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气候干燥,会发生嘴唇干裂和“烂嘴角”
(口角炎)的情况。
引起嘴 唇干裂或烂嘴角的原因主要是核黄素(维生素
B2
)摄入不足。什么是核黄素?它是人
体新陈代谢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核黄素缺乏还会引起舌炎、结膜炎、角膜炎、阴囊炎和
脂溢性皮炎等 疾病。如果长期缺乏,甚至可影响幼儿智力发育。
一旦出现嘴唇干裂或烂嘴角后,应服用核 黄素治疗。多吃富含核黄素的食物,比如运动性食
品。动物肝脏的核黄素最为丰富(每
100< br>克含
2
-
4
毫克)
,其次是蛋类(每
100
毫克含
0
.
3
-
0
.
4
毫克)
, 牛肉、菠菜、苋菜、油菜、雪里蕻、茴香、花生、黄豆、木耳等食品中也含
有相当数量的核黄素。
另外,少吃火锅。因核黄素等绝大多数维生素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
响而被破坏,比如加热、紫外线、碱等。火锅是长时间的煮食食物,大部分核黄素等均被破
坏。
回复郑海斌
19:22:03
可能是这两天营养流失比较多
又少吃蔬菜
缺维生素造成的吧
得多吃点蔬菜
不行你就到我
们上次外面吃的那家快餐店去吃
那边卫生应该还好吧,
多点青菜吃
。
回复郑海斌
19:22:52
有的人睡眠不足、疲劳过度,会引起嘴角起泡;吃橘 子太多,也会引起嘴角起泡;缺乏维生
素
B2
会引起口角炎;
中医大多认为嘴角起泡是内热所致;西医认为是病毒引起了嘴角起泡。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
了嘴 角起泡?
如果是病毒性引起的疱疹,可以内服阿昔洛韦片,外擦阿昔洛韦软膏。
如果是内热,可以口服知柏地黄丸。或平时配置苦丁茶、菊花、荷叶、决明子等中药泡茶喝。
但是,目前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是去医院看一下,内热是属于胃热、肝火、心火、还是< br>肾虚造成的虚火上逆呢?
治病就要找出病根,才能对症下药。疾病往往来 得快,去得慢。所以,对于这病还是服一些
清热解毒的中药汤药效果比较好一点。
回复┅☆七彩公主
19:22:54
您好,我现在有事不在,一会再和您联系。
回复郑海斌
19:24:29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 烂嘴角、
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 br>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
,
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 烟酒以及过食葱、姜、
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
。
中医把头昏、
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 的火热症状叫
“上焦火”
,
把烦热口渴、
胃脘痛等中间部位
的叫“中焦火”
,
把便秘、
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
“下焦火”
。
又按脏腑开窍,
把目赤肿痛称
“肝
火”
,鼻扇气喘称“肺火”
,口 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
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 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
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 是调理全身以治本,
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 散等,
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
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五种“去火”食疗法
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 ,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
症状。
“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 ,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一、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 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
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
30
克
(
不去 莲心
)
,桅子
15
克
(
用纱布包扎
)
,加 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
1
付,菊花
30
克
(
用纱 布包好
)
,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 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
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
30
克,粳米、绿豆各 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
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
10
克捣碎成末,梨
2
个,削皮切块,加 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7: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252.html
-
上一篇: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下一篇:小儿腹泻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