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草鱼常见疾病症状及防治(1)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9 07:22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阴部有几种形状)

草鱼常见疾病症状及防治

一、出血症

由出血病病毒(
GCRV)
引起的鱼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主要症状为病鱼肌
肉、肠道、鳍及鳃有 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


流行特点


主要危害草鱼鱼 种,
流行季节在
6

9
月,
8
月为流行高峰。一般发病水温在
20

33

,最适流行水温为
27< br>~
30

。潜伏期一般为
3

10
天。传染 源主要是带毒的
草鱼、青鱼及麦穗鱼等。

.
症状及病理变化

根据病鱼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及病变,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

红肌肉

型:以肌肉出血为主,与此同时鳃瓣因严重失血,呈

白鳃

,而外表
无明显的病变。

(2)“
红鳍红鳃盖

型: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
部明显充血和出血。

(3)

肠炎

型: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肠道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 br>
这三种类型在临床上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相互混杂出现。

出血性肠炎与细 菌性肠炎的区别:
草鱼出血病的肠炎型:
肠壁弹性较好,
肠腔内
粘液较少;< br>细菌性肠炎:
肠壁弹性较差,
肠腔内粘液较多,
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
渗 出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







患病草鱼鳃盖、胸鳍出血











患病草鱼肠道明显出血







患病草鱼臀鳍、尾鳍出血










患病草鱼肌肉严重出血

防治方法

预防:腹腔注射草鱼出血病灭火 疫苗,或定期泼洒出血腐皮灵
25ml/
亩·米

治疗:

1
)内服:鱼血停拌饲料投喂


2)泼洒:出血腐皮灵
50ml/
亩·米或二硫氰基甲烷
50ml/
亩·米 或参福康
5g
亩·米

二、肠炎

1.
肠炎病又名 烂肠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细菌性疾病。能危害各种观赏鱼类及常
规养殖鱼类,
也是对鱼类危害 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
此病常和细菌性烂鳃
病、赤皮病并发。

2.< br>流行特点
:此病在水温
18

以上开始流行,流行高峰在水温
25

30

,发病
严重时死亡率可高达
90%
以 上。

3.
症状
:病鱼食欲降低,行动缓慢,常离群独游,鱼体发黑或体色减 退,腹部膨
大,
肛门外突红肿,
挤压腹壁有黄红色腹水流出。
拨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
发炎,肠内无食物,粘液较多。发病后期,全肠呈红色,肠壁弹性差,充满淡黄< br>色黏液。




4.
防治方法

预防:

1
)彻底消毒;定期泼洒金碘
150ml/
亩·米


2
)内服参肠宁
+
高能免疫
VC
拌料饵投喂,连 用
2~3


治疗:

1

内服止痢肠炎 宁
(参肠宁)
+
高能免疫
VC+
高效免疫多糖拌料饵投喂,
连用
2~3



2
)全池泼洒金碘
200ml/
亩·米

三、赤皮病

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

2.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等。此病多发生于
2

3
龄大鱼,当年鱼种也可 发生,常与
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

3.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鳞片脱落,
出血发炎,< br>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

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并出现

蛀 鳍



4.
诊断方法

根据外表症状及病理变化 即可诊断。
本病病原菌不能侵入健康鱼的皮肤,
因此病
鱼有受伤史,这点对诊断有重要 意义。




患病草鱼体侧鳞片脱落,体表发红、发炎

5.
防治方法


1
)全池均匀泼洒二硫氰基甲烷
50ml/
亩·米

2
)内服参舒康
+
高能免疫
VC+
鱼肝宝拌饵投喂, 连用五天。

四、烂腮病

1.
烂鳃病可分为粘细菌烂鳃病、真菌性烂鳃病和寄生虫性烂鳃病三种

2.
流行特点:
该病在水温
15

以上开始发生和流行。
发病时 间南方在
4-10
月份,
北方在
5-9
月,
7-8
月为发病高峰期。危害品种主要有草鱼、青鱼、鳊鱼、白鲢。
目前虾、蟹鳃病

发生也很严重

3.
发病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江浙渔 民称为

乌头瘟

。病鱼独自在
池边或浮于水面慢慢游动,反应迟钝 ,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情严重时,离群
独游水面,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鳃丝末端腐烂、充 血,有时被成块的
污物和泥土粘着。
严重时鳃丝被浸蚀成柱状,
鳃骨外露发白,
鳃盖骨内外层同时
被腐蚀时远看呈空洞状,南方称为

开天窗

。 发病虾蟹鳃丝被侵蚀,呼吸受阻。
病虾常游到浅水处俯伏不动。
病蟹上岸不肯下水,
不 吃食,
不脱壳,
或脱壳不遂
而死亡,常与肝脏病、肠炎病等并发,发病率
50 %
左右,死亡率
30%-40%



4.
防治

预防:

1

由于草食性动物 的粪便是粘细菌的孳生源,
因此鱼池必须用已发酵的
粪肥。

2
)< br>利用粘细菌在
0

7%
食盐水中就不能生存的弱点,
可在鱼种 过塘分养
时,用
2%-2.5%
的食盐水溶液
,
给鱼种浸洗
10
分钟
-20
分钟
,
可较好地预防此病。

3< br>)定期泼洒
金碘
150ml/
亩·米

治疗:全池均匀泼洒
二硫氰基甲烷
50ml/
亩·米



内服
参炎康
+
高能免疫
VC+
鱼肝宝
拌 饵投喂,连用五天。



五、水霉病

水霉病常感染体表 受伤组织及死卵,
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
又称覆棉病
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 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

1.
流行情况
:于
10~15< br>℃
时最适合生长,
25

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
zoospo re

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於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2.
症状


1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2


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
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
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


3


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3.
诊断


1


观察体表棉絮状的覆盖物。


2


病变部压片,以显微镜检查时,可观察到水霉病的菌丝及孢子囊等。


3


霉菌种类的判别需经培养及鉴定。


4.
防治

预防:

1
)彻底清塘消毒;苗种运输过程时要小心以防止操作受伤


2
)苗种下池前用
3%~5%
的食盐洗浴
5~8
分钟

治疗:

1
)全池泼洒
霉菌净
50ml/< br>亩·米


2
)内服
参炎康
+
高能免疫VC+
可立康
拌饵投喂,连用五天。

六、细菌型败血病

1.

鱼细菌性败血病是由嗜水性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及气单胞等的引起鱼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危害鲢、鳙、鲤、鲫、团头鲂、白鲫等鱼。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7: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262.html

草鱼常见疾病症状及防治(1)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