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推拿学》考试题(1)最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9 20:56

肝功三项-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过敏性湿疹怎么治疗)
针灸推拿学专业《推拿学》考试题
(1)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
30
分)

D 1
、小儿推拿独特体系形成是在
( )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明代

C 2
、我国第一部推拿学专著是(



A

《小儿按摩经》




B

《小儿推拿秘诀》

C

《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D

《小儿方脉活婴秘旨圣书》

C 3
、以下关于推拿的作用原理不正确的是(






A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B
、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C
、平衡阴阳、补虚泻实

D
、调整脏腑功能

C 4
、关于滚法叙述正确的是(






A
、以腕关节为支点

B
、以肩关节为支点

C
、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


D
、手背尺侧主动做推旋运动

BD 5
、一指禅推法讲究(







A
、沉肩、悬肘、垂腕、掌虚、指实

B
、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C
、沉肩、悬肘、垂腕、掌实、指虚

D
、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B
6

以下关于揉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
、包括大鱼际揉、掌根揉、指揉等

B
、是最古老的推拿手法

C
、可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等疾病

D
、揉法接触面可大可小,刺激平和舒适

C 7

以下关于手法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有(







A
、推法能治疗一切寒证。

B
、擦法荡涤积滞的作用较强

C
、搓法具有明显的调和气血的作用

D
、点法是放松类的典型代表

D 8
、拿法是捏而提起谓之拿,可 看成复合手法,除哪一项外皆可运用(
A
、颈项部
B
、头部
C
、四肢部


D
、胸胁部
E
、肩背部

E 9
、操作胸椎对抗复位时患者的体位应为(




A
、俯卧
B
、仰卧
C
、侧卧


D
、站势
E
、坐势

B 10
、梨状肌损伤的临床表现是(




A
、腰痛及活动受限
B
、臀部困痛及下肢坐骨
N



C
、腰部脊柱侧弯
D
、托腹试验阳性

E
、托马征阳性

A 11
、与退行性膝关节炎无关的叙述是(




A
、多见于
20~30
岁青年男运动员

B
、推拿时可擦腘窝、以透热为度

C
、节制饮食、减轻体重





D
、主动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锻炼

E
、临床症状消失后,骨质增生依然存在

A 12

踝关节扭伤易生粘连、剥离粘连的方法是(




A
、牵引摇摆法
B
、揉按局部
C
、擦踝内、外侧


D
、按摩伤处
E
、捏踝关节两侧

E 13
、下列哪项可见于脊髓型颈椎病(




A
、持续性颈臂痛
B

X
线片见颈椎侧后方骨质增生


C
、腰及坐骨神经痛




D
、中指发麻


E
、下肢痉挛瘫痪

C 14
、最常见的腰椎向盘突出的类型是(




A
、向前突出


B
、向椎体内突出
C
、向后突出单侧型


D
、向后突出中央型
E
、向后突出双侧型

B 1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易出现的症状有(




A
、颈部痉痛
B
、眩晕恶心、头晕视物不清

C
、头痛胸闷、心慌、肢冷或热

D
、上肢或下肢麻木、酸软甚至瘫痪


E
、四肢肌张力高

B 16
、腰部斜扳法治疗“腰突症”
,所起作用是(




A
、牵挂坐骨神经、松觧粘连

B
、调节后关节、松觧粘连

C
、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力

D
、促进血循、加速炎症吸收

E
、拉宽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压迫

B 17
、可出现双侧交替性坐骨
N
痛的疾病是(




A

“腰突症”后突单侧型
B

“腰突症”后突中央型


C
、退行性脊柱炎
D
、腰肌劳损
E
、强直性脊柱炎

C 18
、肱骨外上髁炎最常见于(




A
、肘关节外侧受风寒
B
、肘关节脱位后遗症

C
、反复作前臂旋前用力伸腕的青年人

D
、反复作前臂旋后用力屈腕的中年人

E
、下桡尺关节分离固定后出现

D

19

肩周炎的治疗宜(




A
、先做放松准备手法
B
、被动运动在正常的生理范围

C
、手法治疗配合主动的功能锻炼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B 20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




