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体重-
。
各年龄的正常血压表
年龄
收缩压(男)
舒张压(男)
收缩压(女)
舒张压女
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血压有年龄、性别差异,就成年人来说,女性血压比男性 要低,
因为女性雌、孕激素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再就是由于生理原因,与男
性相比,女性血液更 新较快,血液不易凝固,血粘度较低,血液流动
阻力小。
成年人血压正常范围在
90/60--140-90
之间(孩童比成年人低),
1
8
岁以上成人,各个年龄段没有明显界限,对血压影响最大的不仅是
年龄,还有遗 传、体质。
理论上说,理想血压是
105/70-120/75
,最好不超过
120
,达到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130/80
临界值要注意清淡饮食,
达到
140/9 0
是高血压病,
需要治疗。
理论总归理论,
而现实常见的是男偏高女偏低,< br>在正常范围内偏于高
限或低限,而且有的人高于正常、有的人低于正常,需要治疗,真正
血压理想的人为数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压病常见于
45< br>岁以上中老年人,由于现代
生活方式和压力等因素,
近年有明显年轻化倾向,
而 高血压患者常伴
有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或高血糖倾向,可成
为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冠心病、血栓性疾病的隐患。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
139mmHg
和
/
或舒张压
≥
89mmHg
,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
1
,
2
,
3
级。收缩压
≥
140mmHg
和舒张压
<90mmHg
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
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
140/90mmHg
,亦 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
可 伴有心脏、
血管、
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
性改变的全 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
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常用的方法有服用三九平压胶嚢
等。高血压 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另外,血液中缺乏负离子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血 液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中的正常红细胞、
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
它们之间相互排斥,
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 争夺,带
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负离子能有
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 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
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减慢。同时负离
子能 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
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状态。因此, 若血液中
的负离子含量不足,就会导致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的细胞膜电
位不能被修复,从而导致高 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
hypertensive dis ease
)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
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h o
)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
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
140mmHg
(
18.6kPa
)
,舒张压
小于或等于
90mmHg
(< br>12kPa
)
。亦即收缩压在
141-159mmHg
(
18 .9-21.2kPa
)
之间,
舒张压在
91-94mmHg
(12.1-12.5kPa
)
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 br>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
90mmHg
(
12.0kPa
)或 以
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
随访观察。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 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
大公共卫生问题。
2004
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 结
果显示,
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
,
估计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全国患病人数 超过
1.6
亿。
与
1991
年相比,
患病率上升
3 1%
,
患病人数增加约
7 000
多万人。
1998
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在农村居首位。
全 国每年死亡超过
100
万,
存活的患者约
500
万~
600
万,其中
75%
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
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 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
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
病 、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由于部分
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 为人类健康
的
“
无形杀手
”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 防、
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编辑本段疾病分级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
3
级:
临界高血压:
收缩压
140~150mmHg
;
舒张压< br>90~95mmHg
;
1
级高血压(轻度)
:
收缩压
140~159mmHg
;舒 张压
90~99mmHg
;
2
级高血压(中度)
:
收缩压
160~179mmHg
;舒 张压
100~109mmHg
;
3
级高 血压
(重度)
:
收缩压
≥
180mmHg
;
舒张压
≥
110mmHg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
140mmHg
;
舒张压
<90mmHg
。
注: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 张压分属不同等级时,则以较
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
精选资 料,欢迎下载
。
1
、
2
、
3
级。
编辑本段易患人群
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
1
、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
2
、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
3
、过分摄取盐分者;
4
、过度饮酒者;
5
、孤独者,美国科学 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
会使年龄超过
50
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 这项
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6
、过度食用油腻食物者
编辑本段疾病分类
高血压
从医学上来说
,
高血压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
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
主要 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
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 疾病治疗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按
WHO
的标准,
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
≥
140mmHg
和
(或)
舒张压
≥
90mmHg
,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收缩压在
1 40
~
159mmHg
和(或)舒张压在
90
~
99mmH g
之间为轻度高血压。正常人
的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随着年
龄的上升而升高。
类
别
理
想
血
压
正
常
血
压
正
常
高
值
高血压
1
级高血
压(
“
轻
度
“
)
2
级高血
压(
“
中
160
~
179
100
~
109
140
~
159
90
~
99
收
缩
压
舒
张
压
(
mmHg
)
(
mmHg
)
<120
<80
120
~
129
80
~
84
130
~
139
≥
140
85
~
89
≥
90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度
”
)
3
级高血
压(
“
重
度
”
)
单
纯
收
缩期
高血压
上表:
2005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注:若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
