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名家李辛谈抑郁症(上)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9 10:41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脚气偏方)
中医名家李辛谈抑郁症(上)








|
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赵向阳
/Jenny
编辑按:
关于中医和针灸的一个小小的
辩论

上周我和一个企业家朋友一起吃饭,多年不见,相见甚欢。

无意中提到中医和针灸,
以及我们的公众号
(夸父心理
kfxinli

最近打算推荐一下针 灸和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事情,这个朋友
惊讶地问我“你怎么会相信中医和针灸呢?”而我则更加感到非常诧异,“我为什么不能相信中医和针灸呢?”之后,一个
半小时的吃饭时间完全变成了我和他针 对中西医背后所渗
透的各种哲学理念、科学方法之间的大辩论。辩论的细节就
不再展开。

我的这个朋友是学电子工程的,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做中学生
和大学生的海外游学,尤其是美 国的游学。一看他的知识背
景和行业经验,就知道在他的脑海中只有西方的东西是科学
的,而中 国传统医学和哲学根本都不是玩意。“科学”一词在
他的语言体系中已经变成了真理和正确的同义词(哲 学里把
这种对科学盲目崇拜的观念叫“科学主义”,
Scientism
,完全
是一个负面评价)
。事实上,西方自从
16
世纪开始蓬勃兴起
的科学只是我 们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拐杖而已,完全无法代
表人类的全部知识体系。中医和针灸自有其无法替代的合理
性。

虽然我也是理科出身,本科学习理论物理,辅修科学技术哲
学,研究生 是学实验心理学,我所在的实验室主要进行认知
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总之,我所学的专业全部是西方知 识
体系中最硬的、最理性的,最经典的。但是,因为我相对广
博的哲学基础和人文涵养,使得我 对于中医和针灸中所蕴含
的整体论、有机论、功能主义等有更好的理解和接纳。

特别 是我在德国留学期间,在
2005
年的时候和一位生理物
理学家张长琳教授合作发展出 了一个纯粹的、基于现代物理
学理论体系(包括振子、黑体辐射、共振、驻波、对数正态
分布、 电磁场干涉、耗散结构等)诠释人体穴位和经络的理
论假说,然后采用皮肤电研究方法,对从这个理论所 推到出
来的研究假设,包括针灸如何影响情绪(抑郁和焦虑)进行
了验证,很有自己的研究心得 ,所以,我个人对中医和针灸
治疗抑郁症保持积极的态度,有一定的信心。

但是,无 法否认,中医和针灸严重地依赖不同的流派和个人
技艺,不像西医和西药那样标准化,任何人都可以根据 化验
数据进行诊断,开出大致相同的药方。所以,很大程度上中
药和针灸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你是否能遇到好的中
医医师和针灸师。如果你遇到了,完全可以大胆尝试。

我 们深信,抑郁症没有一个单独的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可
以导致抑郁症,抑郁症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同 样地,治疗
抑郁症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尽快走出
抑郁和焦虑。而对多元化 方法的探索过程,本身就是打破导
致抑郁症的认知思维(单一化、绝对化、二元对立等)的过
程 。任何过度信任一种方法,或者否定一种方法,都是错误
的。西方人的谚语说得很明白,
Any simple, direct answers
are basically wrong


我们所推荐的关于中医和针灸方面的文章,都是经过圈内人
士 审阅过的,认为作者是“名家”,靠谱。而我们邀请进行微
课的针灸师也都是郁友自己亲身体验过,感觉 非常有帮助之
后推荐的。此外,我们对嘉宾的讲课事先也是进行过友好提
醒,
建议他们 对中医或者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进行“谨慎表
达”。

最后,我们和这些专家之间没 有任何商业关系,不涉及任何
有目的推荐问题。神气敏感型的诊断治疗思路

李辛:谢谢主持人欧阳辉老师,也谢谢前期罗炳祥医生和张
伟医生的联系。感谢大家!

我今天的题目是关于一个中医眼中的抑郁症,其实不光是讲
抑郁症,
就像昨天群里的孔 大夫说过:
中医其实是不分科的,
看病的时候,我们会先把症状、中医的诊断、西医的诊断先< br>放在一边,我们如实地看这个人,看他的神色形态,或者说
看他的神、气、形三个部分。

不管是抑郁症、焦虑症,还是神经衰弱,或者人际敏感,这
类问题属于现代医学里的心身障碍, 在传统中医里面都属于
神志病,或者是病在“神和气”的层次。


中医的长 处,就是从神和气的层次来处理问题,即使已经
到了现在西医所说的躯体层次,
我们仍然会首先 考虑“神和气”
有什么可以调整的部分。而抑郁症这类神志病呢,更加偏重
于神气部分的调整。

今天我会在这个部分把这些年的一些体会跟大家分享,如果
大家有什么愿意交流的或 者案例可以提供,我们一起来讨论。

先跳出在大学学过的中医内科学的脏腑辨证,仅仅从观察 来
说,一般容易得这一类疾病的患者,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比较常见的,属于 神气敏感型。这类人的长相比较
清秀,骨骼也比较清秀,肌肉不是那么厚实,皮肤看起来也
比较 干净,有的皮肤比较嫩、比较薄,在年轻女性或者是小
孩子身上,还会有透过皮肤看到血管的感觉。
这样一个形体,是比较薄弱,不是那么丰厚的,如果神也是
敏感的,那么就容易受到外界 的干扰。这一类人,我们叫作
高敏感度、低稳定性。他能接受到周围各种各样的信息。对
大多数 人没有太多影响的地方,比如说大超市、电影院,或
者拥挤混乱的火车站,对他来说就会很难受,因为周 围的信
息量很大,
对他会有一种冲击。
这是我们所说的神气敏感型,
但属于高 敏感低稳定。

