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治疗仪-
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指导
刘洪霞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各位幼儿园的老师朋友们:大家好
!
今天,我们一起要谈论的课程是
——
幼
儿园区域游戏研究与指导。
该课程的内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特点和教育意义;
第二,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
第三,区域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方法。
首先,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大问 题: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教育意义。
幼儿园区域游戏
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国家的教 育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也是孩子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br>
游戏是幼儿的内在需要。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
孩子们天生就喜欢玩耍。
第二,
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虽然孩子们是在幼儿阶段,
但是他们特别
愿意模仿成人的游戏,
也特别愿意和同伴 之间摆弄物品。
第三,
幼儿的各种能力
都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的。
有这样一 个观点:
如果孩子们没有游戏,
那就没有
童年!
现在我 们就看一个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的案例,
看看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学到了什
么。
这是小班的两个孩子在玩娃娃家的游戏。
其中左侧的这个男孩,
他是娃娃< br>家外面的人;
右侧这个女孩,
在娃娃家里当孩子。
首先咱们看到老师做的这个玩
具材料非常适合小班的孩子。
老师是用两个露露罐,中间挖上一个洞,再接上
一根管子,作为孩子们学语言的一个玩具。
一个人说、
一个人听,这个玩具孩
子们非常喜欢。
他们经常把听筒放到嘴边,另一个听 筒放到自己的耳边,自说
自话。当然,到了一定阶段,他们也期待和同伴一起玩。咱们看这两个拿听筒的
小朋友,
都是用嘴在说,
这也是小班的特点
——
他们都愿意当说的,
不喜欢当
听的。这个男孩子在和娃娃家里面当女儿的小孩在一起玩,
这时候娃娃家的妈妈发话了,
她先对男孩说:
“
谁让你进来的?出去!
”
又对女孩说:
“
谁让你跟他玩了?
”
看得出,这个女孩很犹豫。
但是她又很听妈妈的话,她立刻就松手了,这个听筒就落到地上了。
这个男孩子第一次受到挫折。
但是他没有气馁,他接着在这里招呼女孩。
对她说:
“
过来呀,玩吧。没关系!
”
咱们再看女孩的动作和表情,
她用手捂着嘴,头侧向一遍。说明她的心里 在犹豫,他非常想跟这个男孩子玩,
又因为自己在娃娃家是当孩子的。
所以她又觉得应该听妈妈的话,
她的心里在做斗争。
这个男孩在第二次受到挫折以后,
又想了一个办法。
他把这个小姑娘叫到了娃娃家的门口边,
让她一条腿在门里、一条腿在门外,
并且把话筒递给她。
看的出这个女孩仍然在犹豫,
她手里虽然拿着说话的话筒,
但是她没有放在 嘴上
说,而是竖起小耳朵,在听着:妈妈是不是又发现了。
而这个男孩子实际上是让她钻一个常轨的空子。
如果妈妈说:
“
谁让你跟他出去玩了?
”
那她就会说:
“
一条腿在外面呢,我在外面呢。
”
如果妈妈说:
“
谁让你出去了?
”
那她就会说:
“
我这一条腿在里面呢!
”
这就是一脚在门里、一脚在门外,看!孩子们多么有智慧呀!
又被妈妈发现了,女孩子被妈妈呵斥回家了
。
男孩子第三次受打击,
他依然在那坚持着说:
“
喂!出来玩吧!
”
见女孩不敢动,他又改变了方式,说:
“
别怕她,明天你当妈!
”
这时候他又从角色里跳出来了。
咱们看的出,这个女孩子虽然是背向男孩,
但是她捂着嘴,仍然是一副心情很不情愿的表情。
她非常想跟男孩子玩,但又觉得要听妈妈的话。
第四次受到拒绝,男孩子仍然很坚持。
他又继续想办法:
“
既然不让她跟我玩,那我就找别人去!
”
这时候,他来到拼图小组。
有个小朋友正在玩接龙的拼图。
他把话筒递过去说:
“
来吧,跟我玩会儿吧!
”
这个小朋友拒绝了,说:
“
不!我不想玩!
”
他又强行把话筒递给他。
另外一个孩子使劲向回推。
这时候,这个男孩降低了自己的目标。
他说:
“
一下!就一下!
”
这个孩子说:
“
不行!我在玩拼图呢!
