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优势病种---盆腔炎诊疗方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13:21

女性排卵期-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怎么美白牙齿)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妇人腹痛(盆腔炎性疾病)诊疗方案

【概述】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病,
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
盆腔腹膜等部位所
发生的炎症。
可局限于一个部位,
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
常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 br>链球菌、
大肠杆菌、厌氧菌及性传播病原体,如淋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经淋巴、血行或直接蔓 延
至盆腔而引起。病情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祖 国医学过去尚无盆腔炎的病名,而将此病归于“妇人腹痛”

“带下病”

“ 癥瘕”

“热入血
室”

“经病疼痛”

“不孕” 等范畴。

【西医诊断标准】

最低标准是:在性活跃女性及其他存在
STI
风险者,如排除其他病因且满足以下条件之
一者,应诊断
PID
并给 予
PID
经验性治疗:子宫压痛;附件压痛;子宫颈举痛。下腹疼痛同时
伴有下生殖道 感染征象时,诊断
PID
的可能性增加。

附加标准:体温超过
38 .3
℃(口温);宫颈或阴道异常粘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湿
性片出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 沉降率升高;血
C
反应蛋白升高;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
菌或衣原体阳性。

特异标准:
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
阴道超声或磁共振检查示输卵管 增粗,
输卵管积液,
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
输卵管卵巢肿块,
或腹腔镜检查发 现盆腔炎性疾病征象。

最低标准提示在性活跃的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若出现下腹痛,
并可排
除其他引起下腹痛的原因,
妇科检查符合最低标准,
即可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由于临床诊
断急性输卵管炎有一定的误诊率,
腹腔镜检查能 提高确诊率。
腹腔镜的肉眼诊断标准有:

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②输卵管壁水肿;③ 输卵管伞端或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

【中医鉴别诊断】

1.
妊娠 腹痛:妊娠期间发生小腹疼痛,以病势较缓的小腹绵绵作痛,或冷痛不适,
或隐隐
作痛,或小腹 连及胁肋胀痛为多见,尿妊娠试验阳性,
B
超提示宫内妊娠、活胎,可行尿妊
娠试验检 查予以排除。

2.
肠痈:
常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可有恶心呕 吐及纳差等消化道症状,
体检右下腹麦氏点压
痛反跳痛,妇科检查无子宫附件压痛,根据病史可 以排除。

【中医辩证分型】

1.
热毒壅盛:经行或产生邪 毒侵袭,伤及胞宫脉络,邪正相争,营隆失和而致本病。证
见:高热寒战,全身疼痛,下腹剧痛拒按,带 下增多,色黄味臭,质粘稠,口干不欲饮,大
便秘结,小便黄赤,溲痛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2.
湿热瘀滞证: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湿热内侵,与气血相搏,冲任络脉阻滞,瘀 结不
畅,
则瘀血与湿热内结,
滞于少腹,
则腹痛带下日久,
缠绵难愈 。
下腹部疼痛拒按,
或胀满,
热势起伏,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气臭秽,大便溏或燥 结,小便短赤,舌红有瘀点,苔黄
厚,脉弦滑。

3.
气滞血瘀证:情志内伤 ,脏气不宣,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冲任、胞宫
脉络不通。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 痛加重,经血量多有块,瘀血排出则痛减,带下
量多,婚久不孕;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体紫黯, 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

4.
寒湿凝滞证:
素体阳虚,
下焦 失于温煦,
水湿不化,
寒湿内结,
或寒湿之邪乘虚侵袭,
与胞宫内余血浊液相 结,凝结瘀滞。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行经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
热痛缓,经行延后,经血量少,色 黯,带下淋漓;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婚久不
孕;舌黯红,苔白腻,脉沉迟。


5.
气虚血瘀证:
正气内伤,
外邪侵袭,
留著于冲任,< br>血行不畅,
瘀血停聚;
或久病不愈,
瘀血内结,致气虚血瘀。下腹部疼痛或结块 ,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血加重,
经血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神疲乏力,食少纳 呆;舌质黯红,有瘀点,苔白,脉
弦涩无力。

【西医鉴别诊断】

1
、急性阑尾炎:
常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体检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未明显,患者上述
症状不明显,不考虑。

2
、异位妊娠:常有停经史,阴道不规则出血,且血
HCG
应为阳性,而患者无停经史及阴
道不规则出血,血
HCG
阴性 ,故可排除。

3
、卵巢囊肿蒂扭转:往往突发一侧下腹痛为主诉,一侧附件区可 触及高张力包块,压痛
明显,结合该患者目前暂不考虑。

4
、泌尿系统结石 :可以突发一侧剧烈腹痛为特点,往往疼痛难忍,尿常规可提示隐血和
结晶,泌尿系统
B
超找到结石可明确。

5
、急性胃肠炎: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呕 吐物为胃内容物,可有电解质
紊乱,结合患者病史及辅检,目前暂不考虑。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
生活饮食调摄:
半卧位卧床休息,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窝而使炎症局限;
畅情志;调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 食;补充液体,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
酸碱失衡,
必要时少量输血;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尽量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
若有腹胀
应行胃肠减压。

(二)西医治疗原则及主要药物

1.
抗生素的选用根据药敏试验较为合理,
但在化验结果获得之前,
需根据病史、
临床特
点根据经验用药。
具体 抗生素选择时多采用联全用药,
常用的配伍方案①第一代头孢菌素与
甲硝唑联合;
②青 霉素或红霉素与氨基糖甙类及甲硝唑联合;
③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第三代头
孢菌素或哌拉西林钠;
④喹诺酮类与甲硝唑联合;
⑤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与氨基糖类
(但最
近有报道 发现严重药物反应)

2.
手术治疗:下列情况为手术指征:

①药 物治疗无效:
盆腔脓肿形成经药物治疗
48-72
小时,
体温持续不降,患者中毒症状
加重或包块增大者,应及时手术,以免发生脓肿破裂。

②输卵管积 脓或输卵管巢脓肿:
经中西医药物治疗病情有好转,
但肿块持续存在仍未消
失,可考虑 手术切除。

③脓肿破裂:突然腹痛加剧,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腹部按或有中 毒性
休克表现,均应怀疑为脓肿破裂,需立即剖腹探查。

(三)中医分型、治则、主方、药物:

1.
热毒壅盛


治则: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主方:自拟二藤汤加减


伸筋草
15g
忍冬藤
20g
蒲公英
15g
夏枯草
15g

败酱草
15g
丹参
15g
赤芍
15g
枳壳
15g

厚朴
12g
威灵仙
15g
皂角剌
15g
大血藤
15g

陈皮
12g
半枝莲
15g
牡丹皮
12g
桃仁
10g

椿皮
12g
阳春砂
6g
红曲
6g

女性排卵期-


女性排卵期-


女性排卵期-


女性排卵期-


女性排卵期-


女性排卵期-


女性排卵期-


女性排卵期-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3: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178.html

中医优势病种---盆腔炎诊疗方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