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如何打开口腔发声的基本方法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9 05:37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如何打开口腔发声的基本方法




口腔在吐字中处于十 分重要的位置,重要的咬字器官——唇、齿、
舌、腭等都在口腔里,它是语音的制造场,同时,口腔又是 有声语
的“中音区”共鸣腔。播音主持培训老师提示掌握口腔控制的要领
和技巧,做到“腔圆壁 坚”,有一个“后开前有力”的口腔状态,
对增强字音的清晰度及圆润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挺颧肌。从上唇到颧骨的肌肉叫颧肌,发音时,颧肌提起,似兴
奋地要唱的感觉,又似笑的感觉 ,但这个笑,不是咧嘴笑。打牙关。
有人讲话习惯不好,牙关很紧。两颊肌肉松懒下挂
(
俗称“拉着个
脸”),这个样子口腔必然不开,音色发闷、发扁,还会影响吐字的
清晰度:打 开牙关的动作要领是:说话时,上腭主动拾起。播音主
持培训老师提示这一点很重要
!

挺软腭。是抬起上颚后部的动作,即软腭部分向上用力,这个动
作可以使口腔后部空间加大,并 减少灌人鼻腔的气流,播音主持培
训老师提醒这是为了避免过多的鼻音色彩。挺软腭可以用“半打哈欠的动作来体会。同时,要减小鼻腔通道的入口,以避免气流过多
的灌入鼻腔而造成浓重的鼻音。< br>
二、闭塞、晦暗的重鼻音,听起来令人不悦耳。产生的主要原因
是软腭和小舌放得太往 下,大舌后部抬得高,使气流不能自然流畅
地通过口腔流出,大部分气流进入鼻腔内而产生重鼻音。纠正 的方
法是:放松大舌根部,稍抬高软腭和提高小舌,使气流畅通,从口
腔直冲硬腭便可避免和减 少鼻音。练习初期不要闭口哼唱和带“m”
的各种母音练习,以免进一步加重鼻音。可练习“a”母音, 把口自
然张开,使共鸣位置尽量靠前,还可在母音前
(
韵母
)
加一个 “g”的
声母,使发音时小舌能自然的提高。

三、颤抖音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波动的感 觉。主要是由于紧张或激
动造成的,有的则是故意模仿“波动”造成的,也有的是练习共鸣
方法 不正确造成的。纠正的方法是:掌握胸腹式呼吸方法,控制气
息平稳流畅有支持点,练唱时精神要愉快, 不要紧张,使发声器官
正常地运动。可选做短时值的发声练习,声音稳定不颤抖时,再逐
步唱延 长音,注意要求气息平稳和喉头稳定。

四、发声时夹些漏气的感觉,唱歌声音不明朗,空虚暗 淡,嗓子
容易疲劳。有此毛病的人,主要是由于缺少发声呼吸支持点,声带
闭合不好而造成的。 纠正的方法是:掌握好胸腹式有支持点的呼吸
方法,闭合好声带,避免漏气。可用短音或硬起首音练习曲 发声。
如果是由于声带病变引起的声带闭合不全的漏气毛病,就应当请医
生检查治疗好后,再继 续练习。

五、粗糙、生硬、散而扁,没有光彩,缺乏泛音的白声,是一种
干巴巴的喊 叫声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盲目地追求高音和音量,不
注意也不懂得利用混合声区共鸣发声的缘故。纠正 的方法是:在运
用胸腹式呼吸方法的基础上,把扁张口改为紧张口发声,注意运用
“混合共鸣” ,侧重加强头腔共鸣,使声波冲击点集中到硬腭上去,
这样可使声音柔和圆润些。

1
、哼鸣练习

记谱时常用
hum

m
表 示哼唱。哼唱又称闭口音,俗称哼鸣。因
哼鸣时眉问有振动感,在发音之前,应先练习闭口哼唱。哼鸣可 以
调节呼吸和发声器官,调节声音的高位置,容易得到声音的共鸣。
哼鸣在中声区较易,正确的 哼鸣有助于嗓音训练,能减轻嗓音的负
担。错误的哼鸣,尤其是在高声区,对嗓音是有害的。

练习要求:嘴唇轻闭,舌尖轻抵下齿,上下齿松开,下愕、颈部、
喉腔自由放松,柔和地吸气、 呼吸,发声的通道全部打开,声音从
高位置发出,鼻、齿、唇感到轻微的颤动,哼唱时始终保持吸气的< br>状态。

2
、母音练习

a

e

i

o

u

u
母音在歌唱中经常要运用 ,正确地发好母音,
才能增强歌曲的歌唱性,表现出声音的丰富色彩。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5: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113.html

如何打开口腔发声的基本方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