A
、腕及手的尺侧疼痛
B
、肘前疼痛向桡侧三指放射

C
、手指刺痛麻木以食、中、拇指多见

D
、腕关节桡侧疼痛,拇指外展痛甚


E
、以上都是

A

21
、腰椎向盘突出症后伸扳法的作用主要是(




A
、使突出物回纳
B
、调节后关节、松觧粘连

C
、拉宽椎间隙
D
、降低盘内压力

E
、使下肢肌萎缩改善

D
22
、强直性脊椎炎可出现(




A
、血沉正常
B
、类风湿因子阳性

C

X
线正常
D
、肺活量减少
E
、大小便失禁

E
23
、落枕疼痛严重、难以转动时(




A
、直接用扳法即可缓解

B
、可先按揉患侧天宗穴,痛缓时再用扳法。

C
、此症不适合推拿治疗

D
、等疼痛减轻,头可转动时再经推拿治疗

E
、先用热敷,再用推拿治疗,但不宜用扳法

B 24
、可作为退行性脊柱炎诊断的标志和依据是(




A
、腰椎间盘萎缩
B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C
、椎体骨质疏松
D
、椎体萎缩
E
、脊柱强直

C 25
、在头痛中用麦角胺治疗可缓解症状的是(



A


颈源性头痛

B


外感头痛


C


偏头痛




D


内伤头痛


E
、外伤头痛

A 26

“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中注双眸”是指功法中的:

A
、摘星换斗势

D
、双虎夺食势

D 27
、以下不属于脊柱位移基本类型的是:

A
、动力型


C
、张力型




B
、静力型


D
、旋转型




B
、青龙探爪势


C
、力劈华山势

C 2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发部位是:

A

L
2
~L
3
C

L
4
~L
5
B

L
3
~L
4

D

L
1
~L
2



B 29
、以下穴位可降逆止呕,除了
( )

A
、横纹推向板门
B
、揉左端正

C
、推天柱骨
D
、分腹阴阳

C 30
、以下关于湿热敷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

A
、为避免烫伤皮肤,不能将毛巾折叠平整

B
、热敷时可隔着毛巾按揉

C
、被热敷部位不可再用其他手法

D
、热敷时不必暴露患部皮肤


1

“小儿虽无病,早起常膏摩囟上手足心,甚辟风寒”见于(
E



A

《圣济总录》
B

《肘后备急方》
C

《唐六典》

D

《小儿按摩经》
E

《千金要方》

2
、把推拿列为汗法之一的医家是(
D



A
、刘完素
B
、张元素
C
、李东垣


D
、张从正
E
、朱丹溪

3
、推拿流传于海外始于(
B
)朝。

A
、隋
B
、唐
C
、宋
D
、元
E
、清

4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运用了推拿的(
B



A
、温法
B
、通法
C
、补法

D
、泻法
E
、清法

5
、膝关节磨研加压试验阳性意义为(
C



A
、外侧副韧带损
B
、内侧副韧带损伤
C
、髌骨骨折


D
、半月扳损伤
E
、前交叉韧带损伤

6
、臂丛
N
牵拉试验阳性,提示(
B



A
、颈
N
受压
B
、臂丛
N
受压
C
、腰
N
根受压


D
、以上均是
E
、以上均不是

7
、腕关节下垂,应考虑是(
C



A
、腕管综合征
B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C
、桡神经损伤
D
、尺神经损伤
E
、正中
N
损伤


8
、膝反射改变,提示(
B



A

L
1-2
病变
B

L
2-4
病变

C

L
5
病变

D
、锥体束病变
E

S
1-2
病变

9
、屈颈试验阳性提示(
B



A
、颈部
N
根受压
B
、腰部
N
根受压


C
、骶髂关节病变
D
、髋关节病变
E
、以上都不是

10
、有关按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
、可用拇指指端按压
B
、可用拇指指腹按压


C
、可用掌部按压
D
、操作时可随意边按边移

E
、常与揉法组成复合手法

29
、颈椎后关节增生伴半脱位易出现的颈椎病类型是(
C



A
、神经根型
B
、颈




C
、交感神经型
D
、脊髓型
E
、混合型

30
、推拿治疗踝关节扭伤运用于(
B



A
、腓侧韧带断裂

B
、外侧关节襄及腓侧韧带损伤

C
、伴有内踝骨折


D
、伴有外踝尖部横行撕脱性骨折
E
、以上都是


1
、小儿推拿独特体系形成是在
( D )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明代

2
、我国第一部推拿学专著是(
C


A

《小儿按摩经》




B

《小儿推拿秘诀》

C

《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D

《小儿方脉活婴秘旨圣书》

3
、以下关于推拿的作用原理不正确的是(
D



A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B
、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C
、平衡阴阳、补虚泻实

