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天然药物化学总结归纳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9 02:29

肛裂-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俏模牌轻靓减肥胶囊)
天然药物化学

总结归纳

第一节

总论

一、绪论

1.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
:
结构特点、理化性 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

⑴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成分的
组合物


⑵有效成分:具有生理活性、能够防病治病的
单体物质


2.
天然药物来源: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
并以植物为主


3.
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事业中的地位:

⑴提供化学药物的
先导化合物


⑵探讨中药治病的
物质基础


⑶为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研究
奠定基础


⑷为中药、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提供依据


⑸开辟药源、创制新药。

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 br>溶剂提取法
:据天然产物中
各成分的溶解性能
,选用对
需要的成分溶解 度大
而对
其他成分溶解度小
的溶剂
,
⑴常用的提取溶剂:

各种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如下:

石油醚﹤苯 ﹤氯仿﹤乙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亲脂性有机溶剂
⑵各类溶 剂所能溶解的成分:

1
)水: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生物碱盐、有机酸盐、无机盐等

2
)甲醇、
乙醇
、丙酮:苷类、生物碱、鞣质等极性化合物

3

氯仿
、乙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蒽醌、黄酮、香豆素的苷元等中等极性 化合物



石油醚:脱脂,溶解油脂、蜡、叶绿素等小极性成分;正丁醇:苷类化合物。

⑶溶剂提取的操作方法:

1
)浸渍法:
遇热不稳定有效成分
,出膏率低,
(水为溶剂需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2
)渗漉法:

3
)煎煮法:
不宜提取挥发性成分或热敏性成分。
(水为溶剂)

4
)回流提取法:
不适合热敏成分;
(乙醇、氯仿为溶剂)

5
)连续回流提取法:不适合热敏性成分。

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 术:
适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夹带剂:乙醇;



7
)超声波提取技术:适用于
各种溶剂的提取
,也适用 于
遇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

2.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性、能随水蒸气 蒸馏且不被破坏的成分


挥发油
的提取。


3.
升华法:具有
升华性
的成分(茶叶中的咖啡因、樟木中的樟脑)

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1.
溶剂萃取法
:

正丁醇
-

萃取法使皂苷转移至正丁醇层(人参皂苷溶在正丁醇层,水溶性杂 质在水层)



乙酸乙酯
-

萃取法使黄酮苷元转移至乙酸乙酯层

2.
沉淀法
:
⑴溶剂沉淀法:



1
)水/醇法: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大分子被沉淀;

2
)醇/水法:除去树脂、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

⑵酸碱沉淀法:

1
)碱提取酸沉淀法
:
黄酮、蒽醌、有机酸等酸性成分。

2
)酸提取碱沉淀法
:
生物碱。

⑶盐析法:
三颗 针中提取小檗碱
就是
加入氯化钠
促使其
生成盐酸小檗碱
而析出沉淀的 。

第二节

苷类

1.
定义:苷类(又称
配糖体

:是指
糖或糖的衍生物端基碳原子上的羟基

非糖物质脱 水缩合
而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亲水性有机溶剂
苷键:苷元与糖的连接键;苷键原子:苷键上的原子;苷元:非糖部分


一、苷的分类与典型的代表化合物

1.
分类:

①按苷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况分类:


原生苷
:原存在于植物体内的苷;如
苦杏仁苷



次生苷
:提取分离过程水解失去部分糖的苷。如苦杏仁苷水解后失去一分子葡萄糖而形成的
野樱苷



②按成苷键的原子分类:
O-
苷、
S-
苷、
N-
苷和
C-
苷,其中最常见的是
O-< br>苷

⑴氧苷:
苷键原子为氧
,包括醇苷、酚苷、氰苷、酯苷和吲哚苷

1
)醇苷:是通过
醇羟基

糖端基羟基脱水
缩合而成的苷。
( 可以
改善心脏功能,治疗老年冠心病
有良效的
红景天苷


2
)酚苷:通过
酚羟基
而成的苷,

天麻苷
具有
镇 静催眠、镇痛作用,治疗眩晕症、神经性头痛、面瘫症
有显)

3
)氰苷:是 指一类
α
-
羟腈
的苷,易水解,尤其在酸和酶催化时水解更快,
(< br>苦杏仁苷


4
)酯苷:以
羧基

糖的端基 碳
相连接。
(具有
抗真菌活性

山慈菇苷
A

⑵硫苷:
苷键原子为硫


黑芥子苷
具有
抗 炎、止痛
作用)

