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基础整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11:54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整形医院脱毛)
主题
:
中医基础整理



导论思考题

一、绪论

1.
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P7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
中医整体观念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P7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整体观念是我国古代哲学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具体体现。


3.
证、辨证、辨证论治的概念
P9
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
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
病位、
病性以及
邪正关系等所作的病理性 概括。

辩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 析、
综合,
从而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位、
病性及邪正关系等情况作出判断,
并概括为某种证
的诊断思维过程。

辩证论治,
是指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 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法,给予相应的药物、
针灸等治
疗的过程。



、阴阳学说

1.
阴阳的概念?
P13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
阴阳各有哪些特征?
P14
1
)相关性

2
)普遍性

3
)相对性:可分性前提性转化性

4
)规定性


3.
昼夜如何划分阴阳?
P15
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属阳的白昼之中有上午、下午之分,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
阴; 属阴的黑夜有前半夜、后半夜之分,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4.
阴阳最基本的关系有几种?
P16
1
)阴阳的对立制约

2
)阴阳的互根互用

3
)阴阳的消长平衡

4
)阴阳的相互转化

< br>5.
阴虚则热(阴虚则阳亢)
、阳虚则寒(阳虚则阴盛)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 阴病和阴阳的哪
一关系失调有关?
P16
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


6.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扶阳抑阴”

“滋阴抑阳”

“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哪一关系
确立的治则?
P18
阴阳的相互转化关系


三、五行学说

1.
五行的概念?
P22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
五行有哪些特性?
P23
木曰曲直(木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特性)

火曰炎上(火具有温热、明亮、上升等特性)

土爰稼穑(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

金曰从革(金具有肃杀、清洁、内敛、沉降等特性)

水曰润下(水具有寒凉、滋润、向下等特性)


3.
五季、五气、五色、五味等各自的五行归属如何?
P24
五季: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

五气:风属木、暑属火、湿属土、燥属金、寒属水

五色:青属木、赤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

五味: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


4.
五行相生、五行相克的概念,顺序是什么?
P24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递相资生,循环不休。


五行相克,是指木、土、水、火、金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递相制约,循环不休。


5.
五行异常生克有哪些?
P25
母子相及、相乘和相侮


6.
举例说明以五行母子相及、相乘相侮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P28
母病及子的传变,指疾病从母脏波及子脏的病理传变过程。如肾阴不足,引起肝阴也不足,
肝肾 阴虚的病理变化
(母虚子也虚)

如肝火亢盛引起的心火旺盛,
心肝火旺的病 理变化
(母
亢子也亢)

子病及母的传变,
是指疾病由子脏波及母脏 的病理传变过程。
如心火织盛引起肝火旺盛,

致心肝火旺的病理变化。
(子 病犯母)

如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也不足,
导致心肝两虚的病理变
化(子盗母气 ,子虚母也虚)
;如肝火太盛,下劫肾阴,导致肝肾阴虚的病理变化(子亢母
虚)
< br>相乘的传变,
是指疾病从所不胜之脏波及所胜之脏的传变。
如肝气郁结而出现胁肋疼痛、

情抑郁,
若及脾则表现为腹胀、
纳呆、
便溏,
称为肝气乘 脾;
及胃则表现为胃脘胀痛、
泛酸、
嗳气、呃逆,称为肝气犯胃(
“太过”导 致的相乘传变)
;如先有脾胃虚弱,不耐肝气克伐,
而出现头晕乏力、纳呆嗳气、胸胁胀满、腹 痛泄泻等(
“不及”导致的相乘传变)

相侮的传变,是指疾病从所胜之脏波及所不胜 之脏的传变。如肝火犯肺证,先有胸胁灼痛、
烦躁易怒、
口苦、
脉弦数等肝火过旺之征 ,
又见咳嗽、
痰黄,
甚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之候。


7.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则是什么?
P29
治则:对于母子两脏关系 失常的病证,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
子”



8.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则是什么?
P30
治则:五脏间相克关系失常的病证,治疗原则是抑强和扶弱。


病因思考题


.
中医病因如何分类?
P11
1.
外感病因(六淫、疫气)

2.
内伤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3.
病理产物性致病病因(痰饮、瘀血、结石)

4.
其他病因(外伤、药邪等)


二.
何谓六淫?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有哪些?
P110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共同致病特点包括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和转化性。



.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P111
1.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
风性善行数变

3.
风性主动

4.
风为百病之长



.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P111
1.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
寒性凝滞

3.
寒性收引



.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P112
1.
湿为阳邪,易伤阳气,阻滞气机

2.
湿性重浊

3.
湿性黏滞

4.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
火(热)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P113
1.
热(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
易伤津耗气

3.
易生风动血

4.
易扰心神

5.
易致阳性疮痈



.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P113
1.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
燥易伤肺



.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P112
1.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
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3.
暑多夹湿



.
何谓七情内伤?试述七情内伤对脏腑气机的影响。
P115 116 < br>七情内伤是指由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
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范围,
使气机 紊
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调而引起疾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七情致病,常通过影响脏腑气机来体现。
由于导致各种情志变化的刺激因素不同,
脏腑气机
的 变化反应也不一样,

“怒则气长,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
·
·
·
·
·
惊则气乱·
·
·
·
·
·

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




.
过劳的类型有哪些?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P118
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影响:

劳力 过度:
主要伤气。
常见症状如形体消瘦、
精神疲惫、
四肢倦怠、
声低 息微、
汗出喘息等。
形体劳倦日久,亦可损伤脏腑,甚至导致虚劳病。

劳神 过度:主要暗耗心血,郁结脾气,损伤心脾。心脾受损则出现心悸、健忘、恍惚、思维
难以集中、失眠、 多梦及倦怠、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房劳过度:耗伤肾中精气、肾中阴阳,可见腰膝酸软、 眩晕耳鸣、精神委靡、疲倦、性功能
减退等肾虚病症,男子还可见遗精、滑泄、甚则阳痿等病症。


十一
.
何谓瘀血?瘀血的形成因素(形成机理)是什么?
P120 121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
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
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可称之。


六淫、疫疠、内伤七情、饮 食、劳逸、痰饮、结石、外伤等是形成瘀血的初始病因,气血运
行失调是形成瘀血的病理基础,脏腑主司 血液运行功能失常是形成瘀血的中心环节

1.
外伤致瘀
2.
气虚致 瘀
3.
气滞致瘀
4.
血寒致瘀
5.
血热致瘀

此外,尚有津亏、痰阻、用药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瘀血形成。



二.
瘀血的致病特点(病症特点)是什么?
P121
瘀血阻滞气血,瘀塞经脉,货伤及脏腑,常见以下表现: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1: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095.html

中医基础整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