”
他第五次又受到拒绝。
这时候,他又转变了目标。
放在了对面小朋友的身上。
这时候他把听筒递给了男孩。
男孩也没有积极地接。
这个发起游戏的小朋友就降低了自己的目标。
对他说道:
“
那我说,你听,总行吧?
”
终于这个男孩子欣然接受了。
他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通过我们刚才看这个游戏
我们可以看到
——
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发展价值是非常高的。
因为,在这里他们学会了确定目标、学会了跟同伴交往、学会了交往的策略。
那我们看第二方面:
什么是幼儿真正的游戏呢?也就是,
幼儿园的游戏有什么样
的 判断指标呢?
第一,
游戏是孩子自主自愿的活动,
也就是我们的游戏定位于 孩子们的自主游戏。
是他们自己愿意来玩的,他们自己选择伙伴,他们自己选择主题的。
第二 ,
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这样也就解答了我们一些老师的困
惑,比如他 们说:
“
当我们玩商店的时候我们给他真的放上一个橘汁,真的放上
一包薯片,反而孩 子们交往行为少了。
”
比如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案例:当
“
商店
”< br>里有了真的橘汁以后,
一个
“
售货员
”
一直在用手把着装有橘 汁的大杯子。
如果有
人来买,小朋友递给他
“
钱
”
,就用嘴 一指,售货员立刻给他倒上一杯,而且自己
还先要喝一口。
他们之间交往的语言反而变得非常的 少了。
因为售货员知道只要
有人来,肯定要买橘汁。来的小朋友也不用多说了。所以,游戏中更 多的是要用
假想的材料。
而且假想的材料变化非常多。
比如一根雪糕棍,
它可 以一会儿当搅
拌的物品,
一会儿当勺子在吃饭,
一会儿又给孩子当试发烧的温度计。< br>所以每一
个玩具材料都可以变换无穷。
第三是咱们的游戏没有社会实用价值,也没有社会义务,也不直接创造财富。
如果我们的游戏是为了完成什么,
那对孩子来说,
这就不再是游戏了。
我们有一< br>所幼儿园,
紧挨着中药厂。
药厂的家长拿来一些中药丸包装盒里的隔板插纸。
当
放到幼儿园以后,小朋友非常喜欢。他们把它斜着插、横着插,插成一条长长的
龙一样的东西。 家长一看,孩子也喜欢,就对老师说:
“
我们这个中药盒的插板
纸都是外包的。
我们要请下岗女工帮我们摆好。
既然孩子喜欢,
那我就分给你们
一些,
干脆你带着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连玩带插。这样还能挣些班费。
”
老师欣 然同意了。
就要了一批这种插板。
但我们想想,
一开始孩子插纸板是可以
随意 插。如果我们要完成任务的话,那就需要放在一个纸盒里,只能插成
“
井
”
字 。
这样,
孩子们就不高兴了,
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尤其是当老师提出要求:< br>“
每
个人必须插
20
个,才能离开这个组。
”
这就不再是游戏了。后来很多人拒绝来
这个组,只好老师们加班加点,把这个任务完成了。
第四,
游戏伴随着愉快的情绪。
什么是孩子的游戏?就是看他们自己 玩的是否开
心、自己玩的是否高兴。一会儿,我们会举具体的图片案例来说明。
< br>第五,
游戏是幼儿自由选择的,
也是有自由发展可能性的。
也就是幼儿有自由选
择的权利和可能性。
那我们给的玩具材料,
既然让他自由选择,
就一定具备可 选
性。
比如说,美术区就不能只是把画画儿分成一组,把泥工分成一组,把废旧物制作分成一组。
当孩子们在做纸盒的时候,
他们需要用橡皮泥来当汽车的轱辘。
但是在另一组,无法选择。所以我们的选择性必须要很强。
尽量不要按照材料
分组。要按照孩子的游戏需要来分这些游戏材料。
第六,游戏的难度要和幼儿的能力相匹配。比如说拼图。如果我们的拼图,在孩
子玩了三十分钟、四 十分钟依然都拼不完的时候,孩子们可能就会放弃。
再比如,
小班经常投 放一种套娃的玩具。
这种套娃是从大到小,
有十个对应的不
同的套娃的高度。
小班的孩子还区分不出相对的大和小。
所以他们总是套不回去。
有时候就 不爱玩了。
当然,
我们也允许孩子在玩套娃的时候,
一开始大的放下面、
小的 摞上面。
而不是玩儿玩具本身的功能。
那老师们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可以把
套娃隔两个 去掉一个、
隔两个去掉一个,
或者隔一个去掉两个。
使我们小班初期
接触到的 套娃是明显的大、中、小。
第七,游戏的要求是没有评比的压力,不寻求或者担忧 游戏以外的评价和奖赏。
有个幼儿园精心设置了科学区,投放了很多有意义的、有趣味性的玩具材料。< br>
一开始孩子们趋之若鹜,
都愿意去科学区玩。
后来,
过了 几天,
孩子们不再去了。
老师就问小朋友
:
“
你们为什么不爱去科学区了?
