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是什么单位-
1
、
X
线的发现者是德国科学家(威康·伦琴)
。
2
、
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现象。
3
、
(居里夫人,
玛丽
·
居里
)提出了放射性术语
4
、
居里夫妇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
5
、
辐射:
能量
以
电磁波
或
粒 子
(如
阿尔法粒子
、
贝塔粒子
等)的形式向外扩散。
6
、
电离辐射:指携带足以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态,从而使 这些原
子或分子发生电离现象的能量的辐射。分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非电
离辐射有紫外线、热辐射、可见光、无线电波和微波
7
、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区别:能量和电离能力。
8
、
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质子 、中子
的质量分别是
0.000549amu
,质子和中子是
1amu
9
、
质子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负电荷。
10
、
原子核质量小于构成他的核子质量之和,称作质量亏损。
11
、
同位素:
具有相同
质子
数,不同
中子
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12
、
235
/92u143:235
质量数,
92
质子数,
143
中子 数,
U
是元素符号
13
、
衰变:
指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粒子而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过程
14
、
活度的单位:贝克勒尔(
Bq
)
电离辐射的类型:粒子辐射和高能量电磁
波
15
、
电离辐射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考古、航天
16
、
ICRP: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IAEA:
国际原子能机构
17
、
吸收剂量(
D
)
:
单位质量物质受辐射后吸收辐射的能量。专用名
G y
当
量剂量
(H)
:
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 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
专用
名
Sv
有效剂量
(
E
)
:
在全身受到非均匀性照射的情况下,
受照组织或器官的< br>当量剂量与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乘积的总和。专用名
Sv
18
、
辐射权重因子
(Wr)
的作用
:
为辐射防护目的,对吸收剂量乘的因数。
19
、
组织权重因子
(Wt)
的作用:
对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进行修正。
20
、
有效剂量、当量剂量和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
H=Wr×
D
,
E=Wt
×
H
21
、
电离辐射对细胞的电离作用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对DNA
导致单链或双
链断裂。
22
、
随机 性效应:辐射效应的发生概率,而非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的效
应,不存在剂量阈值。
针对小剂量、小剂量率的慢性照射
。
23
、
确定性效应:有明确的阈值,阈值以下不会见到有害效应,达到阈值 则有
害效应肯定会发生。
针对大剂量、大剂量率的急性照射,主要是事故照射。
24
、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分为:骨髓型、肠胃性、脑型。
25
、
针对慢性放射病需要考虑:放射接触史、接触的放射剂量值、自觉症状、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慢 性放射病诊断的基本条件。
26
、
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物理性因素有剂量和剂量率、辐射品质、照射方
式
,生物因素有:不同种系、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细胞、组织或器官。
27
、
人体组织或器官对辐射高度敏感的有:性腺、胃肠上皮、胚胎组织、 淋巴
组织、胸腺、骨髓
中度敏感: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肝肾
肺上皮细胞
轻度敏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
不敏感:肌肉、软
骨和骨、结缔组织。
28
、
外照射危害由大到小:中子>γ、
X
>
B
>
a
,< br>
内照射:
a
>
B
、γ、
X
29
、
人类接触天然辐射照射的来源有: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
性核素。
30
、
3H
和
14C
可以由核试验和核电站产生 ,
环境监测中要对其进行监测,
并且
参与人体新陈代谢。
14C
可用 于年代测定。
31
、
天然辐射源的照射最主要的来源是氡,同位 素有
222Rn
、
220Rn
和
219Rn
32
、
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是
mSv
,外照射和内照射导 致的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
是
mSv
。土壤和岩石中
核素放射性活动浓度最高。
33
、
电离辐射医学应用有:
x
线诊断和介入、放疗、核医学。
核医学实践中
放射性来源是:各种放射性药物,即非封闭源。
特点:容易扩散,并污染工
作场所表面及环境介质。
34
、
电离辐射工业应用有:工业辐射、工业探伤、各类核子仪器、放射性测井
35
、
人为活动使环境中天然放射性水平升高的有:资源的开采与应用、建筑与
建材工业。
36
、
高空飞行关注机组人员辐射安全的原因:海拔高度增加,宇宙射线强度增
强。
37
、
减少人为活动引起的天然辐射照射,入手的方面有:应用环保建材、开窗
通风。
38
、
辐射防护的目的: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 低到
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ALARA
原则)
基本原则:实践的正当化、个人剂
量限值、辐射防护最优化
39
、
实践的正当性: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代价和危险时,实践才是正当
的。
个人剂量限制:为了避免发生辐射的确定性效应,并把随机性效应的发
生率将至可接 受的水平。我国个人剂量限值:连续
5
年平均有效剂量
20mSv
40
、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外照射,不超过国家规定的
剂量限制
三个要素是:时间、距离、屏蔽
41
、
常用于屏蔽
X
、γ射线的物质有:铅、铁、混凝土、水。
屏蔽中子的物
质有:水、石蜡、聚乙烯、混凝土、泥土、锂和硼
42
、
半值层
HVL
:当射线强度降低到初始值一半时,所需屏蔽材料的厚度。
43
、
防护γ射线要注意:
44
、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吸入、食入、皮肤渗入、伤口侵入
45
、
内照射的一般防护措施:包容、隔离、净化、稀释。
主要的:包容、隔
离、净化。
次要的是稀释。
46
、
放射性工作场所排出的气体处理方法:通风、稀释
废液:放置衰变。
47
、
放射性工作场所分区:
控制区、
监督区
非密封放射工作场所分级:
按日等
效最大工作量分甲乙丙三级。
48
、
核素的毒性分组:极毒组、高毒组、中毒组、低毒组。
49
、
控制区管理措施:设置警告标志、辐射水平指示、入口有防护用品、出口
有淋浴。
监督区管理措施:门口设立标牌
50
、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采取的管理方法:甲级参照一类、乙级参照二类,丙三
51
、
GB18871-2002
公众人员限值:
5年内平均值为
1mSv,
职业人员为
20mSv
,
16-18
岁徒工或学生限值:年
6 mSv
,眼晶体
50 mSv
,四肢或皮肤
150 mSv
。
52
、
以年当量剂量限值或摄入量限值的十分之一作为记录水平标准。
以年当
量剂量限值或摄入量限值的十分之三作为调查水平标准。
53
、
电离辐射标志通常放在:放射源包装容器、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上。
mg是什么单位-
mg是什么单位-
mg是什么单位-
mg是什么单位-
mg是什么单位-
mg是什么单位-
mg是什么单位-
mg是什么单位-
本文更新与2021-02-19 01: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851.html
-
上一篇:正确认识基站辐射
下一篇:莲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