级为准。
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
和肾动脉病变引起 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
高血压。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一是肾实质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
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 有实质性损害,也
有血液供应不足。二是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
形成多数小动脉瘤 ,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
动脉呈节段性狭窄。
三是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血
流灌注不足。
编辑本段发病原因
≥
160
<90
≥
180
≥
110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1
、习惯因素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
、环境因素。
科学研究表明,环境中缺乏负离子 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
要机制。空气负离子经呼吸道入肺,通过膜交换系统进入血
液循环,随血液 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以直接刺激、神
经反射以及通过体液方式作用于机体各系统,产生良好的生< br>理效应。
当负离子进入血液后,
释放出电荷,
尽管微乎其微,
但对于平 衡状态下的血液电荷却很敏感。它会直接影响血液
中带电粒子(蛋白质、血细胞)的组成与分布情况,使 异常
的血液形态与理化特征正常化;并通过促进机体组织的氧化
还原过程,特别是通过加强肝、 脑、肾等重要组织的氧化过
程,
激活多种酶系统,
对机体的脂肪、
蛋白质、< br>碳水化合物、
水及电解质代谢起到调整与优化作用。因此,空气中缺乏负
离子也是导致高 血压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
、
其他:
(
1
)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
2
)避孕药。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
3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
)
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
40
岁
以上者发病率高。
(
5
)饮食: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
食盐
<2g/
日,
几乎不发生高血压
;3-4g/
日,
高血 压发病率
3%
,
4-15g/
日,发病率
33.15%
,< br>>20g/
日发病率
30%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高血压形成原理
首先,我们先抛弃任何病理性及 并发症因素,我们从物
理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
理,我把心脏 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
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系统。中< br>医认为高血压形成原理是:血管内皮组织代谢不稳定、交感
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成血压的升高 。
1
、从最常见的肥胖者高血压说起,太胖脂肪过多,对< br>血管造成一定的挤压,当管道被挤压以后,动力源需要加大
动力才可能使原来的循环达到流通,动 力源动力加大,管道
压力也会随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压。
2
、内部血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血栓造成的,血液的新
陈代谢,排出不够彻底,在管道内部形成污 垢,对管道造成
一定的堵塞,会使压力升高。
3
、老年性管道硬化及疾病性硬化,管道打折硬化的话,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会造成高压。
4
、疾病性毛细血管堵塞和外伤性毛细血管堵塞,也是
其中的因素之一。
5
、机体病变性引起的,一部分高血糖患者,是因为消
化系统太 过亢奋,在肠胃方面有病变,在肠胃机体方面就会
形成一定的血液循环堵塞,也会造成高压,这里只举一 个例
子。
6
、心脏方面的先天及后天的缺失。
7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
8
、血液干涸造成的高压。
以上因素受季节变化影响,容易发病!
血压调控机制
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 脏泵血能力加强(如
心脏收缩力增加等)
,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种因素
是大动 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
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 常狭小
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
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得僵硬 的老年人的原因。由于神经和
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可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引起血
压的增 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循环中液体容
量增加。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 排出钠
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相反,如果心脏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扩张或过多 的体液
丢失,都可导致血压下降。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肾脏功能和
自主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自 动地调节身体许多功能的部
分)的变化来调控。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1
、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若经常感 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
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
、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
立时有所感觉。
3
、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
、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
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 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5
、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 眠不踏实、易做噩
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
关。
6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
手指不灵 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
常,甚至半身不遂。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编辑本段并发症
1
、冠心病: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和发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
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 冠心
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
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 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2
、脑血管病:包含脑出血、脑血栓、 脑梗塞、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
极高,即使不致死, 大多数也会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
凶猛的一种。
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
中风的发生 率也就越高。
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
激动或过度的兴奋,< br>如愤怒、
突然事故的发生、
剧烈运动等,
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 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
的脑组织,此时,病人会立即昏迷,倾倒在地,所以俗称中
风。
3
、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
室肥厚和 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导致心
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是高 血压
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脏肥
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影响 生命安全。
4
、高血压脑病: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 。由于
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
表 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
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
5
