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安奈德注射液-
糖尿病中医治疗处方
糖尿病中医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治疗
Abstract
:
Chinese
medicine
ha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for
improving
diabetes
symptoms
,
physical strength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
reduce blood
sugar
,
urine sugar to also have certain
effect
,
to tak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
must
strictly
control
the
blood
sugar
,
blood
lipid
,
blood
pressure
,
body
weight
and
various
concurrency
,
accompanied
by
,
after illness
,
usually through all kinds
of therapy
,
then fill the empty
,
support healthy
;
but after discharge
,
real-time
smooth gas
,
purgation
,
eliminating phlegm
,
removing blood stasis
,
diuresis
,
dredging and other methods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s
,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has
a
good
effect.
Key words
:
Diabetes mellitus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reatment
1
早期四型
1.1
肝肾气阴虚型
症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头晕目眩,
烦热多 汗
.
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宜滋补肝肾,益气养阴,少佐清热。
药用黄精
15 g
、生地
20g
、山萸肉
10g
、生首乌
15g
、 早莲草
20g
、
女贞子
20g
、川牛膝
20g
、黄 连
10g
、枳壳
10g
。
水煎分
2
次服,
1
剂
/d
。
同时送服杞菊地黄丸或石斛夜光丸,
1
丸
/
次。
1.2
肺肾气阴虚型
症见胸背腰膝酸软、神疲乏力、 声低懒言、易
于感冒或有咳嗽气短,手足心热、大便常干、舌红苔黄、脉象细数。
治宜滋补肺肾,益气养阴,少佐清热。
药用沙参< br>30g
、麦冬
10g
、元参
20g
、生地
20g、山萸肉
15g
、地骨
皮
30g
、黄连
10g
、枳实
10g
。
1
剂
/d
,水煎分
2
~
3
次服。
同时送服麦味地黄丸,
1
丸
/
次,百合胶囊,
3
粒
/
次。
1.3
阴阳气虚型
症见腰腿酸疼、神疲乏力、怕冷怕热、手足心热
而手足背冷、舌胖有裂、舌苔黄白、脉滑细数。
治宜调补阴阳。
药用生黄芪
30g
、当归< br>10g
、金樱子
10g
、芡实
10g
、旱莲草
20g
、
女贞子
10g
、黄连
6g
、生地骨皮
30g、生鹿角
片
10g
。
1
剂
/d
,水煎分
2
~
3
次服。
同时送服金匮肾气丸、
1
丸
/
次。
1.4
脾肾气阳虚型
症见腰背肢体酸疼沉重、
