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癫痫医院-
家长怎样面对磨蹭拖拉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
文
/
韩国成
我 在家庭教育咨询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经常拖拉
磨蹭,
并为此非常苦恼。有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磨磨蹭蹭,
在写作业时拖拖拉拉,
在学校里仍然照旧,
甚至 会因为完不成作业而被留校。
更有甚者,
家长经常接到
老师的电话,要求家长改一改孩 子这种拖拉磨蹭的坏毛病。
例子一:文文,男孩儿,三年级。经 常因为作业错题被老师在放学后留校
改错题,可是文文每次总是磨蹭照旧,让老师非常无奈,只好打电话 给家长,让
家长去学校陪孩子去完成作业然后领回家。
文文妈妈每次接到老师的电话,
又羞
又气又无奈,
有时回到家里后气急了便把孩子痛打一顿。
可是打过后痛在孩子身< br>上,
疼在她做妈妈的心上。
现在文文妈最害怕的事就是老师打电话通知她去学校。
例子二:小青,女孩儿,一年级。让小青妈妈最为不解的是,孩子每天 写
作业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几乎每天放学回到家后,
都要因为孩子的作业问题展开一场艰难的拉锯战。孩子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对于同样类型的题,孩子明明能
够完成一道,
可是其他的题却不会做,
妈妈告诉一点孩子才写一点。
有时不告诉
便自己乱写乱画。
面对孩子这种写作业的情况,
小青妈妈非常无奈,
她不知道为
什么孩子养成这 种坏毛病,
感觉每天完成作业像给她写似的。
孩子不仅在写课外
作业时磨蹭拖拉,在其 他方面也一样,做什么事都是慢悠悠,心不在焉。有时一
件事没有做完仍下便不管了接着去关注别的事, 总之没有一件事能够做完整。
例子三:小金,男孩儿,初一。爸 爸和妈妈因为工作非常忙,每天很晚才
能回家,
小金放学后自己回家然后写作业。
最近 一阶段,
小金父亲接到老师的电
话,反映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很不好,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作业错 误很多,平时和
一些学习比较差的同学打的火热。
这个孩子原本成绩很好,
可是进入下 学期后孩
子一下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从平时的小测验来看,
小金成绩很不好。
小金父亲
在孩子进入初中后,
明显感觉到孩子逆反心理加重,
有时去纠正孩子的坏习 惯时
会遭到孩子的反对,甚至孩子经常会和大人生闷气,任你打也好,骂也罢,孩子
毛病照旧。
小金最近晚上睡觉没有了规律,
原来的好习惯被破坏怠尽,
早晨不喊
不起,< br>甚至有时磨蹭到快要到到上学时间时,
才不得不匆忙穿上衣服,
胡乱擦把
脸,拿 起书包往学校跑。
对于上面三个有典型性的例子,我想有相当一 部分家长可能会对号入座,
因为很多细节对于孩子们来说非常相似。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做事拖拉磨蹭 ,
甚至平时生活秩序一团糟呢?我想今天就这些现象做以剖析,
给家长提供一些解
决的 建议和办法。
成因一:
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
仅拿上面三个案例来说,
三个孩
子虽然大小不一,
但是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孩子生活上没有规律,
没有规律
意识便会使孩子在做事时有很大的随意性。
当孩子做事随意性持续久后,
便养成
这种无条理磨蹭拖拉的坏习惯。
无条理的生活,< br>很难让孩子对时间进行关注,
当
孩子缺乏时间的观念和意识时,
