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发展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9 16:46

肺癌淋巴结转移-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北京治疗荨麻疹的医院)

一、年龄段的划分


婴儿期:
0-3



幼儿期:
3-6



童年期:
7-12



青春期:
11

12-15

16



青年期(成年初期)

17

18-35



中年期(成年中期)

35

40-60

65



老年期(成年晚期)

60
之后



二、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说



婴儿期:感知运动 阶段: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运动经验,形成一些低级的行为图示,已具有

客体永久 性

,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幼儿期:前运算阶段:把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符号功能,开始用语言和符号表达。具体< br>表象(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




童年期:具体运算阶段:获得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进行逻辑运算,但需要具 体事物支持,认
知处于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



青春期:形式运算阶段: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形式从内容中解脱,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 br>决抽象问题。认知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青年期(成年初期)




中年期(成年中期)




老年期(成年晚期)





三、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



婴儿期:



幼儿期:前道德判断阶段:
4

5岁不能判断,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童年期:他律 道德判断阶段:
4

5
岁-
8

9
岁以他 律为主要特征,即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
道德实在论:判断的依据是行为的物质后果,不考虑动 机。



青春期: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8

9
岁以后受他自己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青年期(成年初期)




中年期(成年中期)




老年期(成年晚期)




四、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婴儿期:婴儿前期

0

2
岁)
主要任务是获得信任感,
克服怀疑感,
良好人格调整是希望品质婴儿后期:
2

4
岁主要任 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人格是意志品质。



幼儿期:幼儿期(
4

7
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人格 是目标品质。



童年期:童年期(
7

12
岁)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人格是能力品质。



青春期:青少年期(
12

18
岁)主要任务是形 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人格是诚实品质。



青年期(成年初期)
:成年早期(
18

25
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亲 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人格是爱的品
质。



中 年期(成年中期)
:成年中期(
25

50
岁)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 感,避免停滞感,良好人格是关心品
质。



老年 期(成年晚期)
:成年后期(
50
岁以后)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良好人格是
智慧、贤明品质。



五、主要特点



婴儿期: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是源泉或 前提;是外部表现;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
力的发展。


规律性: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头< br>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 住动作(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独立行走(身体移动被动转主动;扩大认知
范围;增加交往机 会)




幼儿期:幼儿的游戏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的认知、学习、社会化 过程多半是通过
游戏进行的,游戏是教育儿童的重要手段。


游戏的 发展:遵行一定规律(婴儿游戏
-
被动、实物、模仿《独自游戏》
;幼儿游戏
-
替代物、目的性、过
程、想像、概括性《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童年游 戏
-
规则性。


游戏的意义: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参与社 会生活的特殊形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力;培养健全
的人格;增强体质。



童年期:童年期的学习


学习的任务:通过学校教学系统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 br>学生学习一般特点:
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具有一定 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学习兴趣的发展:外部活动
-
内 容;兴趣不分化
-
分化为对不同学科和内容;游戏因素对低年级儿童的学
习兴趣起一定 作用。



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矛盾


生理发育高峰
:
身心发展不平衡、
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 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
行为的特殊变化
.

身 体外型的变化
(身高、
体重、
头面部)
;
生理机能的变化
( 肌肉与脂肪的变化、
脑与神经系统走向成熟、
心血管系统加速发展)
;性的发育和成熟 (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机能的成熟)



心理发展的矛 盾性特点
:
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
心理断乳和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
心理闭锁性与
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
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青年期(成年初期)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斯普兰格将青年期形容成

第二次诞生

,第一次 为生存而诞生,第二次为生活而诞生。


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身体生理机能达到最佳状态,心理发展日趋完善,开始形成稳定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进入成人社会,承担 社会义务;生活空间扩大;开始恋爱、结婚。



中年期(成年中期)
:中年期的生理变化


身体变化:表现在外表和各种感觉器官以及功能都在发生变化。


更年期:女性更年期、男性更年期。



老年期(成年晚期)
:老年期心理变化观


老年丧失期观: 认为老年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期,包括: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


毕生发展观: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不同的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心理发展总是< br>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成熟、社< br>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




六、认知发展(变化)



婴儿期:感知觉发展: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研究方法的突破(习惯化范
式、优先注视范式);视觉的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视敏度)
;听觉的发展
(听 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
。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味觉:甜、酸、苦、< br>咸;嗅觉:习惯化和嗅觉适应;肤觉:温觉、痛觉)
。空间知觉的发展:
(形状知觉、深 度知觉、方位知觉)

记忆的发展:
12
月后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初步成熟。 思维的发展:感知运动阶段,其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
(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预见性和 计划性、狭隘性、思维和语言开始联系出现形象性特
点)言语的发展:语言这一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载体 、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建构规则而组织起来的
符号系统。言语发展理论(后天学习理论、先天成熟 理论、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
。婴儿言语的发展;
语音的发展(单音、多音节、有意义语音 三个阶段,三岁掌握母语全部发音)
、词汇的发展(三岁
1000

词汇)< br>、句法的发展(三岁使用完整句)




幼 儿期:言语的发展
:
语言是人交流的工具,幼儿期言语发展迅速。词汇的发展:词汇量增加;内 容的丰
富和词义的深化;词类的扩展。语法结构的发展:简单句
-
复合句;陈述句-
多种形式句子;无修饰句
-
修饰
句;短句
-
长句(词 的多少)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对话句
-
独白句;情景语
-
连贯语 。记忆的发展:记忆容
量的发展(趋势先快后慢)
;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
(无意识记 忆与有意识记忆;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形
象记忆与词语记忆)
;记忆策略形成:
(记 忆策略的发展;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

肺癌淋巴结转移-


肺癌淋巴结转移-


肺癌淋巴结转移-


肺癌淋巴结转移-


肺癌淋巴结转移-


肺癌淋巴结转移-


肺癌淋巴结转移-


肺癌淋巴结转移-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16: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741.html

发展心理学的名词解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