”
孩子说:
“
我怕您让我们说有什么新发现。
”
原来在游戏讲评的时候,老师经常问小朋友,尤其是科学区的小
朋 友:
“
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呀?跟小朋友说一说!
”
孩子就是为了回避老师的这 个
要求,而不去那里玩了。
那我们来观察分析两张图片。
我们看 一看,
哪一个是真正的游戏呢?先来看左边
的图片。
左边的图片上三个小朋友在玩汽车 ,
老师还把一些道路的标识放在了桌
面上。
但咱们大家看一看,
孩子的动作都 是呆板的,
都是每个人把着自己的汽车。
而他们的表情也都不是很丰富。
为什么汽车是 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
而他们在这
个环节里却没有表现出兴奋和游戏的快乐呢?是因为我们的地 点的选择:
我们把
玩汽车放在了桌面上,既不能开也不能走,
而且马路也非 常短,所以孩子们只
能拿着自己的汽车。看似在玩儿,实际上这不是让孩子有选择的、快乐的游戏。
咱们再来看看右侧的图片。
右侧是在娃娃家里和制作区中都在给外面的小鸟做 鸟
窝。我们看,孩子们的表情非常丰富,有的非常专注。有一个男孩急得都跳到桌
子上了!虽然有个小小的越轨行为,
但这是孩子们的游戏。
因为他们非常期待自
己为小鸟做 成鸟窝,
这个男孩一看到一个小女孩想先来剪、
后来画。
他就着急地
说:“
必须先画好,否则你插上就没法再画了!
”
因此,虽然有了这个越轨行为,反而他们这是真正的游戏。
那我们再来看第三,
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
放 。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直接制约着游戏的水平、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
首先我们看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原则。
我们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原则。
第一方面是适宜性原则。
首先玩具 材料要适合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比如说我们小
班,
在拼插的玩具和镶嵌的玩具,
这两类的玩具的玩耍过程中,
如果仅仅有插片。
那孩子插什么都又像,
又不是。而他们又没有那么多社会经验。
我们不妨把插片
上选出一片,
贴上长长的触角和两 个眼睛。
让孩子们感觉,
一插就是在插长长的
虫子。
这样他们的兴趣就非常高 。
如果我们大班,
一般都爱好这种挑战性比较强
的游戏。
有时候我们需要把一 个挑战性强的任务交代给孩子,
让他们用多种方法
去完成。
比如说我们可以把矿泉水瓶 削一半。
把里面放上积木、
塑料片、
曲别针、
橡皮泥等。告诉小朋友:
“
这里有六个相同的水瓶,里面放着不同的材料,谁能
够不把瓶子倒过来,又把里面的东西取 出来呢?
”
第二,要适应已有经验。我们
的玩具材料跟区域环境的创设就要跟孩子的经 验相一致。
比如小班是融合性的游
戏。基本上娃娃家里既有温度计,又有几把小梳子。也就是我 们的美发区、我们
的医院都和娃娃家融合在一起。
儿童还没有单独对社会角色那么全面的了解,
这
样的安排就比较适合孩子的特点。
第三,
要适应孩子的能力技能。
就像我们刚才
举到的套娃和拼图的案例。如果我们的拼图块数非常多,也不是不能玩。
因为在市场上买的玩具不是按照我们的一岁、
一岁这样的年龄段来区分的。
很多
玩具写着
3
至
6
岁可以玩,
甚至是
4
至
8
岁可以 玩。
那我们怎么来改变呢?