便对时间的长与 短,
多与少无从知晓,
甚至根本
不清楚时间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成因二:
孩子缺乏做事的连续性。
从磨蹭拖拉的孩子做事情况来看,
几乎
都是边做事边玩儿,
或者一件事没有做完就转而去做其他的事。
这种做事 的不完
整性让孩子很难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拿到写作业中来看,
可以清楚地看到孩
子写作业的时候基本上写着写着作业就开始东张西望,
或者玩弄手里的文具,
或
者起身去吃东西,
或者去卫生间,
或者不停地问家长这道该怎样做等。
可是再看看一些家长,
害怕孩子不认真写作业便陪伴在孩子身边进行监督,
时间长了便给
孩 子养成依赖性,
家长在身边时孩子会不动脑筋等着要答案,
家长不在身边时心
思根本不 放在思考和写作业上。
成因三:
孩子缺乏学习习惯的培 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建立在拥有生活习
惯养成的基础之上的,
孩子在清楚时间的意义 ,
做事有节奏性后,
才能在习惯养
成的步骤下,
一点点建立起学习的习惯。< br>从上面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得出孩子连最
起码的生活秩序都是乱糟糟,
如果家长只把目光盯 在孩子的学习上,
那是无法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成因四:
家长自身缺乏时间观念。
通过与有问题的孩子家长的交流,
发现
家长们身上有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家长们都缺乏时间观念,
甚至自己做事本身就
没有条 理,
看似每天正常饮食起居上下班工作,
但实际上家长这种粗线索的生活
规律并没有完 全细化,
仍然有很大的随意性。
比如早晨起床这件事,
做为家长只
是认识到要 起来给孩子做早饭好让孩子按时去上学,
并没有针对孩子责任心方面
去培养孩子按时起床的意识 。
成因五:
家长缺乏良好的习惯养成。
我通过 多年的实践观察发现,
如果想
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
父母双方必须都要拥有好习惯 养成,
否则孩子会和习
惯较差的家长一方学习,
这就是懒惰的消极影响因素,
因为懒惰可以让生活更随
意,
不受约束。
当孩子受懒惰消极家长的习惯长期影响后,< br>便会把好习惯一点点
破坏掉。
成因六:
孩子受隔代教育的影响。
有一些孩子明明在父母身边有好的习惯
养成,
可是一到爷爷奶 奶身边后,
这种习惯便会因受老人的溺爱和放纵被破坏掉。
如果家长没有好习惯养成,
则孩子受隔代教育更为突出。
经常听一些家长说自己
工作很忙很累,
不得已只能把孩子 交由老人来照顾生活和上学放学的接送,
这在
一定程度上也会让孩子因为老人在生活中的包办代 替而逐渐失去责任心,
失去自
我做事的动力。
成因七:家校结合呈现一边倒现象。很多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忽略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 机结合,
单纯认为孩子上学到了学校有老师管着
自己就可以不用太操心了。
这样想就大 错特错了,
磨蹭拖拉等现象如果家长发现
的早,
及时和老师做了解,
与老师一 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在老师的配合下是很容
易解决的。但如果家长长期忽略了与老师进行交流, 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不能及时解决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
积累久了便让孩子养成了坏习惯 ,
坏习惯一
旦得到巩固这时再去解决,家长可能根本无从下手。
面对上面分析出的成因,家长应该如何去着手解决呢?
