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纳米技术的应用
李
天
一
1
2
级
药
学
四
班
2
0
1
2
5
1
5
1
0
1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纳米技术的应用
摘要
:
本文简介了靶向给药系统发展情况并对最新出现的靶向给药技术——磁性
药物靶向, 纳米生物机器人,纳米药物载体做了大体的介绍。
关键字
:靶向给药系统
纳米药物
纳米机器人
近年来,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同时新的技术也不断被应用到医药领域,
出现
了一大批新的药物制剂。
这些新出现 的药物制剂在质量和剂型上相比较以往产品
有很大的优势。近年来,研究靶向给药系统的趋势大热。靶向 给药系统
(Drug
delivery system)
诞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一种新的制剂技术和工艺,是指药物通
过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浓 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的给药系统。
在传统的药物递送系统里,常规化疗药物可以静脉注射,也可以口服
。药
物 从被注射的地方或者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运动到心脏再到全身其他区
域,
对于药物要靶向 的小区域来说,
这个方法的效率非常低,
想达到希望浓度就
导致要使用大剂量化疗剂,
化疗剂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
也产生了全身严重的毒
副作用,比如贫血、呕吐、精神萎 靡、脱发、溃疡以及白血
球数量下
降而引发
的炎症等,
迫使患者停止治疗间。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如何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和
途径使药物进入并作用到身体 的希望靶点。
药物靶向递送治疗可以有效解决这些
问题,
它通过将药物尽可能有选择地 运送到靶部位,
提高靶部位的药物浓度
,
减
少药物对全身正常组织毒副作用,来改善癌症治疗的效果。
药物靶向递送有多种分类
,目前主要采用按靶向作用方式分类
:
被动靶
向
,对靶细胞无识别能力气,但可经血循环到达它们不能通过的毛细血管床
,
并在该部位释药
;
主动靶向,
表面经修饰的药物载
体可以不被吞噬系统识别
,
或连接有特定的配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
物理靶向,应用外加温度或
磁场
等将药物载体控制靶到特定部位。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都是按照
药物在 体内的
沉积来完成的,在靶向精确性、药物浓度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用于把药
物定向到 靶点物理靶向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法
。
磁性药物靶向治疗是物理靶向药物 递送的一种。
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磁性纳米
粒子表面涂覆高分子,
与药物结合后静脉注射 到动物体内,
在外加磁场下通过纳
米微粒的磁性导航,
使其移向病变部位,
达 到定向治疗的目的。
这就是磁性纳米
粒子在药物学中应用的基本原理
。单纯使用身体外部磁场只能对于浅表部位病
冻伤-
冻伤-
冻伤-
冻伤-
冻伤-
冻伤-
冻伤-
冻伤-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8: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543.html
-
上一篇:青春期性发育影响因素(修改)
下一篇: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简介,历史及上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