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
高血压药枕
我国古代的人们早就发现,用装了药物的枕头(即药枕)来睡 觉,能起到有良好的防病保健的作用,并可以防治
多种慢性疾病,从而形成了独特的
“
药枕疗法
”
。
药枕
疗法对高血压病有良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其作 用的机理是多方面的。一般选用具有平肝潜阳、宁心安神、
清脑明目的中药,如杭白菊、野菊花、罗布麻 、淡竹叶、青木香、夏枯草、决明子、蔓荆子、桑叶、薄荷、白芷、川
芎、晚蚕砂、珍珠母,以及茶叶、 绿豆等。
这些药物通过以下途径而发挥作用:一是通过鼻腔闻到中药特有的芳香气味,达到“ 闻香治病”的作用;二是中
药有效成分通过头项部的有关穴位,经皮肤毛孔进入人体经脉,起到疏通气血 、调节体内气机平衡的作用。三是睡眠
时头颈部的体温,促使枕内药物成分以微粒子的形式缓慢释放出来 ,从而起到缓慢而持久的降压和稳压的效果。
临床观察证实,
患者使用降压药枕3
-
6
个月以后,
降压有效率可达
80
%以上。同时, 这种药枕对高血压引起的头
痛、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胸闷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中风后遗症 、神经衰弱、偏头痛、鼻炎等也有良好
疗效。
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病情 ,选择上述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作枕芯,制成软硬适度,清香宜人的药物
枕头。药枕的种类很多,有布式 、薄型、石式、木式、囊式等多种。
此外,近年来有关单位还研制出电疗药枕、磁疗药枕、音 乐枕头等特殊的药用枕头,应用得当,也能起到保健和
治疗作用。此外,病家还可根据自己的病情,自己 制作降压药枕。
药枕的制作方法是:花类、叶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搓成碎末;根茎、木本、 藤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或烘干,粉
碎成粗末后使用;矿物质、角质类药物必须打碎成米粒状碎块,或加工 成粉装后使用;种子类药物必须去除灰尘,或
清洗后晒干使用;含有芳香、挥发类成分的药物,一般不需 加工炮制,可直接混入其他药末中使用。
药枕的包裹用料宜选用松、柔、薄、透气性能良好的 棉布、纱布,以利于药物的挥发,不用化纤、尼龙的布料。
药枕底层枕芯可加垫塑料布一块,以防止药物 渗漏,弄脏床单。一般药枕的长度为
60
-
90
厘米,宽度为
20< br>-
35
厘米,
也可根据各人爱好和需求,制成各种形状及大小的药枕。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降压药枕配方,供选用:
1、枯草荷叶枕:用夏枯草
1 000
克,荷叶
500
克制成药枕。功能清泻肝火,平肝降压。主治肝火上炎型的高血 压
病。
2、桑叶地黄枕:用桑叶、干地黄、巴戟天各
500
克,丹 皮
200
克,制成药枕。功能双补阴阳。适用于阴阳两虚
型高血压病。
3、桑菊枕:用桑叶、菊花各
500
克,薄荷
30
克,冰片
20
克。制成药枕。功能平肝潜阳,芳香降压。主治肝阳
上亢型高血压病。
4、 菊花决明枕:用白菊花(或野菊花)
1500
克,决明子
1000
克制成药枕 。该枕功能平肝泻火,明目降压,主治
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
5、天麻钩藤枕:用天 麻
200
克,钩藤
1500
克,罗布麻叶
300
克,共研粗 末,制成药枕。功能平肝熄风,清肝降
压。主治肝风内动型高血压病,血压较高,有中风危险者。
6、黑豆磁石枕:用黑豆、生磁石各
1000
克。先将生磁石打碎至高粱米粒大小 ,与黑豆混合抖匀,装入枕芯,制
成药枕。该枕功能滋补肝肾,养阴降压。主治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 br>
7、晚蚕砂枕:夏季收集家蚕幼虫的新鲜粪便,当即晒干或烘干,除去杂质,装入枕芯,制成药 枕。该枕功能化
浊除湿,祛痰降压。主治痰浊内蕴型高血压病。
8、
菊芎丹 白枕:用菊花
100
克,川芎
400
克,丹皮、白芷各
200
克。体胖、午后有潮热者,丹皮用量可加至
300
克;头痛遇寒即发者,可另加细辛
2000
克。每袋药连续可用半年。该枕功能清肝明目,活血通络。主治肝郁化火型高
血压病。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
玉米,玉蜀黍的种子,又名苞米,俗称苞谷。
用玉米磨成的玉米面,又称棒子面,是北方做窝窝头的主要原料。
玉米虽然是粗粮,但其营养价值并不低于细粮大米。除淀粉和钙的含量略低于大米 之外,所含蛋白质、脂肪、磷、
铁以及
B
族维生素都高于大米。
玉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
《本草纲目》说它有
“
调中开胃
”
的功效;
《本草推陈》则称
“
煎服有利尿之功
”
。但通 常作
药治病的,并不是玉米,而是玉米须,正式收载于古药书《滇南本草》
。
平淡无奇的玉米须应用得当,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加之药性平和,所以医生乐于 使用,民间也广泛应用。自古
以来,玉米须主要用于利尿消肿。现代用来治疗肾炎水
肿、肝硬化腹水以及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慢性肾炎,还有助 于改善肾功能和减少尿蛋白。一般可用新鲜玉米须煎汤代茶,饮用量以不超过每日尿量为
限度。治疗肾炎 水肿,可加鲜茅根
60
克煎服或与冬瓜皮、赤小豆各
30
克同煎服用;治疗肝 硬化腹水,可加半边莲
30
1
白塞病-
白塞病-
白塞病-
白塞病-
白塞病-
白塞病-
白塞病-
白塞病-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7: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491.html
-
上一篇:头痛眩晕的食疗秘方
下一篇:私人医生协议(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