⑶氮苷:苷元
氮原子

糖或糖的衍生物的 端基碳
直接连接而成的苷。

巴豆苷、鸟苷、腺苷


⑷碳 苷:苷元
碳原子
与糖或糖的衍生物
端基碳
直接连接而成的苷。
(具有
泻下
作用的
芦荟苷、芒果苷


二、苷的理化性质

1.
性状:有
苦味,如龙胆苦苷
;也有
非常甜的,如甜菊苷


2.
旋光性:多数苷类呈左旋,但水解后,由于生成的糖常是右旋,因而使
混合物呈右旋


3.
溶解性:

⑴苷类:可溶于甲醇、乙醇、含水的丁醇中;

⑵大分子单糖苷:可溶于低极性有机溶剂
;
⑶苷元:一般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4.
苷键的裂解:

⑴酸催化水解:苷键具有
缩醛结构
;水或稀醇溶液中进行;常用盐酸作催化剂

酸水解的
易难
顺序为:
N-

>O-

> S-

>C-



⑵酶催化水解:


转化糖
酶水解:
β
-
果糖苷键



麦芽糖
酶水解:
α
-
葡萄糖苷键



杏仁苷
酶水解
:
β
-
葡萄糖苷键



纤维素
酶水解:
β
-
葡萄糖苷键


⑶碱催化水解:酯苷、酚苷

5.
苷的检识
:
Molisc h
反应:α
-
萘酚乙醇
+
浓硫酸
=
紫色环

[
糖类
]

三、提取

1.
原生苷的 提取
:
抑制或破坏酶的活性,采用水、甲醇、
70%
以上乙醇提取,尽量勿接 触酸和碱,以免苷键被水解。

2.
次生苷的提取:利用酶活性,有水,
30

40
℃发酵的办法,根据苷类的极性大小,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

第三节

香豆素类

1.
香豆素
定义:具有
苯骈α
-
吡喃酮母核
的天然产物的总称

2.
香豆素结构 特征:是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分子内脱水
而成的
内酯


.
一、香豆素的分类与典型的代表化合物

1.
简单香豆素类:
苯环上 有取代基

C-7
位有含氧基团
,故伞形花内酯常可视为香豆素类的母体。< br>
(有
抗菌、消炎、止咳、平喘
作用的
七叶内酯和七叶苷
,是 治疗
痢疾
的主要有效成分)

2.
呋喃香豆素类:
异戊烯基 与邻位酚羟基
环合成
呋喃环


(光敏物质
补骨脂素
,以其与长波紫外线联合使用可以治疗
银屑病和白癜风


3.
吡 喃香豆素类:
C-6

C-8
位上异戊烯基

邻位酚羟基< br>环合成
2

2-
二甲基
-
α
-
吡喃 环结构



花椒内酯
具有
细胞毒和抗菌和解痉
作用)

二、香豆素理化性质

1.
性状:


游离香豆素
:完好结晶,多具
香味



小分子香豆素:挥发性
,随水蒸气蒸馏,能
升华

⑶香豆素

:多数
无香味和挥发性
,也


升 华


2.
溶解性:

⑴游离香豆素:
可溶于沸水


⑵香豆素苷:极性增大
能 溶于水、甲醇、乙醇

难溶于
乙醚、苯等
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3.
与碱的作用:具有
内酯结构

稀碱液
→顺式邻羟基 桂皮酸盐→溶于水,
酸化
→游离香豆素→难溶于水

三、香豆素显色反应

1.
荧光性质:


紫外光
下大多具有荧光


碱液
中荧光
增强


香豆素母核无荧光


C-7-OH
呈强烈的
蓝色荧光

2.
异羟肟酸 铁反应:内酯结构→
碱性
+
盐酸羟胺
→异羟肟酸→
酸性
+< br>三价铁离子→
显红色


四、香豆素的提取

1.
溶剂提取法:

⑴游离香豆素:乙醚、醋酸乙酯等提取;

⑵香豆素苷:水、醇等加热提取。

2.
碱溶酸沉法:具有
内酯环< br>,
不宜
用此法提取的香豆素:
8-
酰基的香豆素、
5-
羟基的香豆素

3.
水蒸气蒸馏法:
小分子游离
香豆素具有
挥发性

第四节

蒽醌类化合物

1.
蒽醌类:是一类比较重要的活 性成分,天然蒽醌类的基本母核是
蒽的中位羰基衍生物


一、蒽醌的分类及典型的代表化合物

1.
羟基蒽醌类
:
(
大黄和虎杖
中具有
抗菌
作用的
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 醚、芦荟大黄素
均属于该类型;

