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牙科-
小一班优秀主题案例“我是好宝宝”
撰写人:郑秀英
宝宝写真集
宝宝真能干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自理能力大
PK
3
,我是小帮手
1
,五官在哪里
2
,能干的小手
3
,可爱的小脚丫
1
、
猜猜他们是谁
我是好
宝宝
宝宝长大了
2
、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
我
3
、我从哪里来
4
、生日
TARTY
主题目标网络
.
初步了解五官、手、脚等对人的重要,知道要爱护身体
我
是
好
宝
宝
健康
.
增强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
.
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克服怕黑的心理。
.
乐意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
语言
.
尝试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检验
.
.
乐意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
社会
.
增强对自己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感受妈妈孕育宝宝的辛苦,增强爱妈妈的情感
.
感受父母、亲人、教师和同伴的关心和爱护。
.
初步了解五官,手、脚在身体的位置、功能。
.
了解自己的成长变化,知道自己会渐渐长大。
科学
.
巩固点数
5
以内的数量。
.
能区分白天和黑夜
.
能用唱、跳、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模仿生活情景。
艺术
.
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艺。
.
体验创新、续编的乐趣。
主题活动指导
主
题
活
动
目
标
?
初步了解五官、手、脚在身体的位置、作用及保护方法。
?
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探索的乐趣。
?
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
增强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
?
巩固点数
5
以内的数量。
?
促进感知觉的发展和动作的灵活性。
主题活动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里,与同 伴的交往是孩子们必须学会的一种
交往能力,在上学期活动中,我们利用每个环节让孩子认识班级里的每 个孩
子,如早上来园时,引导他们说:“
***
早!
***
你来啦! ”让孩子们经常呼
唤其他小朋友的名字,不但让他们熟悉了同伴,也增进了与同伴之间的感
情。 但是在活动中,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和生活自理能力还是比较贫乏,家
长包办代替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 幼儿还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比较固执、
任性,有时喜欢争抢玩具,社会性发展还很弱,缺少与同龄人分 享的经验。
家长很关心幼儿,但是缺乏家庭教育和生活引导的科学方法。教师有必要在
以后的工 作中,多与家长交流育儿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还需加强谦让、合
作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这学期我想通过 开展
“我是好宝宝”活动,培养幼
儿爱上幼儿园,懂得要讲礼貌、讲究卫生、自己吃 饭穿脱衣服、听老师的话
等良好习惯,才是好宝宝。
宝宝写真集
活动一《五官在哪里》
活动目标:
1
、认识面部器官,能准确指出五官的位置。
2
、喜欢唱问答歌,能随歌曲内容做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五官图片、小镜子若干、《好宝宝》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认识五官。
1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来看看她长得什么样子?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五官的数量、位置:两只眼睛、一个鼻
子、两只耳朵 、一张嘴巴(渗透量词的认知);鼻子在脸的中间、嘴巴在脸
的下面、耳朵在脸的两边等。
2
、小女孩有位好朋友,他长得什么样子呢?
(出示缺少五官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并操作)
他的脸上少了什么?谁来帮他找一找?
(二)、请幼儿照镜子,指出自己的五官。
师:你的脸上有什么?在什么位置?找一找。
(三)、学唱问答歌,并随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
1
、问一问,答一答
师: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 在哪里?——引导幼儿回答并指出相应
位置,学说“牟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不断替换内容 进行问
答。
2
、教师加入旋律提问,学唱问答歌。
3
、熟悉歌曲后,教师将“好宝宝”替换成小朋友的名字来演唱。
(四)、互动游戏:指五官
1
、幼儿听教师口令,正确地指出五官;
2
、幼儿两人一组在老师的口令下正确迅速的指出好朋友的五官。
活动延伸 :摆五官:卡纸剪成的五官模具、脸型,请幼儿摆一摆;幼儿
熟练拼摆后,在提供帽子、身体、四肢、服 装等材料,丰富游戏内容。
教学反思: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以故事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故
事《眉毛搬家》引起了幼儿对五官作用的关注,于是,我就带着幼儿一起随
着故事情节一起 深入。幼儿通过猜猜、看看、想想、等多种形式,在潜移默
化中了解了五官的作用,通过对五官缺一不可 的认识后,很自然的就引导保
护五官的话题上来,幼儿在自主谈话中都是围绕着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发表
自己的意见,对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做了一个很好的铺
垫。贴五官则要求幼 儿准确掌握五官位置的基础上,来完成位置的对称,则
是对能力强幼儿的提高。
活动二《能干的小手》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所的愿望。
2
、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方法。
3
、幼儿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活动准备:
1
、大手教具一个。螃蟹教具若干。
2
、丰富的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剪刀、皮球、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手,了解小手各部分的名称
1
、做律动《捏拢放开》,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出“手”的主题。
2
、引导幼儿观察小手并相互比一比,使幼儿知道:手的大小不同,每人都
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每只手上都有手心手背和五个手指头。
3
、出示大手教具,帮助幼儿了解手指名称。
二、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手能做 那些事情,并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幼儿自己的
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1
、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小手能做那些事情?