肌受乏力、
纳后腹胀、
畏寒肢冷、面足浮肿、大便长溏、舌胖嫩、苔白滑或腻、脉滑数。
治宜助阳益气、补肾健脾。
药用 生黄芪
30g
、炒苍术
10g
、猪苓
20g
、木香
10g
、砂仁
6g
(后
下)
、陈皮
10g
、半夏< br>10g
、金樱子
10g
、芡实
10g
、黄连
10g< br>。
1
剂
/d
,水煎分
2
~
3
次服。
同时送服济生肾气丸,
1
丸
/
次。
2
中晚期三型
2.1
肝肾气血阴虚型
症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头
晕目眩,怕热 ,便干,双目干涩,视物模糊,舌胖淡红苔黄,脉弦细
数。
治宜滋补肝肾,益气养阴。
药用山萸肉
10g
、枸杞子
10g
、谷精草
10g
、生黄芪
15g
,益气养
血。
药用苍术
10g
、芡实
15g
、金樱子
15g
、砂仁
10g
(后下)
。
2.2
阴阳气血虚型
症见腰膝酸疼,神疲乏力,面色 萎黄,纳少腹
胀,面足水肿,畏寒肢冷,大便干稀无常,夜尿多,舌胖淡,有齿印,
脉沉细无力 。
治宜调补气血阴阳。
药用 枸杞子
10g
、山萸肉
10g
、猪苓
30g
、茯苓
30g
、生黄芪
30g
,
当归
10g
、陈皮
10g
、砂仁
10g
(后下)
、生地
10g
、熟地
10g
、同时烊
化鹿角胶
3g
、龟板胶
3g
兑服。
2.3
心肾气血阴阳俱虚型
症见腰膝酸疼,神疲乏力 、心悸气短,
甚则喘憋不能平卧,尿少水肿,纳谷不香,口唇舌暗淡,脉沉细数。
治宜益气养心,健脾益肾,肃肺利水。
药用生黄芪
30g
、太子参
15g
、麦冬
10g
、五味子
10 g
、猪苓
30g
、
茯苓
30g
、白术
10g
、泽泻
15g
、葶苈子
30g
、大枣
5
枚、车前子
30g
(包煎)
、
佛手
10g
、
泽兰
30g香橼
10g
,
同时西洋参
2g
、
冬虫夏草
0. 5g
另煎兑服。
以上方剂
1
剂
/d
,水煎分
2
~
3
次服用。
3
十中症候
3.1
肺胃实热
口干口渴,尿频量多,
多食易饥,
咽干,
便秘,舌红少津,脉滑数。
选加生石膏
30g
(先煎)
、知母
10g
、葛根
10g
,石
15g
。
3.2
肝郁化热
口苦咽干,胸胁苦满,情志抑郁,舌暗苔黄,脉沉
弦。
选加柴胡
10g
枳壳
10g
、赤白芍
15g
、郁金
10g
。
3.3
络脉郁结
口唇色暗,舌暗瘀斑瘀点,脉沉涩。
选加单参
20g
、川芎
15g
、红花
10g
、桃仁
10g
、莪术< br>10g
、水红花
子
10g
。
3.4
湿热中阻
胸脘痞胀,
纳饮不香,
时有恶心,
舌苔黄腻或白腻。
选加藿香
10g
,佩兰
10g
、厚朴
6g
、砂仁
6g
(后下)
、陈皮
10g
、
半夏
10g
,竹茹
10g
、黄连
6g
。
3.5
二阳结热
大便干结,数日不行,舌暗,苔黄燥。
选加砂仁
6g
、白术
10g
、大黄
10g
,瓜萎
30g
,枳实
10g
,元参
30g
元明粉
6g
(腹泻者忌用)
。
3.6
外感热毒
发热恶寒,咽喉肿痛,便干尿黄、脉浮数。
改清热解毒,选加银华
20g
,连翘
20g
、 菊花
10g
、桑叶
10g
、黄
芩
10g
、黄连10g
、生大黄
8g
,
(另包后下、便畅减药)
。
3.7
膀胱湿热
尿频急热痛,小腹坠痛,舌苔黄腻。
选加石苇
30g
、
生地榆
30g
、
土茯苓
15g
、
车前草
15g
、
鱼腥草
30g
、
柴胡
15g
。< br>
3.8
肝阳上亢
头晕头痛,口苦目眩,脉弦有力。
选加天麻
10g< br>、钩藤
15g
、生石决明
30g
(先煎)
、杜仲
15 g
、川牛
膝
15g
。
3.9
浊毒伤血
见鼻衄,齿衄,肌衄等。
选加犀角粉
2g
(冲)
、三七粉
3g
(冲)
。
3.10
血虚生风
见震颤,转筋,四肢酸痛。
选加黄芩
30g
、当归
10g
。
< br>白芍
30g
、甘草
6g
、苡米
30g
、木瓜
30g
。
编辑
/
成森
