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油-
沉香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大家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 ,
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
看到它们的身影,
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
沉香丸这
种方剂也不例外,
那么沉香丸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
下
面就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沉香(锉)肉苁蓉(酒浸,切,焙)黄耆(锉)瞿麦穗
磁石(火
煅、酣淬三至七遍)滑石各
30
克
【制法】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膏淋。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温酒送下,不拘时。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第
1
页
【处方】
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桂心
1< br>两,诃黎勒
皮
1
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肉豆蔻半两(去壳)
,麝香
1
分(细研)
。
【制法】
上为末,加麝香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气膈。
【用法用量】
每服
1
丸,以姜、枣汤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
【处方】
沉香
1
钱,乌药
3
钱,茯苓半两,陈皮半两,泽泻半两,香附子
半 两,麝香半钱。
第
2
页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肾久虚,
水饮停积,
上乘肺经,
咳嗽短气 ,
腹胁胀,
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
20-30
丸,以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鸡峰》卷十二
【处方】
人参
5
分,白术
1
两,陈皮(去白)
1
两,枳壳(麸炒)
1
两,
桔梗
1
两,青礞石(消煅金色)
1
两,炙甘 草
5
分,沉香
5
分,
朱砂(水飞)
1
钱,黄连1
钱半。
【制法】
神曲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惊风客忤,神昏不食。
第
3
页
【用法用量】
以麦门冬煎汤送下。
【摘录】
《育婴秘诀》卷二
【处方】
沉香半两,木香半两,舶上茴香(微炒)半两,乌药半两,菟丝
子 (酒浸
3
日,研如泥)半两,金铃子(每个锉为
8
片,逐个入
去壳巴 豆
3
粒,麸炒熟,去巴豆不用,只用金铃子)半两,桃仁
1
两(银器中炒香, 去皮尖,研)
。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壮元气。主膀胱久冷滞气。
【用法用量】
每服
10-15
丸,空心以温酒或盐汤送下。初服
3
日,觉小便多,
或下泄为验 。
第
4
页
【摘录】
《百一》卷十五
【处方】
沉香(锉)
1
两,白芷
1
两,乌药(锉)
4
两,丁香半两 ,茴香
子(炒)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下脏冷气,腰膝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
1
丸,食前以温酒嚼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
沉香半两,阿魏半两(以少面和溶,作饼子,炙令黄)
,木香
1
第
5
页
分,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
,槟榔半两,吴
茱萸
1
分(汤浸
7
遍,焙干,微炒),茴香子半两,青橘皮
1
分
(汤浸,去白瓤,焙)
,硼砂
3两(不夹石者,细研,以汤
1
盏
化,澄去滓取清,纳银器中煎成霜,研入)
,蛜螂
1
两(生用)
。
【制法】
上为细末,加硼砂令匀,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奔豚气,小腹积聚疼痛,或时上攻,心胸壅闷。
【用法用量】
每服
20
丸,食前以姜盐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
千金子肉(去油)
8
钱,五倍子
8
钱,木香
5
钱,沉香
5
钱,麝< br>香
2
钱,山慈菇
1
两,红芽大戟
7
钱。
【制法】
第
6
页
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肿胀。
【用法用量】
淡姜汤送下。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五
【处方】
沉香
1
钱,干姜(炮)
1
钱,羌活(去 芦头)
1
钱,楝实
1
钱,
木香
1
钱,甘草(炙,锉 )
1
钱,肉豆蔻(去壳)
1
钱,诃黎勒
皮
1
钱,< br>延胡索
1
钱,肉苁蓉
(酒浸,
切,
焙)
1
钱 ,芎?
