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
漏肩风的治疗——推拿按摩
什么是漏肩风
漏肩风,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
“肩关节周围炎”
,
简称肩周 炎。
是一种肩关节周围
软组织与关节囊发生慢性退行性病理变化的疾病。
发病人群
多见于
50
岁左右的中年人,故俗称“五十肩 ”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
多发病。
(
在日本又被称为“四十宿”
,跟 日本男性工作压力大有直接关系)
产生原因
漏肩风产生的原因 与人体的日常习惯与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而睡姿不正确是造成
身体不适的主要诱因。
在 睡觉时如果所用枕头与姿势不正确会给颈肩代来长时间
的压力,日积月累,使其逐渐加重形成病变
有些有受风着凉史,也与漏肩风发病有关。
临床表现
1.
肩部疼痛:起初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
割样痛。
气候变化、
劳累后或者偶然受到撞击常使疼痛加重疼痛。
昼轻夜重为本
病一大 特点
2.
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个方向活动受限,随着病情进展甚至梳头穿衣洗 脸
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特别是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
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
怕冷:患肩怕,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
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
5.
肌肉痉 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
用性肌萎缩,
出现肩峰突 起上举不便,
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
此时疼痛症状反而
减轻
6.< br>体检,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岗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
三角肌前、后缘均可 有明显压痛。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
人内收、内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较少。
7.
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
X
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 腱、肩峰下
滑囊钙化征。
针灸治疗
治法
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活血止痛。
取手三阳经穴为主,局部配合循经取穴。
早期针用泻法或针灸并用。
处方、方义
远部取穴,疏导阳明、少阳经气,通络止痛
肩髃、肩贞、肩前、曲池、合谷、外关、阳陵泉
随证取穴
(针对部位)
肩内廉痛:加尺泽
肩前廉痛:加合谷、列缺
肩后廉痛:加后溪、小海
肩外廉痛:加外关
随证取穴(针对原因)
手阳明经证者:加合谷;
手太阳经证者:加后溪;
手少阳经证者:加外关。
外邪内侵者:加合谷、风池;
气滞血瘀者:加内关、膈俞;
气血虚弱者:加足三里、气海。
操作
足三里、气海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
先刺远端穴位,做较长时间的手法, 行针后令患者活动肩关节,肩部
穴位要求有强烈的针感。
方义
肩髃、肩贞、肩髎是手三阳经穴,加阿是穴和奇穴肩前,均为局部
选穴,可疏通肩部 经络气血,活血祛风而止痛。
其它疗法
1
、
电针先密波,后疏密波。
2
、
拔火罐(刺络拔罐)
3
、
耳针
取穴:肩、肩关节、肾、上腺、神门、皮质下等,
刺法:
每次针
2
~
3
穴,
强刺激,
捻转,
嘱患者适当活动患肢,
留针
10
~
20
分钟,或耳压。
4
、穴注:用药:丹参针、当归针、野木瓜针,每次选用2
~
3
穴
,
每次注
射
2ml
,隔日一 次,或用封闭。
5
、小针刀疗法
6
、针刺条口透
承山。
7
、理疗:红外线、磁疗、超短波。
8
、推拿、按摩
9
、功能锻炼
按摩推拿治疗
作用原理
轻柔的手法
在局部做反复治疗
,
通过疏通经络以达到活血止痛
,
促进局部代
谢
,
加强肌腔韧带之功能的目的。
较重的手法
如扳、拔、伸、以及肩关节的其它被动活动,可以松解粘连
,
滑
利关节,促使关节功能逐渐恢复。
现代医学研究
表明按摩可使局部毛细血管通畅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加速渗
出液的吸收
,
促使病变肌键及韧带修复并使关节功能恢复
,
从而改变了局部的营
养状态
,
使局部的新陈代谢旺盛
,
萎缩的肌肉又重新发达起来。
辨证施治
诊断时要询问病人的一般病史外
,
还要主要掌握三个方面
:
第一
,
细看病人自主运动时肩关节疼痛情况
,
审定有无其他病变,
以防误治。
第二
,
检查患者肩部周围找到压痛点
,
分辨病变的经络穴位
,
以便
“
推经络
,
走穴道”
进行治疗。
第三
,
分别检查患肢与健肢的上举、内收、后弯上举三个方面关节
功能
,
及其能动最大幅度的差距
,
以资治疗后
,
可以健肢为标准
,
检验观察疗
效。
具体治疗方法
【掌摩肩周】
患者坐势
,医者立于患侧
,
一手稳定患肩
,
另一手摩揉肩峰、冈上肌、冈下肌、斜方肌、肩下三角肌、肱二头肌等。
【分筋理筋】
患者坐势
,
医者立于患侧
,
以拇指指腹在患处与肌纤维或韧带纵轴垂直方 向顺
筋分理、弹拨
,
遇有筋凝结时
,
稍用力推揉消散
,再顺纤维韧带垂直方向理顺摩平。
【点按穴位】
患者坐势
,
医者以拇指指尖点按云门、
肩中、
肩井、
天宗、
肩髃、< br>中府、
曲池、
合谷等穴位。
【旋肩摇臂】
患者坐势
,
医者立于患侧
,
一手稳定患肩
,
另一手托患 肘
,
作前后、
顺反旋转肩关
节
4
—
6
次< br>,
再握住患肢前臂作较大幅度的顺反旋肩
,
摇臂
4-6
次,
旋摇时幅度由小
到大
,
速度由慢到快。
【搬肩牵抖】
患者坐势
,
医者立于患侧
,
一手托 患肘(屈肘)
,
从患者胸前用力将患肢向健肩
推进
,
至手掌接近或搭 于健肩
,
并维持停留
3-5
分钟左右
,
再作平抬、外展、上 举、
后伸、后搬手法
,
每一手法维持停留
1-2
分钟
,再以双手握住患肢前臂徐徐牵抖患
肢。
【捏按、轻操】
< br>患者坐势
,
医者在肩峰、
肩前、
肩后、
上臂及整个患肢从上往 下捏按
,
轻揉
3-5
遍
漏肩风早期
早期即疼痛 期,病人的疼痛症状较重。而功能障碍则往往是由于疼痛造
成的肌肉痉挛所致,
治疗手段主要是 以解除疼痛、
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为目的。
缓
解疼痛可采用吊带制动的方法。
使 肩关节得以充分休息。
一般不宜过早采用推拿、
按摩方法,
以防疼痛症状加重,
使病程延长。
还可采取一些主动运动的练习,
控
制肩关节活动度,在急性期限过后, 方可推拿、按摩,以达到改善血液循环、促
进局部炎症消退的目的。
漏肩风冻结期
关节功能障碍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问题,
疼痛往往由关节运动障碍所引起。
治疗重点以恢 复关节运动的功能为目的。
采用的治疗手段可以用理疗、
推拿、
按
摩、医疗体 育等多种措施,以达到解除粘连,扩大肩关节的运动范围
.
恢复正常
关节活动功能的目 的。
针对功能障碍的症状,
严重的肩周炎病人必要时可采用麻
醉状态下大推拿的方法,
分开粘连。
在这一阶段,
应坚持肩关节的功能锻炼。
除
了被动运动之 外,
病人应积极主动地配合,
开展主动运动的功能训练。
主动运动
是整个治疗 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漏肩风恢复期
以消除残余症状为主。主要以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为原则,增强肌肉力量,恢复
鼻腔-
鼻腔-
鼻腔-
鼻腔-
鼻腔-
鼻腔-
鼻腔-
鼻腔-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9: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