D
、调整脏腑功能

4
、关于滚法叙述正确的是(


C


A
、以腕关节为支点

B
、以肩关节为支点

C
、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


D
、手背尺侧主动做推旋运动

6
、以下关于揉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B


A
、包括大鱼际揉、掌根揉、指揉等

B
、是最古老的推拿手法

C
、可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等疾病

D
、揉法接触面可大可小,刺激平和舒适

8
、在以下手法中,力的支点不在肩关节的手法是:
A

A
、擦法




B
、推法


C
、搓法
D
、摩法

9
、哪些症型的疼痛会向颈部及肘部放射(
D



A
、颈椎病椎动脉型


C
、颈椎病交感神经型

B
、肩峰下滑囊炎

D
、肩周炎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时后伸扳的作用是(
B



A
、调节后关节,松解粘连

B
、促使髓核回纳

C
、降低盘内有压力

D
、拉宽椎间隙

11

X
线片无明显改变的疾病是(
B



A
、退行性脊柱炎



B
、慢性腰肌劳损

C
、老年性骨质疏松


D
、类风湿性关节炎

12
、急性腰肌扭伤的症状和体征哪一项不正确(

D


A
、腰肌局部渗血



B
、腰部有压痛点

C
、腰肌一侧或两侧酸痛不舒,缠绵难愈

D

X
线正位片可见脊柱倾斜

13
、慢性腰肌劳损哪一项治法是错误的(

C



A
、用重刺激滚法



B
、用大功力按揉腰肌

C
、马上冷敷腰部



D
、横擦腰部

14
、腰椎的正常活动幅度,以下正确的是(
A


A
、前屈
60




B
、旋转
15




C
、侧屈
45





D
、后伸
30



15
、以下关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
、腰部活动不受限
B
、可用弹拨法治疗

C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D
、不可用“燕飞”式锻炼方法

16
、被动分筋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是(
C



A
、舒筋活络




B
、行气止痛

C
、松解粘连




D
、理顺肩袖肌腱

17

“肩胛骨内缘肌肉附 着处酸痛的感觉,颈部易于疲劳”
,这一表现属于以下哪个病(
A




A
、颈型颈椎病





B
、神经根型颈椎病

C
、脊髓型颈椎病




D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8
、以慢性头痛为典型表现的颈椎病是
( D )

A
、椎动脉型颈椎病



B
、神经根型颈椎病

C
、脊髓型颈椎病




D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9
、以下关于项背肌筋膜炎说法错误的是
( C )

A
、又称肌肉风湿症
B
、是一种无菌性炎症

C
、神经根性放射痛明显
D
、日久可有项韧带钙化

2 0
、一女性患者,肩部广泛性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剧,尤以肩关节外展、内旋
时疼痛更甚,
检查发现肩外形较圆隆,
肿胀,
局部触之有波动感,
最可能的诊 断应是



A



A
、肱二头肌长腱腱鞘炎

B
、肩峰下滑囊炎

C
、肩周炎初期

D
、肩周炎晚期

21
、关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
、腕关节桡侧疼痛

B
、疼痛能向手指或前臂传导

C
、疼痛放射至拇、食、中指,引起刺痛

D
、握拳试验阳性

22
、以下疾病多有外伤史,除了
( B )

A
、踝关节扭挫伤
B
、旋后肌综合症

C
、腕尺管综合征
D
、梨状肌综合征

23
、以下中风后遗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E



A
、偏瘫




B
、口眼歪斜




C
、舌强语涩

D
、后期偏瘫侧肌肉萎缩,瘫软无力

E
、因发病急骤,病情不稳定,不宜马上进行推拿治疗。

24
、肾纹的定位是
( A )

A
、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B
、手掌面,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C
、手掌面,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D
、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25
、以下非线状的穴位是
( C )

