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养胃粥-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
家共识(完整版)
淋
巴
浆
细
胞
淋
巴
瘤
/
华
氏
巨
球
蛋
白
血
症
(
l 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m
macr oglobulinemia,
LPL/WM
)是一种少
见的惰性成熟
B细胞淋巴瘤,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所占比例
<2%
。
近年来
国际 上对
LPL/WM
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
[
1
]
,而
国内对
LPL/WM
认识较晚,对其诊断、治疗比较混乱,为提高我国 临床
工作者对
LPL/WM
的认识水平,规范其诊断及治疗,中国抗癌协会血液
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以及中国抗淋
巴瘤联盟组织相关专家制订了 本共识。
一、定义
LPL/WM
是由小
B
淋巴 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淋巴
瘤,常常侵犯骨髓,也可侵犯淋巴结和脾脏,并且不符合其 他可能伴浆细
胞分化的小
B
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
LPL
侵犯骨髓同 时伴有血清单克隆性
IgM
丙种球蛋白时诊断为
WM[
1
]
。
90%~95
%的
LPL
为
WM
,仅小部分
LP L
患者分泌单克隆性
IgA
、
IgG
成分或不分泌单抗隆性免疫球蛋 白
[
1
,
2
]
。
由于非
WM
型< br>LPL
所占比例低,相关研究较少,本共识仅探讨
WM
相关
标准,非< br>WM
型
LPL
的治疗等参照
WM
进行。
二、诊断、分期、预后和鉴别诊断
(一)
WM
诊断标准
[
3
]
1
.血清中检测到单克隆性的
IgM
(不论数量)。
2
.
骨髓中浆细胞样或浆细胞分化的小淋巴细胞呈小梁间隙侵犯
( 不论
数量)。
3
.
免疫表型:
CD19
(
+
)
,
CD20
(
+
)
,
sIgM
(
+
)
,< br>CD22
(
+
)
,
CD25
(
+
) ,
CD27
(
+
),
FMC7
(
+
),< br>CD5
(
+/-
),
CD10
(
-
),CD23
(
-
),
CD103
(
-
)。
10%~20%
的患者可部分表达
CD5
、
CD10
、
或
CD23
,此时不能仅凭免疫表型排除
WM
。
4
.除外其他已知类型的淋巴瘤。
5
.
有研究者报道
MYD88 L265P
突变在
WM中的发生率高达
90
%以
上
[
4
]
,但其阳性 检出率与检测方法和标本中肿瘤细胞的比例等有关,
MYD88 L265P
突变也可见于其他 小
B
细胞淋巴瘤、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等。因此
M YD88
L265P
突变是
WM
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志,但非
特异性诊断指标。
注:
LPL/WM
无特异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遗传学改 变,故
LPL/WM
的诊断是一个排他性诊断,需要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等检查结果进< br>行综合诊断。
虽然通过骨髓检查可诊断
LPL/WM
,
但如有淋巴结肿 大仍建
议尽可能获得淋巴结等其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除外其他类型淋
巴瘤可能。
(二)分期和预后
WM
的国际预后指数(
ISSWM
)是目前
WM
较公认的预后判断系统
[
5
]
,该预后系统 包括
5
个独立预后因素:年龄
>65
岁,
HGB
≤
115 g/L
,
PLT
≤
100
×
109/L
, β
2
微球蛋白
>3
mg/L
,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70
g/L
,以上各项为1
分,依据这
5
个因素可将
WM
患者分为预后不同的
3
个危险组:
低危组:
0
或
1
分且年龄 ≤
65
岁;
中危组:
2
分或年龄
>65
岁;
高危组:
>2
分。
有研究者发现纳入血清
LDH
升高的因素可将高 危组
WM
患者进一步分为预后不同的两组,伴
LDH
升高的高危组患者预后更 差
[
6
,
7
]
。
(三)鉴别诊断
1
.与
IgM
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 蛋白血症(
MGUS
)、多发性骨髓
瘤(
MM
)等鉴别:
(
1
)
IgM
型
MGUS
:
I gM
型
MGUS
的诊断标准
[
3
]
:①有血清单克 隆
IgM
蛋白;②骨髓中
无淋巴浆/浆细胞浸润;③无其他
B
淋巴细 胞增殖性疾病的证据;④无相
关器官或组织受损的证据,如淋巴瘤浸润所致的贫血、肝脾肿大、高黏滞< br>血症、系统性症状,或淋巴结肿大,以及浆细胞疾病所致的溶骨性损害、
