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排毒-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1.
目的:明确乙肝病毒 核酸定量检测的操作规程,指导检验人员正确进行乙肝病毒核酸定量
的检测。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进行乙肝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检验人员。
2.2
适合仪器:
LightCycler
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仪
2.3
方法原理:采用
PCR
方法结合荧光探针的扩增技术
2.4
样品要求:血清
3.
职责:实验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4.
试剂来源: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HBV DNA
荧光
PCR
检测试剂盒。
5.
质控物:阴性、阳性对照及阳性参控品系列均来源于试剂盒
6.
标准操作:
6.1
试剂准备(在试剂准备区操作)
6.1.1
将试剂盒及其它所需试剂置室温解冻
(
Taq
酶为液态试 剂,
临用前取出,
用后立即放回
冰格)
,完全融解后混匀。
6.1.2
根据当次实验标本量,
取出相应试剂总的需求量于一管中
(其余随即放回原温度保存)
,
如所需要的管数为
n (n=
标本数
+1
管阴性对照
+1
管阳性对照
+1
管临界阳性对照
+4
管阳性参
控品
)
(定性检测无需做阳性参控品)
,
取
PCR
反应管,转移至样本制备区。
6.2
样本制备及加样(在标本制备区操作)
6.2.1
取血清标本
4 0ul
,或阴阳性对照标准品各
10ul
(强阳性标准品使用前加入稀释液
9 0ul
混匀)
,加等量
DNA
提取液打匀,
(提取液内含不溶于水的 物质,取样时需用加样器充分混
匀后吸取。
如出现因吸头嘴部太细不能吸取或取样后填满吸头的 现象,
可先用洁净无污染的
剪刀将吸头嘴部剪去一截)
。沸水浴
10
分钟,转至
4
℃静置
8-12
小时以保证病毒颗粒充分
裂解。
6.2.2 10000rpm
离心
5
分钟,取上清液
2ul< br>直接加入到
PCR
反应管中,
6000rpm
离心数秒。
6.2.3
将各反应管带入
PCR
仪。
6.3
PCR
扩增(在扩增区操作)
按仪器使用说明或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扩增条件如下:
93
℃→
2
分钟预变性
93
℃
30
秒
→
55
℃
60
秒(
40
个循环)
6.4
结果判断:
6.4.1
2
个阴性对照的
Ct
值应无数值,
1
个强阳性对照的
Ct
值 应小于等于
30
,
1
个临界阳
性对照的
Ct
值应大 于阳性对照的
Ct
值,并小于等于
38
,否则实验视为无效。
6.4.2
4
个阳性参控品的基因拷贝浓度的对数值为横坐标,
以其实际测得的
Ct
值为纵坐标,
作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拟合度
R
应大于等于
0.990
,否则应视为实验无效。
定量结果分析:
上 述两项质控标准均满足时,
可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分析数据时,根据标
准曲线自动计 算未知标本的相应基因拷贝浓度。若发现有标本
Ct
值小于
15
,须将其剔除 此
次结果分析,该标本稀释后再测直至其
Ct
值大于
15
。
6.5
报告
6.5.1
定量结果判断
检测样本中
HBV-DNA
≥
1
×
103
拷贝数< br>/ml
(
copies/ml
)时,按实际检测结果报告;
检测样本中
HBV-DNA<1
×
103
拷贝数
/ml(
copies/ml
)时,均报告“低于检测下限”
。
6.5.2
报告的签发依据检测结果报告程序。
7.
