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臭-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
1
课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进化论的建立者:
达尔文
2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
3
、人类起源于东非大裂谷。
4
、证据,古人类化石
< br>(
1
)
就
“
露西
”
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 br>她的髋骨较宽阔,
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
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
所以她的运动方 式可能是直立行走。
(
2
)从
“
东非人
”
使用石块的形状来推测,
“东非人
”
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5
、
巧记
·
规律总结:
森林古猿
→直立行走
→
前肢解放
→
制造和使用工具
→
大脑发达→
形成意识和产生语言
→
人类社会。
6
、
现 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
(
1
)人类能够直立行走,现代类不能;
(
2
)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各种
简单和复杂的工具,现代类不能;
(
3
)人类的脑容量较大,现代类人猿的脑容量小。
7
、
直立行走
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第
2
课时
人的生殖和发育
一、生殖系统
1
.
男性生殖系统
拓展
·
思维点拨
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
同 时也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
,
能分泌雄性激素。
所以睾丸既属于
生殖系统的器 官
,
也属于内分泌系统的器官。
2.
女性生殖系统
巧记
·
规律总结
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的主要生殖器官,也分别是男、女的性腺,其功能可以概括为:产生生
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
1
.受精
拓展
·
思维点拨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 卵的部位是
输卵管
。
在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
女性结扎手术的目的
是阻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所以结扎的部位是输卵管。
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2
.怀孕:
拓展
·
思维点拨
< br>胚泡植入子宫内膜,
就如同一粒种子埋入土壤,
这是怀孕的开始。
从受精卵到形 成胚泡以及植入
子宫内膜,此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靠卵细胞的卵黄提供。
3
.胚胎发育
(
1
)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子宫
。
(
2
)胎儿与母体的血液并不混合
,
所以即使母子血型不同
,
也不会出 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4
.
分娩
从形成受精卵开 始到第
38
周时
,
胎儿发育成熟
,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 的
阴道
产出
,
这个过程叫
作
分娩
。
三、青春期
巧记
·
规律总结
(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点,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特征。
(
2
)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比女孩晚两年。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
3
)性器官在胚胎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而不是从青春期开始形成的,只是青春期性器 官发育迅速并
成熟。
(
4
)第一性征是指男女性器官的差别,第二 性征是相对于第一性征而言的。男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
为胡须、腋毛等的生长,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 较低等。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骨盆宽大,乳房
增大,声调较高。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
3
课时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食品安全
一、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巧记
·
规律总结:
三大有机物有共同的功能,
但又有侧重 。
糖类
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
往往作为备用能源物质,
蛋白质< br>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维生 素
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不经过消化直接吸收。不参与细胞的构成,不能提供能量人体对它的
需 要量很少。
速记
·
方法技巧:
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 质: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三个提供能量)
;水、无机
盐、维生素。
2< br>、
“
第七营养素
”—
膳食纤维(无法消化,但可以促进胃肠蠕动)
三、合理营养
四、食品安全
1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
、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 ,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分别占
30%
、
40%
、
30%
。
3
、
“
平衡膳食宝塔
”
一共
5
层,最底层是粮食类(糖)
,最顶层是油脂。
4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良好生 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分为
A
级和
AA
级两类。
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第
4
课时
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组成的。
1.
消化道
2
.
消化腺
拓展
·
思维点拨
(
1
)
肝脏
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物是胆汁,胆汁中没有消化酶,所以不能消化食物,但是可
以乳化 脂肪,
即将脂肪大颗粒分解成小颗粒,
这样增加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
从而促进脂肪 的消化。
(
2
)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以及肠腺分泌的肠液都要 进入小肠来消化食物,所以小肠中
消化液最多,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
3< br>)肝脏是人体
最大的消化腺
;胃是消化道中
最膨大
的部位;小肠是消化 道中
最长的
部位也是消化
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含消化液最多。
(< br>4
)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
口腔、胃、小肠
;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胃 、小肠、大肠。
(
5
)五中消化液中所含没种类的特点可归纳为
“ 两全、两一、一没有”
。
“两全”指肠液和胰液两种
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 白质的酶;
“两一”指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有胃
蛋白酶;
“一没有” 指胆汁中没有酶。
二、消化与吸收
1
.食物的消化
< br>(
1
)消化的定义: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作
消 化
。
(
2
)消化的过程:
唾液淀粉酶
消化糖类的酶
淀粉
―
―
→
麦芽糖
―
―
→
葡萄糖
口腔
小肠
胃蛋白酶
消化蛋白质的酶
蛋白质
―
―
→
多肽
―
―
→
氨基酸
胃
小肠
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胆汁
消化脂肪的酶
脂肪
―
―
→
脂肪微粒
―
―
→
甘油和脂肪酸
小肠
Ⅰ代表淀粉消化过程,
Ⅱ代表蛋白质 消化过程,
Ⅲ代表脂肪消化过程。
消化三大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D]
小肠。
2
.营养物质的吸收
(
1
)
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长:
5
~6
米,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
大:
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
消化和吸收的 面积;
多
:消化液种类多,保证了食物能完全消化;
薄: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 管壁只有
一层细胞构成,适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
2
)
营 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被胃吸收;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分和
无机 盐被小肠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被大肠吸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
5
课时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拓展
·
思维点拨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用的器官是
咽。
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
由会厌软骨阻
止食物进入气管。若人 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因
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br>
二、呼吸道的作用
1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呼吸 道都有
骨或软骨
做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
痰
是在器官和支气 管处形成的,
而不是在肺部形成。
2
.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
< br>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
它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 br>湿润和清
洁。如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鼻毛能阻挡灰尘,鼻黏膜、气管、支 气管黏膜分
泌的黏液可黏住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等,同时使空气湿润。不过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 力是有
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拓展
·
思维点拨
(
1
)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相 比,北欧人的鼻子显得大一些。鼻子大一些,鼻腔也就相应长一
些,这样可以预热寒冷的空气,减少冷空 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声音是由
喉部
的声带发出的
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第
6
课时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
.
