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篇有关
婴儿睡眠
引导训练的实践操作帖,
几天内宝宝从夜醒十几
次变成能自行入睡。
如果你也有一个入睡困难、夜奶无数的宝宝;如果
孩子睡眠太少、毫无规 律;如果你打算进行睡眠引导训练却毫无头绪
…
或许看完这篇微博,
与婴儿睡眠相关的 问题你都能找到答案。
让宝宝和
你都睡得好很容易,只要你愿意。
写在开头的话:
这是一篇综合性宝宝睡眠总结帖,帖 子主题是一直有很大争议
的“睡眠训练”,以个人实践经历为主,同时也记录和引用了许多其
它 权威专家观点以及深入了解研究过宝宝睡眠的妈妈们的经验。
写这
篇东西需要下很大决心,一来耗费时间与精力会很大,
二来估计会引
来许多极端主义者的拍砖。
然而,促使我做这么费劲的一件事儿的主
要原因,是我太深刻地了解:如果一个妈妈拥有一个很难入睡、夜 醒
无数的宝宝,
她是多么需要有人理解以及可能存在的帮助,
毕竟过去
这半年 多以来,我一直是这样过来的,没被产后抑郁击中,那已是万
幸。
其实育儿是件挺私 人的事儿,
每家都有自己的方法,
每个人的理
念和观点也会不同,包括每个孩子的性格 与特点都不一样,所以,我
分享我的经验和方法,
是给真正需要的妈妈参考;
如果你的 育儿理念
与我相差太大,
你家宝贝也不存在睡眠问题,
你或许并不理解并认同
我说的这些,也请你不要随意进行攻击,你可以就当没看见,绕道离
开即可,谢谢。如果想进一步交流可 以加我微博,林小暖
Bella
为什么要进行睡眠训练?
潼妞糟糕的睡眠情况:
几乎我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家潼妞在睡眠问题上一直是个“恶魔
宝宝”,半岁的她白天一觉就半小时,一晚夜醒七、八次那是平常事
儿,
十 几次也是司空见惯,
有时甚至刚睡着几分钟就醒。
而每次醒来,
她根本不会自己接着睡 ,而是直接叼上她的专属人肉安抚奶嘴——
neinei
,基本整夜不撒嘴,像是没睡着一样。
而我,又恰巧是一个入睡相当难的人,她这半小时一小时的醒,
基本上我连进入睡眠 状态的时间都达不到,
即使是躺喂,
也根本睡不
着觉。往好了说,
一晚上我能 睡个三小时那就是幸福的了。而且每晚
七八点她一睡觉我就必须陪着,
时刻躺在旁边当奶嘴,< br>无法与家人有
任何交流、放弃一切自己的爱好、一周洗一次头、洗澡一次两分钟、
吃饭五 分钟??长期缺乏睡眠让我心情极度郁闷,
经常焦躁,
甚至有
压抑不住的暴力倾向(但凡是一个正常人长期缺乏睡眠都会如此吧)
。
当然,
对待宝宝我需要一如既往 的耐心,
这些压抑和压力只能向自己
与其它家人发泄。
如果说我自己遇到的 这些客观困难我还能够凭着当妈的奉献精
神一一克服的话,
这样的睡眠模式对潼自己的影响却让 我无法视而不
见。潼从两个月开始打疫苗就在医院对生长发育情况做过生长曲线,
她的身高在前 四个月都是
97%
的上限,体重在
50%
平均值,然而自
从她从四个 月开始超频繁夜醒、
夜奶无数之后,
她的身高曲线迅速下
降,体重曲线却一直上升;< br>同时每天她都顶着两个青色的大眼袋,白
天也呵欠连天,自己能专注地玩儿的时间越来越短,哭闹 越来越多。
最让我担心的是这一睡眠问题对她日后的影响,
一来婴儿时期是
她身体与大脑等各方面发育最快速的时期,
如果没有良好的睡眠很容
易对生长发育有影响;二来我自己就是一个很难入睡的人,
我深知这
其中的痛苦,
我很怕如果她现在在婴 儿时期学不会自己睡觉,
以后也
会变得像我一样,那将是一生的痛苦。
睡眠习惯对于婴儿的重要性:
相信大家都能认同,
睡眠对于人类 的重要性,
如果你一晚上醒来
个十几回,
早上起来之后很可能会感觉像是没睡过一样。
即使是这样
的睡眠状况只出现了一天都会让一个成年人感觉筋疲力尽,
那如果持
续几个月,你觉得这是不是大问题?
推己及人,
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你的宝宝身 上,
你是否能够体
会她的感受?更何况,
这是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宝宝,
她还处 于大脑和
身体都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
她的中枢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全,
可她却
得不到良好的睡眠和休息,甚至无法得到持续几个小时的连续睡眠,
你认为,这些难道不会对她的生长发 育造成影响?