中医治疗糖尿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增效研究与探
析一、治肾为本,三消同治是组方增效的主要 治则消渴一证,古人在
辩证上分为上、中、下三消,而有肺热、胃热和肾虚之别。
但在临证中发现三消症状往往交错出现,且不易区别,故三消分
治,常不切实际。
现代名医赵锡武指出:上中消之证为标象,其本在肾。
虽病因之中,上中焦热灼真阴,但治疗须以治肾为本,即补肾为
主,兼理肺胃。
因此,
治疗糖尿病,
不论上中下消,
均当以治肾为本,
三消同治。
患者在中医初诊期间,
一般早已应用胰岛 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后,
三消症状不明显,
并常以阴虚燥热、
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的证 型出现,
故在辩证处理上只须以肾为本,
辨清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
若阴虚燥热者,
则以养阴润燥论治;
消渴既久,
气血阴阳均已亏损时,< br>应当气血阴阳并补,尤以注重益气扶阳、补肾养阴论治。
1、阴虚燥热型者,应以滋肾养阴,清热润燥治之患者初诊常见烦
渴多饮、尿频量多、多食易饥、疲乏 消瘦、目涩、口干舌燥等症,也
有肥胖或上述症状不典型者,舌质红或绛,苔黄或薄黄少津,脉弦数滑。
处方:黄芪
30g
,山药
15-3 0g
,生地黄
20-30g
,天冬
12-15g
,麦
冬12-15g
,知母
10-12g
,沙参
12-20g
,石斛< br>15-30g
,天花粉
15-30g
,
黄芩
10g
, 黄连
6-10g
,葛根
15-20g
。
方中黄芪、山药、生地黄、二冬益气补肾,养阴生津;知母清热
滋肾,沙参、石斛益气生津止渴,天 花粉生津止渴兼清肺胃之热,黄
芩清肺热,黄连清胃热,葛根有升散之功,既能清热,又能使津液上升而止渴。
根据全国名医祝谌予的临床经验,在糖尿病处方中应用 黄芪陪山
药做对药,可提高降尿糖的功效。
若口渴多饮加乌梅;尿量频多且质浊如脂加生牡蛎、五倍子、山
茱萸;大
便燥结加郁李仁。
2
、气阴两虚型者,应以益气扶阳 ,补肾养阴为治则许多糖尿病患
者经长期西药治疗,或经中、西医反复用药,燥热现象基本控制,但实验室检查尿糖、血糖仍高于正常。
此类患者的多饮、
善 饥、
多尿症不一定明显,
但尚存有精神倦怠、
四肢乏力、睡不安寐、腰膝酸软、形寒肢 冷、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
无力。
常用处方:
黄芪< br>30-60g
,
山药
25-30g
,
熟地黄
15-2 0g
,
玄参
15-20g
,
麦冬
12-15g
,< br>山茱萸
12-15g
,
苍术
10-12g
,
生牡蛎< br>20-30g
,
五味子
6-10g
,
葛根
10-15 g
。
方中黄芪、山药益气扶阳;黄芪、山药、山茱萸、生牡蛎 、五味
子合用有益气补肾固摄之效;玄参、麦冬养阴生津;苍术扶脾敛精;
葛根生津益胃。
若形寒肢冷、
肢体困倦明显者,
可去麦冬、
玄参 、
葛根,
加肉桂、
附片、泽泻、牡丹皮、茯苓以补肾扶阳;尿液混浊如脂加五倍子;腰
膝无力、阳痿者,加肉苁蓉、巴戟天;不思饮食加鸡内金等。
3
、
老年糖尿病应以益气祛瘀、
养阴固本为主老年糖尿病患者较多,
患病时间 长,三消症状往往不明显,而尿糖、血糖则高于正常。
症见神疲乏力、 四肢困倦、懒言少动、头晕目眩、心烦少寐、食
少而瘦、舌质暗淡,脉多沉细或弦细,多属气阴两虚型。
在临证中,凡津虚不能化气,而致气阴两虚,津气俱伤者,切忌
纯用甘寒之品,而应益气养阴以固本。
又因老年患者气虚推动无力,
血液运行不畅,
缓慢涩滞而成瘀血;
又因阴虚火旺,煎熬津液,致使津液亏少,则血液 粘稠不畅,亦可成
瘀血。
瘀血形成后又可阻滞气机,使津液失于敷布,更加重病情。
