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的作用及功能-
第二章
肩部筋伤
肩胛带是以肩胛骨为主,
包括锁骨、
肱骨以及相关韧带、
关节囊、
肌肉等的一组解剖功
能结构 。
人体的肩胛带是通过肩胛骨担负上肢功能活动和作为受力支架,
是上肢运动的基础。
它们相互连接,形成
4
个功能关节,即肩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
(见
图
2-1
)
。
一、肩部的关节
(一)肩关节
由肩胛骨关节孟与肱骨头构成,< br>是一典型的球窝关节,
可作各个方向的运动。
由于肱骨
头的半球形关节面大于关 节盂的关节面,
虽然在关节盂的四周有盂唇附着而略增加了关节盂
的深度,但仍只有
1 /3~1/4
的肱骨头关节面与之相接触,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大。加上肘
关节和桡腕关节的 活动度较大,使手可触到身体的任何部位。
1
.关节盂
呈梨状,上窄下宽,关节面为凹面,向前、外、下方。关节盂的表面覆有
一层透明软骨,
中央 较边缘为薄。关节盂的边缘镶有一层纤维软骨,名孟唇,以增加关节盂
的深度。关节盂的上、下各有一个 突起,名盂上、盂下结节,分别为肱二头肌长头和肱三头
肌长头的附着处。
关节囊上部附着于关 节盂周缘,
并将盂上结节包于囊内,
由该结节起始的
肱二头肌长头腱被包入囊内,并经 由结节间沟穿出关节囊。
2
.肱骨头
为半球体的关节 面(见图
2-2
)
,向后、上、内方倾斜,仅有部分的关节面
与关节盂接触,
故稳定性差。
肱骨大结节朝向外侧,
构成结节间沟的外壁;
小结节朝向前侧,
构成结节间沟的内壁。肪二头肌的长头腱,经过结节间沟.
,可随肱骨内收、外展、旋转的活动而上下滑行。肱骨头关节软骨的退变不很广泛,通常在边缘区较多,外环区次之,
内环
区最轻。关节软骨的退变表现为软骨变薄、胶原纤维紊乱、表面不平和蚀损,在边缘区可有
骨赘形成。< br>成年以后,
由于骨质增生而致结节间沟变窄,
这是造成肱二头肌腱鞘炎的诱发原
因。
肱骨结节间沟的内侧壁与沟底所形成的角度有很大的变异,
浅而角度较小的沟易引起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
特别在上臂突然旋外或己旋外的上臂猛力前屈时更易发生。
大结节周围
骨折、冈上肌腱炎、肩峰下囊炎等都会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
3
.肩关节囊
为纤维组织构成的松弛囊壁,环绕在关节的周围。 关节囊的后壁起始于
关节盂唇和关节盂缘,
前壁起始部依滑膜隐窝的有无而异。
关节囊 远端的最高平面止于肱骨
千的骨膜。
关节囊的内面衬以滑膜,
向下沿肱骨解剖颈反折至 肱骨头软骨面的周围。
肩内收
时关节囊成皱襞状,外展时皱襞逐渐减小或消失。关节囊上部被坚 强有力的腱袖加强。
4
.肩关节的相关滑膜囊
有肩峰 下囊、肩胛下肌腱下囊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肌
腱止于肱骨结节间沟两侧的下囊,
以及喙肱 肌囊、
前踞肌下囊等,
其中肩峰下囊在临床上意
义最大,
此滑膜囊紧密地连于 肱骨大结节和肌腱袖的上外侧,
其顶部与肩峰和喙肩韧带下面
相接。
肩部周围的肌肉有 内外两层,
外层为三角肌和大圆肌,
内层为肌腱袖。肩峰下囊介于
此两层之间,
以保证肱骨大结节顺利地通过肩峰下进行外展活动。
正常肩峰下囊与肩关节之
间有腱袖相隔,
当腱袖完全破裂时,
两者相互贯通。肩部丰富的滑膜囊,可以有效地减少关
节与肌腱活 动时的摩擦。
5
.肩关节的相关韧带
(
1
)喙 肩韧带:是肩关节上部强有力的屏障。其前后部较厚,宽广的基底起自喙突外