支持性文件:
7.1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说明书(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7.2
检测结果报告程序。
7.3
LightCycler
型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仪
本记录归档周期
1
年保存期限
5
年
管理编号:
生化检测流程记录表
实验日期__年__月__日
本表使用说明:
①各项目执行后在相应的方框内打√。②实验室内的温度为18-
28℃,湿度
50-70%为合格范围。③实验室清洁、消毒按
SOP
文件执行。④本表保存
在归档文件夹中,存放文件柜中保存
2
年。⑤日立
76 00
生化分析仪中检验结果
保存计算机中,保存
2
年。
前 期准备
□记录室内温度___湿度___□冰箱温度:冷藏___冷冻_
__
□仪器在校准有效期内(校准之日起
1
年),开机,仪器工作状况:正常
□。
□检查清洗液□
清洁样品针、试剂针、搅拌棒、清洗头□
异常:记录(包括故障及纠正方法)
保养记录:
□检查仪器试剂量,记录添加试剂量
试剂名称
模块
添加量
试剂生产厂家批号
□
实验纯水,记录阻值:____
操作者
:___
_
检测记录
1、中文报告录入操作者____
2、英文项目录入操作者____
3、
质控批号:
____
____
室内质控物来源____,
4
、审核质控结果:在控□;失控□;失控记录(包括纠正措
施)
失控记录:
纠正措施:
实验结果审核:发现不符合项记录____________,无□。
审核者:_____
实验后消毒记录
5、实验后:□
填写记录
□
清洁地面
□
消毒实验台面及器具
□打开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照射记录
灯
1
照射时
间
灯
1
照射累计时间
灯
2
照射时
间
灯
2
照射累计时间
注:灯
1
=血液分离室紫外线 灯(东);灯
2
=血液分离室紫外线灯
(西)
6
、□
按SOP文件处理废弃物
操作者:
____
HBV-- DNA
荧光定量基因检测过程记录表
实验日期:
___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SLAN6.0
保存文件名:
____________
1
实验前:
□
打开通风设备
□
温度
______
□相对湿度
________
试剂准备区
(
1
区)
○
试剂:厂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实验扩增试剂:数量:
_____________
人份
试剂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份
②试剂配制过程记录
:
□其它;
③实验后次保养:
□
填写记录
□
冰箱的常规维护
□清洁地面
□
用
1
:
1000优氯净、
75%
酒精消毒实验台面、打开紫外线车照射
45
分钟
□处理废弃物
□
打开紫外线灯照射
45
分钟
□
关闭通风设备
标本处理区
(
2
区
)
1
实验前:
□打开通风设备
□
温度
________
□
相对湿度
_______
○
室内质控物:
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
质控浓度
:______________copies/ml
定量阳性标准品浓度:
□
10
4
□
10
5
□
10
6
□
10
7
②
标本处理过程:取待测血清
____
个、阳性室内质控品
___
个、阴性对照
___
个各
100ul
至
1.5ml
离心管中
→< br>向离心管加入
100ulDNA
浓缩液混匀
12000rpm
离心10
分钟
→
去上清,
沉淀加入
20ul
提取 液、
混匀
→
10
0
℃
干浴
10
分钟
→
12000rpm
离心
5
分钟
→
向
____
个
PCR
反应管中分别加入处理过的样本、阳性室内质控、阴性对照和阳性梯度标准品各
2ul
,盖紧管盖,
6000rpm
离心1
分钟。
③
实验后次保养:
□
填写记录
□冰箱的常规维护
□
加样器的常规维护
□离心机的常规维护
□
恒温器的常规维护
□安全柜的常规维护
□
清洁地面
□用
1
:
1000
优氯净、
75%
酒 精消毒实验台面、打开紫外线车照射
45
分钟
□打开紫处线灯照射
45
分钟
□
处理废弃物
□
关闭通风设备
(
3
扩增分析区
区)
1
实验前:
□
打开通风设备
□
温度
________
□相对湿度
_______
○
②
产物扩增过程:
□
将
PCR
反应管置于扩增仪上相应位置,扩增时间< br>____
小时
____
分
□
设定扩增参数:预变性
____
℃
____
分钟,第一步扩增
___ _
℃
____
秒
→
___
℃
____
分钟
____
个循环,
第二步扩增
____
℃
____
秒
→
____
℃
____
秒
____
个循环
③测试所得标准值:
Y
轴截距:
_________
斜率:
__________
相关系数:
____________
阈
值:
__________
④
室内质控结果:
结果:
____________copies/ml
填写室内质控记录、描质控图
结果是否在控:
□是
□否
⑤
实验后次保养:
□
填写记录
□
电脑的常规维护
□
SLAN6.0
的常规维护
□清洁地面
□用
1
:
1000
优氯净、
75%
酒精消毒实验台面、打开紫外线车照射
45
分钟
□打开紫处线灯照射
45
分钟
□处理废弃物
□关闭通风设备
操作者:
____________
审核者:
__________
__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基本操作,为细菌内毒素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
如何排毒-
如何排毒-
如何排毒-
如何排毒-
如何排毒-
如何排毒-
如何排毒-
如何排毒-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21: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035.html
-
上一篇:乙肝分型指导原则发布稿
下一篇:剖腹产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