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
523
盆腔炎诊疗方案…………………………………………………
531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542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
545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7
年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
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和
《中医妇科学》
(罗
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
(
1
)年龄:发病年龄大于
40
周岁。
(
2
)主要症状:月经紊乱或绝经时间出现烘热汗出,或情绪改变。
(
3
)次要症状:①腰背酸痛、头晕耳鸣;②或胁肋疼痛、乳房胀痛、
头痛;③或心 悸怔忡、心烦不宁、失眠多梦;④或手足心热、阴道干灼热
感、性交痛,口干便秘;⑤或腰背冷痛、形寒 肢冷、精神萎靡、面浮肢肿、
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夜尿多等。
(
4
)舌淡红或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或沉细。
具备疾病诊 断中(
1
)
、
(
2
)
,和
/
或兼 见次要症状中的①
-
②项以上,结
合舌脉即可诊断。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
-
妇产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主
编,人 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年)
。
(
1
)在
40
岁以上妇女,月经紊乱或绝经同时出现以下三组症状:①
1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典型的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症状,如潮热、汗出、胸闷 、心悸等;②精神
神经症状,如抑郁、焦虑、烦躁、易激动等;③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如
阴道 干烧灼感、性交痛、尿频尿急、反复泌尿道感染等。
(
2
)血
FS H
升高或正常,
E2
水平可升高、降低或正常。
(二)证候诊断
1
.肾虚肝郁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伴情志异常(烦躁易 怒,或易于
激动,或精神紧张,或抑郁寡欢)
。腰酸膝软,头晕失眠,乳房胀痛,或胁
肋疼痛,口苦咽干,或月经紊乱,量少或多,经色鲜红。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细。
2
.心肾不交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
心悸怔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心烦不宁,失 眠多梦,甚情志异常,或月经紊乱,量少,色红。舌红,苔
薄白,脉细数。
3
.阴虚火旺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
心烦易怒。手足心热,面部潮红,
口干便秘,懊憹不安, 坐卧不宁,夜卧多梦善惊,月经先期、量少,色红
质稠。舌红,少苔,脉细数。
4< br>.肾阴虚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燥咽干,
失眠多梦,或皮肤瘙痒,尿少 便干,月经周期紊乱,先期量少或量多,或
崩漏。舌红,少苔,脉细数。
5
.肾阳虚证:绝经前后形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背冷痛,腰膝酸软,
精神萎靡,面色悔暗,性欲淡漠,小 便频数或失禁,带下量多,月经紊乱,
量多或少,色淡质稀。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
< br>6
.
肾阴阳俱虚证:
绝经前后时而畏风怕冷,
时而潮热汗出。
腰酸膝软,
头晕耳鸣,健忘,夜尿频数,月经紊乱,量少或多。舌红,苔薄,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
.肾虚肝郁证
治法:补肾疏肝。
推荐方药:滋水清肝 饮加减《医宗己任编》
。熟地、山萸肉、白芍、山
药、柴胡、郁金、香附、赤芍。
中成药:左归丸合逍遥丸等。
2
.心肾不交证
治法:滋肾宁心。
2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合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熟
地、山茱萸、山 药、茯苓、丹皮、枸杞子、白芍、莲子心、炒枣仁、黄连、
合欢皮。
中成药:坤泰胶囊等。
3
.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景岳全书》加减。生地、熟地、枸杞子、 山
茱萸、怀山药、茯苓、炙甘草、盐知母、盐黄柏、地骨皮、丹皮。
中成药:坤宝丸等。
4
.肾阴虚证
治法:滋肾养阴。
推荐方药:左归丸《景岳全书》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 、
枸杞子、白芍、炙甘草。
中成药:更年片(胶囊)等。
5
.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扶阳
推荐方药:右归丸《景岳 全书》加减。山药、菟丝子、山茱萸、熟地、
枸杞子、鹿角胶、杜仲、仙灵脾。
中成药:龙凤宝胶囊等。
6
.肾阴阳俱虚证
治法:阴阳双补
推荐方药:二仙汤《妇产科学》合二至丸《摄生众妙方》加减。仙茅 、
仙灵脾、巴戟天、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当归、何首乌、生龙骨、牡
蛎、知母、黄柏。< br>
(二)中医情志治疗
在辨证服用中药及中成药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情志治疗。
亦可以应用音乐体感治疗技术进行治疗。
(三)针灸治疗
1
.耳穴贴压
适应于伴有烘热汗出、精神紧张等症状者。
取肾、心、肝、胆、神门、内分泌等穴,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压,
肾、心、肝穴用弱刺激手法,胆、 神门、内分泌穴用强刺激手法。
3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2
.体针
(
1
)调卫健脑针法
适应于伴有失眠症状者。
取肾俞、内关、神门、四神聪等穴位,平刺进针。
(
2
)滚针疗法
适应于伴有神经衰弱病睡眠障碍症者。
(
3
)电针
适应于伴有尿频、尿急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者。
取肾俞、关元、大赫、水道、三阴交等穴位。
3
.灸法
适应于伴有怕冷、四肢不温、夜尿频多等阳虚症状者。
采用隔姜片艾灸命门、气海、涌泉;月经过多者灸断红穴。
根据病情可选用针刺手法针疗仪、多功能艾灸仪等。
(四)其他疗法
1
.微波辐射法
适应于伴有怕冷、四肢不温、夜尿频多等阳虚症状者。
取神阙穴,于月经干净后第
3
天开始微波辐射治疗。
2.
