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结核
1
、定义: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又称结核性肠炎)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因:主要由人型引起,少数地区因牛型(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
?
传播途径
---
经口感染(主要)
:自身肺(喉)结核 ;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共餐,
?
直接蔓延:输卵管结核(女性)
;结核性腹膜炎
?
血行播散:活动性肺结核
(肺原发感染、粟粒性肺结核)
?
易感人群:
人体(免疫力低下,
肠道局部抵抗力减弱)
结核杆菌
(数量多、
毒力大)相互作用的结果
3
、病理:主要位于回盲部
;其他部位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阑尾、十二指肠等
淋巴组织丰富
(
结核杆菌易侵犯淋巴组织
)
食物停留时间长,肠黏膜感染机会多
4
、病理分型:
?
溃疡型:
O
充血水肿—
>
干酪样坏死
——
>
溃疡
O
环行扩展,边缘不齐,深浅不一。
O
出血少(溃疡基底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O
急性穿孔少(肠段与周围组织粘连)
O
慢性穿孔多——
>
腹腔脓肿
&
肠瘘
O
晚期
肠管环形狭窄(病变修复过程中)
?
增生型:结核肉芽肿与纤维组织增生造成肠壁局限性增厚变硬后肠腔狭窄
?
混合型:两者在同一患者不同时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兼有两种病变
5
、临表:
A
腹痛(最常见)
:部位:右下腹或脐周;性 质:隐痛或钝痛;时间:餐后多见
(
胃肠反射-
肠段痉挛
)
;特点: 常伴便意,便后缓解
B
(大便性状改变
常见)腹泻和便秘:溃疡 型:腹泻为主,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增生
型:便秘为主。
C
腹泻便秘交替:曾被认为是肠结核的特征,但也常见于其他肠道器质性病变
D
腹部包块:增生型多见,右下腹、固定、轻压
痛,质地中等。多为病变的肠管、周围粘
连、增生的肠系膜淋巴结形成。
E
全身症状:发热常见(午后低热)
;伴盗汗、
乏力、消瘦、食欲 不振等结核毒血症状;同
F
时有活动性肺结核的表现(溃疡型多见)
增生型肠结核无毒血症,无发热
晚期患者都会出现肠梗阻及瘘管等并发症
6
、常用辅助检查
I
结核菌素试验
:
从结核杆菌培养液中提取的结核蛋白衍生物
部位:
左前臂曲侧上、
中
1/3
交界处皮内注射
PPD5
单位(
0.1ml
)
,
48~96
小时 (一般为
72
小时)看结果。强阳性者提
示体内有结核杆菌感染
AIDS
患者常常表现为阴性
结核病早期及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阴性
II
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多数正常,不同程度的贫血。
血
沉:
?
III
腹水
ADA
:并发腹水者行腹水腺苷酸脱氨酶检测均大于
30u/L
;明显升高;方法简单、敏
感 性高;对诊断结核性渗出液具有特异性:有报道
ADA>30
提示结核性腹水,
>40
基本可诊
断结核性腹水;重要意义
IV
胸片:
70%
有问题;可见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陈旧性肺结核
V
腹部
CT
:可提示腹腔淋巴结钙化、回盲部肠壁增厚、腹腔积液等
VI
腹部
B
超:腹部包块、腹水
VII
立位腹平片:肠梗阻、肠穿孔
7
、必要的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特征:激惹现象
—
跳跃征
阳性表现:排空过快、回盲部充盈不佳、肠
腔环型狭窄
注意:胃肠造影,怀疑肠梗阻时禁做。
?
结肠镜检查
:
形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形成(虫蚀、鼠咬征)
,大小各异的炎 性息肉、肠
腔狭窄(肠镜不能通过)
。
病理:干酪样肉芽肿、干酪样坏死、结核杆菌
?
为提高阳性率:多点、深部、常规做抗酸染色和分支杆菌培养
8
、诊
断
?
青壮年,有结核 病史,结核病人接触;结核毒血症状:午后低热、盗汗;腹部症状
和体征:腹痛、腹泻、腹胀、
腹部包块、原因不明的肠梗阻。
PPD
试验强阳性;
X
线和肠镜的特征性病理:干酪样坏死、肉芽肿、结核杆菌;诊断性治疗:足量抗
结核药
2
~ 6
周。
?
诊断性抗结核治疗采用三联或四联疗 法: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和
/
或乙胺丁醇
?
诊断性治疗有效:治疗
6
周后,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明显好转
9
、鉴别诊断:
⑴克隆氏病:不伴肠外结核证据
病程长,有缓解、复发趋势;
X
线呈节段分布;瘘管更多
见,常有肛门直肠周围病变; 抗结核治疗无效;活检有肉芽肿但无干酪样坏死
⑵右侧结肠癌:年龄大,无毒血症,病变局限,结肠镜加活检可确诊
⑶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感染史,查到病原体,结肠镜检查及特效治疗有效
⑷其他:恶性淋巴瘤,性病肉芽肿等
10
、并发症:
肠梗阻
(最常见)
:肿瘤、克隆氏病、肠缺血、妇科肿瘤,瘘管形成,肠出血结核性腹膜炎
10
、
治疗:
一般治疗:休息与营养是所有结核病治疗的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其他治疗措施的基础。
药物治疗:抗结核治疗:早期、联合、规范、全程治疗;至少
18
个月;配合营养支持及保< br>肝药物
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缓解腹痛。监测肝肾功能
手术治疗:手术指征:
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急、慢性肠穿孔;肠瘘;肠道大出血内科治疗不满意者;
诊断不清,剖腹探查。
11
、预防
卫生宣教,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
1
、定义:结核菌感染腹膜引起腹膜的慢性、弥漫性炎症称为结核性腹膜炎。
2
、临表:起病缓慢:数周至数月,症状隐匿:低热和腹胀,表现多样:全身和局部
3
、症状:
结核病毒血症症状:
发热常见,
以低热、中度热为主以及盗汗乏力、
体重下降、
食欲不振等。
高热者往往见于渗出型或干酪型,或伴有粟粒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等严重结核病患者。
腹痛
部位:脐周或下腹。性质:慢性隐痛或钝痛。原因:腹膜炎、肠结核、盆腔结核。
?
:阵发性腹痛→
肠梗阻
?
:急性剧烈腹痛
→
急性腹膜炎
穿孔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7: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