全美最著名的儿童睡眠和发展研究专家、
35
年儿科临床经验 的
马克·维斯布朗博士在《婴幼儿睡眠圣经》里提到:
对于婴幼儿来说,
如果长期缺乏睡眠,
会影响他们认知能力的发
展。
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孩子大脑 的发育很重要,
孩子在童年缺乏睡眠
的恶果不会立刻显现,
可能要在成人之后显现出来 。
不良睡眠习惯与
孩子在校表现不佳有关,
如注意力不足、
多动症或是学习障 碍。
睡眠
问题会导致孩子反应不够灵敏、
难以集中注意力、
很容易分神,也会
造成孩子易冲动、
多动,
或者懒惰。
而如果孩子能够得到充分的睡眠 ,
就会保持最佳的觉醒状态,机敏,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如果你的宝宝只是一晚上醒个两、三回,吃几分钟奶就能
接着自己入睡,那这完全不在我所探 讨的糟糕睡眠的范围之列。
睡眠训练的必要性:
关 于这个话题,
我觉得每个妈妈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你的孩子睡
眠情况到底是不是糟糕到 了根本不能忍受的地步?是不是对她的成
长以及你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会 不
会造成你们家庭的大问题?这些问题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有不同的答
案,所以,到底要不要开始 睡眠训练,要问你自己的内心。如果你觉
得问题没那么严重,
那自然可以不考虑睡眠训练;而如果你已经在长
期忍耐,那你可以考虑花时间看完我这篇帖子再做打算。
当一 个宝宝白天晚上都不好好睡觉时,
很多老人们都会说,
这是
宝宝天生不爱睡觉,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么?说起来,
在不同宝宝之间
的确存在个性差异,
有的孩子天生安 静爱睡,
很小的时候就能自己入
睡,
中途醒来也能自己接着睡去,
如果你有一 个这样优质睡眠的宝宝,
那就谢谢上帝吧。然而如果你的宝宝入睡困难,哄睡也很难,即使好
不 容易睡着了也很容易醒来,
那她的确是天生不需要那么多睡眠么?
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尤其是如果她在醒来之后仍然哭闹,
无法自己单
独玩一段时间,
或是很快就揉眼睛表现 出不耐烦的样子,
那就说明她
仍然处于疲倦状态,
需要更多的睡眠。
真正睡够 的孩子在醒来的时候
应该是安静的,
或是自己能自言自语躺着玩一会儿,
在你去察看的 时
候看见你就会笑,这样的睡醒才是真正睡够的表现。
不管孩子天生是“猫头鹰”还 是“云雀”,他们每个阶段需要的
睡眠时长其实相差无几,
顶多一天相差一两个小时
( 具体每个年龄阶
段平均睡眠时长我会在后面的
“规律作息”
里涉及)
,
如果相差太多,
那一定是宝宝的睡眠习惯出现了问题。
那么另一个问题是:
是不是宝宝睡眠不好只是某一个年龄阶段的
常见问题,
过了这段就好了?这个问题应该可以向 那些经历过的妈妈
咨询,
就我所知,
许多在几个月大的时候睡眠不好的孩子即使长到了
一岁、两岁、甚至三五岁,仍然被睡眠问题困扰着。如果说我个人的
了解还比较粗浅、
不具有代表性,
那以下文字也许能从权威观点给你
以参考:
不要 简单的以为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必须经历相应阶段的睡眠问
题,
事实上,
过了三四个月大 ,
所有宝宝都可以开始学习如何更好地
睡眠,
这个学习的过程会像孩子学走路一样自然 发生。
孩子学习走路
时,
需要花时间来发展力量、
发展协调性、
平衡 性以及自信心。
同样,
你的孩子想要睡得沉,
也需要花时间培养夜间睡眠、
白 天规律的小睡
习惯,以及自我入睡的技巧。
预防和纠正婴儿的不良睡眠习惯非常重要 ,因为如果不及时纠
正,
这些习惯就很难根除。
孩子是不会自动纠正这些不健康的习惯 的,
他们不会自己摆脱这些问题。
如果父母对孩子进行纠正,
不良睡眠给
孩子 带来的伤害就会减少,
孩子年龄越小,
纠正不良睡眠习惯的成功
率就越高。
无休止的等待总不是办法,
如果你的宝宝睡眠不好,
你也不想纠
正,那么请自 问:如果放任不管,任由宝宝自己调整好睡眠,需要多
长时间?