阴道纳药
适应于伴有阴道干涩,阴痒者。可选用保妇康栓,睡前阴道纳药。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
2007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
期综合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制 定。
治疗前总记分
-
治疗后总
疗效指标(
n
)
=
记分
×
100%
治疗前总积分
1
.临床症状评分: 采用表
2
《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
(是根据
“十五”国家科技支撑计 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制定
的)和表
1
国内改良
Kupp erman
标准评分法进行评定。
临床控制:疗效指数积分值减少≥
95%
;
显效:
70%
≤疗效指数<
95%
;
有效:
30%
≤疗效指数<
70%
;
4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无效:疗效指数<
30%
2
.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
2
个等级;
有效:症状好转,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
1
个等级;
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减轻不明显。
(二)评价方法
在患者就诊不同时间进行量表评分。
1
.就诊第
1
天:进 行《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
(见表
2
)
、国
内改良
Kupperman
量表评分(见表
1
)
。
2
. 就诊第
56
天:进行《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评分、国内
改良
Kup perman
量表评分。
表
1
:国内改良
Kupperman Index
记分
症状
记
分
潮热出汗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感觉异常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失眠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易激动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抑郁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眩晕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疲乏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骨关节、
肌肉痛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头痛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心悸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皮肤蚁走感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性交痛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泌尿系症状
□
0=
无症状
1=
偶有症状
2=
症状持续
3=
影响生活
病情分度:轻度:
15-
20
分;中度:
21
-
35
分;重度:
>3 5
分。
我国采用国内改良的
Kupperman
评分法:基本方法 是以症状程度乘以
症状指数。
症状指数是固定的,例如潮热出汗是
4
,感觉异常、失眠、易激动、性
交痛、泌尿系症状是
2
,其余的症状是< br>1
。
症状程度分为
0
-
3
分< br>4
个等级,
即:
无症状为
0
分,
偶有症状为
1
分,
症状持续为
2
分,影响生活者为
3
分。
5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国内常用的改良
Kupperman
评分方法:
潮热出汗
4
х症状程度=
0
~
12
分
感觉异常
2
х症状程度=
0
~
6
分
失眠
2
х症状程度=
0
~
6
分
易激动
2
х症状程度=
0
~
6
分
抑郁
1
х症状程度=
0
~
3
分
眩晕
1
х症状程度=
0
~
3
分
疲乏
1
х症状程度=
0
~
3
分
骨关节、肌肉痛
1
х症状程度=
0
~
3
分
头痛
1
х症状程度=
0
~
3
分
心悸
1
х症状程度=
0
~
3
分
皮肤蚁走感
1
х症状程度=
0
~
3
分
性交痛
2
х症状程度=
0
~
6
分
泌尿系症状
2
х症状程度=
0
~
6
分
总计分为
0
~
63
分
表
2
: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
1.
您有盗汗吗?(入睡后出汗)
(
S3
)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2.
您有关节酸痛吗?(
S5
)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3.
您觉得烦躁吗?(
P1
)
1
根本不烦
2
有点烦
3
一般
4
比较烦
5
极烦
4.
您缺乏耐心吗?(
P3
)
1
完
全
不
缺
乏
2
有点缺乏
3
一般
4
比
较
缺
乏
5
极缺乏
5.
您有心悸吗?(自觉阵发性心跳剧烈,不能自主,心慌不安)
(
S12
)
6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6.
您感觉闷闷不乐,或者抑郁吗?(
P4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
5
总是
7.
您有外阴或阴 道不适吗?(干涩、灼热、瘙痒)
(
S6
)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8.