2
、组织幼儿进行穿鞋比赛,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愿望。
3
、引导 幼儿玩夹夹子的游戏,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在夹的过程中初步获
得有关数的概念。
4
、利用丰富的手工活动材料,让幼儿自己去体验小手还能做那些事情。
三、教育幼儿爱护小手,并学习一些保护小手的方法
小朋友的小手能干这么多的事情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爱护自己的小手呢?
(剪纸时怎样用小剪刀?太热的水小手能不能碰?指甲长了要 勤剪指甲,但
不能剪的太短;手脏了,要勤洗手;冬天天冷,外出时要带手套等。)
总结性谈话:小朋友要经常动一动我们的小手,小手越用会越灵巧,我们的
脑袋也会越来越聪明,我们不 仅要用小手帮自己干好多事情,自己的小手还
能帮别人干许多事情呢?(帮妈妈摆碗筷,小朋友摔到我扶 起,帮助老师收
拾玩具等)。我们的小手能帮助别人干好多事情,想一想,我们的小手不能
去干 那些事情?(不能打人,好看的花我不摘,不能撕书等)
四、游戏;剪子、包袱、锤。
五、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幼儿提供自己动手做事的机会。
活动反思:
《能干的小手》是小班主题活动“快乐的六个宝”的系列活动之一,三< br>到四岁的幼儿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新成的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
自己的事和物越来越感 兴趣。在这个时期,帮助幼儿了解一些身体及其自我
保护的常识,激发他们自我服务的愿望适宜的,也是 必要的,而且手指与数
数有着直接的联系,将数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让人感到顺理成章,也就容
易被幼儿接受。
活动三《可爱的小脚》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感知自己小脚的特征和特点,了解自己的小脚丫及其简单
的功 能,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
、体验穿大鞋的乐趣,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3
、初步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并能产生愉悦的情绪。
活动准备
1
、成人的鞋子(每人一双)、歌曲《大鞋和小鞋》、布置一
块地毯。< br>
2
、收集相关视频及自选的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
、师:宝宝们!猜猜看我们身上会走、会跳的是什么?(对,是可爱< br>的小脚丫)
2
、师:我们大家都有可爱的小脚,今天我们来和小脚丫做游
戏,好 吗?
(师生一起脱袜子)师:咦,好像长得都差不多,我都认不出是谁的
了?
3
、碰一碰小脚。(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用小脚丫碰碰打个招呼感受与
同伴触摸时的快乐。)
二、幼儿自由探索操作,了解小脚的特征及名称。
1
、师:你有几只小脚?小脚上有什么呢?
师:现在我们把小脚动一动、数一数、扰一扰、闻一闻就知道了?
2
、幼儿自由探索,师巡视个别给予帮助。
3
、幼儿说一说自己探索小脚的奥秘。
4
、老师帮助幼儿认识脚背、脚底、脚跟,知道它们的名称及所在部
位。
三、帮助幼儿了解脚的作用。
1
、师:我们的小脚可以干什么?
(幼儿说一说
:跳圈、踩高跷、跑步……)
2
、我们小脚的本领可 真
大!小脚还能做些什么事呢?
看视频:脚弹钢琴、写字等< br>3
、师:小脚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还能和
手一样很能干。
4
、师生一起随音乐游戏:小脚丫小脚丫,真能干走一走,跳一跳转个
圈圈 跑回来四、游戏:穿大鞋
1
、师:哎呀,脚踩在地毯上感觉有点冷啊!
