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图片-
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 胆蕴热证:胁肋灼痛或刺痛,胁下拒按或痞块。伴畏寒发热,口
干口苦,恶心呕吐,身目微黄,大便干结 。舌质微红,苔薄白或微黄。
(二)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身目发黄。伴发热,纳呆呕恶, 小便黄,
胁下痞块拒按,便溏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
二、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评估疼痛的部位、诱因、程度、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
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 数字评分法(
NRS
)
”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出现
剧烈绞痛、腹膜炎或出现 厥脱先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
卧床休息,取屈膝仰卧位或右侧卧位,缓慢深呼吸。
3.
遵医 嘱穴位按摩,取右侧的肝俞、胆俞,强刺激胆囊穴、侠溪、太冲等
穴。
4.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腹痛点、脾俞等穴。
5.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肝俞、胆俞等穴。
(二)发热
1.
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被。
2.
高热者宜卧床休息,恶寒时注意保暖,根据需要物理降温。
3.
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
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大椎、曲池、合谷等穴。
5.
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三)黄疸
1.
观察巩膜、皮肤的色泽、黄染程度、二便颜色及伴随症状。
2.
皮肤瘙痒时,告知患者勿搔抓,修剪指甲,用温水清洗,禁用肥皂水擦
1
洗。
3.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脾、胃等穴。
4.
遵医嘱予中药保留灌肠。
(四)恶心呕吐
1.
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
呕吐时取半卧位,从上至下按摩胃部,以降胃气。
3.
可含服姜片,以缓解呕吐。
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
5.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神门等穴。
6.
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等穴。
(五)便秘
1.
评估排便次数、排便费力程度,观察大便性状、量。
2.
腹部按摩。
3.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天枢、关元等穴。
4.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胃、脾、交感、皮质下、便秘点等穴。
5.
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
内服中药(详见附录
1
)
。
2.
注射给药(详见附录
1
)
。
3.
外用中药(详见附录
1
)
。
(二)特色技术
1.
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2
)
。
2.
耳穴贴压(详见附录
2
)
。
3.
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
2
)
。
4.
穴位注射(详见附录
2
)
。
2
5.
穴位贴敷(详见附录
2
)
。
6.
腹部按摩(详见附录
2
)
。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
避免受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
2.
避免终日静坐少动,适度运动,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3.
着棉质、透气、柔软衣服,勿搔抓皮肤,禁用碱性淋浴用品。
(二)饮食指导
规律进食,禁烟酒、煎炸等食品,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1.
肝胆蕴热证:
宜食疏肝解郁、
清热利胆的食品,
如萝卜、
丝瓜、
绿豆等。
2.
肝胆湿热证:
宜食清热利胆、
化湿 通下的食品,
如苦瓜、
冬瓜、
绿豆等。
3.
便溏者:宜食山楂、乌梅,少食粗纤维的食品,如芹菜、韭菜等。
4.
便秘者:宜食清热、润肠通便的食品,如白萝卜等。
5.
食材宜采用煮、蒸、烩的烹饪方法。
6.
含钙食品勿与富含草酸、植酸的食品混合烹制、同餐食用。
(三)情志调理
1.
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心胸豁达,精神愉快。
2.
主动介绍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
3.
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度,增强治疗信心。
4.
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3
银屑病图片-
银屑病图片-
银屑病图片-
银屑病图片-
银屑病图片-
银屑病图片-
银屑病图片-
银屑病图片-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21: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652.html
-
上一篇: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炎护理案例
下一篇:《蝈蝈的叫声》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