缘,以后缩窄,
在 肩锁关节前止于肩峰尖部的前缘,中部纤维薄或缺如,形成两个坚强纤维
束,为分歧状。上臂抬起时,肱 骨大结节位于喙肩韧带之下,作为肱骨头外展时的支点,使
喙肩韧带与其下的滑膜囊和疏松组织便于肩部 浅、深层肌肉的滑动。
(
2
)盂服韧带:起于肱骨解剖颈的前下部,向上、 向内止于关节盂的孟上结节和关节
孟唇,与肱二头肌腱相连续,为关节囊比较致密的部分,以增强关节囊 的前部。其分为上、
中、下三束,称为盂肱上韧带、盂肱中韧带(盂肱内韧带)和盂肱下韧带。这些韧带 仅能在
关节囊内部找到,借着关节囊、肩锁韧带、三角肌、斜方肌有约束肩关节旋外的作用。三个
韧带在引起前方盂唇脱落和骨赘的产生上起重要作用。
(
3
)喙肱韧带: 起于肩胛骨喙突的外缘,向前下部发出,在冈上肌和肩胛下肌之间与
关节囊同止于肱骨大、小结节,横跨 结节间沟之上,为悬吊肱骨头的韧带。肱骨旋外时,韧
带纤维伸展,
有约束肱骨旋外的作用。< br>肱骨旋内时韧带纤维短缩,
有阻止肱骨头脱位的功能。
肩关节周围炎时因韧带挛缩,肱骨 头处于旋内位,限制肩关节的外展、旋外功能。
(二)胸锁关节
是锁骨的 胸骨关节面与胸骨柄的锁骨切迹及第
1
肋软骨所形成的摩动关节,
被关节囊和
韧带围绕固定,
有胸锁前、后韧带相连接。胸锁关节是具有软骨盘的关节,
如果胸锁韧带或肋锁韧带慢性损伤、
松弛,
可发生胸锁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
胸锁关节的后部解剖 关系甚为
重要,有重要的纵隔组织、大血管、气管和食管,同时有丰富的静脉网和胸膜顶,此处有胸骨甲状肌和胸骨舌骨肌附着于关节囊之后,对其下经过的大血管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肩锁关节
由肩峰的关节面和锁骨肩峰端,
借着关节囊、
肩锁 韧带、
三角肌及斜方肌腱附着部、喙
锁韧带等连结组成。喙锁韧带为联系锁骨与肩胛骨喙突的韧 带,起于喙突,向后上部伸展,
止于锁骨外端下缘,
分为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当锁骨旋外活动 时,此韧带延长。
上肢外展
时,有适应肩锁关节
20
度活动范围的功能。喙锁 韧带为稳定肩锁关节的重要结构,此韧带
损伤断裂后必须修复。
肩锁关节的作用是:
一 方面可使肩胛骨垂直向上或向下,
如耸肩动作;
另一方面可使肩胛骨关节盂向前或向后活动,如 向前的击拳活动。
(四)肩胛胸壁关节
肩胛骨与胸壁间的连结称肩胛胸壁 关节,
它虽然不具备典型关节的结构,
但在功能上应
视为肩部关节的一部分。
肩胛骨与胸壁间的负压对于保持肩胸连结有很大作用,
此间隙被前
锯肌分为前后两部分,
肩胛骨在此间隙沿胸壁活动。
肩胛骨可通过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在胸
壁上作旋转运动 ,活动范围约
60
度。
二、肩部的肌肉
肩关节由于关节 囊松弛,
韧带薄弱,
关节盂较浅,
主要依靠关节附近肌肉维持关节的稳
定性。 当关节周围的肌肉发生损伤时,会影响关节的功能。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可分为三类:
①主要提供动力的肌 肉如胸大肌、
斜方肌等,
这类肌肉的肌纤维较长。
②主要稳定关节的位
置,< br>兼供给关节动力的肌肉,
如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这类 肌肉的纤维较短,
肌腱与纤维性关节囊紧密相连。③稳定关节和供给动力并重的肌肉,如三角肌。
三、肩部各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沿冠状轴的运动是前屈、后伸 ,沿矢状轴的运动是内收、外