、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严重
的并发症,其中高血 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
10%
。高血压与
肾脏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方 面,高血压引
起肾脏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损伤会加重高血压病。一般到
高血压的中、后期,肾 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
浓缩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时会出现多尿和夜尿增多现象。急
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慢性病变,导致恶
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
6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
动脉发生强烈痉挛,
导致血压急 剧上升。
高血压危象发生时,
会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以及视
力模糊等严重的症状。
编辑本段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根据诊所测量的血压值,采用经核准
的水银柱或电子血 压计,测量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
位血压。必要时还应测量平卧位和站立位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
2
次或
2< br>次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以上非同日多 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一旦诊断高
血压,必须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
做有关实验室检查,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危险因素。对于
偶然血压超出正常范围者,宜定期复 查测量以确诊。
高血压的预后不仅与血压升高水平有关,而且与其他 心
血管危险因素存在以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等有关。因此,从指
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角度,现在主 张对高血压患者做心血管
危险分层,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
分别表示< br>10
年内将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的概率为
<15%
、
15%~~20 %
、
20%~~30%
和
>30%
。
具体分层标准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其他心血管危险因
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以及并 发症情况。
用于分层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男性
>55
岁,女
性
>65
岁;吸烟;血胆固醇
>5.72mmol/dl;超声或
X
线证实
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
;视网膜动脉 局灶
或广泛狭窄。
鉴别诊断:在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前必须与继发性高血压
做鉴别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包括:
1
、肾实性高血压;
2
、
肾血管性高血压;
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
、皮质醇增多
症;
5
、主动脉狭窄。其他可以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还
有甲状腺疾病,某些心脏 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有关检查
初次体检应能包括的内容
1
、血压。两侧血压对比 核实,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
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
20
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 肱
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
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
2
、身高、体重及腰围。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 br>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
短。
3
、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
反映高血压外周小动脉的病变程 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
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4
、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腹
部血管杂音及肿块、
周围动脉搏动等,< br>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5
、心肺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等,了解有无高血压所
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常规检查应包括的内容
1
、 血尿常规。如果出现贫血、血尿、蛋白质等,应考
虑为肾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病导致了严重的肾功能损 伤。
2
、血生化。如血钾、血钠、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 。
血钾低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利于医生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降压药物,血 糖血脂的检测可以了解有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3
、心电图。 有利于了解高血压病患者有无高血压病所
致的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进一步检查应包括的内容
1
、动态血压
24
小时监测。此检查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各
时间点的血压状况,而且能揭示高血压患者 血压波动特点及
昼夜变化规律。
2
、超声心动图检查。该检查能帮助我们了解心脏结构
和功能。
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的意义
把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但能延缓靶器官的损害,
而且能够降低脑卒中、冠心病和心脏性猝 死的发生率。而经
常、
准确地了解血压值及波动情况,
是有效控制血压的基础。
由于血压的特点有明显波动性,需要于非同日的多次反
复测量才可 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目前使用以下三种
方法评价血压水平。
诊所偶测血压
1
、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适 当。测量前至少休
息
5
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
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
2
、被测者一般采取坐位,测右上臂,全身肌肉放松;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
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
3
、
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
80%
,
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
2.5
厘米。
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
,
轻按使
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
4
、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使手腕桡动脉
脉搏消失,并再升高
30
毫米水银柱(
mmHg
)然后缓慢放气,
使水银柱以恒定的速度下降(
2< br>—
5mmHg/
秒)
。以听到第
1
个
响声时水银柱凸 面高度的刻度数值作为收缩压;以声音消失
时的读数为舒张压。儿童、妊娠、严重贫血或主动脉瓣关闭< br>不全等情况下,听诊声音不消失,此时改定为以变音为舒张
压。取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
0
)水平。
5
、应重复测
2< br>次,每次相隔
2
分钟。取
2
次读数的平
均值记录。如果
2
次读数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大于
5mmHg
,应再隔
2
分 钟,测第
3
次,然后取
3
次读数的平均
值。
自我测量血压
自测血压有以下
6
大意义:
1
、
区别持续性和
“
白大衣
”
高血压。
在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
135/85
毫米汞柱。
2
、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3
、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4
、可能降低治疗费用。
5
、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例如,部分高血压
病患者血压多在5
~
6
点或
19
~
20
点升高,依靠诊室偶测 血
压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
6
、可经常性观测。随时了解治疗中血压的变化,为诊
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
自测血压的具体方法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可以
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 训柯氏音听诊法。一般推荐使