3
个月还是
3
年?如果有专家告诉你,
为了让宝宝觉得安全,
你应当尽量在夜里尽可能陪着宝宝,< br>那就要问问这个专家,
如果这样
做,在多长时间以内,宝宝可以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br>
——《婴幼儿睡眠圣经》马克?维斯布朗
而美国亚马逊最长销的 婴儿睡眠书籍《法伯睡眠宝典》的作者、
哈佛医学院神经学教授、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儿童睡眠障碍中心 主
任、从事儿童睡眠研究
20
多年的理查德?法伯教授也这样写道:
如果孩子在三个月之后还不能自已入睡,
夜间频繁哭闹,
家长就
要 注意了,
因为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可以自己入睡了。
如
果到了
5< br>个月,孩子还是夜间频繁醒来,家长就必须采取应对措施。
儿童的睡眠障碍既不是家长 的失职,
也不是一个所谓的“自然阶
段”能等它自然度过。儿童睡眠状况不仅会影响其以后的行 为习惯,
更会影响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这种评价很容易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态
度,
如果孩 子有睡眠问题,
家长就会焦躁不安,
如果夜夜都要起来照
顾一个哭闹不休的孩子,反复起来安抚他,
家长的睡眠就会完全被剥
夺,
如果情况严重,
家长的负 面情绪还会延续到第二天白天,
他们会
感觉心力交瘁。
如果你正在遭受如上所说的痛苦 生活,
那我可以肯定
地告诉你,你的孩子可以睡得更好,你也可以。
——《法伯睡眠宝典》理查德?法伯
以下观点来自德国实用育儿经典书籍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
,
作者一位是心理学硕士、
提供父母咨询与儿童辅 导的行为治疗师,
另
一位是有
20
多年临床经验的儿科大夫。
我们的调查反映出一个事实:
宝宝的睡眠问题在
3
岁之前不会自< br>动消失,
如果半岁大的宝宝还不能一觉到天明,
可以预见的是,
一年
后 的夜里父母还是会围着宝宝团团转。
——《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
除了国外的专家们给出的这些几乎相同的 建议以外,
我也想提及
国内一些知名医学专家们的观点:
北京协 和医院儿科主任鲍秀兰一直在微博上向大家介绍睡眠训
练的方法,
她的方法其实类似我后面会说 到的理查德·法伯一直推崇
的“哭泣控制法”;
而一直被各位妈妈们频繁请教与咨询的著名儿科
大夫张思莱,
也认同鲍秀兰的睡眠训练方法;
潼妞四个月时感冒,
我
们曾经带她去看过天津儿童医院创办人之子、
权威儿科专家范崇济主
任,
提及了潼的睡 眠问题,
他明确表示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两三天的睡
眠训练快速解决,而他提供的方法类似马克? 维斯布朗博士的方法,
cry
it
out
,也就是传说中的哭声免疫法; 潼六个月时打疫苗,预约
的大夫是和睦家首席儿科大夫崔玉涛,
听到潼的睡眠情况,
他 表示说
这是孩子的睡眠习惯问题,
大部分是养育人过度纵容造成的问题,
他
同 时也认为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两三天的睡眠训练得到改善。
除了专家观点之外,< br>我也想简单聊聊一些感性上的看法。
一提起
睡眠训练就会有人问,
睡觉明明是天 生的本能,
有什么需要训练的?
微博里有个叫“爱莘麻麻”的朋友,她是英国心理学的博士,她 曾经
针对这个问题这样写道:
“我们都有吃饭睡觉的本能,
但本能只是一
种学 习的渴望和潜力,
这种潜力只有在适当的环境,
给予一定的引导
和支持,再有足够锻炼 的情况下,才能发展成为能力。”
她同时提及了一个案例,
一个孩子从小失去所有亲 人,
被一个养
狗的男人领养,
养狗的男人完全不懂得养孩子,
只好把男孩跟狗 一样
关在笼子里饲养,
导致男孩五岁了仍然不会说话和走路。
那说话和走
路明 明是人的本能,
为什么男孩不会?因为没有锻炼的机会,
男孩就
没办法把本能发展成为 能力。事实上,睡眠能力的养成,也是如此。
也许以上的文字已经给了你答案,< br>当然,
如果你仍然认为孩子的
睡眠习惯不是问题,
你和宝宝都可以照此情况坚持 下去,
并且这不会
对你的宝宝和你的家庭造成巨大影响,那么也请你尊重自己的内心。
对于我来说,给孩子进行睡眠训练是经过长期考虑而做出的选
择,这个选择也得到了 家人(尤其是我的先生和婆婆)的支持,他们
最能够体会到孩子的不良睡眠习惯对孩子自身以及整个家庭 里每个
人造成的影响。
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
如果整个过程你想凭一己之力
坚 持下来那是不可能的,你必须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所以,如果
你们没有真正想好,下定决心,那一定 不要开始。
睡眠训练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吗?
如何看待让孩子哭?