展,沿垂直轴的运动是旋内、旋外。此外,还可作环转运动。
第一节
肩
部
扭
挫
伤
人体肩部经筋受到外力的打击或扭挨致伤称为肩部扭挫伤。
【病因病机】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因碰撞、
跌仆、牵拉过度或投掷物体用力过度而致伤。如碰撞性
暴力来自肩关节外侧方,
喙锁韧带将首先受到影响;
跌仆时来自冠状面的侧向暴力则易伤及肩锁关节,
故损伤多见于肩部上方或外侧方。
一般以闭合伤为常见,伤后络脉破损,血溢脉
外,瘀积于皮下,相继出现肩部经筋功能紊乱的症状。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有明显外伤史。肩部肿胀、疼痛逐渐加重,或皮下青紫,局部片状钝 性压痛,肩关节活
动受限。
轻者
1
周内症状明显缓解;
伴有组织的部 分纤维断裂或并发小的撕脱性骨折损伤者,
症状可迁延数周。
(二)
X
线检查
肱骨、肩胛骨、锁骨及肩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等结构无骨折或脱位征象。
(三)鉴别诊断
1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和腱鞘炎
< br>外伤史不明显,疼痛以肩前部明显,可向上臂和须
部放射,局限性深压痛,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阳 性。
2
.肱二头肌腱断裂
外伤性断裂时可闻及断裂的 响声,疼痛剧烈,肩臂部可出现隆凸
及凹陷畸形,断裂处瘀斑、肿胀,不能主动屈肘,肌力减退,肌腹松 软。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1
.揉搓法
沿患者颈项和背部使用揉法、滚法和搓法等,以缓急解痉、行气活血、通
络止痛。
2
.拿弹法
沿肩前部、肩胛内上角处(胸大肌、斜方肌等)和腋 下筋痛处(大、小圆
肌等)拿弹诸筋,以解痉舒筋止痛。
3
.旋肩法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身后,右手虎口托于其右 腕上,医者屈肘内收
带动患者屈肘,由下向胸前上举(见图
2-3
)
,再旋外 、外展后伸放下。重复数遍,幅度由
小变大,患者肘关节的活动随医者肘关节的屈伸而屈伸。
(二)固定治疗
患侧上肢屈肘
90
度,掌心向胸,以三角巾悬挂于胸前
3~7
日。
(三)药物治疗
1
.内服药
损伤初期,肿痛明显,治宜行气、活血、止痛,舒筋 活络汤加减。后期肩
部以酸胀痛为主,治宜祛风散寒、舒筋通络,三痹汤加减。
2
.外用药
正骨水、跌打万花油等外擦,外敷跌打膏。
(四)功能锻炼
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其目的是恢复肌肉的力量及韧带、 肌腱、
关节周围组
织的弹性,改善和恢复肩关节的基本功能。肩部运动包括外展、内收、前屈、 后伸、旋外、
旋内和环旋
360
度等。可反复进行,每次
3-5min
。具体术式如下:
1
.卧位
操练法患者仰卧位,两 手指交叉抱于颈后,然后使两肘触及床面。维持约
20min
。
(见图
2~4
)
2
.立位
操练法患者弯腰,患肢自然下垂 ,先做前后甩动,然后做环旋运动。活动范
围逐步由小到大,每次约
10~15min
。
(见图
2-5
)
被动运动是借助外力活动肩关节,
多在 患者不能作主动运动的情况下采用。
动作要协调,
循序渐进,
逐步加大活动量,以牵伸 挛缩的肌肉和韧带。
活动应保持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且
应略加牵引力量。
(五)其他疗法
1
.理疗