因此,老年患者常应益气祛瘀,养阴固本为主要治则。
处方:
生黄芪
30-120g
,
太子参
12-20g
,
麦 冬
12-15g
,
生地黄
12-15g
,
五味子
6 -10g
,地龙
10-12g
,赤芍
15-20g
,白芍
1 5-20g
,当归
10g
,桃
仁
3-6g
,红花
3 g
,川芎
6g
,丹参
12-15g
,陈皮
3-5g
,法半夏
6g
,茯苓
15-20g
。
方中用生脉散加生地黄益气养阴;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脉。
因糖尿病易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故合用丹参、赤芍活血化瘀通脉
示必要的。
在加入善于走窜的地龙,
以加强通络解痉,
清热降泄之效;
陈皮、
法半夏、茯苓理气祛湿化痰,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使气血阴阳
俱虚,痰浊、水湿、气郁、 血瘀互结的老年患者,加快康复。
二、选用有降糖功效的中药或药对组 方,常可提高疗效糖尿病是
终身性疾病,也是当今难治的常见病,已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与重
视,随着中医药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的深化,现代中医学者提出许多
提高降糖效应的增效措施。
1
、在组方中注意选用既能改善症状,又有降糖功效的中药经中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估计超过
100
种以上的中药具有降糖作用。
北京周超凡教授结合临床研究,
筛选出
54
种中药常可促进降糖疗
效:人参、五加皮、黄芪、白术、茯苓、山药、麦芽、葛根、灵芝、
生地黄、熟地黄、白芍、枸 杞子、女贞子、麦冬、玉竹、玄参、知母、
石斛、山茱萸、附子、淫羊藿、桑葚、蛤蚧、桑叶、桑枝、牛 蒡子、
地骨皮、天花粉、三七、大黄、虎杖、赤芍、紫草、夏枯草、藕节、
黄连、熊胆、桔梗、 枇杷叶、薏苡仁、玉米须、昆布、汉防己、泽泻、
荔枝核、麻黄、苍耳子、苍术、威炙仙、鬼箭羽、卷柏 、蒺藜、僵蚕
等。
2
、在辩证组方中,尽量不用有升 糖作用的中药中国中医科学院周
超凡教授指出: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有升糖功效的中药,若在辩证组方中应用,常可影响疗效。
以党参、石斛为例,党参虽有益气 补中、润肺生津的功效,从而
改善患者气短乏力、气血两亏等症状
;
石斛滋阴生津,也 可改善阴虚口
渴症状。
但这些药可升高血糖,虽能改善症状, 但血糖却不能下降或反而
升高,故对缓解糖尿病毫无好处。
根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
如下
17
种升糖作用的中药:
党参、
刺五加、< br>杜仲、紫苏、生姜、柴胡、龙胆草、秦艽、龙葵、槐花、瓜蒌、浙贝
母、淡竹叶、娑罗子、鹿蹄草 、全蝎等应避免选用。
3
、巧用降糖药对对药又称药对,系用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增强
疗效的两味药组方,使之在治疗疾病中既有协同作用,又可互消副作
用,甚至可相互作用产生特殊药效。
近代名医施今墨、祝湛予、吕景山 教授在临证中常用对药治病,
尤以在糖尿病治疗中,显示出中药配伍的一大特色。
常用降糖药分述如下:苍术配玄参:苍术
10-15g
,玄参
15 -30g
。
主治糖尿病,血糖明显增高,难以降下者,本药对可降血糖、降
血脂。
施今墨认为:苍术性温燥,善于化浊辟秽,确有敛脾精、止漏浊
之功。
若与玄参伍用,既可使玄参之润制苍术之燥,又可以苍术之温燥
制玄参之滞腻。
