浸润影,并可伴有肺不张
或肺气肿。
并发脓气胸、
肺大疱时可见相应的改变。
【鉴别诊断】
1
、急性支气管炎
以咳嗽为主,一 般无发热或仅
有低热,肺部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干湿罗音。
婴幼儿全身症状重,因气管狭窄 ,易致呼吸困难,
有时不易于肺炎区分,应按肺炎处理。胸片可帮助
诊断。
2
、肺结核
婴幼儿活动性肺结核症状及
X
线影像
改变与支气管肺炎有相似之处,
但肺部啰音不明显。
应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事试验、血 清结核抗
体检测和
X
线胸片及抗生素治疗后的反应加以鉴别。
3
、支气管异物
吸入异物可致支气管部分或完全
阻塞而导致肺气 肿或肺不张,易继发感染、引起肺
部炎症。但根据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及胸部
X
线检查可于鉴别,
必要时可行支气管纤维镜检查。
【治疗】
1
、
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相对湿度
60%
;
保
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
.
2
、病原治疗
(
1
)抗生素:轻症肺炎可在门诊治疗, 首选青霉
素
G
、羟氨苄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抗
生素,如头孢拉定 、头孢羟氨苄等。备选第二代口
服头孢菌素,如头孢克洛或头孢丙烯等。如考虑病
原为支原体、衣原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重症肺炎需住院治疗,
是具体情况选用下列用药方
案。
方案
1
:
力白丁
(羟氨苄青霉素
+
克拉维酸)
或优力< br>新(氨苄青霉素
+
舒巴坦)
。
方案
2
、
头孢呋新
(力复乐)
或头孢曲松
(罗氏芬)
或头孢噻膴。
方案
3
、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或克拉仙)
+
头孢曲 松
或头孢噻膴,
适用重症细菌性肺炎或高度怀疑合并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者。
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
5-7
天,
临床症状消
失后
3
天。
支原体肺炎至少用药
2-3
周,
以免复发。
葡萄球菌比 较顽固,易于复发及产生并发症,疗程
宜长,一般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
2
周,总疗程
6
周。
(
2
)抗病毒
A-
利巴韦林:光谱抗病毒作用,疗程
5-7
日,
B-
中
药:可选用感 冒清热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
、对症治疗
3
.
< br>1
)
氧疗:
凡具有低氧血症者,
有呼吸困难、
喘憋、
口唇发绀、面色发灰等应立即给氧。
2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化痰剂:
口服棕胺合剂、
乙酰半胱氨酸(富露施)
、氨溴索(沐舒坦)等化
痰剂(用量见支气管炎章 )
。
雾化吸入糜蛋白酶或沐舒坦。
2
岁以下儿童:沐舒
坦
mg/1 ml ml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每日两
2
生理
盐水
+
次;
2-6
岁儿童:沐舒坦
15 mg/2 ml ml
空气
岁儿童:
2
生理盐水
+
压缩泵雾化吸入,
每日两次;
6-12
沐舒坦
15
mg/2ml ml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每日
2-4
次。
2
生理盐水
+
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解痉剂;
保证液体
摄入量,利于痰液排除
出。常用雾化支气管解痉剂用法参照表
4-1
3< br>)心力衰竭:镇静、给氧、强心、利尿、止喘(详
见心力衰竭有关章节)
。
4
)腹胀的治疗:伴低钾者应急时补钾。如系中毒
性肠麻痹,应禁食、胃肠减压,酌情 联用酚妥拉明
(
mg/kg
)
和阿拉明
(
mg/kg
)
加入
10%GC20-30
ml
静滴,
2< br>小时后可重服使用,一般
2-4
次可缓解。
4
、
糖皮质及激素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性
渗出 物,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降低
颅内压,改善微循环。适应症:①中毒症状明显;
②严重喘憋;③伴有脑水肿、中毒性脑病、感染性
休.
克、呼吸衰竭等;④胸膜有渗出的病例。常用地塞
米松,每日
2-3
次,每次
2-5 mg
,疗程
3-5
日。
5
、其他
肺部理疗有促进炎症消散的作用。如同
时伴有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可酌情应用免疫球蛋 白,
如博欣
200-300 mg/kg/
天,连续
3
天。
二、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长见 于婴幼儿,尤以
2-6
个月婴儿多见,
发病季节随地理区域而异,
北方以冬春 季节多见。
【诊断】
1
、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2-3
天出现干咳、低
-
中度
发热,呼吸困难,喘憋为突出表现;
2-3
天后病情
加重,呼吸增快、三凹症和鼻煽、发绀。
2
、肺部听诊可闻及多量哮鸣音、呼气性喘鸣、细
湿啰音。
3< br>、喘憋严重时刻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
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
4
、胸部
X
线常有梗阻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周围炎,
有时可见小点片状阴影或 肺不张。
5
、有条件可作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速诊断以明确
病毒种类。
【治疗】
.
