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康-
原标题:睡不着?别是心理有问题??
新华社发
精神障碍是失眠首位原因。失眠者中的抑郁症发病率比非失眠者高3
到
4
倍。
90%
的重
性抑郁障碍患者伴有睡眠紊乱,
最常见的主诉是失眠,
睡眠障碍常带来痛苦感,
因此加重了
抑郁症患者的功能 损害。
睡眠对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
谁都
“睡过”< br>;
但睡眠对很多现代人来说几成
“奢侈品”
,
睡个好觉不容易。
调查显示,
24.6%
的居民在睡觉这件事上“不及格”, 即低于
60
分;
94.1%
公众的睡眠
与“良好水平”存在差距。< br>更为严重的是,
失眠与精神心理疾病的关系常被人群忽视,
而相
关调查数据显示 ,
90%
的精神疾病患者,前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久而久之出现精神
紊乱,诱 发严重的精神疾病。
3
月
21
日,是世界睡 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日前宣布,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为
“健康心理
良好睡眠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表示,睡眠障碍既是精神心理障碍的
重要诱因,
又是精神心理疾 病的重要症状。
但公众对于睡眠障碍的认识却很不足,
虽然影响
睡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
但心理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所以,
改善睡眠应该从改善我们
的心理开 始。
睡与不睡,你都得知道
睡眠是在帮大脑“排毒”
“睡眠是大脑获得休整的唯一机会。
”中国睡眠研究会首席科普专家陈贵海表示,
如果
大脑的代谢废物日积月累,
脑细胞会精疲力尽,
而夜晚不能获得休整的脑细胞就像超负荷劳
动的工作者,最终崩溃。
陈贵海介绍说,
2014
年《自然》杂志的一篇研究文章指 出,睡眠为我们清除了脑部的
垃圾。
人体的淋巴网络系统是有效地清除代谢废物的通道,
但是大脑这个最为耗能的人体器
官却没有淋巴系统,那它如何处理自身废物呢?
这项研究发现,
当大脑清醒时,
神经胶质细胞类似于一个繁忙的机场,神经元间不同信
息的神经活动使自身体积不断膨大,脑细胞逐渐膨胀,可占大脑体积的
86 %
;入睡后,神经
胶质细胞进入一个安静阶段,
活动趋于同步或停滞,
体积也 趋于收缩,
这为大脑和脊髓的液
体流动腾出更多的空间,就像一台洗碗机通过持续冲刷将污垢冲 走。
这种清洁方式的效能在清醒大脑中只有大约
15%
,“这意味着没有足够的睡眠,就不能
充分地清除大脑的垃圾,”陈贵海说,“大脑垃圾的堆积,会干 扰我们的记忆、会议、计划
和执行的能力,
并且可能发展为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阿尔兹 海默病即老年痴呆、
帕金森氏病
等。”
失眠既是精神疾病的诱因也是其症状
一项世界卫生组织的涉及
15
个国家超过
2
万人的调查显示,
27%
的人存在失眠在 内的多
种睡眠障碍,
中国睡眠研究会的同期调查也显示,
中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高达
38.2%
,
40%
的成年人在最近一个月内出现白天打盹。
此外,
1900
年以来,
人们的日睡眠时间以每年
0.71
分钟的速度在递 减。换句话说,公众当前的日睡眠时间已经比
1900
年减少了
1.5
个小时 。
“现代人明知睡眠的重要性,
却依然顽固地占用就寝时间,
并认为白天昏昏欲睡虽然令
人不快,但是没有什么危害,睡眠少甚至成为一个人的荣誉标志。其 实不然。”中国睡眠研
究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贾福军表示,
心理、< br>精神障碍患者普遍有睡眠异常,
1/3
—
1/2
的慢性失眠患者有精神 疾病的问题,失眠被认为是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尤其是
抑郁症,常在失眠
1
年以内发 病。
睡眠障碍既是精神心理障碍的重要诱因,
又是精神心理疾 病的重要症状。
贾福军具体分
析了几种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的精神疾病。
睡眠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常在疾病恶化时加重;
睡眠障碍 可以诱发精
神症状;
精神分裂症由于其对外界敏感性增加,
又加重了睡眠紊乱;
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睡
眠紊乱。
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表 现以失眠为主,特征为昼夜睡眠节律紊乱、白天睡眠增加,
多数嗜睡、失眠交替出现。随着治疗后病情改 善,睡眠异常也随着改善。
许多研究发现,
失眠常见于抑郁症 患者,
并且心境障碍严重程度与失眠有关。
失眠者中
的抑郁症发病率比非失眠者高3
到
4
倍。
90%
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伴有睡眠紊乱,最常见的
主诉是失眠,睡眠障碍常带来痛苦感,因此加重了抑郁症患者的功能损害。
躁狂发作与睡眠紊乱的关系也比较密切。躁狂发作时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需要均减少,
病人主诉失眠。
焦虑障碍也常主诉失眠、多醒、重复性焦虑性梦境、白天嗜睡,部分病人早醒。
别把误区当常识
“睡满
8
小时”并非健康真理
现代医学模式 告诉我们,
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人体身心健康,
也
在疾 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过程中贯穿始终。贾福军解释说,睡眠是生理功能,也是
最容易受到心理和 社会因素影响的生理功能之一。
睡觉容易,睡好不易。中国睡眠研究会 认为,要想改善睡眠,除了需要心境平和外,还
需要考虑社会因素,其中包括走出被普遍认可的一些睡眠 误区。
“每天最好睡
8
小时”是不少人的健康睡眠观 念。其实,这数字并不可靠,专家表示,
每个人所需睡眠时间不同。
只要你在下午很烦的时候并 不想打瞌睡,
就说明你昨晚睡的时间
是够的。
研究结 果显示,
睡
8
小时以上的人寿命可能会比睡
6
到
8
小时的人更短。
科学家还不清
楚,
是多睡使健康下降,
还是多睡是某种疾病的 症状之一。
睡得久的人往往有睡眠呼吸暂停
症、抑郁症或未控制的糖尿病,有可能会睡不醒。< br>
“运动有益睡眠”也应适可而止
“周末多睡可补回平日睡眠不足”并不正确。专家说,有些白领平日睡很少,而到周末
却狂睡。这会使 平日节律失调,更难恢复正常睡眠。如果周末睡到中午,那么晚上
10
时以
血脂康-
血脂康-
血脂康-
血脂康-
血脂康-
血脂康-
血脂康-
血脂康-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11: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1037.html
-
上一篇:老人嗜睡、流口水、小便失禁原因
下一篇:犯困时,喝什么能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