辆药伍用,一润一燥、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提高降糖功效。
黄芪配山药:黄芪
10-30g
,山药
10-30g
。
糖尿病表现为尿糖严重,且难以使尿糖下降者,用之常可见效。
施今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实腠理;山药益气养阴,固肾精。
两药相伍为用,一阳一阴,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
收益气生 精,健脾补肾,涩精止遗,使尿糖转阴,尤以尿糖严重者,
用之速消。
葛根配丹参:葛根
10-15g
,丹参
10-15g
。
治糖尿病有瘀血症者。
施今墨:葛根轻 扬升发,解肌生津,有扩张心脑血管,改善血液
循环,降血糖之效;丹参活血祛瘀,通络降压、降血糖。
两药参合,相互促进,使降血糖之力增强。
祝谌予:
此药对为北京名医祝谌予首创,
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
气阴两伤的糖尿病患者。
也适用于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而合并有血管病变(冠心病、脉管
炎)等。
祝老自拟降糖活血方(生黄芪
30g
,生地黄
30g
,苍 术
15g
,玄参
15g
,葛根
15g
,丹参
30g
,广木香
10g
,当归
10g
,益母草
30g
,赤 芍
15g
,川芎
10g
)治疗气阴两虚见瘀血型糖尿病。
鲜地黄配淫羊藿:鲜地黄
10-60g
,淫羊藿
10-30g。
糖尿病患者应用西药胰岛素不当,引致阴阳俱虚之证。
施今墨:鲜地黄以阴为主,淫羊藿以阳为要,二药伍用,一阴一
阳,阴阳 俱补,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降糖功效。
熟地黄配山茱萸:熟地黄
6-10g
,山茱萸
6-10g
。
糖尿病之久病虚弱诸症。
施今墨:熟地黄滋阴养血,生精补髓,大补肾中元气;山茱萸补
益肝肾,收敛元气。
因熟地黄以补为主,山茱萸以敛为要,两药伍用,一补一敛、强
阴益精, 大补元阴元阳,主治糖尿病及久病虚弱者,其效甚妙。
目前糖尿病还不能完全根治,只能做到有效控制。
因此,糖尿病的治疗示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糖尿病的调养十分重要。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L一一一,一
~~
一
一
,
糖
尿
病
,被
中医称
做
渴
动是
防治糖尿病
的有效措施
之一
。
消
4
、养生讲究顺
自然中
医认
为
,人
禀
天地
之
气病
,
认为是由先天禀赋不足、体
糖尿病患者应在
医生指导
下进行质
柔
弱
和
后
天
因素
共
同作
用
的结
相应的适宜运动
,运动量
以
不
而生
,四季
变
化对
人
体
的生
理
和果,主张综合治疗。
其
实,中医
疲劳
为度
,可根
据病情
选择散
病理有着直接
和间接的影响,强治疗
糖
尿
病
的
很
多原
则
与
西
医
并
步
、
健
身操
、太
极
拳
、游泳
、交
调顺乎
自然
以养护正气,主
张
春
不冲突
,主要
强调
以下五个方
面
:
谊
舞
等
,但
首
推
太
极
拳
,因为
这
防风
,夏
防暑
,秋防燥
,冬
防寒
,
1
、控
制饮食是基础食
甘
美
而
多
肥
也
,肥
者
令
人
内热
,
甘者
令
人
中满
,故
其
气
上
溢
,转种运动具有轻松
、
自然、舒展
和
以达
到
正气存
内,邪不可干
《
帝
内经
》
记
载
:
黄
……
柔和的特点
,最适合糖尿病患者。
的
目的。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
,
3
、调解情绪
很重要病
人
要
学
会
自我调
护
,就
可
以和西
医
的观
点
十
分
