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吃什么药-
其他疾病的康复
第一节
高血压患者的康复
一、概
述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
外环境的变化在一定范围 内波动,
由于血压波动与心血管和肾脏不
良事件连续相关,
临床上将收缩压≥
140mmHg
和舒张压≥
90mmHg
,
根据随机临床试验的证据,
通过降压治疗使血压下降获益定义为高血压。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约为高血压患者的
95%
,是指以原发性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 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
多种心、
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是心血 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继发性高
血压是指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约占所有 高血压的
5%
。继发性高血压一般
针对其原发病因治疗,不作为康复治疗的对象。本节 重点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的康复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是全球分布的疾病,
全球大约有< br>10
亿高血压患者。
我国近
20
年来高血压
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
1959
年为
5.11%
,
1979
年为
7.7 3%,1991
年为
11.88%
,
2002
年卫生部
的调 查资料表明我国
18
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者总数已达
1.6
亿,
按
2010
年我国人口数量
与结构计算,我国目前现有高血压患者
2
亿 。
今年来康复医学的运动治疗、
心理调节、
教育
等对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已经被 肯定。
二、康复评定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分期
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人群中血压是呈连续性正态分布,同时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也随
着血压的升高而逐渐 增加。
但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为更好的减少高
血压损害,我国 采用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国际高血压学会(
ISH
)提出的新标准,
即收缩压≥
140mmHg
和(或)舒张压≥
90 mmHg
,且必须为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非同
日多次重复测得的血压,即诊断为高血压 。
2.
高血压分类
按照血压升高的水平进一步对高血压进行分级,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
表: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
WHO/ISH
)
类
别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
级高血压(“轻度”)
2
级高血压(“中度”)
3
级高血压(“重度”)
3
级高血压(“重度”)
亚组:临界收缩期
高血压
收
缩
压(
mmHg
)
<
120
120
~
129
130
~
139
140
~
159
160
~
179
180
≥
140
140
~
149
舒
张
压(
mmHg
)
<
80
80
~
84
85
~
89
90
~
99
100
~
109
≥
110
<
90
<
90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3.
高血压的分期
参照
2013
年
E SH/ESC
高血压治疗指南,根据血压分级、心血管危险因
素、
无症状器 官损害情况和是否患有糖尿病、
有症状的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病
(
CKD)
等 对心
血管风险进行分层
表:高血压分级
其他危险因素,
无症状器官
损害或疾病
无其他危险因素
1~2
个危险因素
≥
3
个危险因素
OD
,
CKD3
期或糖尿病
有症状的
CVD,
CKD
≥
4
期
或糖尿病伴
OD/RF
血压(
mmHg
)
正常高值
SBP130~139
或
DBP85~89
低危
低
-
中危
中
-
高危
极高危
1
级高血压
SBP140~159
低危
中危
中
-
高危
高危
极高危
CKD=
慢性肾病;
CVD=
心血管疾 病;
DB
品
=
舒张压;
OD=
器官损害;
RF=< br>危险因素;
SBP=
收缩压
2
级高血压
SBP160~179
中度危
中
-
高危
高危
高危
极高危
或
DB
品
90~99
或
DBP100~109
3
级高血压
SBP
≥
180
或
DBP
≥
110
高危
高危
高危
高
-
极危
极高危
三、康复治疗
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但大量临床试验证明,
收 缩压下降
10-20mmHg
或舒张压下降
5-6mmHg,3-5
年内脑卒 中、心血管病死亡率与冠心病死亡率事件分别减少
38%
、
20%
与
16%
,
心力衰竭减少
50%
以上。因此,通过降压治疗治疗最终达到减少高 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
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治疗的根本。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证
:临界性高血压,Ⅰ
-
Ⅱ期 高血压以及部分病情稳定的Ⅲ期高血压患者。对于血
压正常偏高者,
也可用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
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
运动锻练对以舒张期血
压增高为主的患者作用更为显著。
禁忌证:
任何临床情况不稳均应作为禁忌证,
包括急进性高血 压、重症高血压、
高血压
危象、病情不稳定的Ⅲ期高血压、合并其它严重并发症(严重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脑血管
痉挛、心衰、不稳定性心绞痛、降压药副作用明显且未能控制、运动中血压
>220/110 mmHg
等)。
(二)康复治疗机制
1
调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有氧训练可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
气功及放松训练可提
高迷走神经系统张力,缓解小动脉痉挛。运动后血压下降的患者,运动停止
60
分钟后,其
腓神经的交感神经传导速度仍然明显降低。
2.
降低外周阻力并改善血管的顺应性
运动训练时活动肌血管扩张、毛细 血管的密度
或数量增加、
血液循环和代谢改善、
总外周阻力降低,
从而有利于 降低血压,
特别是舒张压。
药物治疗对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作用不佳,而运动则有良好的作用 。
3.
降低血容量
运动锻炼口语提高尿钠的排泄,相对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4.
调整内分泌紊乱、改善机体糖代谢、降低血脂
运动训练可以调整自主 神经功能和
内分泌的异常,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机体糖代谢和降低血脂,帮助调整血压。
慢性胃炎吃什么药-
慢性胃炎吃什么药-
慢性胃炎吃什么药-
慢性胃炎吃什么药-
慢性胃炎吃什么药-
慢性胃炎吃什么药-
慢性胃炎吃什么药-
慢性胃炎吃什么药-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9: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944.html
-
上一篇:血压与年龄的探究
下一篇:后脑勺至颈部疼痛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