比如像拼图,
我们可以在比较难、
块数较多的拼图 投放时,
先把
4
块粘成一块,
用透明胶在后面粘住四块拼图,< br>使它的难度降低。
过一段时间再把它剪开,
以适
应儿童增长的能力和水瓶。第四 ,要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中、大班的玩具材料
要具有挑战性。
中、大班的孩子特别 愿意竞争,有些挑战性任务的玩具材料就
可以多投放几种。
尤其是拼图这一类玩具材料。
孩子们都已经拼完以后,
觉得轻
车熟路,
想寻找新的挑战。
这时候老师不妨 一个计时器或者一个沙漏放在这个区
域里。让小朋友看,当沙漏倒过来以后,一分钟之内,你能拼出多少 块?这就是
一个新的挑战。
第二个原则是发展性原则。
我们的玩具材料投放还要给孩子提供发展的可能。
首先,
环境灵活多变。< br>我们的
环境要随着孩子的需要作调整。比如我们幼儿园很多玩具柜下面都安了万向轮。
如 果今天孩子们对娃娃家特别感兴趣。
因为这一天娃娃家吧食堂的饺子皮、
饺子
馅拿来了 ,想包饺子。正好中午就来吃饺子。这时候,很多组的小朋友就被吸引
过来。我们就可以把其他区域,比 如图书区、美术区,把柜子推到墙边。把娃娃
家扩大。第二,材料要随时调控。我们要根据孩子游戏需要 ,随时增减材料。
比如有个幼儿园在做台灯,台灯需要一根长长的电线,需要一个做插销的东西。
< br>那老师就带领小朋友到班里去寻找:
哪些
(东西)
可以帮我们完成台灯的制作呢 ?
第三,我们的经验还要递进、延伸。比如天平,一开始我们可以让孩子称相同的
物品,像小熊 砝码,左边四个、右边四个。过一段时间,我们把左边是小熊,右
边换成积木块。让孩子看,一块长积木 可能等于四个小熊。再过一段时间,我们
又把左边的小熊换掉了。我们把一个长积木和后面的几个细小的 积木快放在一
起。可能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又变了,变成投放液体。两种不同颜色的水,让小
朋 友看,
怎么能让天平的两端平衡?所以孩子们就会往左边倒水、
右边倒水,
总
是不容易平衡。
后来,
他们想到用皮筋绑在杯子上,
两边都绑好,
比一比一样 高。
然后把多余的水倒出去、但是容易一下倒多、一下倒少。不好掌控。后来他们 想
用科学区里的吸管,一捏一吸、一捏一吸,看看到底怎样是平的。这就是一个递
进玩具材料的 投放。也是让孩子经验得以延伸。
第三,整体性原则。
后面我们会牵扯到,
幼儿园区域游戏应该包括哪些类别呢?首先,
区域游戏的类
别 应该是完整的。
而我们的环境还要整洁和舒适,
让孩子在这里除了玩游戏,
还
得到了色彩优美和谐、物品摆放有序这方面的教育。第二,场地要合理布局。
什么 样的区域和另外一种区域相连会对孩子的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呢?比如说我
们的娃娃家,可以面临的图书区 ,和它相连;娃娃家还可以和积木区相连;娃娃
家还可以和表演区相连。
这些方式都是为了让娃 娃家有更加丰富的主题。
如果跟
商店相连,他们就想到要去买东西;如果和搭建区相连,他们就 会带
“
孩子
”
看搭
建的场面。
(这样会)有一些语言的互动 。第三,空间要整体规划。有些幼儿园
的场地比较小、
孩子比较多,
怎么办呢?一些辅 助的教室也可以作为区域游戏的
场所。比如班级如果挨着音乐教室比较近。中、大班自控力较强的孩子, 老师就
可以建议他们到音乐教室去玩音乐游戏。
或者是我们的班级太小,
摆不开那么多
区域,
那也可以两个班联合。
比如我们中一班只开积木区域,
所有玩积木区的 孩
子就可以到中一班。同时,中二班开表演区、不开积木区,那所有玩表演区的孩
子就可以到中 二班去玩表演区。
第四,
区域要协调搭配。
比如我们的交往区不能
开很多。< br>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在每个组游戏都有单独的任务。
只有娃娃家的孩子可
以随意走动。所以 表演区和交往区,如果开得过多,那就会出现没有
“
顾客
”
。
这个游戏就进行不下去,当然,我们要建议孩子想办法。比如医院和商店,没有
人来 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制作商品,
我们还可以拿一个娃娃让他住院,
给他检查,
我们还可以画一些防病的宣传材料等等。
第五,