红外线理疗治肩部 扭挫伤,能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增强组织再生能力。超声
波具有镇痛、缓解肌肉痉挛和加强组织代谢的作 用,疗效较好,可选择使用。
2
.局部封闭疗法
是常 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以泼尼松龙
12.5~25mg
加
1%
普鲁卡
因
6~8ml
,行痛点封闭。肩部的主要封闭点如图
2~6
所示。
第二节
冈上肌腱炎
冈上肌是肩腱袖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悬吊肱骨及协助 三角肌外展的功能。
冈上肌起于肩
胛骨冈上窝,肌腱在喙肩韧带及肩峰下囊下,
肩关节 囊之上通过,
止于肱骨大结节。其位于
肩腱袖的顶部,附着处呈弯曲状,血液供应较差。肩关节 外展、旋外时,冈上肌腱经常受到
肩峰和喙肩韧带的挤压摩擦。肩关节在静止状态时,冈上肌腱则承受上 肢重力的牵拉。
【病因病机】
冈上肌在肩关节肌群中,
最容易发 生撕裂伤和退化性病变。
因为冈上肌是肩部四方方量
的交叉点,
易长期遭受各种劳损, 尤其当上臂外展时,冈上肌需要穿过上由肩峰、
下由肱骨
头构成的狭小间隙(见图
2- 7
)
,故极容易受到挤压或摩擦损伤。在冈上肌腱劳损或变性的
基础上,因轻微外伤或 用力过度,或局部感受风寒湿之邪,均可引起肌腱炎,并容易发生钙
化。
而已经变脆弱的肌腱纤 维特别容易引起损伤,
如跌仆或猝然肌肉用力均可发生不完全性
撕裂伤。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中年人。
一般起病缓慢,
常有轻微的外 伤史或受凉史。
肩部外侧疼痛,
有时
在三角肌附着点附近亦感觉反射性疼痛。
(二)检查
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冈上肌止点处。当患肩上臂外展到
60度—
120
度范围时,出现明
显疼痛。这就是冈上肌抵触肩峰的极限,即所谓“疼 痛弧”
(见图
2~8
)
。当超越这个范围而
上臂又继续向上外展时, 不再发生疼痛;上臂从上举渐渐放下,经过
120
度
~60
度时又会发
生疼痛,小于
60
度时,疼痛消失。
(三)
X
线检查
偶见冈上肌腱钙化物沉着(见图
2-9< br>)
,主要由肌腱纤维变性、缺血所引起。
(四)鉴别诊断
1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疼痛以夜间明显,肩关节主动、被动活 动均受限,疼痛感从
患侧上肢外展开始持续整个关节运动过程。
2
.
粘连性肩关节滑膜囊炎
活动开始时不痛,
外展
70
度以上出现疼痛,
随外展范围加
大疼痛明显加重。
3
.
肩锁关节错逢
肩锁关节处隐痛不适,
患侧 上肢外展大于
90
度时出现疼痛,
继续上
举疼痛加重,最明显的疼痛位置是外 展
120
度
~180
度之间。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1
.拿法
患者端坐靠背椅上 ,医者先用拿法捏拿冈上部、肩部、上臂部,自上而下,
疏松痉挛。然后,以冈上肌为重点,用拇指在局 部弹拨,轻柔按摩,以舒筋活络。
2
.牵抖法
患者坐 位,医者两手紧扣患肢大、小鱼际部,松臂,在向下牵引的同时,
手臂用力均匀颤动数次,以疏通经络。
(二)
1
.内服药
急性期治宜舒 筋活血、行气通络为主,方用舒筋活血汤加减。慢性期可服
舒筋丸,每日
3
次,每次< br>1
丸。局部疼痛、畏寒者可服活络丸或活血汽,体弱血盛者可服当
归鸡血藤汤。
2
.外用药
急性期肿痛较重时外敷消瘀止痛膏,或以中药熏洗、热熨患处。
(三)功能锻炼
同肩部扭挫伤。但应在无痛范围内作有规律地操练,外展活动至引起疼痛为限。
(四)其他疗法
1
.
