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杆菌-
病例介绍:
一
现病史
:
患者中年男性,起病 急病程短,进展迅速。
3
周前患者出现发热,最高
38
摄氏
度,物理 降温后热退,伴盗汗、左下肢麻木。当地医院对症支持治疗后未缓解。
2
周前仍
间断发 热,最高
38.6
摄氏度,同时出现骨痛,胸骨明显,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为进
一步诊治入我院。于
7
月
20
日入白血病诊疗中心治疗。于
2011
年
7
月
22
日行
CP
方案预
治疗后白细胞 缓慢下降。同时完善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2011
年7
月
29
日行
R-CHOP
方案治疗,过程顺利。入院后间断发 热,咽痛,偶咳少许白色粘痰,胸
CT
未
见异常;给予舒普深
+
万古 霉素抗炎后症状稍好转,于
8
月
10
日转入我科继续治疗。于
8.1 5
起给予
R-CVAD
化疗。因患者化疗耐受性差,行静态动员并采集自体周血干细胞 ,备
后期强化治疗时予自体干细胞支持。
9
月
28
日起给予第三疗程
R-MA
化疗,停疗第
5
天回
输自体周血干细胞。抑制期患者出现肛 周疼痛,考虑为痔疮伴肛周感染,于
10
月
14
日转
至外科行痔切除 时治疗。手术过程顺利于
10
月
26
日转入我科,患者诉双下肢肌肉疼痛伴< br>麻木,判断肿瘤侵中枢神经系统有关,以口服激素类药物及静脉甘露醇
+
小牛血去蛋白提
取物治疗后诉症状好转。于
11
月
4
日行
R-CVAD方案化疗,
。
二
既往史:患者
20
余年前 诊断“银屑病”
,间断口服、外用药物治疗有效,无药物过敏
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史。
三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生活规律。无毒物、化学药品、传染病接触史。
四
婚育史:已婚,育有
1
子,
19
岁,妻子及儿子均体健。
五
家族史:父母健在,
2
个姐姐,
1
个弟弟,身 体健康;无遗传病史。
六.病程及相关护理措施:
(
2011.8.10-9.27
)患者于
8
月
10
日转入我科后间 断发热,最高至
39
度,未找出明显
感染灶,高度怀疑
PICC
导管 感染,予停用导管,舒普深及万古霉素联合抗炎治疗,于
8
月
12
日体温恢复 正常。导管正常使用,
8
月
15
日给予
R-CVAD
方案化 疗过程顺利,于
8
月
27
日
WBC 0.12
×
10
9
/L
PLT 107
×
10
9
/L
HB 90 g/L,
剔除智齿后出 现牙龈肿痛,右侧牙龈及
面颊部深度溃疡伴局部组织蜂窝炎,间断发热,最高至
39
度 ,给予泰能,万古霉素抗炎治
疗,于
9
月
3
日体温恢复正常,症状逐 渐减轻。
护理问题:一
.
体温升高:骨髓抑制期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
遵医嘱按时给抗感染治疗,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2
测量生命体征每日四次,体温升高时随时测量,录并通知医生,协助其对症处
理。
3.
嘱患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4
患者服用退热剂,出汗后协助其更换时衣服,并嘱其注意保暖。
5
鼓励患者适量饮水,进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6
保持病室气新鲜,每日紫外线消毒及开窗通风。
7.
协助家属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
护理评价:患者体温于已于
9
月
3
日恢复正常。
二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留置
PICC
导管有关。
护理措 施:
1.
每日评估
PICC
针眼处有无红肿,渗出
;
敷料有 无松动,潮湿。发现异常时及
时换药,并给予对症处理。
2PICC.
给予 无菌贴膜覆盖,每周换药一次,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
轻柔,并观察留置导管是否通畅及评估导 管在体外的长度,发现异常时及时对症处理。
3.
患者疑似
PICC留置导管发生感染时,停止使用,通知医生做细菌培养,根
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除导管。< br>
4
经常向患者及家属进行
PICC
留置导管维护的相关宣教。
护理评价:患者留置
PICC
导管皮肤处未见异常。
三
口腔黏膜改变:与真菌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br>1.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并每日评估患者口腔黏膜的型态,及时记录。
2.
给予患者有效漱口液漱口,增加漱口次数。协助其使用表面保护剂。
3.
嘱患者停止使用牙刷,以免进一步损伤口腔黏膜。
4.
嘱患者 避免酸性,刺激性食物;进高蛋白,高纤维素软食,减少损伤口腔
黏膜。
护理评价:患者于
9
月
3
日口腔溃疡已完全愈合。
四
电解质紊乱:
(于
8
月
28
日查血钾
3.05mmol/L
)与患者高热后出汗较多进食较少
有关
护理措施:
1.
遵医嘱给予口服氯化钾缓释片,及静脉补冲电解质对症治疗。
(静脉输入钾
盐时速度不宜过快,不超过
60
滴
/
分;
)< br>
2.
加强陪护及巡视,防止意外损伤。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 ,心率,脉搏,血压,意
识,感觉,肌力,尿量变化
(
尿量
≥
30m l/h)
,心电图的变化及血清钾的浓度。
3.
鼓励患者进含钾的蔬菜及水果:桃子,海带,木耳,紫菜等。
4.心理护理: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给予关心、体贴、和精神上的
安慰,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悲 观情绪。在给患者补钾时,要说明补钾的重要性。
护理评价:患者于
8
月
30
日血清钾
4.05mmol/L.
(
2011.9.28-11.10
)患者于
9
月
28
日行
R-MA
方案化疗过程顺利,期间出现左下肢疼痛
及右面部麻木,
,给予营养神经治疗 后症状好转。于
10
月
10
日查
WBC
0.60
×
10
9
/L
,
HB
87.00
g/L PLB 11.00
×
10
9
/L
诉肛周疼痛,外科会诊为混合痔,肛裂。 于
10
月
14
日转至外
科手术治疗,过程顺利,
10
月
26
日转回我科继续治疗。患者诉肛周疼痛,双下肢骨痛较
前加重,活动后明显, 不能耐受。完善相关检查后可诊断为淋巴瘤中枢神经侵润,给予营
养神经及口服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于
11
月
4
日行
R-CVAD
方案化疗,过程顺利。
护理问题:一
双下肢疼痛伴麻木:与淋巴瘤中枢神经侵润有关
护理措施:
1.
.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评价止痛效果,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使用止痛药
前,应清楚药的使用范围,剂量,作用及给药用途)
2
每日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发作的特点,持续时间,
加剧或者缓解的因素。连续用药后患者疼痛未见缓解或加剧时,立即通知医生。
3
嘱患者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生活的需要。
4.
了解患者疼痛的原因,监测疼痛时的生命体征及皮肤颜色,湿度:情绪,及集中
注意力的能 力。预测患者是否需要止痛药或者其他止痛措施。
5
止痛 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镇静、睡眠障碍以及对呼吸、血压的影响,
使用后应密切观察疗效及不良 反应,正确区分药物的生理依赖性、心理依赖性及耐受性,
以取得最佳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既保 证疼痛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又要将止痛药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3: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