1
钱,
当归(焙)
1
钱,蓬莪术(煨,锉)
1
钱,茴香子(炒)
1
钱,
乌头(生,去皮脐)
1
钱,天麻
1
钱,人参
1
钱,丁香(大者)
半两,
白檀香
(锉)半两,
青橘皮
(去白,
焙)
1
两半,
附子(炮
裂,去皮脐 )
1
两半,桂(去粗皮)
1
两半,巴戟天(去心)
1
两半, 牛膝(酒浸,切,焙)
1
两半,蒺藜子(炒去角)
2
两,
丹砂(研)
1
分。
第
7
页
【制法】
上
25
味为末,加丹砂再同研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冷气,两胁胀满,背膊拘急疼痛,饮食减少,噎塞不通,真
气虚弱,精神昏暗,困倦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
1
丸,煨生姜、橘皮汤嚼下,温酒送下亦可,空心、食前各
1
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
沉香
3
钱,木香
3
钱,白檀
3
钱,胡桃
3
钱(去皮,生用)
,丁
香
3
钱,枸杞子
3
钱,八角 茴香
3
钱,全蝎
5
钱(去毒,炒)
,
小茴香
5钱(盐炒)
,川楝子
5
钱(去核,炒)
,葫芦巴
5
钱, 破
故纸
5
钱(去壳,酒浸,以上葫芦巴、破故纸
2
味,用羊肠
1
尺
5
寸长,盛药在内,以好酒煮令熟,瓦器窨干)
,川山甲
3< br>钱(酥
炙黄色)
,菟丝子
5
钱(酒浸)
,巨胜子(即胡麻子)
5
钱,远志
5
钱
(去心)
,
韭子
5
钱
(酒浸)
,
莲花蕊
3
钱,
川心巴戟
5
钱
(去
第
8
页
心,酒浸)
,干山药
5
钱,山茱萸
5
钱(去核)
,知母
5
钱 ,仙灵
脾
2
钱(酥炙)
,青皮
3
钱,陈皮
3
钱,白茯苓
5
钱,牛膝
3
钱
(酒浸)
,
黄精5
钱,
天门冬
5
钱
(汤润,
去皮)
,
麦门冬
5
钱
(汤
润,
去核心)
,
人参
3< br>钱,
熟地黄
2
钱,
乳香
2
钱,
生地黄
2
钱,
细墨
5
钱(烧灰,净)
,五味子
5
钱,肉 苁蓉
5
钱(酒浸)
。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令 人通灵,
多强记,
养五脏,
壮筋骨,
行轻健,
止麻痛,
辟寒 暑,
延年保命,黑发驻颜,不老,明目牢齿。主男子喘急虚弱,腰脚
疼痛,不思饮食,精神困倦 ,面色无光,阳事衰弱,一切风气。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空心、临卧各
1
次,温酒、盐汤任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
【处方】
沉香
1
两,木香
1
两,桂心
1
两,白术
1
两,诃黎勒皮
1
两,高
第
9
页
良姜
1
两(锉)
,附子
1
两(炮裂,去皮脐)
,荜澄茄
1
两,厚朴
1
两(去粗皮,涂姜汁炙 令香熟)
,当归
1
两(锉,微炒)
,肉豆
蔻
1
两( 去壳)
,槟榔
2
两,青橘皮
1
两(汤浸,去白瓤,焙)
。< br>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虚积冷,脾肾气上攻,心腹壅胀,不思饮食,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
沉香
1
两,补骨脂
1
两(微炒)
,附子
1
两(炮裂,去皮脐)
,青
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槟榔
1
两,黄耆半两(锉)
,石< br>斛
1
两(去根,锉)
,熟干地黄
1
两,桂心
1
两,白茯苓
1
两,
白术
1
两(去根,锉)
,芎?半两,人 参半两(去芦头)
,干姜半
两(炮裂,锉)
,牛膝
1
两(去苗),五味子半两。
第
10
页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虚惫,除冷,暖脾肾,益气力,思饮食。主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空心以盐汤送下;暖酒送下亦得。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
沉香(锉)半两,丁香半两,熏陆香半两,犀角屑
3
分,升麻
3
分,木香
3
分,羚羊角屑
3
分,黄芩(去黑心)
3
分,栀子仁
3
分,麝香(研)
1
钱,鬼臼
1
两,芒消
1
两, 大黄(锉,炒)
1
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第
11
页
【功能主治】
时行瘟疫,恶气热毒攻心胁,气满胀急及注忤鬼气。
【用法用量】
每服
10-20
丸,以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
沉香
1
两,
木香
1
两,
陈橘皮
(汤浸,
去白瓤)
1
两,
桂心
1
两,槟榔
1
两,丁香
1
两,羌活
1
两,郁李仁(汤浸,去皮 ,微炒)
1
两,芎?