1
、一般处理
保护气道通畅,加强湿化、保持室
内温湿度、通风、吸氧、吸痰,翻身拍背,加强超
声雾化吸入。
2
、补液
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而定,一般每日
100ml/kg
为宜,
有水电解质紊乱时应及时纠正。
注
意热卡的维持。
3
、对症治疗
镇静、祛痰、止咳,对喘憋者可短
期应用激素治疗 或雾化吸入溴化异丙阿托品,
有合
并症也应及时处理,
例如出现心力衰竭适应积极控< br>制心衰。
4
、病因治疗
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 林、双
黄连等,交叉细菌感染时应用相应的抗生素。如血
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增多、
以 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可选静点力服乐、口服新博林。
三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由金 黄色球菌感染所致、
可以
是原发的,也可以是继发于败血症之后,多见于婴
幼儿及新生 儿,年长儿也可发病。
【诊断】
1
、症状
起病急骤,进展快,呈弛张热型,但新
生儿、早产儿可低热或无热。可伴有猩红样皮疹,
中毒性肠麻痹,
中毒正装严重时可有惊厥及休克可
发生。
呼吸道症状与其它肺炎相同。
.
2
、体征
肺 部体征出现早,呼吸音低,散在湿啰
音,合并脓气胸时叩诊浊音,呼吸音及语颤减低纵
隔移位。
3
、并发症
易合并肺脓肿
、肺大泡、 脓胸、脓
气胸、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中毒性休克、
脑病
D IC
等。
4
、
X
线检查
多合并小脓肿、
脓气胸、
肺大泡及小
泡性肺气肿。
5
、实验室检查
(
1
)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大,有核左
移及中毒颗粒。
(
2
)细菌培养、痰培养及图片可发现金黄色葡萄
球菌,合并胸腔积液时,脓 液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
菌。
【治疗】
1
、抗生素
常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对耐甲氧西
林金葡菌肺炎, 目前多选用万古霉素,或头孢菌素
加氨基糖甙类。
2
、对症治疗
同支气管肺炎。
3
、合并胸腔积液的处理
可根据液量多少,行穿
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术与持续引流排脓。
支原体肺炎
四、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为支原
体,常年皆可发病。
【诊断】
.
1
、多见于年长儿,今年婴幼儿发病率也有上升趋
势。
2
、发热、刺激性干咳,有酷似
百日咳样咳嗽;年长儿可伴有咽痛、胸闷、胸痛等
症状。
3
、肺部体征常不明显。
4
、部分患儿有多个系统病变表现,如 心肌炎、心
包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脑膜炎、格林巴
列综合征、肝炎、胰腺炎、脾肿大 、消化道出血、
皮疹、肾炎、血尿、蛋白尿等。
5
、
X
线表现可有①肺门阴影增浓为主;
②支气管肺
炎改变;③间质性肺炎改变;④均一的实变阴影。
6
、
实验室检查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略增高或接近
正常,
中性粒细胞偏高;
支原体特异性抗体
(
IgM
)阳性可确诊。
【治疗】
治疗原则与一般肺炎大致相同。
控制感染常选用大
环内酯类或氮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柔红霉
素、 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重症病人红霉素疗效
不满意可用利福平。用药疗程要长,至少用药
2- 3
周,以免复发或晚发性肺弥散功能降低。
第五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是疾病名称,是临床表现,他有
多种肺发
-
因素引起,多见于机体免疫功能有缺陷
者;支气管.