说到这个问题,咱们可以先从怎么看待“让孩子哭”开始说起。
首先,
我想 说睡眠训练的一个前提,
那就是睡眠训练开始的时间。
除了台湾大热的育儿书、
引述全 美最有经验的百岁儿科医师丹玛观点
的《百岁医师教我的育儿宝典》推荐可以从新生儿就开始用
cry it out
方法进行训练以外,
其它的各种睡眠训练方法都是建议在孩子三四个月大以后进行训练,为了保守起见,如果你打算用哭免,最好在孩子
六个月以后进行睡眠训练,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懂得了物体永恒,
不会
因为妈妈的离开而觉得恐慌。
而八个月之 后进行睡眠训练的话难度会
加大,因为有的孩子会站起来或是爬出小床了。
当然,睡 眠训练肯定免不了让孩子哭,即使是“无泪法”,也难
免会让孩子哭一会儿。
相信大家也能够理 解,
如果想要解决一个长期
的不良习惯,一开始肯定是很艰难的,就像抽烟的人戒烟、或是一直
睡懒觉的人突然必须早起一样,
想让孩子突然从依赖你抱着悠着哄着
入睡或是吃着neinei
入睡,
突然变成要自己躺在床上入睡,
这一定是
一件不容易 的事儿。
对于孩子来说,
他也只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舒
服和不习惯,
那么让 孩子在睡眠训练时期哭一会儿是否值得呢?对于
这个话题,还是用马克·维斯布朗博士的两段话作为开场 :
哪个父母也不愿意孩子哭,
从长远来看,
鼓励孩子形成良好的 睡
眠习惯会使孩子哭得更少。
但在治疗孩子不良睡眠习惯的初期,
孩子
可能会 哭得更多,
但睡眠次数是增加的。
等孩子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后,就不怎么哭了。
要想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父母的态度必须坚决,
不要担
心孩子 因此恨你,
或是不那么爱你。
事实上,
治疗睡眠问题的最佳药
方是:建立一个 孩子和父母都充分休息、充满爱的家庭。
套用一句老话,
长痛不如短痛,
与其每次让孩子在睡觉前都因为
“闹觉”而哭,
这样的时间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那么 为什么不选择
只让孩子在睡眠训练时期哭几天呢?
“我们都能认同在学习走路的过
程中 偶尔有些磕碰是正常的,
但在学习睡觉的过程中让孩子哭几声却
为什么又那么不可接受呢?”这 笔帐,相信每个妈妈都能算清楚。
有些人认为,
让宝宝一直哭很残忍,< br>其实刚好相反,
我们认为不
训练宝宝一觉到天明才是残忍,
因为爱宝宝,
才要训练他一觉睡得久
一点。一觉到天明的宝宝可以得到较多的休息,会更满足,更健康。
——《百岁医师教我的育儿宝典》
对于孩子在睡眠训练时期的哭,另一本 书《从零岁开始》专门用
了一个章节来叙述,
这本书也是对我震撼相当大的,
我会在后 面的
“育
儿观念”里详细说,在这里我仅仅引述它对于孩子哭的一些描述:
想要让宝宝尽量少哭,
或完全不哭,
很容易使宝宝紧张,
特别是
情绪 的眼泪可以带出体内化学的活化紧张荷尔蒙。
我们个人不喜欢听
见宝宝哭,但是我们了解有些时 候,宝宝甚至需要一场好哭。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如果为了宝宝更大的好处
(
例如宝宝需要小
睡
)
,应该稍微忍耐一下宝宝哭。发展好的睡眠习惯很重要。付上让< br>宝宝哭一会儿的少许代价,
与建立健康的小睡模式及用睡过夜换来的
健康利益,是无法相 较的。
身为父母的,
你将学会如何辨认你孩子不同的哭声,
且能够充满信心来做反应。聪明的父母将倾听、思想、然后采取行动。如果你的
宝宝吃饱了,身体干净了、尿布 没有湿,且很健康,但是在入睡以前
哭,你就可以考虑那是正常发展的一个阶段。
关于睡眠训练期间难免会让孩子哭这个问题,
我也曾经与先生进
行过交流和讨论。我们最终都获得了这样的观念认同:
在孩子成长的
过程中,
哭泣是在所难免的,< br>尤其是当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非正常要
求,或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时。
比如说,让孩子坐汽车安全座椅,孩子不习惯会哭闹,那就真的
不顾危险不让她坐了?孩子想玩一些 尖锐的物品,
你从她手里夺走她
马上大哭,
那就接着交到她手里让她把玩吗?生病打针 会疼,
打疫苗
也会疼,
那因为害怕孩子哭闹就不打了吗?孩子非得要一样非必要的东西,
以致在商场里哭闹打滚,
那为了不让她哭就马上买给她吗?以
上这些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会有许多,
那我们就把睡眠训练
当成改变孩子不良习惯的第一关 吧。
看到这儿也许你也开始认同,
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睡眠,
付出
哭一会儿的代价应该是值得的,那么另一个问题又来了——
睡眠训练时期的哭会不会造成心理创伤?