材料要综合利用。
刚才我们提到,
我们的豆子虽然是种植养殖区、
观察区,
但也可以为美工组的孩子所用 。
而我们
科学区不要把工具都放到这一个区域里,
孩子可以拿着放大镜去看看种植、< br>养殖
角的树叶,
去观察观察乌龟龟背的花纹。
也可以拿着放大镜,
到阳 台上往远处看
一看,他们发现:放大镜是看不了远处的,只能看近处。这都是儿童在探究。所
以 不要强化每种材料只能在某个区域玩。
现在我们看这三张图片。
老师们非常有
智慧,他 们在编织的时候,这是小班末期,因为他们的能力还不很强,还不能使
用针和线,
老师们怕出危 险,
所以他们就把幼儿园盛放物品的架子拆开,
请孩子
们先在这上面编织。而且使用的 线也比较硬,因为这个是立体的,比较好穿,所
以比较适合小班孩子。
右边上面的图,
老师们做了布艺的玩偶。
便于孩子练习小
肌肉动作。
尤其是用一些地板块,
中 间穿上洞,
让孩子穿虫子、
穿树叶、
穿奶酪。
又有趣味 性,
又发展了动手能力。
右侧下面的图,
有许多插片。
老师在这里看到,儿童能力经验,
已经能插的很复杂了。
我们还能怎么样提升呢?这就要求孩子们
只 能用两色,或者单色,来插出楼房和滑梯。这样孩子们只能用同色的插片,想
办法变换拼插方式,来插出 需要的东西。第二,区域游戏的类别。各地的分类不
尽相同。我们先看看这样一种分类。
我们把游戏分成六大类。
首先是建构类,有大型建构、小型建构和自然物建构。
第二类是美劳类, 绘画、制作和欣赏。当然这个分配不是分的游戏,也就是不分
成绘画区、制作区和欣赏区。而我们按照材 料来分类。
第三,表演类。既有音乐表演,又有戏剧表演,尤其是戏剧表演,更加 适合孩子
的水平。小班的孩子如果表演一首歌,就不如表演一个配词的儿歌更适合。
中、大班的孩子表演一首歌,就没有表演《小红帽》、《小熊请客》更有拓展空
间。
那 就是说音乐表演和戏剧表演是并重和并存的。
我们要表演歌曲要表演那些
孩子们事先学过的、< br>
比较熟悉的、
而且便于表演的。有些歌曲是比较诙谐的,
里面没有 现实意义。有些歌曲虽然很动听、很美,但不适合表演。比如说我们青
菜、萝卜、胡萝卜、白菜、豌豆, 小青菜这一类就不适合表演。
第四类是益智区,这里包括观察区、操作区、阅读区 、科学区和规则游戏区,我
们把有关儿童能够发展的能力、
技能这方面放在了益智区。
主要是动手操作和非
文字阅读。
第五类,角色区。包括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主要就是幼儿园。
社会角色,
包括有商场、
医院、
超市、
邮局、
银行,
将来 毕业之前还会模拟小学。
第六类,
运动类,
运动类不只是在户外 ,
我们也可以在班级里设计一些运动游戏。
比如保龄球、沙袋,或者大肌肉运动。这些都可以放 到室内来。运动类游戏有大
型设施类游戏,有手持器械的游戏,还有自然物的一些游戏。
因为时间有限,
所以我们仅以建构游戏和美劳游戏为例,
来说明如何投放玩 具材
料。
首先我们看,区域游戏建设和幼儿水平分析。
第一类,建构游戏。我们主要举大型建构的例子。玩具材料主要举小班的例子。
比如 要投放彩色空心积木、
EVA
泡沫积木和自制混合积木。
为什么要提供彩 色
空心积木呢?小班初期刚刚计入搭建过程,如果我们给孩子对比特别丰富的积
木,
小 朋友不好去分辨和搭建。
而空心积木相对体积比较大,
稍微一搭,
就高了。
尽 量给孩子标准积木,
也就是一个长方形,
两个正方形放到上面,
正好和长方形
一样长。不要给长短、宽窄对比过多的积木。
EVA
泡沫的积木色彩鲜艳,便于< br>孩子在初期搭建过程中,不被砸到。自制混合积木是特意为小班孩子准备的。
有些积木上贴有门、
窗,
便于孩子游戏的主题更丰富,
也刺激孩子进行搭建动作。< br>
辅助材料:
1
.铺设(为了减低噪音,也为了使孩子 们有一个区域范围的感觉):地板(木
制、造革)地毯、
EVA
地板块等
2
.箱(小班孩子不能将积木完完整整地码放回原处 ,积木箱来盛放积木,并帮
孩子运送积木):积木筐、积木柜等。
3 < br>.辅材(为了给小班孩子以主题的建议,为了刺激孩子的搭建行为):人物、
动物、植物、食品、 车辆,房屋等模型类玩具。
4
.板材(小班孩子的初期搭建,不易形成 平面,板材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新的平
面,可以让孩子继续搭建):硬纸板、木板、有机玻璃、塑料板等。
5
.
