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测艾滋病-
幼儿园中班故事教案
6
篇
幼儿园中班故事教案
1
活动目标:
1
、幼儿能安静地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
、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水果屋的组成。
3
、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喜悦,体验设计水果屋的乐趣。
活动重点:幼儿能注意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会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水果屋的组成。
活动准备:
1
、故事录音、
PPT
。
2
、未涂色的各种水果图片;
3
、蜡笔、胶水。
活动过程:
(
一
)< br>教师带幼儿观看”果园”,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景象。
1
、出示
1
,提问:”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
、教师以”这是谁的果园?(熊猫妈妈的)”引出故事。
(二)边看
PPT
,教师边讲述故事。
1
、教师 讲故事:从开头讲至”……怎么办呢?”2、提问:”谁来帮熊猫妈
妈和熊猫宝宝想办法”?
引导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
3
、教师出示水果屋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屋顶(墙上)上有什么?用什么做的门(窗)?”启发幼儿
讲述。
4
、教师继续讲故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盖了间水果屋,还做了什么事
情?”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
、提问:”熊妈妈和熊宝宝盖了间什么 ?他们是怎样盖的水果屋?”引导
幼儿完整学说”用××做屋顶,用××做墙,用××做门,用××做窗 ,盖了一
间美丽的水果屋。”
(四)幼儿分组设计水果屋并大胆讲述。
1
、出示水果图片让幼儿根据水果特点涂色。
2
、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粘贴相应的水果贴片。
附: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熊妈妈的果园里到处 都是水果,红红的苹果、碧绿
的西瓜、
黄黄的梨、
粉色的桃子……真是好看极了,熊猫妈妈乐得嘴巴都合不拢
了。
一天,
熊猫妈妈和熊 猫宝宝早早的来到果园里采摘水果。
它们摘了一个又一
个,装了一车又一车。熊猫宝宝在前面用 劲地拉,熊猫妈妈在后面使劲地推,”
嘿呦嘿呦、
嘿呦嘿呦”,
他们高兴的把一车车的 水果运回了家。
熊猫妈妈看到有
这么多的水果,高兴得说:”今年可有水果吃了。”可是,水果 好多呀,屋里塞
得满满的,
连院子里堆得也到处都是。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没地方住了 ,
只好睡
在外面。
天好黑好冷,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都冻得睡不着觉,
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小熊猫着急地说:”妈妈,我们没地方坐、没地方站,也没地方睡觉,这可怎么< br>办呢?”熊猫妈妈想了想,大声说:”有了,有了,我们用水果盖间屋子吧。”
第二天一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就忙开了。
他们用红红的苹果做屋顶、
用碧绿
的西瓜做墙、用 黄黄的梨做门、用粉红的桃子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
熊猫妈妈还把许多水果分给了邻居们,< br>熊猫宝宝又请来了小兔子、
小花狗到家里
来做客,他们围着香甜的水果屋吃着水果、跳着 舞,高兴极了。
幼儿园中班故事教案
2
目的:
1
、理解故事内容,记住主要情节,初步学习故事角色的简单对话。
2
、乐于探究房子结实的原因,知道做事不图省力。
3
、学习词:结实、四脚朝天、烟囱。
准备:
1
、实物:稻草、木头、砖。
2
、操作图一张、小黑猪、小白猪、小花猪、大灰狼、草房、木房、砖房图
片各一张。
3
、教学挂图一幅、录音机、磁带。
过程:
1
、出示实物与幼儿谈话。
2
、结合挂图组织幼儿听故事录音,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
重点突出大灰狼三次撞 房的不同结果。
3
、分析房子所用材料,帮助幼儿寻找砖房结实的原因。
(
1
)
、分析实物稻草、木头、砖。
(
2
)
、教育幼儿做事不贪图省力。
(
3
)
、如果你要盖房子,会选用哪种材料?
4
、活动延伸:在区角中投放故事挂图,让幼儿学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指导我注重语言的简炼,
问题的设计 围绕故事的主要情节,
突出幼
儿的自主探究,学习,体验。在操作中我
幼儿园中班故事教案
3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让幼儿学习词语”阳光、照射、绿荫、闪闪发
光”等。
2
、了解大自然中的阳光具有发散性,是包不住的。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佳子展开裙角,阳光为什么不见了。
教学准备:
1
、
PPT
课件。
2
、带孩子到附近的田野去感受阳光的直射和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在自然的
熏陶中学习丰富的词汇。
教学课时:两课时活动一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谈话形式引出课题:昨天你们跟着老师到野外去 ,看到了哪些景色。
(小
树林、小溪流、野花、草坪)引导幼儿说词语”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 地,漂亮
的野花、充满阳光、闪闪发光”等。评析并赞赏幼儿的语言。
“今天天气怎么样,小朋友看,什么通过玻璃窗照进来了。
(阳光)二、基
本部分:
1
、看教学用书《阳光》
,让幼儿通过想像猜测故事中的内容。
2
、教师放映课件,幼儿边看边听故事一遍。
提问:
故事的名称?