这个问题,
相信是所有 打算进行睡眠训练却又一直犹豫的妈妈们
唯一考虑和担心的问题,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种纠结,< br>我对潼的睡眠训
练从两个多月开始就计划,直到半岁以后才开始正式实施。
当 然,
这个问题的前提是:
只是在睡眠训练期间让孩子哭一会儿,
而不是引申在整个生活 中对孩子的哭泣都不予理会。
如果真的按照之
前流传的那个什么坑爹的
“美国妈妈带孩 子的多少个绝招”
里说的那
样,哭的时候不抱,不哭的时候才抱起来,那一定是脑袋坏掉了的妈
妈,这种情况不在我们正常讨论的范围之列。
对于在睡眠训练期间让孩子适当哭一会 儿的这个问题,
有些人曾
经在毫无理论论据以及实例证明的前提下提出过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比如说这会造成孩子精神上的问题,或是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与
父母疏离等等。
我其实 一开始在这里想好好写写那个制造这类观点的
某位心理咨询师,但想了想还是算了,没必要,一个根本不 是研究婴
儿心理学的人突然跳出来把自己当成既能解决成人心理问题,
又能解
决儿童和 婴儿的心理问题,
还莫名其妙抛出一堆自己臆想的观点,
这
样的人的说法真的可靠么? 这个需要各位妈妈自己分析。
也许她的其
它的一些观点有正确的地方,包括我也认同爱与·自由 的教育理念,
但仅就睡眠训练这一个观点上,
我认为她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更可笑的是,
她曾在微博上盛赞某位妈妈真正了解爱与自由的真谛,
让自己
的孩子成长得 非常快乐并与妈妈之间充满信任安全感,
然而后来据这
位妈妈所说,
她是从月子里就开 始实行改良版的
cry it out
方法训练孩
子睡眠,而这一行为在促进孩子睡眠 之外也没有产生任何所谓安全
感、
信任感的缺失。
因此我也希望大家多去了解真正权威 的儿科医生、
专家,
以及真正研究婴儿心理的心理咨询师的观点,
而不是被这种无依据的论点蒙蔽。
回归正题,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作为英国心理学博士,
“ 爱
莘麻麻”曾经整理过一篇发表在美国《时代》杂志上的文章,这是美
国儿科学会出版的
《儿科》
学术期刊研究的最新结果,
翻译摘录如下:
让婴儿有限制地哭泣的训练法可以在短期内帮助婴儿学会自主
睡眠,
不会造成长期的心理损伤 ,
也不会伤害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
关系。
这项研究着眼于两种训练睡眠的方法,分别为“控制哭泣法”
和“逐渐远离”法,
两种对策都是让婴儿在短时间内哭个够。
“控制
哭泣法”要求父母每隔段时间回应孩子的哭泣,
而间隔的时间逐渐延
长,以试图鼓励孩子自己能够安心下来;
在逐渐远离法中,
父母静坐
在孩子旁边的椅子 上,
让孩子学着去入睡,
慢慢地,
随着时间的过去,
父母把椅子搬离的越来越 远,
直到最后离开房间,
婴儿独自进入睡眠。
这项由澳大利亚研 究人员进行的研究涉及了
326
个小孩,
他们的
父母在
7
个 月内报告了睡眠问题。
一半的小孩在睡眠训练小组内,
他
们的父母学会了一些有用睡前 习惯以及受控安慰法或逐渐远离法的
技巧
(父母可以选择他们使用哪种对策)
,
另外一半小孩在对照组中,
不使用任何睡眠训练方法。
研究人员追踪了这些参与者及其父母们 五
年。(到研究结束,大约
30%
的家庭放弃了。)
到 那些孩子
6
岁的时候,
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这两组孩子在情绪
健康,
行为或是睡眠问题方面存在重大的差异。
事实上,
对照组中的
孩子拥有情绪或行为问题 比睡眠训练组中的孩子稍微多一些。
与此同时,这项研究的早期数据显示睡眠训练 确实是起作用的:
婴儿学会了在睡觉时更容易地入睡并且在晚上能够熟睡得更久。
基于
这些发现,
作者认为睡眠训练是既安全又有效的,
呼吁更多的家长接
受这些方法的教育 ,
并希望健康专家能够提供更多的培训来推荐这些
方法。
与一些 人的主观推测和臆想相比,
以上文章的立场和研究结果应
当是相当客观的,值得作为参考依据。 另外,在其它的几本睡眠书籍
里,这些身为儿科医生的作者们也有过类似的记载:
没有任何的证据证明孩子一哭,
妈妈立即反应,
可以教导孩子关
于爱的任何东 西,
正如没有证据证明让孩子哭一下子,
会使孩子觉得
没有安全感。
孩子学习 爱及得到安全感,
乃是来自于父母和孩子间整
体的关系,而非单一的特别事件。
宝宝哭了
15
~
20
分钟,
甚至
30
分钟,< br>并不会对他的身心造成伤
害,特别如果是哭哭停停的哭法。宝宝并不会因此丧失一些脑细胞,或智商变低,或是觉得被拒绝,而在
30
岁时得忧郁症。你在宝宝醒
着时,
对他的爱及照顾,
并不会因为让他哭几分钟而一笔勾销。
相反
的,
如果你想 要一个常常哭闹的宝宝,
你可以在他一哭闹时,
便立刻
抱他、摇他、喂他,一点儿都不 要让他哭,这样我们保证你一定可以
达到你的目标。
——《从零岁开始》
孩子不会受到什么伤害,
相反的,
他们会开始觉得有安全感,
当< br>孩子知道一切都是由父母掌控时,
他们就会觉得有安全感。
如果你希
望宝宝有安 全感,
你的做法就要一致。
如果宝宝每次一哭你就紧张兮
兮,
宝宝很快就会知 道这个家是谁在做主,
他会养成习惯,
用哭来得
到他想要的东西,
但这些得到 掌控权的孩子,
在长大后却反而容易没
有安全感,
因为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因为父母没有为他
设定界限。
——《百岁医师教我的育儿宝典》
另外,
即使自己静心想想,
短短几天的睡眠训练时期的短暂哭泣,
真的会影响到孩子的整个性格?从非专业的角度来说,
这个说法都是
站不住脚的。如果真是这样 ,父母为了避免让孩子哭,在孩子提出无
理要求的时候也无条件答应,那结局应该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吧?