育不良或有先天畸形者,以及伴有慢性病灶、营养
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小儿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诊断】
1
、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疾病,
一般 以喉部为界,
喉以上(鼻、咽、扁桃体等)部位的感染,称之为
上呼吸道感染,喉以下(气管、 支气管、肺、胸腔
等)部位的感染称之为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
感染是指:≤
2< br>岁:每年上感
7
次、下呼吸道感染
3
次;
3-6
岁儿 童:
每年上感
6
次,
下呼吸道感染
2
次;
6-14
岁儿童:每年上感
5
次、下呼吸道感染
2
次。每年上感的次数不够, 可加下呼吸道感染的次
数,
如若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不够加上呼吸道感染
次数则不能诊 断,
且两次感染之间应无症状体征≥
1
周。
2
、除以上诊断标准,需具备呼吸道感染症状如:
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发热等。体征: 咽红、
鼻粘膜充血、肺部异常呼吸音及相应的检验指标,
如
X
线胸片等。
3.
应进一步检查病因
(
1
)引起反复呼吸道 感染机体内因有先天性α抗
胰蛋白
1
酶缺乏、肺发育不良、食管瘘、吞咽功能
不全等;
非特异性免疫性和特异性免疫性的两类功
能低下和过敏体质、免疫缺陷等。对免疫缺陷 者尚
可需进一步区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免疫缺陷。
病程中尽可能检测出内
因。
.
(
2
)患儿是否有严重的营养不良、佝偻病、麻疹
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有无严重的消耗性疾病、血液
系统疾病等。
(
3
)追问病史了解是否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
疫抑制剂、放射治疗等医源性免疫功能减退等 。
(
4
)鼻窦炎时分泌物对呼吸道的长期刺激、支气
管扩张症, 可能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诱因。
【治疗】治疗原则:早期治疗、积极用药、去除诱
因、提高机体免疫力。
1.
循因治疗、去除病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营养
不良、佝偻病、鼻窦炎。注射疫苗预防麻疹、 百日
咳、流感等传染病。
2.
控制感染①在病原体 未明确前,
一般采取二种或
三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如β
-
内酰胺类(力百丁、
优力新)与氨基糖苷类(如力确兴)联合应用;或
第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或再 加β
-
内酰胺酶抑制剂。②在病原体明确后,则按各类
病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处理。< br>疗程比一般肺炎长些,
至少用药至热退后
4-5
天。
3.
对症可病情予以中、西结合治疗,对迁延性或慢
性肺炎加用物理疗法如理疗等。
理疗时 机为热退后
施
行。
.
4.
支持治疗
对体液免疫缺陷和混合性免疫功能缺
陷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如博欣
200-300 mg/kg/
天,连续
3
天。
5.
中医中药治疗。
第六节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 br>T
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这
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 银子具有气道高反应
性,
并可引起气道缩窄,
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
呼吸 困难、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
/
或清
晨发作、
加剧。
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诊断】
1
、
婴幼儿诊断标准①年龄<
3
岁,
喘息发作≥
3
次;
②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
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④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
⑤除外其他引起喘 息的
疾病。
凡具有以上①、②、⑤条即可诊断哮喘。如喘
息发作
2
次,并具有②、⑤条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喘
息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具有③和/
或第④条时,可
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2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①年龄≥
3
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寻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
关)
;②发作时.
双肺 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
支气管扩张剂有明显疗效;④除外其他引起喘息、
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对各年龄组疑似哮喘同时肺部有哮鸣音者,可
作以下支气管舒张实验。①用β
2
受体激动剂的气
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②
%
肾上腺素
kg
皮下注射,
每次最大不超过
.
在做以上任何一 项试验后
15
分钟,
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
或一秒
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上升率≥
15%
,支气 管舒
张试验阳性,可作哮喘诊断。
3
、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儿童年龄不 分大小)①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
1
月,
常在夜间和
/
或清 晨发
作、运动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
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②气管舒 张剂可使咳嗽缓解
(基本诊断条件)
;
③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
变应原 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④气道呈高反应特
征,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⑤除外其< br>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哮喘分期与病情评价】
1
、
哮喘的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支气管哮喘科分为
发作 期(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
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过治疗症状及体征消
失 ,儿童肺功能恢复到
FEV1
或
PEF
≥
80%
预计值,< br>并维持
4
周以上。
、病情评价
2
.