您感到恐慌
,
易受惊吓吗?(
P10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
5
总是
9.
您变得无心处理日常家务吗?(
C2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
5
总是
10.
您有失眠吗?(
P2
)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11.
您有性交干涩不适或灼热、疼痛吗?(
S7
)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12.
您会因情绪波动影响与家人沟通吗?(
C1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
5
总是
13.
您有胸闷吗?(
S14
)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14.
您感到孤独吗?(
P9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
5
总是
15.
您有四肢不温吗?(
S11
)
7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16.
您容易疲劳吗?(
S17
)
1
根
本
不
容
2
有
点
容
易
易
3
一般
4
比
较
容
易
5
极容易
17.
您有心烦吗?(
L1
)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18.
您有自汗吗?(潮热后出汗或无故出汗)
(
S2
)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19.
您经常尿频或夜尿增多吗?(
S9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
5
总是
20.
您有头痛吗?(
S15
)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21.
您容易伤心流泪吗?(
P7
)
1
根
本
不
容
2
有
点
容
易
易
3
一般
4
比
较
容
易
5
极容易
22.
您感到情绪紧张吗?(
P6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
5
总是
23.
您有潮热吗?(一阵阵发热)
(
S1
)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24.
您有腰背酸痛吗?(
S4
)
8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1
没有
2
偶尔有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25.
您感到悲观失望吗?(
P5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
5
总是
26.
您有性要求下降吗?(
S8
)
1
根
本
不
下
2
有
点
下
降
降
3
一般
4
明
显
下
降
5
极下降
27.
您有心慌吗?(
S13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28.
您感到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吗?(
P11
)
1
根
本
不
下
2
有
点
下
降
降
3
一般
4
明
显
下
降
5
极下降
29.
您怕冷吗?(
S10
)
2
偶
尔
怕
1
没有
冷
3
时有时无
4
经
常
怕
冷
5
极怕冷
30.
您变得对任何事都考虑过多吗?(
P8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
5
总是
31.
您感到做事效率不如以前吗?(
C3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
5
总是
32.
您感到全身或局部肿胀不适吗?(
S18
)
1
没有
2
偶
尔
感
3
时有时无
9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4
经
常
感
5
总
是
感
到
到
到
33.
您有皮肤感觉异常吗?(蚁行感,麻木,刺痛或瘙痒)
(
S16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有
5
总是有
34.
您难以入睡或容易醒吗?(
L2
)
1
没有
2
偶尔
3
时有时无
4
经常
5
总是
35.
您对您目前的健康状况如何评价?
3
不
好
也
不
1
很好
2
好
差
4
差
5
很差
评分标准:
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的主要评定依据为 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
现的频度,分
5
级:没有、偶尔有、时有时无、经常、总是。正向 评分题,
依次评为
1
、
2
、
3
、
4
、
5
;反向评分题(有
*
号者)
,则评分
5
、< br>4
、
3
、
2
、
1
。
绝经 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在自评者评定
结束后,将
20
个项目 的各项得分相加,即得总分。
盆腔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 医妇科学》
第
7
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年)
。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
期加 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
炎症体征,结合
B
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临床诊断指南》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
生出版社,
2007
年
1
月第一版)
、
《妇产科学》
(第
7
版,乐杰主编,人民卫< br>生出版社,
2008
年)
。
(
1< br>)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
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 热,疲乏,或不孕。
10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
2
)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
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
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 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
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 炎时,子宫一侧或
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 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
2
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
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
3
)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
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
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2
年)
(
1
)湿热瘀结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
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③口腻或纳呆;④
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 大便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
或弦数。
以上主症具备
2
项或以上,次症
2
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
本证。
(
2
)气滞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③带下量多,色黄或
白质稠。
次症:①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②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③
经前乳房胀痛;④情志不畅则腹痛 加重;⑤脘腹胀满。
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
以上主症具备
2
项或以上,
次症
2
项或以上,
结合 舌脉,
即可辨证为本
11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证。
(
3
)寒湿瘀滞证
主症:①下腹冷痛或刺痛;②腰骶冷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形寒肢冷 ;②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③月经量少或月经
错后;④经色紫黯或夹血块;⑤大便溏泄。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
2
项或以上,次症
2
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
本证。
(
4
)肾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清
稀。