1
两,川大黄(锉碎,微炒)
1
两,枳 壳(麸炒微黄,
去瓤)
1
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冷气上攻,心腹胀满,不思饮食,大肠秘滞不通。
【用法用量】
第
12
页
每服
30
丸,以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
丁香
2
两,木香
2
两,茴香
2
两,沉香
2
两,青橘皮
1< br>两,枳实
1
两,
槟榔
2
两
(碎用)
,
牵牛
3
两
(醋浸令软,
去醋,
炒令熟)
,
阿魏< br>1
分(面裹烧熟,焙干)
,吴茱萸
2
分(汤浸,洗
7
次,醋
浸
1
宿,炒)
。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膈气。
【用法用量】
每服
15
丸,以姜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四引《指南方》
第
13
页
【处方】
沉香半两,丁香半两,犀角(镑)半两, 枳实(去瓤,麸炒)半
两,肉豆蔻(去壳,炮)半两,木香半两,蓬莪术(炮)半两,
胡椒1
分,
槟榔(锉)
4
枚,
乳香
(研)
半两,没 药
(研)
半两,
巴豆(去皮心,研,出油)
1
钱,麝香(研)
1
钱。
【制法】
上药先捣前九味为末,与巴豆、没药、乳香、麝香和令匀,糯米
粥为丸,如莱菔子大。
【功能主治】
霍乱,心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
每服
5
丸,加至
10
丸,以生姜、橘皮煎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
沉香(锉)
1
两,芍药(炒)
3
分,益 智仁
3
分,厚朴(去粗皮,
第
14
页
生姜汁炙,锉)
3
分,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红
豆蔻
(去皮)
半两,
白茯苓
(去黑皮)
半两,
枳壳
(去瓤,
麸炒)
半两,木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槟榔(锉)半两,附子
(炮裂,去皮脐)半两,甘草(炙,锉)
1
分半。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
20
丸,炒生姜、木瓜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
沉香
1
两,木香
1
两,槟榔
1
两,苦楝子
1
两,桂心
1
两,茴香
子
1
两,当归
1
两 (微炒)
,丁香
2
两,桃仁
1
两(汤浸,去皮
尖双仁,麸炒微黄)
,
肉豆蔻
1
两
(去壳)
,
干姜半两
(炮裂,
锉)
,
吴茱萸半两(汤浸
7
遍,焙干,微炒),干蝎半两(微炒)
,阿魏
第
15
页
1
两(面裹煨,面熟为度)
,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
蓬 莪术
1
两,硫黄
1
两半(细研,水飞过)
。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脏虚冷气攻,
心神闷乱,
四肢逆冷,
腹胁 胀满疼痛,
喘促呕吐。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
【别名】
七香丸
【处方】
沉香
3
分,麝香< br>1
分(细研入)
,白檀香
3
分,木香
3
分,藿香3
分,丁香
3
分,零陵香
3
分,槟榔半两,白芷半两,诃黎勒皮
3
分,肉豆蔻
1
两(去壳)
,芎?
3
分,桂心3
分,香附子半两,
第
16
页
当归
3
分(锉碎,微炒)
,细辛
3
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脾胃气虚,腹胀呕吐,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
七香丸(原书卷九十八)
。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处方】
沉香、刀豆、五味子、菟丝子。
【功能主治】
肾虚气喘。
【用法用量】
青铅煎水泛丸。
第
17
页
【摘录】
《引经证医》卷四
【处方】
丁香
1
分,木香
1
分,吴茱萸
1
分,茴香
1
分,沉香
1< br>分,青橘
皮
2
两,肉豆蔻
2
两,槟榔
2
两( 黑牵牛
2
两,醋浸令软,连
2
味同炒,令牵牛熟去出)
。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由忧思惊恐寒热,动伤其气,结于胸膈之间,而致膈气。
【用法用量】
《御药院方》有麝香一钱。
【摘录】
《鸡峰》卷二十
【处方】
第
18
页
沉香
1
两,肉 苁蓉
1
两(酒浸
1
宿,刮去皱皮,炙干)
,牛膝
1
两
(去苗)
,
当归
1
两
(锉,
微炒)
,< br>虎胫骨
2
两
(涂酥炙,
令黄)
,
栗子
2两
(去壳,
微炒)
,
木香
1
两,
骨碎补
1
两,
附子
1
两
(炮
裂,
去皮,
脐)< br>,
腽肭脐
1
两
(酒刷,
微炙)
,
甘草
1
分
(炙微赤,
锉)
,续断
1
两半,熟干地黄
1
两,独活
1
两,白芷
1
两,刘奇
奴
1
两, 芎?
1
两,黄耆
1
两(锉)
,桃仁
1
两(汤浸,去 皮尖
双仁,麸炒微黄)
,牡丹
1
两,败龟
1
两(涂醋炙微黄 )
,川大黄
1
两(锉碎,微炒)
。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筋骨,
益精髓,
通血脉,
止疼痛。
主踠折伤损,
落马坠车磋跌,
筋骨俱碎,黯肿疼痛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
30
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七
第
19
页
玉米油-
玉米油-
玉米油-
玉米油-
玉米油-
玉米油-
玉米油-
玉米油-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6: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365.html
-
上一篇:介绍一个传统中成药十全大补丸-罗大伦
下一篇:通用中药功效归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