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或 贫血。
(
2
)
IgM
相关性疾病:
这 类患者由于单克隆性
IgM
升高引起的相关症状,如症状性冷球蛋白
血症、淀粉样变, 或自身免疫现象如周围神经病、冷凝集素病,而骨髓无
淋巴浆细胞、无淋巴瘤证据时,应诊断为
IgM
相关性疾病更为妥当。
(
3
)
IgM
型
MM
:
IgM
型
MM
非常少见,
细胞形态学为浆细胞形态,
免疫表型为高表达CD38
、
CD138
,而
CD19
、
CD20
、
CD45
阴性,常伴溶骨性损害等,这
些特征是
IgM
型
MM
与
WM
鉴别的主要标志。约
1
%的
IgM
型
MM
可
在形态学上表现为淋巴样细胞,并可表达
CD20
,但这部分 患者常伴有
t
(11; 14
)(
q13;q32< br>),而
WM
常不伴有
14q32
易位,可作为两者的鉴
别点。
2
.与其他
B
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B-CLPD< br>)鉴别:
多种
B-CLPD
可伴有血清单克隆性
IgM成分,
并出现浆细胞分化的形
态学特征,从而需与
WM
鉴别,如慢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
MZL
) ,不典型的
WM
和
MZL
伴有浆细胞分化时尤其难以鉴别。具体鉴别参照《中 国
B
细胞慢
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专家共识(
2014
版)》
[
8
]
。
三、治疗
(一)治疗指征
无症状的
WM
患者不需要治疗。
WM
治疗指征为:
B
症状;症状性高
黏滞血症;周围神经病变;器官肿大;淀粉样变;冷凝集素病;冷球蛋白
血症 ;疾病相关的血细胞减少(
HGB
≤
100 g/L
、
PLT <100
×
109/L
);
髓外病变,
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
Bing-Neel综合征)
;
巨大淋巴结;
或有证据表明疾病转化时。单纯血清
IgM水平升高不是本病的治疗指征
[
9
]
。若血细胞减少考虑是自身免疫性因 素所致,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若
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则针对原发病治疗。
(二)治疗前评估
治疗前(包括复发患者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应至少包括:
1
. 病史(包括详细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和体格检查(特别是淋巴结
和脾脏大小,有无周围神经病表现)。
2
.
体能状态评分:
如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
(
ECOG
评分)
。
3. B
症状:盗汗、发热、体重减轻。
4
.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
5< br>.血生化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血钙)、
LDH
、β
2
微球蛋白等 。
6
.免疫学检测:①免疫球蛋白定量:至少包括
IgM
、
IgA
、
IgG
水平;
②血清蛋白电泳;
③血免疫固定电泳;④
24 h
尿蛋白定量;
⑤
HBV
、
HCV
检测。
7
.
病理检查:
①淋巴结病理+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分析;
②和
(或)
骨髓活检+涂片+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分析;③骨髓液或肿瘤组织进行
MYD88 L 265P
突变检测(有条件的单位建议骨髓液采用
CD19
磁珠分选
后进行检 测)。
8
.影像学检查:颈、胸、全腹部
CT
检查。
< br>其他可做的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直接抗人球蛋白
实验(怀疑有溶血时必做)和 冷凝集素检测;神经功能相关检查(怀疑周
围神经病时可查抗
MAG
抗体和抗
GM1
抗体)。
(三)一线治疗选择
有治疗指征患者的一线选择 主要依据患者年龄、主要症状以及是否行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SCT
)等来选择。 依据骨髓干细胞毒性分类的推
荐方案详见
表
1
,主要方案用法、疗效及注意事 项详见
表
2
。各个方案间
疗效无直接比较,有效性数据仅供参考。另外方案选 择时注意以下几点:
健脾养胃粥-
健脾养胃粥-
健脾养胃粥-
健脾养胃粥-
健脾养胃粥-
健脾养胃粥-
健脾养胃粥-
健脾养胃粥-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3: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227.html
-
上一篇:肿瘤简答、名词解释及问答
下一篇:鼻腔NKT细胞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