A
、大横纹
B
、小横纹

C
、掌小横纹
D
、肾纹

26
、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
( C )

A
、脾经
B
、胃经
C
、肝经

D
、肾经
E
、肺经

27
、以下不具有清热作用的穴位是
( E )

A
、清天河水
B
、水底捞明月

C
、揉总筋
D
、推脊
E
、揉一窝风

28
、不能与龟尾穴配合运用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穴位是:
A

A
、肾经


D
、脾俞




B
、七节骨


E
、运水入土


C
、脊柱

29
、以下穴位可降逆止呕,除了
( B )

A
、横纹推向板门
B
、揉左端正

C
、推天柱骨
D
、分腹阴阳

30
、以下关于湿热敷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C )

A
、为避免烫伤皮肤,不能将毛巾折叠平整

B
、热敷时可隔着毛巾按揉

C
、被热敷部位不可再用其他手法

D
、热敷时不必暴露患部皮肤


1
.可以运用手指偏峰部进行操作的手法是:
C

A
、按法



B
、点法


D
、揉法




C
、一指禅推法

2
.具有温经通络、解郁除烦功效的手法是:
C

A
、摩法


C
、擦法




B
、滚法


D
、推法



3


对升高体表皮肤温度功效最明显的手法是:
B

A
、摩法


C
、推法




B
、擦法


D
、振法



4
.以下对滚法的叙述,
不正确
的是:
C

A


滚法属于摆动运动类手法。



B


对滚法操作的频率要求是
120~160

/
分钟

C


手法操作时可以拖动。



D


手法操作时的部分压力可由身体前倾产生。

5
.在手法操作时,需要带动皮下组织进行回旋运动的手法是:
C

A
.摩法



B
、一指禅推法


D
、拨法




C
、大鱼际揉法

6


以下对推法的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

A
、推法是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但有时候可以歪斜。

B
、着力要求紧贴体表的治疗部位。

C
、用力深沉、平稳,速度宜缓慢、均匀。

D
、直推法的频率要求约
250

/
分钟。

7
.可以直接用于治疗鼻出血的手法是:
B

A
.拍法



B
、一指禅推法



C
、拿法

D
、振法

8


在以下四个手法中,刺激量最强的手法是:
A

A
、拿法


C
、抓法





B
、捏法




D
、弹筋法

9
.在以下手法中,动作要领要求沉肩、垂肘、悬腕、 指实、掌虚的手法是:
B

A
、滚法


C
、按法




B
、一指禅推法

D
、推法



10
.横擦肾俞、命门、腰阳关等穴,所具有的功效是:
A

A
、温补肾阳


C
、活血祛瘀


B
、疏通经络


D
、滋补肝肾


11
.以下对擦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必须直线往返,不可歪斜。

B
、来回往返的距离要拉长,动作要连续不断,但不可如拉锯状。

C
、向下可以有一个较大的压力,频率一般为
100

/
分钟。

D
、医生呼吸自然,可以屏气。

12
.抹法

经 常运用的部位是:
B
(用于手背、足背、头面部、颈项部和胸腹部)

A
、脚掌


B
、手掌


C
、头面


D
、胸部

13
.以下对抖法的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

A
、抖法一般多用于上肢和下肢部,腰部不适合用抖法。

B
、抖法是一种和缓、放松、疏导的手法。

C
、抖上肢时,一般将其向外侧抬起约
60
度左右。

D
、医生呼吸自然,不可屏气。

14
.就手法的施力特点而言,与按法不相近的手法是:
D

A
、抵法


B
、捣法


C
、勾点法


D
、抓法

15
.以下有关拿法和捏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拿法和捏法的着力点为指端。

B
、拿法的刺激量比捏法要强。

C
、捏法是正骨手法之一,适用于关节错位和骨折的整复。

D
、在拿法和捏法的操作中,小指一般不参与治疗。

16
.与推法作用原理最相近的手法是:
C

A
、擦法


B
、抹法


C
、刮法


D
、运法

17

“以手轻轻搓揉,令其骨合筋舒。
”此语出自:
A

A

《医宗金鉴》



B

《黄帝内经》




C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D

《厘正按摩要术》

18
.以下对击法的叙述,
不正确
的是:
C

A
、拳击法的手都是握成虚拳的。

B
、所有的击法一般都要求操作具有节奏性。

C
、在本教材中,指尖击法就是啄法。

D
、棒击法的棒一般都是用桑枝棒。

19
.要扳第
10
胸椎,最恰当的手法是:
B

A
、胸椎对抗复位扳


C
、俯卧位抬肩扳胸法

D
、俯卧位提骨盆扳胸法

20
.以下对扳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用双手向同一方向用力,使关节作伸展屈曲或旋转的手法叫扳法。

