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床别大意预防很关键
科学育儿
预防第一
有的家长认为,
新生儿的拉尿行为是无意识的,穿上尿裤就万事大吉。
有的家长怕孩子尿
湿床褥洗晒麻烦,长期使用尿布
(农村常 用沙袋),
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埋下了遗尿的祸
根。
人的排尿功能是随神 经系统发育而不断完善的。
正常婴幼儿的膀胱会自动控制排尿,
并
逐渐学会表达的动作 ,这时看护人要顺势利导,主动“把尿”并多次重复,帮助孩子建立正
确的排尿方式,
培养小儿 有意识有规律的良好排尿习惯。
这就是科学育儿,
也是预防尿床的
首要措施。
西南儿童医院专家总结出以下几点
:
定时叫醒
主动
“
起夜
”
现代社会不断为生活创造着方 便,
“尿不湿”
等产品使年轻父母们一夜安枕无忧。
但是过
分依靠很可能反被 其误。从小不注意对小儿的训练,夜间任其尿床,或是抱起孩子“把尿”
也任其熟睡不醒,
孩子 在梦中无意识排泄,
久而久之,
养成睡中排尿的习惯,
长大难以自理,
家长更 被其扰。
其中道理并不复杂,
健康的膀胱蓄尿后沿袭一定的条件反射指 令排泄,
如果积尿时孩子在
矇眬目龙中排泄,睡眠既不安稳又无意识。家长适时叫醒,让他在清 醒状态下自控排尿,会
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
同时进行膀胱技能训练。
因此,< br>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起居习惯
或纠正已有遗尿病的孩子,建议家长设好闹钟,定时叫醒使其习惯“ 起夜”。
防遗尿也讲“病从口入”
正常情况下 ,
人的泌尿系统是水的过滤器,
摄入和排除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时段内,
喝的
多就会尿的多。
如果孩子饮水习惯不良,
白天在幼儿园或学校因为贪玩或不渴而不喝水,
晚
上回家集中吃喝,
很容易造成夜间大量积尿失控。
家长对此要有所管理和引导,< br>不要在夜间
“加强营养”,而应尽可能注意调节饮水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对遗尿症严重的患儿, 要在
医生的指导下,限量调整一段时间方可奏效。
关照比呵斥更有效
谁都可以想像,
家有尿床儿的麻烦和苦恼,
怒斥 怨恨时有发生,
这会造成患儿的心理生
理反应,
不利于遗尿的防治。
家长必须 要求自己有更强的自制力,
采取有效的办法而不应过
分呵斥,对那些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反常, 更应该仔细观察分析,
耐心的安慰劝导,循循善
诱予以调教。专家提醒,粗暴对患儿比病魔更可 怕!
儿童遗尿症的遗尿危害
小儿遗尿的危害众多,
会导致儿童五液
(
尿液、
汗液、
津液、
精液、
血液
)
失常,
五脏
(
心、
肝、脾、肺、肾
)
失调,对心理、生理、身高、智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1
、胃肠系统
挑食、厌食、面 黄肌瘦或虚胖、乏力、易饭前腹痛或受凉腹痛、易晕车、大便溏稀或干
燥,直接影响机体的营供应及吸收 。
2
、大脑神经系统
睡眠昏沉、难以叫醒为遗尿病的突出表现特点,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烦燥易怒、多
梦咬牙、睡觉乱 蹬乱翻、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或不能久坐、精神萎糜等,直接影响大脑神经
系统的功能及其发育,
致使智商下降。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
尿床孩子的智商比正常儿
童低
1 7%-23%
。
3
、免疫系统
易感冒发烧,易患各种传染病,直接危害机体。
4
、皮肤关节
皮肤干燥、
过敏、
皮 肤病、
盗汗
(
夜间睡中出汗
)
、
自汗
(
白 天不自主出汗
)
、
手脚易出汗、
腰疼、腿软无力,甚或两腿的长短粗细有差异 。
5
、心理方面
羞 愧、自卑、内疚、胆怯或胆小、恐惧、焦虑,久而久之,引起人格变态,表现性格内
向、孤癖、不合群、 神经质或有暴力倾向等。
6
、发育状况
隐睾、隐裂、疝气、包茎、小阴茎、小子宫、囱门愈合晚、走路晚、说话晚、身高体重
差,严重危及生长发育,若错过治疗时机,将遗恨终身,还将累及后代。日本厚生省儿童治
疗中心5
年观察
1270
例尿床儿童发现身高比正常儿童低
2-5cm
。
7
、生殖功能
少 精、早泄、阳痿、不育等
;
月经不调、闭经、排卵障碍、更年期提前、不孕等,直接
影 响生育及性功能。
小儿遗尿症的饮食宜忌种种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4: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