天冷了,我们怎 么来保护小脚啊?
幼儿相互讨论交流大人有大人的鞋子,小孩有小孩的 鞋子,要是我们穿
上大人的鞋子,那有多有趣啊!
2
、幼儿寻找自己带来的妈妈爸爸的鞋子穿上大鞋后自由活动,走一
走,跳一跳,踢一踢,感受穿大鞋的乐 趣。
五、穿回小鞋,整理大鞋
1
、师:妈妈爸爸的鞋 子真大啊,我们小孩穿
着太不方便啦,我们还是穿回自己的小鞋去到外面去玩吧!
( 把妈妈的鞋
摆放成整齐的一排)
2
、师生随音乐一起学小鸟飞离开活动室。
六、活动延
伸:
1
、生活活
动:自己洗脚
2
、区域活
动:
智慧区:找
脚丫、对鞋子。
美术区:手
印画和脚印画。
活动反思:
小班阶段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兴趣,
本次活动选 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脚是每个孩
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机会仔细观察它,在 游戏中萌发幼儿对身体的初步探索
兴趣,我认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根据小班幼儿
认识很大程度依赖于
行动
的特点,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中,着重幼儿的直接体验,通过看 、说、
摸、跳、玩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认识脚的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活动一
:
《猜猜她们是谁》
活动目标
:
在看看、猜猜同伴五官的过程中,学习有 意识地关注身边的同伴,体验
与同伴共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
上某小朋友大头照、“找朋
友”的音乐、手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
谁?找到你的好朋友,和他拥抱一下。
二、观察表达:
师:电脑的大屏幕里也有一个小朋
友,请你们猜猜他是我们班的哪个小朋
友?
师:(
PPT
展示局部眼睛)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呀?你的眼睛 长得怎么
样的?
师:(露出眼睛和短头发)猜猜他是男孩还是 女孩呢?为什么?只有男
孩才能留短发吗?女孩有剪短发的吗?
师:(露出头发、眼睛和鼻子)现在猜猜他可能是谁?
宝宝长大了
三、思考交流:
师:今天这个小朋友来 了吗?(
PPT
展示幼儿躺在床上)他到底怎么
了?
师:我们问问他的妈妈为什么他没来幼儿园。(教师接着拨通该幼儿家
的电话,并询问)
师:原来他真的生病了,还在住院呢,那我们想对他说些什么话?
四、游戏体验:
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可真高兴呀!我们一起来做找
朋友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随着“我是好宝宝”主题活动的展开,为了让孩子感受亲情、 感受关爱,我
们将家长配合带来的宝宝与家人的合影布置在班级的主题墙上。我发现孩子
们很喜 欢聚在一起观看,并饶有兴趣地寻找自己和同伴的照片,不时地说:
“某某某,我看到你啦!你的呢?我 在这里。”……大家在相互寻找的过程
中获得了喜悦的情感体验。此外,小班孩子受自我中心思维的影响 ,他们还
不太会主动关注周围的同伴,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而发展幼儿的社
会性,让幼 儿学会关注同伴也正式小班幼儿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
活动二:《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
活动目标:
1
、了解自己的成 长变化尝试对成长的照片按从小到大进行排
序。
2
、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成长趣事。 活动准备:
1
、家长提高
3
—
5
张
幼儿成长过程的 照片,并注明照片是孩子的年龄。
活动过程:
1
、排一排:
A、请幼儿拿出自己的照片,数数带了几张。
B
、引
导幼儿与
同伴互换同伴的照
片,排列
顺序是否
正确,如
错误,请
纠正,并
用照片的
排列顺序
向同伴介
绍自己的
成长故事。
2
、画一画,出示《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提出任务要求,完成会做的事
情。
3
、说一说,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小时候的
我和现在的我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小朋友在不断的长大,自己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了,大家知道自己的
事情自己做,爸爸妈妈就不会太操心了。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平时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玩具,搽桌
子等等。
活动三:《我从哪里来?—妈妈肚子里的我》
活动目标:
1
、感受妈妈孕育宝宝的辛苦。
上海牙科-
上海牙科-
上海牙科-
上海牙科-
上海牙科-
上海牙科-
上海牙科-
上海牙科-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20: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