这类人在西方比较多见,在东方的华人区域,香港、台湾、
澳门,还有 东南亚的华人,敏感的人要比我们大陆的华人要
多一点。一个原因,是因为南北的问题,还有社会文化教 育
这些因素。

举个例子,
06
年我在上海,有一个新西兰的病人, 瑜伽师,
29
岁,很漂亮,每天做瑜伽,吃素,非常小心地控制饮食,
整个人非常干净 。她到了上海大概三个月,一直不舒服,去
上海几家大医院看病,做了各种检查,查不出任何原因,最< br>后医院给她的诊断是抑郁症或是焦虑症。

她属于神气敏感型,形体也比较干净单薄,涵 不住。她在西
方生活的环境比较安静、整肃,人口密度比较小。而上海的
常住人口就有两千多万 ,信息量过于浓稠、复杂而且震荡,
对她来说就有一些困难。

这类病人其实是比较好 调的,因为她的形没有问题,气机只
是受到了一些干扰,收不住,主要的原因是在神的部分。治
疗上,一是通过交流,让她了解自己的精、气、形、神的格
局,和目前的情况;二是用了一些中药和针灸 。


这类敏感型的患者,针灸效果会比较明显,也比较适合用
轻柔的手法。 比如在百会轻轻扎一针,有时一针就可以了。
在用药上呢,
《神农本草经》有一些药物可以参考 ,尤其是
上品都是属于治神的,安神定志,甚至还有祛鬼魅邪气的。

她还不存在有鬼 魅邪气的情况,那用点朱茯苓,比如说
10
克到
15
克,再加生龙骨
15
克,生甘草
3
克,如果虚的话可
以加人参
1
克,不需要 太多。人参也有安神定志,安魂魄的
作用。
这样一个比较柔的方子,
适合神气灵敏又比 较通的人。

这一类人,是属于比较好治的,因为她比较干净,神气又很
敏感,思路也 比较清晰,所以非常好治。

如果这一类敏感型的人,但是他的思维比较强,或者他的意
志比较强,会在身体尤其是头部形成一些堵塞点。

我发现长期紧张工作,本身又是战士型的 ,一般会在脑后的
风池、
风府和天柱等地方形成一些很紧的区域,
在前面头维、
神庭还有百会会有一些封闭点。用我们传统的观点来说,他
其实是属于后天的志意过用了,过用之后, 其实挡住了人跟
外界天地之气的接通。

百会这个穴位,有点像一个接通点,有点像天 线。比如老式
的电视,如果天线坏掉了,就收不到清晰的图像了。人也是
这样,在百会轻轻扎一 针,有重新接通的作用。

对于思维过度的或者自我意识、意志力过强的,这类人像战
士,容易闷头去做事,紧紧抓住制定的目标,容易把自己封
闭在某个意识的格局中出不来。
< br>这一类人需要用百会、风池、头维给它打开。这几个穴位比
我们学过的太冲、内关的效果会更好一 点。形体厚重,志意
过强的治疗思路人的形气神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都是这样。
比如志意比较 强的人,通常他们的身形也会比较厚重一点,
甚至会显得有一点浊,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类人。

思维比较多,志意比较强,身体比较厚重,这类人就是我们
常说的形胜气。而第一类神气敏感型 的其实是神气胜形。所
以,
第一类是阳过度,
阖不住,
第二类人是阴过盛,< br>打不开。


所以第一类病人我们用像龙骨这一类,用来阖的药物,而
第二类比较厚实型的,思维力量比较强的人,除了用针打开
头部的郁结点以外呢,药物上可以用风药。< br>
对于北方的、体质比较强盛的人呢,可以用《伤寒论》张仲
景的通阳药,
或者 孙思邈先生的行风气药,
比如羌活、
独活、
防风、柴胡、麻黄、桂枝等,都可以。
但是这一类行风气药,本身有一些辛温的力量,所以对于体
内有瘀滞,有郁热的人呢,就 不太合适,我会用我的老师宋
祚民先生教的温病思路,轻灵疏透的方法。

这是宋老跟 他的老师孔伯华先生学的,用微苦微辛、微甘,
其实没有太多味道,但是流通型的,比如说桑叶、桑枝、 菊
花、路路通、薄荷、防风、荆芥等,这一类药物,也是属于
行风气药。所以对于形胜气的人, 用行风气药,大致是这样
一个思路。失志伤精的诊断治疗思路

第三类人,我们叫做< br>精血亏虚,失志或者伤志的。他也可能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病
人的中晚期,就是发展到一定时候,他 的阴阳气血耗得差不
多了,神气也耗得差不多了。

当一个人的能量、气血不足的时候 ,其实他的情感、思维,
甚至行动力和社会交往,都会处在一个低版本的状态,就跟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10: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485.html

中医名家李辛谈抑郁症(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