如果以上的这些内容已经能够打消你心里的顾虑,
让你终于决定
为了孩子以 及整个家庭着想而着手纠正孩子的不良睡眠习惯,
那么相
信你学会的不仅仅是如何教会孩子正确 的行为,
还有如何倾听孩子内
心的声音,以及尊重自己作为父母的需要。如果你仍然犹豫,那或 许
说明你家宝宝的睡眠情况还不算太糟糕,
没有对他的生长发育以及你
们的生活带来灾 难性的影响,那么你仍然可以选择维持现状。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是决定继续,那么咱们接下来说说——
如何进行睡眠训练?
这个话题相当大也相当复杂,
各个流派的方 法都有,
而且一个观
点就能写出一本书来,
因此,
我如果想要用较短篇幅来介 绍这个问题,
就只能有所侧重,
而不能顾及全面。
我会尽量简洁却完整地介绍有关睡眠训练的各家之言,
如果你选择了某种训练方法,
建议你可以去买
这个方法的书 籍来详细参考,这样应该会更加可靠。
为了鼓励你,先借用《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这本书 的第一句
话:
“每个健康的孩子自
6
个月大都能学会好好睡觉,而且通常只需
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让孩子独自入睡并睡到天亮。”但是同时也希
望你做好心理准备,用《法 伯睡眠宝典》里的话来说:
“充分认识到
这是一个辛苦的过程,要抱着体谅的心态,耐心的坚持 下去。”
睡眠训练的前提:
我想再次声明睡眠训练 的前提:
孩子满六个月
(当然有的方法声
称可以更早,你可以自行决定),且没有任何 身体上的疾病与情绪上
的不适(长牙、搬家、换保姆等等);你与孩子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
信任 关系,
同时你的家庭关系是和睦健康的,
孩子也不会时常感到焦
虑或是紧张
( 否则孩子晚上哭闹也许是为了赢得父母的关爱和注意)
。
另外,睡眠训练需要全家齐 心,父母意志力也要足够坚强,并有
相当的理智与清醒能判断所有状况;
一旦制定计划就要坚持 到底,
否
则半途而废只会让孩子和父母都白受罪。
如果这些条件都满足,
那么
咱们来探讨第一个问题——
找到孩子睡眠问题的原因:
想要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第一步自然是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对这个问题,
大家可以看看美国的超级保姆特蕾西写的那本
《实用程
序育儿法》,里面有专门的章节。另外 ,关注宝宝睡眠的草根妈妈
@
小土大橙子
也对此进行过很详细的穷举排查法 的说明,如果有兴趣
大家可以去她的微博找来看看。
我简单列举一下可能影响宝宝睡眠的
因素,大家可以对照参考,找到原因才好解决。
缺乏常规程序:
作息不规律、入睡 前刺激过多
(睡前半小时不逗
玩尽量保持安静)、错过睡眠时机(学会观察宝宝犯困信号)、醒 着
时间太长过度疲倦(各月龄孩子清醒时间下文会提及)、运动量不够
(导致不够疲惫难以入睡 )、没有睡前例行程序(没有从活动到静止
的过度,具体下文细说);
睡眠工具依赖 :
简单地说,
孩子入睡时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她醒
来时就希望还保持这样的环境,否则就无法入睡。
常见的睡眠工具依
赖有:抱哄晃悠入睡(相当常见,孩子醒来也希望有人 抱着晃)、安
抚奶嘴(如果奶嘴掉了孩子就醒来哭闹就是依赖)、过度响应(有时
候孩子睡觉时 突然哭几声不用着急安抚,
他可能自己马上接着睡着)
。
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 孩子都会因为睡眠环境而产生依赖,
这需要你对
照自己宝宝的实际情况判断。
夜间哺乳:
其实这也是睡眠工具依赖的一种,
只是因为太典型所
以专门拿出来说。夜 间哺乳过频容易让孩子将哺乳与入睡联系起来,
只能吃奶才能睡着;奶量摄入过多容易导致尿多、醒得更 频繁,从而
恶性循环;频繁进食刺激消化系统,影响其它身体器官,最终导致身
体许多生理节律 出现问题,影响睡眠。
身体原因:
胃食管返流(严重吐奶)、肠绞痛(四个月以内的 孩
子肚子疼莫名大哭)、长牙、发热、湿疹、尿布疹、便秘、营养缺乏
(除了生长极其快速的孩 子,
其它宝宝六个月以内不会缺钙,
除非没
补充
VD
。六个月以后的 宝宝只要辅食添加得当也不会缺钙)、大运
动发展(学习翻身、爬、站、走路等时期都容易导致晚上练习 )、大
脑跳跃期(
20
个月以内会有十次大脑快速发育的跳跃期)、肚子饿