茜草
中的有效成分为
茜草素
)
2.
蒽酚或蒽酮类
:
蒽醌在酸性下易被还原的互变异构体。

(
杀灭
真菌
作用的
柯桠素
,是治疗
疥癣
等皮肤病 有效的外用药
)
3.
二蒽酮类
:
以苷的形式存在;
(
二蒽酮类成分
番泻苷
A

B

C

D
等为大黄及番泻叶中
致泻
的有效成分
)
二、蒽醌类理化性质

1.
一般性状
:
黄色至橙红色固体, 游离蒽醌:完好的结晶形状;蒽醌苷:多是粉末状。

2.
升华性
:

游离蒽醌
具有
升华性
,蒽醌
苷类无升华性



升华物
常具一定的晶型,可用做
蒽醌的鉴别


(
大黄蒽醌
的升华物为
羽毛状结晶
)
3.
溶解性
:

游离蒽醌

亲脂性强
;
微溶或不溶于水。

蒽醌苷
:极性增大,易溶于乙醇、甲醇中,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几乎
不溶于亲脂 性有机溶剂



羟基蒽醌苷及苷元
:有
酚羟基
, 溶于
碱性溶液
中,
酸化后又可析出沉
淀,该性质可用于提取分离。

4.
酸性
:

羧基、酚羟基


酸性强弱有以下规律:


羧基酸性较强
:
具有
芳 香酸
的通性,能
溶于碳酸氢钠溶液
中。


蒽醌苯环上β
-OH
酸性>α
-OH
酸性

⑶酚羟基
数目增多则酸性增强


羟基蒽醌类酸性
强弱顺序
及可以溶的
碱液
如下:用于提取分离羟基蒽醌类化合物


5.
碱性
:
羰基上的氧原子
有微弱的
碱性
+
浓硫酸
=
盐→阳碳离子



⑴大黄酚

暗黄
色,溶于浓硫酸转为

色,

大黄素


红色,溶于浓硫酸变为

色,


其他
羟基蒽醌在浓硫酸中一般呈


红紫色
。< br>
三、蒽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1.
菲格尔反应

2.
碱色呈色反应

四、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

1.
有机溶剂提取法:游离蒽醌,可用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氯仿、苯)
,提取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

1.
黄酮类化合物:泛指
两个苯环

A-
环与
B-
环)通过中央
三碳链
相互 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2.
黄酮类结构特征:具有
C
6
-C
3
-C
6
的基本骨架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以
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


一、黄酮的结构分类及典型代表化合物
分类依据:中央
三碳链的氧化程度

B
环连接位置

C -2

C-3
位)

三碳链是否成环


1.
黄酮类:
2-
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

C-3
位无氧取 代基



黄芩苷

黄芩
中主要
抗菌、消 炎
有效成分,
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


2.
黄酮醇 类:
2-
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

C-3
位有含氧取代基


(
槐米
中的
槲皮素及其苷(芦丁)
,后者具有
维 生素
P

作用,用作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剂
)
(
银杏叶中的
山柰酚、槲皮素
是黄酮醇类,具有
扩张冠状血管

增加脑血 流量
作用
)
3.
二氢黄酮(醇)类
:
C-2
、< br>C-3
位双键被还原物质


(
陈皮
中的
橙 皮苷
,有
维生素
P

作用,用于治疗
冠心病
)(< br>水飞蓟宾
具有
保肝、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的作用
)
4.
异黄酮类
:
B

连接在
C-3
位上


葛根总异黄酮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
等作 用;


葛根
主要成分
大豆素、大豆苷及葛根素
等,均能< br>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
症状,
大豆素
具有
雌激素样
作用。
5.
查耳酮类
:
两个苯环之间的三碳链为
开链结构
(
红花

红花黄色素
,具有
治疗心血管疾病
的作用
)
6.
花色素类
(
花青素
):
水溶性色素,多以
苷< br>的形式存在。

7.
黄烷醇类
(
儿茶素
):
儿茶的主要成分

+
)儿茶素。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
旋光性:
二氢黄酮、黄烷醇

肛裂-


肛裂-


肛裂-


肛裂-


肛裂-


肛裂-


肛裂-


肛裂-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2: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899.html

天然药物化学总结归纳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