方法一:
家长要重视自身生活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建立秩 序感
基础之上的。
比如全家人共同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
家长和孩子共同进入统一的< br>作息时间,
这对孩子来说非常关键,
生活作息时间同步,
可以带动和影响孩子逐
步建立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当然这里对于幼儿或者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
在培养
孩子生活习惯之初,
家长必须要牺牲一些时间,
和孩子做到同步,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在好的生活习惯已经巩固和定格的情况下有所改变,
家长和孩子分别
执行自己的 作息时间,
这样一来,
孩子会很容易通过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按着自己
的生活节奏进行。
方法二:
要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
合理的家庭规则内容可以让
孩子清楚地知道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
在家长榜样作用的影响下 ,
孩子会逐
步适应规则所约定的内容。
当然,
这里家长必须要清楚,
家庭规则的实施要有一
个从宽泛实施到逐渐细化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千万不不必求孩子必须都同时做到,
而是应逐项去落实和巩固,
让孩子有一个渐次适应的过程。
对于已经养成不< br>良习惯的孩子来说,家长需要下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培养孩子的遵守规则的意
识。
如果家 长缺乏耐心和毅力的话,
孩子的习惯培养会呈现阶段性反复,
甚至会
放弃坚持,直至最 后以失败而告终。
方法三:
家长要培养孩子做事的专注 性。
经常磨蹭和拖拉的孩子往往做事
耐心不足,
或者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导致 注意力转移过快,
最后造成做事时用时
过多,效率很差。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结合生活习惯 养成进行,抓一两件事
来锻炼孩子,
在引导和鼓励下让孩子多一些耐心把一件事完整做好。如果孩子缺
乏做事的经验或者方法,
家长可以做以示范,
来让孩子同步模仿,通过家长的激
励和带动会让孩子学会关注做事的细节,
逐渐增加耐心,
不断提高孩 子完整高效
做事的自信心。
方法四:
家长要让 孩子清楚时间属于自己。
缺乏时间观念对孩子来说这是
很正常的事。
但如何让孩子把无 形的时间变为有节奏的把握呢。
需要家长给孩子
引进时钟概念,
用闹铃定时的方式,< br>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到时间提醒。
通过
时间加减法
(在讲座中有具体的描述 )
逐步巩固孩子的时间意识。
为了让孩子清
楚时间的支配和使用,
家长可以结 合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
或者每一次写作业来
着手。
比如与孩子一起来制作一份时间使 用的表格张贴在卧室或者书房里,
孩子
每主动完成一件事,
统计一下用时是多少,通过这种有意注意会让孩子感受到时
间的有形性。通过阶段性的时间统计,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时 间的量化分析,
让孩子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表现,
在家长的鼓励和表扬下增强孩子做事的积极
性,不断提高孩子时间自我管理意识。
方法五:
家长要和老人针对孩子的教育做理性沟通。
在很多家庭里由于两
代人在教育孩子方面观念不一 ,
沟通相对较少,
导致在教育孩子遵守作息时间和
遵守家庭规则方面形成漏洞,
其后果是孩子很容易钻管理和教育的空子。
比如谁
管的少孩子就愿意和谁在一起,
谁 管的严格孩子就会不喜欢谁。
这样的现象很容
易让孩子形成看人下菜的心态,
这对孩子 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所以,
家长必须
要和老人把孩子的表现情况适时和老人做交流,
征求老人的意见,
尽可能让老人
与自己在教育方面保持同步。
如果确实难于沟 通,
家长只能想办法和老人分开住,
不在一起生活会让老人娇纵孩子的机会相对要少些。
方法六:
家长要利用好亲子沟通的机会来引导孩子。
很多家长常常忽略与
孩子相处时的细节教育机会。
比如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就是非常不错 的机
会,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感受,在课堂上的表现,听课的效果,以及对老师的
看法和想法 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
家长才能合理引导孩子,
让孩子对正确听
课,接纳 并喜欢老师,使孩子清楚上课认真听讲是对老师辛苦付出的最大尊重。
比如利用晚睡前的交流,
可以让孩子把一天来的遇到的不开心的事说出来,
家长
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安慰,
让孩子 化解心中的压力和郁闷,
伴随着心里安全感轻松
入睡。
比如利用吃早餐的机会和孩子聊 聊开心的事,
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来启发孩
子。