用符合国际标准(
BHS
和
AAMI
) 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
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
压时,也 以
2
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
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一般而言,自 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
值。目前尚无统一的自测血压正常值,推荐
135/85mmHg
为
正常上限参考值。
动态监测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应使用符合国际标准(
BHS
和
AAMI
) 的监
测仪。受测者处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测压间隔时间
15
~
30
分 钟,白昼与夜间的测压间隔时间尽量相同。一般监测
24
小时,如果仅作诊断评价,可以只监测 白昼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提供
24
小时、白昼与夜 间各时间段血压
的平均值和离散度,
能较敏感、
客观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
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以及预后比诊所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偶测血压有更密切的关系。
家庭自测血压
一定要安静休息至少
5
分钟 测血压,然后就是把上臂裸
露出来,冬天冷了把毛衣脱下来,穿个单衣也可以,袖带绑
的松紧合 适。取坐位,保持安静,肢体也不能活动,习惯用
右手操作,右手一按键血压测量开关,测量数值就出来 了,
停一分钟再测下一次血压,一般都会测三次,中间间隔一分
钟。
编辑本段疾病治疗
一般治疗
对于高血压患 者来说,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但是血压
计和降压护腕也应不离身。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
2
~
3
次血压,并使用降压护腕,以观察自己早中
晚的 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调节血压的措施有许多,比如医 疗器械、
饮食、情绪等都对高血压的病情具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医疗
器械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 健是尤为重要的,其中降压护腕
的降压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需要高血压患者积极运用。降压
护腕 在平时对任何发病阶段的高血压患者都是适用的。降压
护腕对防治高血压有特别明显的作用,任何高血压 患者都可
以使用。据北京地区调查,长期使用降压护腕的
50-89
岁老
人, 其血压平均值为
134.1/80.8
毫米汞柱,这明显低于同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br>
。
年龄组的普通老人。
< br>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足够的睡眠,
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
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
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
配合中药入茶饮护理,
如番秋草,对血压血脂血 糖都有不错的调节功效。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
安定、溴化钾、苯巴比妥等。
药物疗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 ,
血压调节功能较差,
并常合并哮喘、
慢性气管炎、
糖尿病等,
应避 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可选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
常用双氢克尿噻
12.5
~25mg
,
1
日
1
次,
或硝苯吡啶
5
~
10mg
,
1
日
3
次,对大多数患者有效。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及肾素水平一般较
高些,且合并症少, 可选用
β
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抑制剂,如美多心安或氨酰心安
50
~
100mg
,
1
日
1
次,
或巯甲丙脯酸
12.5
~
25mg
,
1
日
3
次。
中药治疗见效慢,但是适合中老年人长期的治疗。
主要降压药物
1
、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速尿等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2
、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
3
、
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
β
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 br>心安、和美多心安等;
α
阻滞剂如苯苄胺、
α
+
β
阻 滞剂如柳
氨苄心安
4
、
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等
5
、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6
、
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
等
降压药物选用的原则
1
、应 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因此,
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 于掌
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
压片等)
作为基础降压 药,
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2
、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
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 最小的维
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3
、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病人说明,
从坐为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
动作应尽 量缓慢,
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
厥而发生意外。
4
、缓进型第一期病人,症状不明显,一般治疗(包括镇静剂)即能奏效,可不必应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用少量作
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利尿剂、萝芙木类或复 方降压片即可。第
二期病人多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如利血
平、肼屈嗪和利尿药 合用或再选加酶抑制剂、节后交感神经
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或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第三期病
人多需用降压作用强的药物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
阻滞剂,如盐酸可乐定、长压定等治疗。< br>
5
、临床上常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治疗,其优点 是:
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几种药物共同发挥作用,可减
少各药的单剂量;减少每种药物 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
互相抵消;使血压下降较为平稳。最常用的联合是利尿剂和
其他降压 药合用,利尿剂既可增强多种降压药疗效,又可减
轻引起浮肿的副作用;利血平和肼屈嗪,
β< br>受体阻滞剂和米
诺地尔合用时,各自减慢和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互相抵消。
6
、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措施和缓进型第三期相仿。
如血压持 续不降可考虑用冬眠疗法;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则
降压药物以选用甲基多巴、肼屈嗪、可乐定为妥,血压 下降
不宜太显著,以免肾血流量减少加重肾功能衰竭。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7
、对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压下降过
快、过多,病人往往因不能适应较低或正常 水平的血压而感
不适,
且有导致脑、
心、
肾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或
高血压脑病时要采用紧急降压措施。
饮食治疗
食疗
6
方
(
1
)芹菜粥:芹菜连根
120
克,粳米250
克。将芹菜
洗净,切成六分长的段,粳米淘净。芹菜,粳米放入锅内,
加清 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再加少
许盐和味精,搅匀即成。
(
2
)菊花粥:菊花末
15
克,粳米
100克。菊花摘去蒂,
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粳米淘
净放入锅内, 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
成熟,
再加菊花细末,
继续用文火煮至米 烂成粥。
每日两次,
晚餐食用。
高血压
(
3
)大雉鸡蛋:日常食用大雉鸡蛋,有预防高血压及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身高体重-
身高体重-
身高体重-
身高体重-
身高体重-
身高体重-
身高体重-
身高体重-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9: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876.html
-
上一篇:骨刺的最好治疗方法
下一篇:(完整版)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