针灸疗法
取穴 如天宗、
肩髎、
曲池等,
提插、
捻转至肩臂感酸痛胀麻,
留针
20min
,
可加艾灸。以疏风通络,温经散寒。
2
.局部封闭疗法
同“肩部扭挫伤”
,但必须将药物注入病变组织内。
第三节
肩
袖
损
伤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等四 个肌腱组成,亦称肌腱袖、肌腱帽等。
肩袖环绕着肱骨头的上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
并协助肩关节外展,
且有
旋转功能,
故又名肩胛旋转袖。
肩袖损伤在 肩部筋伤中并不少见,
随年龄的增长肩袖肌腱退
变或因累积性损伤所致的肌腱变性使其变脆,< br>弹性和伸展性降低,
以至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
即可造成肩袖挫伤乃至完全性肌腱断裂。< br>新鲜外伤性肩袖破裂容易漏诊、
误治,
而引起慢性
肩部疼痛,导致肩部功能障碍 ,故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病因病机】
本病多发于长期从事需用臂力工 作的人,
如举重、
棒垒球投手等。
常因组织萎缩或退行
性变,
或跌倒 时手外展着地,或手持重物肩关节突然外展、上举时发生损伤。肩袖中冈上肌
肌力薄弱,而承受牵扯力最 大,故易破裂,约占本病的
50%
。
肩袖损伤据断裂程度可分为部分断裂和 完全断裂两类,
部分断裂又分为肌腱表面浅层断
裂、深层表面断裂和肌腱内肌纤维断裂三型。< br>若处理不当,部分断裂可发展为完全断裂。若
仅部分肌腱纤维组织断裂,
三角肌下囊与关 节腔仍不相通。
而完全断裂时,
冈上肌腱与肱骨
的连续性就明显中断,三角肌下囊与关 节腔相通(见图
2-10
)
,冈上肌在肩袖中处于悬垂整
个上肢的应力之下。
冈上肌腱断裂后,由于四个不同方向力的牵拉,即肩胛下肌向前拉,冈
下肌和小圆肌向后拉,冈 上肌本身向内回缩,
而肢体重力向外拉,
从而形成三角形裂口
(见
图
2-11
)
,这裂口将随肌肉的牵拉和磨损而扩大。
【诊断】
(一)临床表现
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如为青年人必有严 重的外伤史。当肩袖破裂时,患者自
觉有撕裂响声,
局部肿胀,有皮下出血。
伤后局部 疼痛多限于肩顶,时有向三角肌止点部放
射痛。夜间疼痛加重,不能卧向患侧。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而影 响肩关节活动。
(二)检查
1
.压痛
冈上肌损伤时,压痛在大结节顶部。冈下肌损伤时,压痛在大结节顶部的外
侧,将臂轻度伸直,损伤 裂口前移,触痛在结节间沟处。肩胛下肌腱破裂时,压痛在大结节
的前下方。
2
.弹响
医者将手掌按压患部,患肩在上举和旋转上臂时可感到 有响声,被动活动时
弹响较粗糙。慢性肩部滑膜囊炎时亦可发生类似弹响。
3
.肌萎缩
外伤以前即有肩袖部分损伤,早期外层因有丰满的三 角肌而不见明显的肌
萎缩。急性期
2-3
周后即可出现冈上肌、冈下肌萎缩,尤以冈下 肌更为明显。病程日久者小
圆肌和斜方肌也可明显萎缩,三角肌因萎缩而变扁平。
4
.裂隙
完全断裂者,可以摸到断裂的裂隙。
5
.关节活动异常
肩袖破裂较大时,
患臂不能外展,而 由耸肩来替代,
由于肩袖破损,
三角肌的收缩,
肱骨沿其垂直轴向上,
迫使肩 胛骨在胸壁上滑动并旋转,
出现肩关节活动异
常,同时抗阻力外展力量减弱。
6
.