废旧物品
(便于形成相对高度,
配合积 木板材,
容易形成平面)
:
易拉罐等。
6
. 搭建图例(给予小班孩子积木相应的照片图例;给中班孩子建筑物近景图,
让孩子观察,体验细节;给大 班孩子远景,例如北京的世纪坛,上大、下小,为
孩子提供与能力相匹配的图例)。
第二,建构游戏的环境创设。首先,大小建构区域相邻。因为小积木的建构对孩
子来说相对容易 ,所以他们可以迁移一些小积木的经验。第二,空间大,宽敞,
至少两面开放。
可以两面临墙,
但这两面就不要搭建围墙了。
否则人为就把能够
搭建的区域有限空间降低了。第三,游 戏空间具有动态性,随时调整空间。我们
可以允许孩子搭出区域边缘,
或者可以让孩子挪地方,
或者在其他区域搭完再拉
回来。
建议不收掉搭好的积木。
第四,
区域 内要有保留展示作品的空间。
一方面,
保留实物的案例,
让儿童群体之间有一个经验共 享。
另外保留一些图片、
照片的
作品,能够刺激其他小朋友,借鉴同伴的经验。第五, 地面有铺设物,减震、除
噪、冬季保暖,形成区域划分界限。第六,有与幼儿年龄、建构主题对应的环境
布置。比如搭建幼儿园、搭建超市,给孩子做一些牌子,便于孩子在搭建之后有
更强的成就感。
刺激孩子们接受挑战任务。
第七,
儿童自行决定主题和作品的保
留或更换。< br>
第三,幼儿建构水平的发展阶段。
老师们经常困惑的一个问题: 我们要提高孩
子的游戏水平,
孩子的游戏水平应该是什么样呢?在实践过程中,
老师们 也做了
这样一些分析和记录。首先,阶段一、二、三、四基本就是托、小、中、大班,
为什么不 用年龄班来规定呢?是因为有的孩子的搭建水平高出年龄班年龄,
因此
按照阶段来说。
阶段一:
1
.初期的孩子们到了搭建区,运用各种 感官认识熟悉、把玩建构材料。比如孩
子开始先玩了汽车、玩偶,然后拿积木敲打,开始没有出现搭建行 为,这些都是
正常现象。当然,辅材不要放置过多。
2
.建构行为时隐时现,一会儿搭车库,一会儿开汽车走开了。这也属正
常表现。
阶段二:
1
.出现堆 高、延长、围拢、盖顶的行为。搭高和堆高有什么区别呢?有一个视
频来说明。
孩子们小班在拿 玩具的时候,
他们是伸手向后拿的,
不去看拿的是什
么。中、大班就有计划地选择积木 。
2
.过程中逐渐出现随意的主题,搭建过程中,说法随意变化。
3
.个别平行建构,各搭各的,相互间的语言交流基本上是各说各话。
让我 们看图片,这就是堆高和延长,随意找一些积木连在一起了。中间有缝隙,
把大象摆在这,
就说 是动物园了。
这是平行游戏的特点。
这三个小朋友搭的各成
一蹲,
各说各话,
背对伙伴。
辅助材料到底有什么用途呢?首先它能引发搭建行
为,就像右下角的图片。 因为有辅助的小动物,孩子们想起搭动物园。因为有隔
板,是孩子们容易形成新的平面。
阶段三:
1
.增宽、架高、围堵。
2
.对称、镂空六面体搭建。
3
.主题不稳定
(容易搭独立建筑,
这个主题不稳定是搭建过程中认为自己搭建
不像或 者搭不出来,就改变搭建主题)
4
.不确定地合作搭建(有的时候孩子 容易游离出去,一会儿又回来了,这是有
变化的合作搭建。)
让我们再看 一下辅助隔板的作用。
这个搭的是美发厅。
孩子们选择的两个柱子和
美发厅的旋转灯是 一样的,因为有隔板,他们就把美发厅的每一层搭的很清楚,
包括门楼也很像。
下面的图,我们也看出隔板的作用,
能辅助搭一些复杂的图案。
阶段四:
1.