明确
,糖
尿
正
常
人
一
样
颐
享
天
年
。
但
自我
调而为消
渴
。
景
岳全
书
说
:
消
病
的
发生
与
血
糖
控
制
的优
劣
,
与
养
绝不
等
于
乱
服
或
长期
服
用
滋
补
渴
病
,
富
贵
人
病
之
而
贫
贱
者
少
人的情绪密切相关
,而中医恰恰
品
,中
医讲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
有。
这说
明中
医早
已认
识
到糖尿
非常重视人的情志与健康
的
关系。
若属实证
,补药有百害而无一利。
病
是
个
富
贵病
,需
要控
制和
调
整
中医认为
,长期情
绪不佳
,
肝气5
、
用药
一定
要对证应
该
明
确
的
是
,
并
非
所
有糖
饮食。
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
出
郁
结
,会
导
致
消
渴
病
的
发
生
和
饮
食
治
疗
的先
驱
,他
认
为
,消
渴
病
情
加
重
,这
与
现
代
医学
的认
识
尿病
患
者
均
适
合
中医
治
疗
。
1型病应慎饮酒、限盐等
。
另外,中
是
一致
的
。
因此
,糖
尿
病
患
者
要
糖尿病就不适于
中医治疗
,因为
医强调饮食不宜过饱,
以清淡为宜。
节喜怒
、
减思虑
怡情悦志
,
l
,
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完
全依赖
外2
、
运动是治疗的重要支柱
胸
襟
开
阔
,
保
持
气血
流
通
,
以利
源
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而到
目
古
人
早
就
认
识
到
,适
当
运
病
情
的控
制和
康
复
。
前为止
,还没有任何一种
中药能2
糖尿病
2Dl
ABET
ES
WO
RL
D代替胰
岛素
,
这也是为什么在胰
斑
,
可
用
生
脉
饮
合
六
味地
黄
丸
或
中点
。
中脘
穴左
右
旁
开
各
两
指
处岛素
发
现
之
前
,
中
国的
1型
糖
尿
大
补
阴丸
合
当
归
补
血
汤
加
减
益
气
是左
右
梁
门
穴
。
用
双
手
食
中指
按
病
患者
也难
免
厄
运
的原
因
。
养
阴。
揉
两
侧
梁
门穴
,
然
后
再
用
一
手
食
(
)
毛
巾横
擦
背
。
赤
裸
上
身
,
5
中
医
治
疗
糖
尿
病
应
扬
长
避
阴
阳
两
虚
型
,
患
者
怕
冷
,
面
中指
按
揉
中脘
穴
,
各
2分
钟
。
短
。
就
降糖
作
用
而
言
,
中药
绝对
色
苍
白
,耳
鸣腰
酸
,
时有
潮
热盗
没有西药快
,
没有西药强
,
但它
汗
,
四肢
凉
,
阳
痿
早
泄
,
舌
体
胖
,
用一条干毛
巾左右穿过腋下
,
双
注
重
整
体调
控
、
改善
症
状
及
生
活
苔
薄
白或
白腻
。
可
用
金
匮
肾气
丸
手于腋前攥住毛
巾两头横擦后背。
质
量
,适
用
于
轻
中度
的
2型糖
尿
或济
生
肾气
丸合
实
脾
饮
加
减调
补
以将
皮
肤
擦
热
发
红
为
度
。
最
好
于
病
患
者
,尤
其
适
合
一
些早
期
慢性
阴
阳
。
并
发
症
的调
治
。
当
中药
不
能有
效
糖
尿
病
肾病
的病
理
特
点
提
示
,
沐浴后操作
。
()练
习
飞
6
燕
。
趴
在
硬控
制
血
糖
时
,
应及
时
改用
口服
降
病
人
一
开
始
就
有
淤
血
表
现
,
因
板
床
上
,
两
手
交
叉
置
于
身
后
,
然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
中药
和西药
此
,活血化
淤要贯穿整个治疗
的
后抬头挺胸
,
最好
同时抬起双腿
,
合
用
时
,
相
互
间
应
隔半
小
时左
右
。
始
终
。
病
人
由于
体
质
不
同
,