疼痛弧
肩关节外展
60
度
~120
度范围内出现疼痛,
小于
60
度或大于
120
度 时疼痛
不明显。
7
.患肩坠落试验
被动抬高 患臂至上举
90
度
~120
度范围内,撤除支持,若患臂不能
自主支 撑而发生坠落即为阳性。
(三)
X
线检查
作关节内充气或碘油造影。肩袖破裂时,关节腔与滑膜囊相通,造影剂外溢。
(四)鉴别诊断
1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断裂
多位于胧骨结节间沟中的肌腱处。急性外伤性断裂时
肩部剧痛,向上臂前侧放射至肘,局部出现隆凸 和凹陷畸形,不能主动屈肘,肌力减弱,肌
腹松软。慢性断裂者屈肘力量逐渐减弱。
2
.肩关节周围炎
起病缓慢,肩周钝痛或刀割样痛,夜间加重, 甚至痛醒,可放射至
前臂或手部、颈、背部;肩部广泛压痛,活动以外展、旋外、后伸障碍最明显;肩关 节造影
有助于鉴别诊断。
3
.冈上肌腱炎
临 床表现与肩袖损伤极为相似,可用
1%
的普鲁卡因封闭痛点。若封
闭后疼痛消失,冈上 肌腱功能恢复,即表示为炎症;若功能仍不能恢复,则可能为断裂。
【辨证论治】
肩袖新鲜和比较小的破裂损伤保守治疗极为有效。
完全性断裂应行手术修补,
且于伤后
3
周以上、肌力恢复不满意时进行为宜。此时断端已形成坚强瘢痕,有利于缝合固定。
(一)手法治疗
肩袖裂口不大的新鲜损伤,
采用上举位皮肤牵引治疗为宜。
即仰卧位,
患臂外展和上举
各
155
度牵引,这样有利于损伤的肌腱 在低张力下修复和愈合。
2
周后解除固定,顺肩袖肌
腱走向以手法弹拨,或行揉摩手法 。
(二)药物治疗
1
.内服药
损 伤初期内服活血止痛散,待肿胀消退后服舒筋活血汤,后期服橘术四物
汤加钩藤、五加皮等。
2
.外用药
早期外敷跌打膏或接骨止痛膏等,后期配合舒筋活血散外洗。
(三)功能锻炼
开始时被动上举,随后练习侧方外展、上举,外展、上举无痛且达到 最大上举范围后,
开始作增强肌力训练。
3
个月内应避免提举重物和攀援等动作。
(四)其他疗法
1
.局部封闭疗法
肩袖损伤局部疼痛较剧烈的患者,在肩峰下间隙行局部封闭。
2
.手术疗法
完全断裂或陈旧性断裂的患者,非手术治疗一般无 效。若不行恰当的手
术修补,
势必造成肩袖性关节病,
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
肩袖断裂通常发生于大结
节近侧
1cm
处,这是冈上肌腱近侧端滋养血管与大 结节部骨膜滋养血管交界处,是供血薄
弱部位,
因此破裂口的直接缝合因局部供血较差而不利于 愈合。
临床证实,
完全破裂且撕裂
的范围和间距较大的病例,自愈的机会较少,应考虑 手术修补。
第四节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发病率较高,
这与其解剖位置的特点有关。
肱二头肌长 头肌腱起自
肩胛骨的盂上结节,
在肱骨结节间沟与横韧带形成的纤维管道中通过。
在肩 关节运动中,
肌
腱与肱骨结节间沟反复摩擦,
特别是上肢外展位屈伸肘关节时,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腱沟内
对肱骨产生压力,增大摩擦力,这种机械效应对肌腱增加了磨损。
(见图
2-12
)
维生素b的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b的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b的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b的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b的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b的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b的作用及功能-
维生素b的作用及功能-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9: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921.html
-
上一篇:背部按摩手法
下一篇:最新高血压国际标准(20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