孩子们开始综合运用连接方法,
镂空六面 体复合搭建。
过去孩子在搭建的时候,
两块积木,
上面一块横的,
他一定要摆 的严丝合缝,
而过程随着孩子能力水平的
提高,开始出现,一块积木上担着两块积木。这使得建 筑越来越长,也可以变得
越来越高。
如果只是这样的积木,
搭的一定的高度,
因为重力的作用就会倒塌了。
而这样的积木,就会随意搭建。
2.
合理使用场地,创造性运用辅助材料。孩子们开始在搭建之前就有计划,我们
要搭建什么?用什么来当 要搭建的东西?辅助材料要有准备。
3.
事先有主题,主题持续时间长。有时候连续三到五天都在搭某一个主题。
4.
有目的、有计划地合作建构。他们有了分工。
那 我们看,
这就是孩子们在搭建一段时间以后,
开始有了分工。
而且他们的搭建
逐渐也变得复杂了。
这也是六面体的组合搭建。我们看这三幅图片,左上角这幅, 搭的是电视塔。电
视塔有一个旋转高层,
旋转高层不好找,
孩子们就从家里拿来锅盖。
因为积木很
难搭出如此园地东西。
所以他们就拿锅盖当旋转餐厅。
线面搭的是 城乡贸易中心,
我们看楼梯,包括每一层的分隔,很像商场。也就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
开始求实。辅材使用也比较适合。
区域建设与幼儿水平分析之二
——
美劳游戏
比如像绘画 类,
是按玩具举得。
绘画类给的工具一定要充足,
各种笔、
纸、
颜料 、
工具。
材料类别:
笔:油画棒、彩色水笔、粉笔、毛笔、板刷
(板刷可以使游戏更加突出它的有
效时间,如果孩子用彩水笔为大象涂灰色,他需要涂很长时间,时间一边长,孩
子们的技能没有得到发 展,而是已有技能不断重复。所以给一些毛笔、板刷,让
他有更多精力放在创造绘画上。)
纸:白图画纸、色纸、可擦绘画纸、宣纸等(有一种纸上压有一层膜,这样可以
用广 告色或者水笔画完后再涂去,而且压膜之前可以在里面画上画。比如小班,
在压膜之前我们画上熊猫吹泡 泡,这样孩子只要用笔添加圆圈就可以了)
颜料:
水粉(广告 色)、水彩、指绘胶(一种可以塑形的、像果冻一样的玩具
材料,用小勺盛出一勺放在桌面或者玻璃上, 它就哆哆嗦嗦,颤抖着,是一个圆
圆的、透明的东西,过一段时间就干了。在他没干之前,如果我们弄一 个洞,种
一个豆,那过几天它就长出豆了)、彩色墨水。
工具:黑板(固 定、简易型)、画架、画板(夹)、让孩子有一种模拟当画家的
感觉,
他们就更愿意操作。右侧是一些辅材,
比如围裙、
套袖。
尤其是小班初期,
不要让孩子总想着 别弄衣服上、别弄桌子上,我们要用这些玩具材料蕴含规则,
让孩子们可以大胆创作,不必想着
“
不能
”
、
“
不许
”
。我们制作类有各种纸,有折
的纸、剪的纸、撕贴的纸,染的纸。还有各种各样的泥,彩泥、胶泥、纸粘土。
尤其是废旧物,
孩子初期创作需要很多废旧物。
比如我随便拿一个果壳粘在一个
石头上,这就是小老鼠 的眼睛,粘上耳朵和尾巴,一个动物就完成了。越是小的
孩子,
越是需要这些辅材,
支 持他的创作。
右侧也是各种辅材,
左边是主要材料,
右边是辅助材料。还有欣赏类,欣 赏类有绘画、工艺品还有雕塑作品的。
我们很多的玩具,
比如恐龙玩具、
动物玩具都可以作为欣赏类的材料。
我们辅材
里还有一些相框,一些小的盒子,便于孩 子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四,我们看看幼儿制作水平的发展阶段。
这里面我们想仅仅举一个纸盒制作
的例子,
后面还有一些一些废旧物制作案例。
第一 个水平,
也就是相对较低的水
平。孩子们在纸盒制作的时候,会用独立的、原始纸盒加以简单的 装饰。也就是
他把一个纸盒上放上四个圆片,就说这事汽车,这事最初期的水平。第二,开始
有 目的的创作。