比如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外出游玩的机会 ,
让孩子做管家安排外出线路,
需
要携带的用具,
具体时间安排,
注 意的事项等,
家长可以做一些辅助的完善工作,
让孩子的责任心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
方法七:
家长要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
中家长所扮演的是家庭教育的主角,
老师扮演的是学校教育的主角 。
虽然各自担
负的教育任务不同,
但是目标是一致,
都是力求让孩子在各方面 的能力得到培养。
但是从当前应试教育的现状来看,
很多家长没有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 反为老师角
色去跑龙套去了。
甚至有很多家长视老师惟命是从,
老师要求做什么,家长就不
加思考地去做。
表现最直接就是家长监督孩子写课外作业,
老师布置多少 ,
家长
就要求孩子必须完成多少,
根本不管孩子是否课上听懂了,
写作业时有 什么困难,
甚至也不懂得如何做有效的辅导。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最反感的事写就是写大量的作业,
家长必须要根据孩子的情绪变化,
以及学习能力来调整孩子的作业量,
当< br>然如何减负需要家长理性面对,
不能单方面直接减少孩子的作业量,
否则孩子可
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
家长也会受到老师的责难。
理性的家长可以和老师进行沟
通,把 自己给孩子作业减负的目的、方法、步骤等告诉老师,倾听老师的意见,
求得老师的支持与配合,
最终达到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课外学习的效
率。所以,请家长必须端正你的心态,摆正你的 位置,以平等的交流面对老师。
方法八:
家长必须要关 注孩子的生活乐趣和兴趣点。
很多家长之所以和孩
子在亲子沟通方面做的不够好,
主要 原因都归结为目光的单一性,
即每天只关注
孩子的学习而不关注孩子的心里需求。
事实 上对于学习来说,
只是孩子生活的一
部分,
如果家长把学习当成了孩子的全部生活,< br>必然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很难
沟通,很不通情达理,甚至很难让孩子信服家长。所以,家长平时 必须多静下心
来听听孩子心里想什么,
需要什么,
然后再合理给予。
当然这种 给予是建立在规
则之内的相对自由,
而不是完全的放纵。
如果家长和孩子多拥有一些共 同的兴趣
点,
无疑会对增进亲子沟通的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家长们在培养孩子兴 趣
与爱好的同时,也花一点时间来学习一下孩子正关注的兴趣。
方法九:
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极大地促进孩
子对 时间的自我管理能力,
让孩子自觉进入学习状态,
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意识。
经常看到 很多磨蹭和拖拉的孩子家长总爱干费力不讨好的事,
比如站在孩子身边
不停地指手划脚,
甚至发泄自己的不满,
这种陪伴其实是在人为破坏着孩子学习
的兴趣,
影响孩子的情 绪。
家长可以在我博客里找到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
来针
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分段做好学 习习惯的培养。
这里必须要强调在对孩子进入学习
习惯培养之前,
必须要把上面所提及 的各种因素都合理解决后才能实施,
否则会
让孩子在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 干扰,
给孩子造成习惯培养
的困难。习惯培养需要家长有充足的耐心,有坚强的毅力,有良好的 心态,切莫
急功近利,
急三火四,
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
把培养孩子一生的好 习惯做为最终
着眼点,而不是孩子多考几分的问题。
关于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电脑和游戏的几点建议
大家都知道,
电脑做为一种工具,
已经逐渐普及到家庭生活里和日常工作
中。谈到电脑,我就想起了手机。就如前些年,我们才接触手机一 样,开始都是
充满了新鲜与好奇之感,
但是随着手机的价格普遍能被寻常百姓接受后,
很多家
长,
包括孩子在内都对手机已经不再当做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了,
转而会更多关
注于手机的使用功能,
现在很少听到家长们谈论孩子玩儿手机游戏的现象,
这是
为什么呢?其原因,
恰就在于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
都能每天接触或者看到手机,
并 且可以应用手机的通话功能、短信功能、蓝牙功能、上网等功能。当人们满足
于实用功能后,
会 不再片面关注手机的游戏功能,
自然也就不存在担心孩子身陷
于手机游戏的沼泽了。
北京癫痫医院-
北京癫痫医院-
北京癫痫医院-
北京癫痫医院-
北京癫痫医院-
北京癫痫医院-
北京癫痫医院-
北京癫痫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22: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106.html
-
上一篇:宫颈癌及乳腺癌培训试题
下一篇:妇科检查操作评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