故事中有谁?
2
、教师放映课件,幼儿边看边听第二遍故事。
提问:
(
1
)这个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
2
)佳子为什么要送阳光给奶奶?
3
、学习词语
:
阳光照射学习故事,逐段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简单的句子。
提问:
她把阳光包在了哪里?
她想把阳光送给谁?为什么?佳子为什么哭?奶奶是怎么说的?
4
、幼儿讨论:为什么打开裙角,阳光不见了。
三、结束部分:
让幼儿到外面用衣服包阳光,
然后回到教 室。
帮助幼儿理解:
阳光具有发散
性。
活动二教学目标:
1
、学习复述故事。并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唤醒孩子心中与生俱来的爱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1
、学习复述故事。
2
、初步理解”阳光在你的眼里”这句话教学准备:
娃娃家游戏材料,手工制作材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
二、基本部分:
1.
放课件,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听完后让幼儿回答下边的
.
问题:
2.
提问:
(
1
)
佳 子为什么要把礼物送给奶奶?
(奶奶腿脚不方便)
(出示腿脚残疾的
人走路图,让幼儿 直观了解”腿脚不方便”的意思。
(
2
)移情教育:如果你的腿脚不方便你会感到怎样?
(
3
)阳光为什么没有了?
3
、帮助幼儿理解” 阳光在你的眼睛里”是什么意思?(有爱心的孩子,眼
里会有阳光)
4
、角色小游戏《 娃娃家》
。让幼儿体会成人的辛苦。
5
、师生共同进行手工制作,展示作品并拿回家送给长辈,并向长辈说一句
感谢的话。
三、结束部分:
教育幼儿从小要尊敬父母,长辈。
教学评析:
中国人的手心从来都是向下的,
而儿童启蒙时期就应该受到尊老、
敬老的良
好 品格的熏陶。
所以本课我还是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出发,
让幼儿体会到佳子陶醉
在阳光中 的情景,
和奶奶感受阳光的心情。
在感受作品的过程中,
孩子的语言得
到充分 的发展,
情感得到了升腾。
爱心已在孩子的心中悄悄萌芽,
其爱心教育的
效果 水到渠成。
幼儿园中班故事教案
4
设计思路:
最近正在开展“我在马路边”的主题活动,
我们带孩子走出校园,
找 路,
小
朋友们认识了幼儿园的园牌、
标志性的图案、
所在的路名和门牌号,< br>由此对标志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班孩子虽思维较活跃,
但发现问题、
大胆提出问题能力相
对还有所欠缺。
因此这个活动从语言领域中的创意出发,
为他们创 设宽松的环境,
从孩子感兴趣的标志人手,
带孩子在猜图游戏中认识标志、
探索标志、
感知标志
在生活中的作用。
针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能力差异等,
主要运用差异性师幼
互动介入策略、分享交流策略等。
活动目标:
1
.观察、理解故事中的标志,感受标志对我们生活的帮助并愿意关注。
2
.能在集体面前分享、表述自己的经验。
活动准备:
《兔子先生去散步》大图书;书中标志;生活中常见标志。
活动过程:
一、看看、猜猜标志(引起兴趣,并初步引发对标志的关注。
)
1
.教师出示“安静”的标志。
提问:为什么你们看见这张图都不说话了?
小结:哦,原来这是一个安静的标志,它提醒我们别出声,该安静了
1
2
.猜猜“兔子”标志。
你们这么聪明,
那再给大家看一 个标志,
猜猜可能是什么意思?
(直接引导
孩子从兔子带着的领带中看出是“兔子先生 ”。
)
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标志,
标志是图案也 会是文字,
标志是要仔细看认真猜
的。
(在互动中告诉孩子怎样认识标志。
)
看看、说说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兔子先生要出门去散步,
这一路上也有很多标志。
兔子先生一路会发生什么
有趣的事情 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
1
、看大图书,解读书中出现的标志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
第
4
页:这个标志画了什么?是什么意思?
第
6
页:这次的标志画了什么?这个标志想要告诉兔子先生什么?
第
8
页:兔子先生又看见了什么标志?
第
12
页:
(1)
兔子先生蹦蹦跳跳过了桥!哎呀,发生了什么事情?兔子先生为什么会
摔跤?
(2)
摔跤了,该怎么办?哪里有医院呢?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个红十字?
第
14
页:
(1)
包扎好了, 兔子先生看见前面有两个标志,你说兔子先生是继续走还是
回家去呢?为什么?
(2)
兔子先生如果继续往前走,该注意什么呢?(激发幼儿已有的经验
o
)
第
16
页:瞧,又有标志了,可能是什么意思?
如何检测艾滋病-
如何检测艾滋病-
如何检测艾滋病-
如何检测艾滋病-
如何检测艾滋病-
如何检测艾滋病-
如何检测艾滋病-
如何检测艾滋病-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20: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