B
、在操作扳法时,要求关节都要有弹响声,表示手法成功。

C
、 扳法要分阶段进行,即先使要扳的关节极度伸展屈曲或旋转,在保持这一位置的基础上,
再作一个突发性 的、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扳动。

D
、扳法不适合在踝关节上运用。

21
.以下对拔伸法的叙述,
不正确
的是:
B

A
、操作时,动作要平稳而柔和。

B
、一般要求持续拔伸
2~5min
以上。

C
、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情,可适当控制拔伸的力量和方向。

D
、拔伸法不适合在胸椎上运用。

B
、坐位旋转推扳



22
.以下对踩跷法的叙述,
不正确
的是:
B

A
、踩跷时一般以足尖为着力点,但有时也可以用足跟为着力点。

B
、踩跷时可配合呼吸,患者吸气时压下,呼气时解除压力。

C
、为增加踩跷的效果,医生在踩跷时可以适度地弹跳。

D
、在踩跷时最好在患者的胸前和大腿前各垫
3~4
个枕头。

23

“推拿”一词,始见于我国的推拿专著:
B

A

《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C

《幼科发挥》




B

《小儿按摩经》

D

《黄帝内经》

24
、在小天心上常用的一个手法是:
A

A
、捣法


B
、推法


C
、运法


D
、拿法

25
、 穴位性开而降,多用于治疗小儿食积、痰壅、气逆、肝脾肿大等病的穴位是:
B

A
、腹


B
、胁肋


C
、脾经


D
肝经

26

“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中注双眸”是指功法中的:
A

A
、摘星换斗势

D
、双虎夺食势

27
、以下
不属于
脊柱位移基本类型的是:
D

A
、动力型


C
、张力型




B
、静力型


D
、旋转型




B
、青龙探爪势


C
、力劈华山势

2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发部位是:
C

A

L
2
~L
3


B

L
3
~L
4



C

L
4
~L
5


D

L
1
~L
2

29
、用
X
线检查最具有临床意义的疾病是:
B

A
、肩周炎


D
、踝关节扭伤

B
、枕环枢关节不稳



C
、脊柱后关节紊乱

30
、颈椎病患者在平时进行功能锻炼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B

A
、仰头抬臂,协调平衡


C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D

1< br>、起病或急或缓,头痛连及颈项,伴颈椎活动不利,头晕,在患侧风池穴及上位颈椎关节突关
节附 近可触及明显的压痛和结节状物。可诊断为:

A
、内伤头痛
B
、偏头痛


C
、外感头痛
D
、颈源性头痛

D
2
、推拿治疗高血压与失眠

,手法不同的是:

A
、拿头五经
B
、双手扫散法

C
、一指禅推眼眶
D
、轻推桥弓


A
3
、胃脘痛的治疗原则是:

A
、理气止痛
B
、温阳止痛

C
、化瘀止痛
D
、消炎止痛

D

4
、症见: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 清长,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喜热恶冷,腹中冷痛,舌淡
苔白,脉沉迟。是便秘中的:

A
、热秘
B
、气秘

C
、虚秘
D
、冷秘

A D
5
、一般在中风后

,适宜推拿治疗。

A

2

B
、一个月

C
、三个月
D
、六个月

B
6
、踝关节跖屈内翻损伤时,最容易损伤的韧带是:

