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缺血性肠炎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9 06:53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全身光子脱毛)

缺血性肠炎



缺血性肠炎是由于结肠缺血而得的一种结肠病,也就是某
一段结肠组织由 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
伤或坏死。
腹痛、血便、腹泻被称为缺血性肠炎的 三主征。
70%~100%
的患者有腹痛症状、腹痛的特点为突发的、弥漫性的
中腹部 绞痛,
70%
病例首发症状为血便或腹泻,
少数患者首发症
状为呕吐、头晕或 里急后重。


目录

1
、缺血性肠炎

2
、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

4
、检查诊断

5
、治疗方法

6
、中老年人


1
、缺血性肠炎



一般患者左上腹痛出现的时间多在饭后
1h
左右,
可以自行缓
解。其原因可能是,餐后人体大量血液集中于上消化道,造成
原已供血不足的结肠血液更为减少 或绝对供血不足,产生结肠
黏膜急性缺血性坏死溃疡而出现便血。本病作结肠镜检查,可
明确出 血部位和作出诊断。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发生单发、直线
型浅且较长的溃疡,溃疡处常有正常黏膜。本病轻 的经及时治
疗,一般预后较好。严重者可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2
、发病机制


临床上遇有下述情况时易诱发本病:


1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冠心病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


2
、滥用利尿剂使内脏血流量降低;


3
、长期便秘或肠管持续痉挛致肠内压增高;


4
、服用某些血管活性药致肠系膜小动脉收缩;


5
、< br>一些血管性疾病,
如血栓性脉管炎、
结缔组织病,
弥漫性变
态反应性疾 病。


3
、临床表现


主要为
突出性 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征。发病年龄多在
50
岁以
上。


缺血性结肠炎分为
3
个类型:


1

一 过性肠炎型:
突然发病,
中、
下腹或左下腹痛,
继而腹泻、
便血。腹 部压痛和肌紧张,数日内症状消,不复发。


2
、狭窄型:反复发作的腹痛 ,便秘、腹泻、便血等,常可自行
缓解,肠管狭窄严重时可发生梗阻。


3
、坏疽型:此型少见,多为老年,突然发病,腹痛迅速扩展至
全腹,有腹膜炎体征,早期即出现 休克,预后差。


4
、检查诊断


1

X
线钡灌肠检查在急性期最有意义的征象是指压征及粘膜粗
糙,不规则,肠管局限性 痉挛,结肠袋消失。


2
、选择性血管造影能判断动脉狭窄部位、范围及程度。


3
、纤维结肠镜出血坏死型不宜施行。


5
、治疗方法


缺血性肠炎的治疗应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如心功 能正常时则
尽可能撤去造成肠系膜血管收缩的药物如洋地黄和血管加压
素。对于无明确药物使用 禁忌的中老年患者可给予复方丹参片
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此外,对于已发生严重的肠功能紊乱的
患者,应予以积极对症治疗,如结肠胀气者给予肠管排气减压
和经鼻饲管抽气减压;恶心、呕吐者给予 止吐药物和胃肠动力
药物;腹泻者给予肠道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次碳酸铋剂。解
痉剂如阿托品 、山莨菪碱等和鸦片类制剂如苯乙哌啶、洛哌丁
胺等可以减少肠蠕动等。
糖皮质激素对缺血性病 变恢复无帮助,
且有促发肠穿孔的可能,故不提倡使用。多数患者经内科治疗
后可以很快好转, 但也有少部分患者病情恶化而发生肠坏死,
此时应进行急诊手术,及早切除坏死肠断。


【缺血性肠炎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1

食物应以易消化,
质软少渣,
无刺激性为宜。
少渣食物可以
减少肠蠕动,使 腹泻得以缓解,可进食鸡蛋、细挂面、烂米粥
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尽量少吃。


2

慢性结肠炎的病程长,
经常反复发作,
为改善营养状 况和肠
道环境,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还应在供给富含维生
素、无机盐、异麦芽低聚糖 、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

C
、维生素
B
乃铁丰富的食物, 以补充体力、滋养身体。


3

多吃此有止泻作用的食物减轻腹泻 ,
再通过
“金诃坐珠达西”
综合治疗调理有利于早日康复。如:马齿苋、薏苡仁、扁豆 、
山药、山楂、乌梅、苹果、荔枝、莲子、糯米、粳米、茨实、
藕、火腿、乌鸡、胡椒等


4

适当控制脂肪。
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 br>烹调
要少用油,采用蒸、氽、烩、焖等方法。忌食猪油、羊油、奶
油、牛油、核桃仁等多 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泻。


5

忌吃产气食物。
此病由 于反复发作,
在结肠粘膜中溃疡、

痕纤维交替产生,
因而结肠内壁的弹性降 低,
如果多吃的大豆、
豆制品、炒蚕豆、白薯等胀气食物,则可能会导致肠内气体充
盈 而发生急性肠扩张或溃疡穿孔等并发症。


6

忌生冷瓜果。此病 患者多为脾胃素虚、
肾阳衰弱,
如果多吃
生冷食物、寒性瓜果,如各种冷饮、冰镇食品 、梨、西瓜、橘、
柑、香蕉、西红柿、蚌肉、海参、百合汤等,会进一步损伤脾
肾阳气,使脾胃 运动无力,寒湿内停,同时这些食品本身性质
滑利,会加重腹泻腹痛。


7
、忌食牛奶及海鲜。腹泻患者食用牛奶、炼乳、虾、海鱼等后
易发生结肠过敏,导致腹泻加重。 另外蜂蜜及其制品有润肠通
便作用,所以也不能食用。


6
中老年人


易发缺血性结肠炎


中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具备发生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性,而且这
种患者在医院里并非少见。

所谓“缺血性结肠炎”是指由于结肠缺血而得的一种结肠病,
也就是某一段结肠组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 供血不足,导致该段
肠壁损伤或坏死。动脉硬化、红细胞增多症、结缔组织病等均
可引起缺血性 结肠炎,偶尔亦可发生于血管造影和腹部手术以
后。

因为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病年龄多 在
50
岁以上,所以老年人更应
注意规律的生活起居,避免烟酒,多吃蔬菜、水果等维 生素丰
富的食物,尽量避免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品。此外,
还应适度参加一些力所能及 的室内外运动。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为左上腹痛,一般患者左上腹痛出现的时间多在饭后
1
小时左右,可以自行缓解。


但有些患者疼 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以后可出现鲜血便,并
伴有腹泻。多数患者经内科治疗后可以很快好转,但也有
10%
左右的患者病情恶化而发生肠坏死,此时应进行急诊手术,及
早切除坏死肠段。
患者反复发作还容易导致该段结肠变得狭窄。


缺血性肠病
ischemicboweldisease
)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
发生梗死的疾病 。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病
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
造 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
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
发病原因。


1
临床表现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缺血,其临床表 现类似,虽然数症状和体征无
特殊性,但仍有其特点,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最常见的表现是突 发左
下腹痉挛性疼痛,伴有明显便意,在之后的
24h
内便血,为鲜红色或暗
红色,
血与粪便混匀

出血量不大,
极少需输血,
否则需考虑其他诊 断。
由于肠道缺血导致肠功能紊乱,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
等症状。
1 9
例患者中,缺血性肠病时腹痛
19
例,便血
17
例,出现肠功能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6: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204.html

缺血性肠炎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