( 如果养成规律作息与喂养就不会有这个原因,
具体的规律作息下文
会提及);
环境原因:
冷了或热了(摸后颈部判断)、尿布湿了(晚上最好
用纸尿裤)、室内光线太强( 白天小睡也应该避免过强光线)、睡衣
不舒服;
情绪原因:
受到惊吓(有许 多土方可以尝试解决受惊吓问题)、
换护理人、妈妈上班(回家后应当有高质量陪伴)、分离焦虑(7-9
个月比较明显,多安慰陪伴)、家庭不和睦等。
上面列举的这些原因也许 只是一部分,
你的宝宝睡眠不好的原因
或许能从这里找到症结也或许不能,
如果不能,
那就需要父母耐心而
清醒地接着寻找。如果你能找到不止一种原因,许多原因互相交织,
那就先处理最紧要的问题。
建立规律作息的常规程序:
< br>这是所有睡眠训练方法的第一步,
但事实上我感觉建立规律与睡
眠训练是相辅相成的,< br>无法养成宝宝的规律作息绝大部分原因都是睡
眠问题造成的。
有关规律作息,
强 烈推荐特蕾西的
《实用程序育儿法》
,
那里面介绍得相当清楚。
给宝宝建立常 规程序,
一方面能够让宝宝觉
得有安全感,
她能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另一方面也让父母和
整个家庭的日程安排都能够井井有条。
这样的常规程序可以给父母带
来信心,
因为你能理解宝宝,
并很快分辨出她的哭声是因为什么原因。
常 规程序可以用一个单词来总结,
EASY
,
E
是
eat
进食
, A
是
activity
活动
, S
是
sleeping
睡觉
, Y
是
you
给你自 己一些时间。
它的核
心是这四件事情的顺序,
也就是从一天的开始时,
当宝宝 醒来后先喂
食,然后让他玩一会儿,接下来是睡觉,在这个时间你可以享受自己
的时光。
特蕾西建议,四个月以内的宝宝应当遵循三小时循环的常规程
序,
四个月以上的宝 宝可以遵循四小时的常规程序。
而当宝宝开始进
食固体食物之后,
可以在四小时的程序 基础上进行调整。
宝宝一岁半
以后也许上午第一个小觉就没有了,
那时候又会变成另一 种规律。
然
而,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个固定的时间表,而是一套程序而已,
不用拘 泥于绝对精准的时间,只需要保持相对一致的程序即可。
3
小时
EASY
程序
E
:
7
:
00
起床进食
A
:< br>7
:
30
或
7
:
45
S
:
8
:
30
(小睡
1.5
小时)
Y
:你自己选择
E
:
10
:
00
A
:
10:
30
或
10
:
45
S
:
11
:
30
(小睡
1.5
小时)
Y
:你自己选择
E
:
13
:
00
A
:
13:
30
或
13
:
45
S
:
14
:
30
(小睡
1.5
小时)
4
小时
EASY
程序
E
:
7
:
00
起床进食
A
:
7
:
30
S
:
9
:
00
(小睡
1.5-2
小时)
Y
:你自己选择
E
:
11
:
00
A
:
11
:
30
S
:
13:
30
(小睡
1.5-2
小时)
Y
:你自己选择
Y
:你自己选择
E
:
16
:
00
进食
A
:16
:
30
或
16
:
45
E
:
15
:
00
A
:
15
:
30
S
:
17:
00-18
:
00
之间(小憩
40
S
:17
:
00-18
:
00
之间(小憩
40
分钟 )
分钟)
Y
:你自己选择
Y
:你自己选择
E
:
19
:
00
(如果在生长突增期,
E
:
19
:
00
(如果在生长突增期,
可安排
19
:
00
与
21
:
00
两次密
集进食)
A
:洗澡
S
:
19
:
30
睡觉
Y
:晚上是你的了
E
:
22
:
00
或
23
:
00
梦中进食
可安排
19
:
00
与< br>21
:
00
两次密
集进食)
A
:洗澡
S
:
19
:
30
睡觉
Y
:晚上是你的了
E
:
23
:
00
梦中进食(直到七八个
月大或是稳定进食固体食物为
止)
需要说明的是,
新生儿不在此列,
他们的喂养和睡觉时间应当先
顺其自然,< br>随后再慢慢调整。
我也一直赞成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应当按
需哺乳,但按需不是一小时吃一 次、半小时吃一次,过了刚出生的那
几天之后,所有的宝宝都应该能够至少相隔
2-2.5小时喂一次,正常
都可以调整成为
3
小时一次。另外,凡事不能走极端,多观察宝 宝发
出的信号,如果她上一次吃奶吃得不多,那偶尔调整一下是可以的,
但注意不要形成“零食 鬼”的模式,也就是每次吃奶都当零嘴吃,过
一会儿就又要吃一次,这样对宝宝对妈妈都不是好事儿。< br>
