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小儿呕吐的原因及食疗方案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11:31

胃寒的症状-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肝硬化腹水早期症状)



妈妈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自己的小孩呕吐的情况,如吐奶水,或者吃 进
去的食物让不明所以的妈妈们干着急而又手足无措,到底该如何是好呢?本刊
专访北京著名“ 小儿王”’王应麟教授,用实例为焦虑的妈妈们系统介绍小儿
呕吐,希望您能够从中学到一些应对的小方 法,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一、什么是小儿呕吐




小儿呕吐,是指乳食从口中吐 出为主症的一种小儿常见的症状,可见于不
同年龄的多种疾病。呕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并 伴有腹肌强力痉
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严重呕吐时甚至会使病儿呈
呼 吸暂停的窒息状态。中医认为食滞伤胃、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外邪犯胃等
均可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而使得脾胃功能失
{
周发生呕吐。




< br>呕吐可以是单独存在的症状,小儿长期反复”呕吐,可导致气血不足,营
养不良。但呕吐多数往往 伴有其他症状,随其原发病而异。需要强调的是呕吐
涉及范围甚广,其症状可以发生在内科、外科各种疾 病之中,是需要家长特别
随时注意的一个症状,严重的要马上到医院治疗。






Tips:
小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1
.消化道器质性梗阻:食管、胃或肠内容物下行受咀,而被迫逆行以至
呕吐。如,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 形(不同部位闭锁或狭窄):稍大小儿则多为
后天性肠扭转、肠套叠、肠梗阻(如常见的蛔虫梗阻);呕 吐同时也会伴有其
他消化道梗阻症状(如腹胀、便血、无大便)。





2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由于炎症对于胃、肠刺激可呈反射性呕吐。常伴
有腹痛、呕心、腹泻、腹胀(如肠炎、胃炎、阑尾炎)。





3
.消化道功能异常:是很常见的呕吐原因。如发生在各种全身性感染和
代 谢障碍等情况时,常伴有发热、食欲减退、呕心、腹胀等其他感染中毒症
状。





4
.脑神经系疾病:不同病因发生颅内高压症状, 脑膜刺激征或颅内占位
性病变,则引起中枢性喷射性呕吐,呕吐前多不伴恶心,而有其他神经性症状{
如头痛、嗜睡、昏迷、惊厥)。





5
.各种中毒:包括毒物对肠胃道局部刺激及毒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而致
吐。






二、专家临证举隅





(一)食滞伤胃:




症状:吐出物多呈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不思乳食,口气臭秽,口唇
红,腹部作胀,手足心热,夜卧 不宁,大便秘结,或泻下酸臭,舌苔多厚腻。





治 法:消食和胃导滞。方药:藿香
10
克,茯苓
10
克,竹茹
6
克,枳壳
6
克,槟榔
10
克,谷芽
10
克,内金
6
克,天花粉
10
克,陵胀明显加莱菔子
10
克,夜卧不宁,哭闹甚 者加钩藤
10
克,蝉蜕
3
克。





病例:小宝,男,
3
岁。患儿平时食欲旺盛,近两天外出游玩,饮食冷热< br>煎炸荤素不节,昨晚出现腹胀痛,呕吐酸臭不消化食物,每日
5-6
次,大喊尖
叫,情绪不稳,不思饮食,大便偏干,舌苔厚腻,脉滑数。





辨证:食滞伤胃。患儿饮食不节,积滞中脘,损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以
致胃不受纳,脾失运化 ,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故当健脾消食,和胃导滞。




处方:藿香
10
克,茯苓
10
克,竹茹
6
克,谷芽10
克,内金
6
克,天花

10
克,荔枝核
1 0
克,枳壳
6
克,槟榔
10
克。
5
剂药后,患儿腹 胀病、呕吐
诸症消失,大便通调,喜乐如前,






治疗分析:




喂养不当,饮食过多,恣食 生冷油腻,脾胃运化不及,停滞胃肠,阻遏气
机。方中藿香,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 ,振动清阳妙品;
茯苓为脾胃圣药,健脾养胃莫能少之: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谷芽善消米
面薯芋食滞且能健睥开胃;内金运脾健胃消食,用于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种食积
症;积食易生内热化燥伤津 ,天花粉善清肺胃热、生津止渴,用治积热内蕴,
气阴两防尤为适宜;谷芽、内金、天花粉配伍使用,消 积食清郁热;胃乃多气
多血之腑,荔枝核理气止痛,行散滞气;枳壳行气宽中除胀;槟榔既能行气消积以导滞,又能缓泻而通便。诸药合用则脾胃得健,积食得消,气机得畅。





护理:治疗期间患儿宜饮食清淡,糜粥养胃,家长应该逐渐增加营养丰富
的食物。






日常养护及食疗:




因食滞伤胃而呕吐的宝宝应吃一些消食化滞的饮食。如:山楂、乌梅煮
水 ;带壳或不带壳的谷(小米)、稻(大米)、麦,炒焦黄后食用。下面一些
小食疗方可供此类宝宝服用。





●山楂
100
克,白糖
25
克。将山植洗净去核,切碎,浓煎成汁,兑入白
糖搅拌均匀。每服
50
毫升,
1

3
次,连服
3
日。





●莱菔子
5n
克。将莱菔子炒熟,碾碎成 细末。每次服
5
克。温开水冲
服,
1

2
次,连服
5
日。





●青梅
20< br>个。洗净,去核,慢火煎,去渣取汁。每次服
20
毫升,
1
日数
次,连服
3
日。





●萝卜1
个。将梦卜洗净,切成碎块,捣烂,榨汁,隔水炖熟。每次
15
毫升,每日数次 。





●鸡内金
2
个,面粉
100
克,盐、芝麻适量。将鸡内金洗净,晒干后用小
火焙干,研成细末,与丽粉、芝麻、精 盐一起和面,擀成薄饼,置烤箱烤熟。
每次
2
只,
1

1< br>次,连服
3
日。





此外, 因饮食不调引起的饮食停滞,暂时的禁食使胃肠得到休息,以便恢
复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相当一段时间 ,至少
1~2
周内忌食生冷饮、冰镇食物
及肥肉。煎炸油腻,或糯米黏食等不易消化的 食物。






(二)脾胃虚寒:




症状:起病较缓,病程较长,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吐出多为清稀淡
水,或不消化残余乳食,不酸不臭,时作时止,面色咣白,精神疲倦,四肢欠
温,或腹痛绵绵, 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乏力。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薇香
10
克,茯苓
10
克,白术
6
克,砂仁
3
克,木香
6
克,白扁豆
10
克,茴香
3
克,大便溏薄加芡实
10
克,伏龙肝
10
克;小便清长加乌药
6
克。





病例:盈盈,女,
1

4
个月。平素形体消瘦,手足不温。两天前着凉,
先呕吐后腹泻,吐出物为不消化残余乳食,不酸不臭, 腹泻蛋花样稀便,每日
3
次,伴肠呜,倦怠乏力,精神欠佳,体温
38.5
度 ,舌淡苔白。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


胃寒的症状-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1: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054.html

小儿呕吐的原因及食疗方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