(
1
)
非急性期发作:
许多患儿即使没有急性发作,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总是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
的出现症 状(喘息、咳嗽、胸闷)
,因此需要依据
就诊前临床表现、肺功能对其评价(见表
4- 2
)
(
2
)急性发作期:哮喘急性发作时 严重程度的评
价(见表
4-3
)
表
4-2
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病情评价
病情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重度持续
中度持续
轻度持续
间
歇发作
持续有症状,
每日有症状
症状≥
1
次
/
周
症
/
周短期状
<
1
次发天
1
次
/
日间
体力活动受限
影响体力活动
但<
症状
/
数天)
作
(数小时
-
发作≤
2
次次
/
月
/
月,
夜间
/
频繁
发
作>
1
次
/
周
发作>
2
症状间期无症状
PEF
或
≤
60%
预计值
/
>
FEV1/PEF 30%
变异率
1
、
病人出现某级严重度中任何一种 征象,
就足够将病人归入该级内。
诊断注意:
2
、病人属于任何一级严重度,甚至间歇发作的哮喘,都可以发生严
重
的哮喘发作。
表
4-3
哮喘急性发作时严重度的评价
参数
轻度
中度
重度
急性呼吸暂停
呼吸急促
走路时可以平卧
说话时喜坐位
休息时前弓位
谈话
能成句
能短语
单字
嗜睡或意识模意识
可出现激惹
经常出现激惹
经常出现激惹
呼吸频率
增快
增快
常>
30
次
/
分
反常呼吸
清醒儿童中与呼吸窘迫相关的呼吸频率指标
年龄
<
2
月
2-12
岁
1-5
岁
6-8
岁
正常频率
<
60/
分
<
50/
分
<
40/
分
<
30/
分
三凹征
一般没有
通常有
通常有
胸腹反常呼吸喘息
中度,常在
呼
响亮
通常响亮
无喘息
气末出现
脉搏
/
分
<
100 100-200
>
120
心动过缓
儿童的
婴儿
2-12
月
<
160/
分
分
120/
<
岁
1-2
学龄前儿童
脉搏频.
率范围
学龄儿童
2-8
岁
<
110/
分
初始吸入
大于
80%
近似于
<预计值或个
支气管扩
60-80%
人最佳值的
60%
张剂后
或作用持续时间
PEFR
在
<
2
小时
预计值
或最佳值
%
PaCO2
正常通
60mmHg60mmHg
(吸不需检可能有紫
空气
PaCO2 45mmHg 45mmHg45mmH
可
出现呼吸衰
SaO2%95%91%-95%90%
(吸入
气
年幼儿童较成人及青年人更容易出现高碳酸血症
(肺换气不足
注:只需几个严重度参数,而无需全部,就可表示发作的基本分级
**P EFR
(呼气峰流值)
:指肺在最大充满状态下,用力呼气时产生的最大流
速。
日渐变异率的计算公式:
(
PEF
夜间值
- PEF
早间值)
/1/2
(
PEF
夜间值
+
PEF
早间值)×
100%
4-4
表儿童哮喘长期治疗方案
病情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重度持续
中度持续
轻度持续
每日的哮喘
高剂量吸入型
低到中剂量吸入型
低剂量吸入型
不需任
控制药物
糖皮质激素
+
吸入型
糖皮质激素
+
吸入型
糖皮质激素
何药物
长效β激动剂,如果
长效β激动剂
22
需要可加用以下一种
或多种治疗:
茶碱缓释片
白三烯受体激动剂
口服长效β激动剂
2
口服糖皮质激素
其他
中剂量吸入型糖皮质
茶碱缓释片
治疗选择
激素
+
茶碱缓释片或
或色甘酸钠
中剂量吸入型糖皮质
或白三烯受体
激素
+
口服长效β激
调节剂
2
动剂高剂量吸入型糖
皮质激素或中剂量吸
入型糖皮质激素
+
白三
烯受体调节剂.
5
岁以上儿童阶梯式治疗方案
、
在严重度的 所有等级中:
除了每日规则的使用控制治疗药物外,
如果需要缓解
症状,应该
1
治疗注意:
次。
2
效激动剂,但一天内不应超过
3-4
入型速β个
月,就应该逐渐维持治疗的药物,以至确定维持哮喘控
32
、在各 级治疗中:一
旦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
的药物剂量。
4-5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种类及用法
用药途径
注意事项
剂量
药物名称
剂
型
吸入用药
丙酸倍氯
气雾剂
(必可酮
50
、
低剂量
100-400
ug/
日
米松
250ug/
喷)干粉剂(必
中剂量
400-800 ug/
日
间歇发作
益肾乌发口服液-
益肾乌发口服液-
益肾乌发口服液-
益肾乌发口服液-
益肾乌发口服液-
益肾乌发口服液-
益肾乌发口服液-
益肾乌发口服液-
本文更新与2021-02-20 06:1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395.html
-
上一篇: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下一篇:生孩子提前做准备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