虽然说大家都知道母乳是越吃越有,
但如果宝宝相隔很短时间就
吃,难免每次 吃的都不多,
这样也容易使母乳的分泌变少;而如果建
立相对一致的喂食间隔,
会让孩 子一次吃得充足,
也会给母体需要更
多乳汁的信号,宝宝的需要量增加,母乳的分泌就会增加, 而分泌量
的增加也会使得两次喂食的间隔增加。
所以,建立常规程序,你不会饿着你 的宝宝,反而会因此对这一
天宝宝的所有行为表现更加心里有数,
生活也能越来越有规律。相反,
无限制、无规律的喂食时间,容易造成宝宝饥饿周期的不稳定,这也
会很大程度上影 响宝宝的睡眠,以及整个身体机能的运转。
睡眠总量:
说起睡 眠总量,
其实没有绝对精确的数字,
但一定是有一个大概
范围。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几 乎一整天都在睡;二、三个月大的婴儿
每天睡眠
16-18
小时;四、五个月大的婴儿 每天
15-16
小时;六个月
以上的婴儿每天需要
1
4-15
小时的睡眠。
事实上,
每个国家的婴儿平均睡眠时长都会有不同,当然每个孩
子都有自己的习惯与天性,
妈妈们还是应当先记录与观察自己宝宝的
睡 眠情况,并根据她睡醒后的表现来判断她是否已经获得充足的睡
眠,然后找到她需要的睡眠总量。
睡眠信号:
每个宝宝在困的时候都会发出自己的独特信号,
如果你能把握住
这些信号,及时让宝宝睡觉,那么,这就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儿。然
而如果你错 过了最佳的时机,宝宝开始变得有些闹、不好哄、或是过
度疲倦导致的神经兴奋,那就会是很棘手的问题 了,因此,观察并了
解你家宝宝的睡眠信号非常重要。
在最佳入睡时机这个魔幻的时 刻,宝宝会有些镇静,有些安静,
有点迷离,有点平静。一般来说,许多宝宝都会用揉眼睛、打呵欠来< br>表示困了,
也有宝宝会把头埋在你胸前蹭,
或是对玩具以及其它的东
西不感兴趣 ,一旦发现这些信号,就一定放下手里的事儿,赶紧让宝
宝睡觉吧。
清醒时间:
睡眠信号也需要结合宝宝的清醒时间来看。
每个阶段宝宝的清醒
时间是有规律可循的,
新生儿清醒
15
-
30
分钟就会累了
(前两周清醒
15
分钟,后两周拉长到
30
分钟,后面月龄的清醒时 间都基本遵循前
后两周这个原则)
;
1
个月大宝宝清醒
30
分钟至
1
小时就会累了
(前
两周
30
分钟,后两周
1
小时);
2
个月大宝宝清醒
1
-
1.5
小时就会
累了;
3
-5
个月大宝宝清醒
1.5
-
2
小时就会累了;
6-8
个月大的宝宝清
醒
2-2.5
小时 会累;
9
个月以上的宝宝清醒时间可以增加到
3
小时;
18
个月以后删除上午那次小睡后,清醒时间会被生活习惯而延长。
掌握住清醒时间,
在 宝宝接近清醒时间末期时开始准备让宝宝睡
觉,这样的话相信就比较不容易引来宝宝累极了大闹的场面。
小睡安排:
按照每个月龄宝宝的作息规律与清醒时间来看的话 ,
前四个月清
醒加睡眠的时间应该是三小时一周期,每天三次小睡,前两次小睡
1.5 -2
小时左右,傍晚小憩
40
分钟左右;自从三四个月大开始,宝宝
白天的小 睡也会变得规律起来,
由于四个月之后是四小时一周期的程
序,也就是说宝宝每次小睡
1.5-2
小时左右。如果傍晚还会安排一次
小睡的话,这次小睡的时间会比较短,大概也就一 个睡眠周期,也就
是
40
分钟左右;六个月进食辅食以后清醒与睡眠的周期也许能拉到
4.5-5
小时,仍然按照喂奶——活动——睡眠的程序即可。
每次小睡如 果超过
3
小时一定要叫醒孩子,
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
眠;如果一次小睡不足< br>45
分钟必须接着再睡,否则睡眠的修复力相
当差(傍晚的小觉不在此列)。
一般来说,
6
个月以前的宝宝每天会睡三觉,上午
9
点左右,下午
1
点左右,傍晚
5
点左右;
6-9
个月的宝宝会开始 自动调成两觉,
傍晚那一觉取消了,
傍晚到晚上入睡那一段清醒的时间能长一些;
18
个月以后的宝宝会只睡午觉一觉了。
作息养成:
规律 作息还是离不开固定时间与程序,
白天的规律还是按照
“喂
奶
-
清醒
-
小睡”这样的模式来进行。对于如何养成规律作息,台湾的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3: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979.html
-
上一篇:更年期在营养饮食调节方面
下一篇:不得不看的照顾宝宝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