比如想做一个机器人,
就要身子选一个长条的,
四肢一定选一样
图案的,
比如一样的牙膏盒。
后面我们又出现了多个纸盒和多个辅材的结合制作。
比如 纸盒和纸杯、纸盒和酸奶碗。
孩子们不满足于纸盒本来面目和形状,开始
创造性使用 辅材进行制作。
比如剪开、
挖开车窗,
或者把一个牙膏盒上半部分剪
开,让它可以弯过来当长颈鹿的头。
最高的一个水平,
是孩子们能够运用已有经
验,选 择适宜的辅助材料,创造性地制作。
我们也看几个纸盒的案例。
比如一开 始孩子们的纸盒就是只安上轱辘,
就觉得像
汽车。过一段时间,他们开始选择真实玩具里的轱辘 ,从汽车车身穿过去。如果
是
130
汽车还要选长纸盒作为车斗和一个扁 而宽的纸盒。我们再看这个纸盒,
这是一个没有想好就叠摞的向上做,
虽然它有出来一个边缘,
但这个纸盒在选择
色彩这方面,
还没有下面这个纸盒想的周到、
全面。
而且下面这个纸盒是把上半
部分裁开了,用的是不用原始纸盒的方法,体现漏斗汽车。
我们再看另外一些纸盒的制作。
因为有了跟大型墙饰的结合,
所以孩子成就 感更
强,在纸盒制作这些经验,还向其他方面的制作迁移。比如说线条技能的训练。
还有画在斗 笠上的画。
还有用同样的平面的纸,
把它做成既有平面,
又有立体的
作品。< br>这是我们某个幼儿园的废旧物的制作,
我们看有些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这些装饰的假花 。
还有的用到的是我们买橘子,
包装的小网。
左侧用的是纸浆来
做的恐龙。< br>两个孩子用青花瓷的图案来装饰。
因为我们既有了手头小的玩具材料,
我们又有相对大型 的福彩,所以孩子的创作欲望更加高,成就感也就更强。
幼儿的游戏需要与老师的有效指导策略都有哪些。
先看看教师在幼儿游戏 中的作用。
我们老师创设环境本身就是指导。
因此我们老
师最重要的指导就是创设环境 、
投放材料。
第二,
老师是孩子探究过程的观察者。
刚才我们举过一些观察的 案例,
我们就要在这个探究的过程里,
多观察儿童有哪
些游戏需要,什么时候需要老师 介入,什么时候要给我们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
第三,
老师是孩子操作进程的支持者,
我们会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
给他提一些
语言的建议。或者建议他与同伴交流,吸取同伴的经验 。
第四,
老师是孩子个性发展的引导者,
我们允许孩子在游戏过 程中,
有一些坚持,
或者有一些小小的越轨行为。
像刚才我们看到的制作鸟窝的例子,
有些孩子就跪
到桌子上。这不叫违反规则,这是在游戏中,孩子很自然的表现。那我们游戏指< br>导的流程是怎样的呢?就看看第二方面,
我们把它分成游戏前、
游戏中和游戏后。
在游戏前,老师的主要工作是做好计划,比如我们要制定各区域的目标,
要确认孩子能获得哪些发展。还要在环境具体的设想的方面,注意调节。
第二,我们要做好准备,时间的准备。我们怎么能让孩子玩够有效游戏时间?
弱视治疗仪-
弱视治疗仪-
弱视治疗仪-
弱视治疗仪-
弱视治疗仪-
弱视治疗仪-
弱视治疗仪-
弱视治疗仪-
本文更新与2021-02-20 05: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352.html
-
上一篇:幼儿园一日活动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
下一篇:幼儿园小班幼儿阅读的特点及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