A
、三角韧带
B
、腓距前韧带

C
、腓跟韧带
D
、腓距后韧带

A
7
、肩周炎夜间痛者,可选

穴作重点按揉。

A
、天宗
B
、秉风

C
、肩贞
D
、肩内陵

A
8
、小儿肌性斜颈,一般是指一侧

痉挛造成。

A
、胸锁乳突肌
B
、斜方肌

C
、前斜角肌
D
、肩胛提肌



B
、轻柔和缓,循序渐进

D
、以气带力,动静结合

A
9
、运板门、运内八卦、补脾经、清大肠、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治小儿

A
、伤食泻
B
、寒湿泻

C
、脾虚泻
D
、湿热泻

D
10
、捏脊配合针刺四横纹治疗小儿

A
、脱肛
B
、遗尿

C
、腹泻
D
、疳积

D
11
、不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是

A
、反复出现“落枕”现象


B
、平时肩胛骨内上角和内侧缘常有酸胀疼痛感

C
、颈椎
X
线摄片可见退行性变化

D
、位置性眩晕

C
12
、一般认为
X
线片上寰齿间距成人大于

时说明有寰枢关节脱位和半脱位。

A

1mm B

2mm

C

3mm D

5mm

D
13
、可以确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方法的是:

A
、体格检查
B

X
线检查

C
、肌电图
D

CT

MRI

C
14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

A
、腰椎侧弯,椎体突向一侧

B
、整个椎间盘向一侧突出

C
、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

D
、椎间盘向四周膨出

B
15
、须坚持做弓步压髋功和爬行功锻炼的是:

A
、骶髂关节紊乱症面
B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C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D
、腰椎间盘突出症

B
16
、强直性脊柱炎最早出现于:

A
、髋关节
B
、骶髂关节

C
、腰骶关节
D
、腰椎小关节

B
17
、关于落枕,不正确的是:

A
、落枕与枕头的高低有关

B
、落枕患者一周左右可自愈

C
、反复多次落枕常提示颈椎病

D
、可致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痉挛

B
18
、推拿治疗颈部扭挫伤,不正确的是:

A
、先拍
X
线片,排除骨折

B
、宜早期用推拿在局部治疗

C

2

3
周内不宜作颈过屈活动

D
、手法要轻柔舒适

D
19
、急性腰扭伤,最易受损伤的肌肉的是:

A
、腰大肌
B
、腰方肌

C
、背阔肌
D
、骶棘肌

B
20
、梨状肌综合征,受损伤的神经是:

A
、股神经
B
、坐骨神经

C
、臀上皮神经
D
、股外侧皮神经质

A
21
、肱骨外上髁炎,

阳性。

A

MILL
氏试验
B
、握拳试验

C
、屈腕试验
D
、杜加氏征

B
22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

A
、四十肩
B
、五十肩

C
、六十肩
D
、五十五肩

B
23
、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是

A

《汉书·艺文志》
B

《黄帝歧伯按摩》

C

《引书》
D

《黄帝内经》

A
24
、捏脊法最早出自:

A

《肘后救卒方》
B

《金匮要略》

C

《黄帝内经》
D

《庄子·刻意》

A
25
、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是:

A

《小儿按摩经》
B

《黄帝内经》

C

《秘传推拿妙诀》
D

《小儿推拿秘旨》

C
26
、足太阴脾经与

相表里

A
、手太阴肺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少阳胆经

C
27
、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之称的是:

A
、督脉
B
、任脉


C
、冲脉



D
、带脉

B
28
、有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的作用的是:

A
、揉二扇门
B
、揉上马


C
、掐老龙
D
、揉一窝风

C
29
、在手法的分类中,一指禅推法属于:

A
、表层作用手法
B
、浅层作用手法

C
、深层作用手法

D
、运动关节类手法

D
30
、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的手法是:

A
、揉法
B
、摩法


C
、推法
D
、一指禅推法


1
、推拿专著《黄帝歧伯按摩》十卷成书于:



A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金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2
、临床最早应用体外心脏按摩抢救的是(


A
)汉代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金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3
、最早的捏脊疗法记载于(


A



A
、晋代的《肘后救卒方》



B
、唐代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C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



D
、宋代的《圣济总录》

4
、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是(

A


A

《小儿按摩经》







B

《小儿推拿秘旨》

C

《小儿推拿方脉全书》




D

《小儿推拿秘诀》

5
、下列哪一项不能归为推拿作用原理(


C



肝功三项-


肝功三项-


肝功三项-


肝功三项-


肝功三项-


肝功三项-


肝功三项-


肝功三项-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20:5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017.html

《推拿学》考试题(1)最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