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 br>,
它位于胸腔内
,
左右各一个
,
左肺有
两叶
,
右肺有
三叶
。正常人平均
每分钟呼吸大约
16
次。
拓展
·
思维点拨
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称为呼吸肌
,人体的呼吸肌有两种:一种是肋骨间的肌肉
,
称为
肋间肌
;一种
是胸腔底部的肌肉
,
称为
膈肌
。
2
.
吸气、呼气过程比较
肋间肌
收缩
舒张
膈肌
收缩
舒张
胸廓容积
扩大
缩小
肺容积
扩张
回缩
肺内气压
下降
上升
呼吸状态
吸气
呼气
拓展
·
思维点拨
(
1
)
呼吸肌的收缩和 舒张引起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
即肺的通气
)
。
(
2
)平静呼吸时,吸气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引起的,呼气是 由于呼吸肌的舒张引起的。
3
.模拟膈肌的运动
(< br>1
)下图的装置中,玻璃罩
[4]
模拟的是胸廓,玻璃管
[1]
模拟的是气管,玻璃管
[2]
模拟的是支气管,
气球
[3]
模拟的 是肺,橡皮膜
[5]
模拟的是膈。
(
2
)甲图膈肌上升,表示膈肌舒张
,此时代表呼气状态;乙图膈肌下降,表示膈肌收缩,此时代表
吸气状态。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
.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肺泡数量很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毛
细血管壁都很薄,都由
一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构成。
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
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拓展·思维点拨
气 体交换的原理是
气体的扩散作用
,即气体总是由
多
的地方向
少
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平衡为止。
速记
·
方法技巧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 交换:
气体入血过两壁,
进入血管是毛细;
氧进碳出交换完,
最
终氧 去细胞中。
巧记
·
规律总结
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
7
课时
流动的组织
——
血液
一、血液的主要组成: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二、血浆
三、血细胞
1
.
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形态结构
功能
两面凹的圆盘
状,成熟的红细
运输氧气和部
红细胞
胞
分二氧化碳
没有细胞核
体积较大,数量
吞噬病菌,防
白细胞
较少,
有细胞
御保护
核
最小的血细
止血和加速凝
血小板
胞
,没有细胞
血
核,形状不规则
种类
异常症
过少:贫血
过多:炎症
过多:血栓
过少:如血友病
拓展
·
思维点拨
(
1
)
骨髓
是 人体的造血器官,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
板和各种白细胞。 一个人如果一次失血过多,黄骨髓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
2
)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氧气少,所以在高原地区生活的人血液中的
红细胞
数目增多,有利于
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结合更多的氧气,供生命 活动的需要。因此,高原地区的人耐力一般较好,适于长跑等耐力项目。中
国足球队选择在高原训练,目 的也是为了提高耐力。
(
3
)
白细胞
能吞噬病菌,病菌被 消灭后,炎症也就消失了。白细胞吞噬了很多病菌后,自己也会死
亡。所以从伤口流出的脓液主要是死亡 的白细胞。
2
.血液的功能: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速记
·
方法技巧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血液有浆有细胞,浆运细胞和 养料;红细胞,带着氧,白细胞,把菌包,血
小板,凝血牢。
第
8
课时
血流的管道
——
血管
一、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拓展
·
思维点拨
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
目的是
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
同时还可以固
定小鱼的身体。
二、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1
.动脉
拓展
·
思维点拨
由于动脉血管中血压高,血流速度快,因此,如果动脉血管受到损伤,应该尽快救治。
2
.
静脉
拓展
·
思维点拨
由于静脉多数分布较浅、管壁比较薄,所以经常作 为静脉注射的部位。在四肢的静脉中,往往有
静脉瓣,其功能是防止血液倒流。
3.
毛细血管
8
唾液臭-
唾液臭-
唾液臭-
唾液臭-
唾液臭-
唾液臭-
唾液臭-
唾液臭-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17: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805.html
-
上一篇:精神病学中级试卷-精神病学-39
下一篇:大病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