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肺-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
?
中学
□小学
2
、学科:生物学
3
、课时:一课时
4
、学生课前准备:
?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
准备艾滋病的资料。
教案设计
二、教学课题
1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
、
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
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
培养学生积极 健康的生活态
度。
三、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的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
本节内容是为了让我 们的学生了解如何预防疾病
,
增进健康
,
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
同时
也为后面的《免疫》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本节知识点明确,但名词较多,而且也比较 抽象
,
根据《课标》的要求,同时为了促进
学生发展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
知识目标:
(1)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2)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
、能力目标:
(1)
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资料分析及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
、情感目标:
(1)
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2
)通过认识艾滋病,培养学生关心爱护艾滋病病人的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
(
1
)重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
因为学习本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才
能让学 生真正学会保护自己。
)
(
2
)难点:传染病的病原体。
(
因为传染病的病原体绝大多数是肉眼不可见的细菌、病毒,对于尚未立微观思维的初
中生来说,具有抽象 性和不可见性。
)
教学准备:
师:
(
1
)有关 “甲型
H1N1
流感”传染病的图片。
(2)
病原体的图片。
(3)
制作传染病三
个环节的幻灯片。
(4)
有关艾滋病内容的图片。
生:预习课本,完成
P68
的表格。
1
四、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的确定及依据
教法:实例分析、分组讨论、多媒体的直观教学。
学法:观察、分析、讨论,综合归纳。
(我们所教的是农村的 学生,
他们多数对学习没有兴趣,
习惯于老师讲,
学生听的模式,
动手不动脑 。根据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以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制 定以上教法和学法。
)
五、教学过程
(
一
)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提问:人们珍爱生命,也珍爱健康,什么是健康呢?
【学生活动】身体好、没病。学生分析:健康概念的三个方面。
【教师活动】教师在 学生讨论时,
【百度搜索】
/view/
展示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了躯体、心理
的完好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活质量也纳入
到健康的范畴。引导学生分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 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关系。
(二)传染病的现象和概念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1
、每年,特别是春秋季节,人们都 会警惕一些传染病的流行,最近几年,你知道哪些传染
病对人类影响较大吗?
2
、你的调查表中有哪些是传染病?哪些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3
、这些传染病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是传染病呢
?
引导提问:分析传染病的最大特点是传染性,是什么在人和人或动物和人之间传播呢?
【学生活动】
回答:非典、禽流感、艾滋病、乙型肝炎、肺结核等。
(学生 回答不一定很完整)有传染性,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的疾病。学
生填表,表达交流。 并提出各种关于传染病的问题。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可能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讨 论时,
【百度搜索】
/view/
展示非
典的特点。
/view/< br>禽流感释义、发现、特征、与人类关系等。
/view/
艾滋病病征。
/vie w/
肺结核简介、病征等。
【教师活动】这些传染性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
人工肺-
人工肺-
人工肺-
人工肺-
人工肺-
人工肺-
人工肺-
人工肺-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3: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503.html
-
上一篇:常见传染病预防
下一篇:预防传染病演讲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