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解读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13:44

倍力乐-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胃溃疡的症状及治疗)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完整版)》解读


近年,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的基 础研究、新的预后标志、诊
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为提高我国血液科医师对CLL
诊断、
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
CLL
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
2015
年版
CLL/
小淋巴
细胞淋巴瘤(
SLL
)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 现就
2018
年版
新修订指南进行解读。

一、诊断
CLL

SLL
均为单克隆、成熟样小淋巴细胞的淋巴系统恶性疾病,两
者的区别在于
CLL
临床多表现为外周血和骨髓异常淋巴细胞浸润的白血病
样表现;而
SLL
多为淋巴器官肿大的淋巴瘤样表现和骨髓受累。

(一)诊断标准

CLL
诊断要求外周血
B
淋巴细胞≥5
×
109/L
;外周血
B
淋巴细胞必须
经流式细胞术 检查确认为克隆性,即细胞表面限制性表达免疫球蛋白的κ
或λ轻链

sIg
κ或
sIg
λ)

另外,
sIg
阴性
CD19细胞
>25%
也支持克隆性。
外周血涂片的形态学特征为成熟样小淋巴细胞
(观察
CLL
细胞形态学外周
血涂片优于骨髓涂片),这些细胞可能混有大而不典型 的细胞、分裂细胞

<55%
的幼稚淋巴细胞(简称幼淋细胞)。如果外周血幼淋细胞 占淋巴
细胞的比例≥
55%
则诊断为幼淋细胞白血病(
PLL
),细 胞形态学对诊断
B-PLL
至关重要;
10%~54%
则诊断为
CL L/PL

CLL
的一种变异型),幼


淋细胞比例增高 者预后不佳,同时需结合其他指标确认是否转化,特别是
进行性增高时。对于外周血存在克隆性
B
细胞,但
B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5
×
109/L
,同时不伴有淋巴结和器官肿大(所有淋巴结
<1.5
cm
)、血
细胞减少 和淋巴增殖性疾病相关症状的患者,
应诊断为单克隆
B
淋巴细胞
增多症(MBL
);
MBL
大多
CD5+
,且呈典型的
CLL< br>表型,也可
CD5
-;
CLL
表型的
MBL

根据外周血
B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分为低计数
MBL

<0.5×
109/L
)及高计数
MBL
(≥
0.5
×
109/L
),前者进展为
CLL
的风险很小,
无需常规随访,后者每年1%~2%
进展为需要治疗的
CLL
,所以处理原则
同早期
CL L
。几乎所有的
CLL
来自
MBL
,所以确诊的
CLL患者,应尽可
能追溯既往血细胞变化,
可以初步了解疾病进展速度。
对于非
CLL
表型的
MBL
应进行包括影像学在内的系统检查,
以排除其他外周血 受累的非霍奇
金淋巴瘤。

对于外周血
B
淋巴细胞
<5×
109/L
,同时伴有骨髓浸润所致血细胞减
少或贫血的患者(无论有无髓外病 灶)也应诊断为
CLL

SLL
的诊断必须
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 实存在由于肿瘤细胞浸润导致的淋巴结和(或)
脾脏肿大,同时外周血
B
淋巴细胞<5
×
109/L


(二)免疫表型

大多 数
CLL
细胞表达
CD5
(表达强度低于
T
细胞,临床上需 注意假阴
性可能)和
B
细胞抗原
CD19

CD20

CD23
。典型的
CLL
免疫表型为
CD5+

CD23+

CD43+/
-、
CD10
-、
CD19+

CD20dim

dim
:弱
表达)、
sIgd im

CCND1
-(此抗原需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部分
患者可能表现 为
sIgbright

bright
:强表达)、
CD23

/dim

FMC7



阳性。由于同样是
CD5+
的套细胞淋巴瘤(
MCL
)或
CD5+

FMC-7+

CD23
-,
sIg

CD20
表 达强于
CLL
等的其他
B
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
病(
B-C LPD
),与
CLL
有类似的免疫表型,因此对于免疫表型不典型的
CLL< br>(
CD23dim
或阴性、
CD20bright

sIgb right

FMC-7+
等),需
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CD20 0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CCND1

SOX11
LEF1
等(
CLL
表达
CD200

LEF1

MCL
表达
CCND1

SOX11
),以
及 荧光原位杂交(
FISH
)检测
t

11;14
),以便与
MCL
相鉴别。

(三)鉴别诊断

CLL
主要需 与其他
B-CLPD
鉴别,

MCL

脾边缘区淋巴瘤
SMZL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LPL

/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WM


滤泡淋巴瘤

FL


毛细胞白血病(
HCL
)等。细胞形态学、免 疫分型、细胞化学染色是基本
的鉴别手段,部分患者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包括骨髓、淋巴结、脾脏等)、
染色体核型分析、
FISH
及基因突变等检查手段才能确诊,具体参照
B

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2018年版)

(中
华血液学杂志
2018
年第
5
期 )。另外临床上诊断
B-CLPD
时需注意以下
问题:①诊断
CD5
阴性
CLL
需特别慎重,尤其要注意假阴性可能;②除
CLL

MC L
外,其他如
LPL/WM

SMZL
等也可
CD5
阳性。

二、预后指标

CLL
患者中具有明确预后意义的指标为 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免疫球蛋
白重链可变区(
IGHV
)基因突变状态、β
2
微球蛋白(β
2-MG
)、疾病临
床分期(
Rai/Binet分期)和年龄等,这些指标已经过较大规模样本的检
验,建议常规开展。



由于
CLL
细胞为相对成熟的淋巴细胞,分裂能力差,常规核型分析难以获得中期分裂象或质量差,
CpG
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可以将 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提高到近
80%
,且可以发现复杂核型(预后差)
等异常,应尽可能 开展。间期
FISH
不受细胞是否分裂的影响,是目前国
内外最常用的细胞遗传学检测 技术,采用
FISH
与一组探针可以发现大约
80%

CLL
患者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并且这些异常对于
CLL
的治疗
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具有 重要的意义。具有单纯
del

13q
)的
CLL
患者预< br>后较好,染色体正常和
+12
预后中等,而具有
del

11 q
)(
ATM
基因缺
失)或
del

17p


TP53
基因缺失)的
CLL
患者预后明显差于染色体正常或单纯
del

13q
)的患者。同时由于
CLL
疾 病进展过程中可能获得新
的遗传学异常,因此对于临床上出现疾病进展、复发、耐药的患者在接受
新的治疗方案前应该再次进行
del

17p


del

11q

等检查。
del

17p
)< br>的阳性标准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一般认为至少
>10%


初诊
CLL
患者需进行
IGHV
基因突变状态检测。
IGHV
基因突变状态
(以
2%
突变为判定标准)是判断
CLL
预后的独立 指标,不具有
IGHV

因突变的
CLL
患者预后明显差于具有突变 的患者,
同时
VH3-21
基因是独
立于
IGHV
基因突变 状态的预后不良标志。与
TP53
基因异常(缺失和
/
或突变)等不同,IGHV
基因突变状态一般不随病情变化而变化,无需反
复检查。
CD38

ZAP70

CD49d
高表达亦被认为是影响
CLL
患者预后
的不良因素,但是由于流式细胞术检测
ZAP70
技术难以标准化,因此除< br>了一些临床试验,不推荐常规进行
ZAP70
的检测。此外,
TP53
基因突变

del

17p
)具有同样的预后价值,应常规开展。< br>NOTCH1

SF3B1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倍力乐-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3: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214.html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解读的相关文章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解读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