次 症: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③经量多或少;
④经血黯淡或夹块;⑤夜尿频多。
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
2
项或以上,次症
2
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
本证。
(
5
)气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②痛连腰骶,经行加重;
③带
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②经血淡黯或夹块 ;③精神萎靡;④
体倦乏力;⑤食少纳呆。
舌脉: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涩无力。
以上主症具备
2
项或以上,次症
2
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
本证。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
.湿热瘀结证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银蒲四逆散《伤寒论》四妙散《成方便读》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银花藤、蒲公英、柴胡、枳壳、赤芍、苍术、黄柏、薏苡
仁、川牛膝、生蒲黄、炒五 灵脂、延胡索、炒川楝子。
12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②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
。金银花、连 翘、桔梗、生黄芪、红藤、
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琥珀粉(冲服)
、砂仁、蛇床 子。
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金刚藤胶囊、花红片、妇康口服液等。
2
.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 、赤芍、
乌药、玄胡索、甘草、
香附、红花、枳壳。
②血府逐瘀 汤《医林改错》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
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3
.寒湿瘀滞证
治法: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少腹逐瘀汤
《医林改错》
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
小茴香、
干姜、
延胡索、当归、川芎、肉桂、赤芍、生蒲黄、五灵脂、制没 药、桂枝、茯
苓、丹皮、桃仁。
②暖宫定痛汤《刘奉五妇科经验》
。橘核、 荔枝核、小茴香、葫芦巴、
延胡索、五灵脂、蒲黄、制香附、乌药。
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等。
4
.肾虚血瘀证
治法: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杜断桑寄失笑散《素 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杜仲、川续断、桑
寄生、生蒲黄、五灵脂、川牛膝、大血藤、没药、延胡索、 丹参、三棱、
川芎。
②宽带汤《辨证录》加减。白术、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党 参、
杜仲、莲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川续断。
中成药:妇宝颗粒(冲剂)等。
5
.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知母、
13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三棱、莪术、鸡内金、川芎、当归、丹参、广木香。
②举元煎《景岳全书》合失笑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党参、
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生蒲黄、五灵脂、川芎、当归、丹参 、莪术、
香附。
中成药:丹黄祛瘀片(胶囊)等。
(二)外治法
1
.直肠给药
(
1< br>)中医灌肠或直肠滴注推荐方药:大血藤、败酱草、丹参、赤芍、
延胡索、三棱、莪术。随证加减 。
上药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可选用结肠透析机或电脑大肠
灌注仪灌肠。
(
2
)直肠纳药
康复消炎栓等。
2
.中药外敷:下腹或腰骶部。
(
1
)中药封包外敷:推 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
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 减。
(
2
)中药药渣外敷:辨证口服中药两煎后药渣外敷。
(
3
)中药研粉调敷:推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
没药、透 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
(
4
)中药穴位敷贴: 推荐方药:三七、血竭、蒲黄、白芷、沉香、羌
活。可根据证型酌加减,研末或制成丸剂,贴敷于三阴交 、气海、神阙、
血海、归来、子宫、太冲、关元等穴位。
3
.中药离子导入
推荐方药: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红花、三 棱、莪术、
延胡索、透骨草、苍术、白芷、川芎。随证加减。上述药物亦可应用经皮
给药治疗仪 进行治疗。
4
.中药熏蒸治疗
推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 、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
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
(三)灸法
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艾灸、温盒灸、雷火灸等疗法。可应用多
功能艾灸仪治疗。
14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四)物理治疗
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盆腔炎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光子治疗仪
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
.主要指标疗效标准
缓解盆腔疼痛疗效
临床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
/
和腰骶疼痛消失。
显效:治疗后下 腹疼痛或
/
和腰骶疼痛明显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两
个等级。
有 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
/
和腰骶疼痛有所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一
个等级。
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
/
和腰骶疼痛无减轻或有加重。
2
.次要指标疗效标准:
(
1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通过证候疗效率进行判定。
治疗前证候积分和
-
治疗后证候积分和
证候疗效数
=
×
100%
治疗前证候积分和
痊愈:治疗后各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值减少≥
95%
。
显效:治疗 后各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
70%
,
<95%
。
有效:治疗后各症状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
30%
,
<70%
。
无效:治疗后各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证候积分值减少
<30%
。
(
2
)局部体征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治疗后局部体征消失,积分值减少≥
95%
。
显效:治 疗后局部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
70%
,
<95%
。
有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有所减轻,积分值减少≥
30%
,
<70%
。
无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无改善或有加重,积分值减少
<30%
。
(二)评价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2002< br>年版)
“中药新药治疗盆腔
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依据分级量化标准,包括症状 及体征分级
15
/
31
下载文档可编辑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5: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079.html
-
上一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总结(精)
下一篇:冬虫夏草可有效改善女性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