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洗头好吗-
论微生物与医学
制药类
12
班
陈凯
20108077
摘要:现今社会,在生物工程 的带动下,微生物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分子水平,被
人称为“冷面杀手”的微生物,帮助无数人重新健康的 站立起来,微生物为人类
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医学
微生物
人类
健康
一、微生物的介绍
1
)微生物(英文名
microorganism
)现代定义
微生 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
生物结构简单,
通常要用光
学显微镜和电子 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包 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
(但有些微生物是可以看见
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
2)
微生物的特点及分类
微生物个体非常小 ,
一般
<0.1mm
。
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
1000
倍才 能看到。
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
1000
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想像一下一滴 牛奶,
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
5
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
亿,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
50
亿个细菌微。
微生物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进化地位
低,大多依靠有机物维持生命。原核类:
三菌,三体。真核类:
真菌,原
生动物
非细胞类:
病毒,亚病毒
3
)微生物的存在及分布
虽然我们不借助显微镜就无法看到微生物,可是它在地球上 几乎无处不有,
无孔不入,就连我们人体的皮肤上,口腔里,甚至肠胃道里,都有许多微生物。
85
公里的高空、
11
公里深的海底、
2000
米深的地层、近100
℃(甚至
300
℃)的温
泉、零下
250
℃的环 境下,均有微生物存在,这些都属极端环境。在肥沃的土壤
中,
每克土含有
20
亿个微生物,
即使是贫瘠的土壤,
每克土中也含有
3
~
5
亿个微
生物。
二、微生物的自身发展
1)
史前期(约
8000
年前一
1676 )
①
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
②
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
治病等)
2
)初创期(
1676
一
1861
年),列文虎克,①
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
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
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3
)奠基期(
1861
一
1897
年),巴斯德,①
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
创立
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
开始运用“实践―
理论―
实践”
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
④
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
⑤
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
原菌的黄金时期;
4)
发展期(
1897
一
1953
年)
, e .btichner
,①
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
酶”进行生化研究;②
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③
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
④
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
⑤
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
培养技术的猛进;
5)
成熟期(
1953
一至今)
j . WatSOn
和
f . crick
,①
广泛运用分子生
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
以基因工
程为主导,
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
③
大量理论性、
交叉性、
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
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
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⑤
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
的到来
三、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发展
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发展可谓是漫长的
,
早在公元前
1
世纪
,
拉丁学者马尔库
斯·
瓦罗曾提到微生物 可能是疾病的原因。
中国北宋
(960
~
1126)
末年
,
刘真人就
推测肺病是由痨虫引起的。意大利医师
G.
弗拉卡斯托罗
( 1483
~
1553)
认为各种
流行病是由不同的、能迅速繁殖的微小物体引 起。
中国东晋医学家葛洪
(284
~
364)
在
《肘后备急方》
中,
已经有关于防治狂犬
病的记载:
“杀所咬犬,取脑传之, 后不复发。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天花是一种
烈性传染病
,
并且发现了免疫现 象。在明朝的《治痘十全》和清朝的《痘疹定论》
每天都洗头好吗-
每天都洗头好吗-
每天都洗头好吗-
每天都洗头好吗-
每天都洗头好吗-
每天都洗头好吗-
每天都洗头好吗-
每天都洗头好吗-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12: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560.html
-
上一篇: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试题
下一篇:巴氏灭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