并发
反
复
做
5~
l
0个
,
每
日两
次
。
至
于
服
用何
种
中药
合
适
,需
找有
症
多种
多
样
,如
水
湿
内停
引起
的(
)
叩击
双
臀
及
拿
捏
双
大腿
。
7
经
验
的
中医
医
生辨
证
施
治
。
如
金
水
肿
,
根
据
不
同证
型
可
用
五
苓
散
、
双手握拳
,
轻轻敲击双臀
,然后
匮
肾气
丸
是
张
仲景
创
立
治
疗
消
渴
五
皮
饮
、猪
苓
汤
等
方
药
,也
可
以
坐
下
拿
捏
双
大
腿
的肌
肉
,先
捏
大
病
的
经典
方
剂
,但
只适
用
于
肾
阳
补
气
活
血
与
发
汗
利
尿
并
用
,
除
内
腿
后
部
肌
肉
,然
后
外
侧
,最
后
内
不
足
的
患者
,对
肾
阴虚
的患
者
非
服
外
还
可
采
用
中药
泡
洗
、
中药
药
侧
。
以酸
胀
热感
为
宜
,共
4分
钟
。
但
不
能起
到
治疗
作
用
,还
会
引起
浴
、
中药
离
子导
人
等
治
疗
。
不
良反
应
。
中医
还
有
很
多
辅
助
降
低血
糖
,
以及
治疗
并
发
症
与
合
并症
的措
施
,
7
、
自我按摩可降血糖6
、
活
血
化
淤
可
治
糖
尿
病
肾病率
逐
年升
高
,
已经
成
为
欧
美
等
发中
医
推
拿
按
摩
手
法
可
以有
效
需
要
在
临
床
实
践
中选
择
合
适
的人
降血
糖
,成
为
良好
的
辅
助
治
疗
措
群
。
比如
,
一
定
剂量
的
黄
连
可
以近年
来
,
糖
尿
病
肾病
的
发病
施
。
降低血糖
,还可以有效
治疗脂肪(
)摩
揉
腹
部
。
双
掌
平
伸
并
肝
,降
低
脂
肪
肝
患者
发
生糖
尿
病
1
达
国
家透
析
患者
的主
要
群
体
。
这
重
叠
,稍
用
力
按
压
于
腹
部
,
以肚
的
可
能
性
。
有
些
中药
制
剂
,可
以
类慢
性
并
发症
早
期
表
现
为
尿
中排
脐
为
中心
,顺
时
针
方
向摩
揉
。
每
非
常
有
效
地
治
疗
糖
尿病
胃肠
神
经
出
微量
白蛋
白
,
继
而
出现
临床
蛋
分
钟
3
0圈
,
有
热
感
为
佳
,
每
次
病
变
导
致
的便
秘
或
腹
泻
。
白尿
,严重者可导致
肾功
能衰竭
。
操作
5~
1
分钟
。
0
糖尿病
肾病
的中医治疗原则是在化淤。
当
然
,
中
医治
疗
糖
尿
病
的(
)抱
颤
腹
部
。
双
手
交
叉
相
经验也有很多局限性
,因为古代
2不
低
于
1
0次
的
频
率
上
下
颤
抖
腹
的
患
者
可
能
还
是
1
糖
尿病
或其
5
型辨证
分
型治
疗
的基
础
上
注
意
活血
叠
,
自然
放
在
肚
脐
上
,
以每
分
钟
人
患
有
2型
糖
尿病
的
较
少
,更多
阴
虚
燥
热
型
,
患
者
往
往
口
部
,共
5分钟
。
渴喜
冷
饮
,
易
饥
多
食
,
急
躁
易
怒
,
它
类
型
的
糖
尿
病
,其
病
理
机
制
和
治疗
措施
与
2型糖
尿
病
有
很
大
区
来
源
于对
2型糖
尿病
的
处置
,所(
)横
擦
上
腹
部
。
手
平
伸
,
3
向横
向擦
动
,至
皮
肤
微
微
发
热
。
怕
热心
烦
,舌
红
苔
少
。
应
予
以玉
置于两侧乳房下缘
,
然后水平方
别
,
而
中医积
累
的
经验
大
多不
是
女
煎
、消
渴
方
加
减滋
阴清
热
。
少气
懒
言
,
形
体
渐
瘦
,
腰
膝
酸
软
,
气
阴两
虚
型
,
患
者
体
倦
乏
力
,
大
约
5分
钟
。
以
,
一些
治疗
方法
不一
定适合
当
(
)
按
揉
梁
门
、
中
脘
。
中脘
今
流行
的疾
病
类
型
,包
括一
些
偏
4摘自《
超人
在线博客》
2
1
年第3
0O
期
2
3小
便
多
泡
沫
,
舌
黯
淡
或
有
淤
点
淤
穴
位
于
胸
骨
下
末
端
与
肚
脐
连
线
的
方
和
验
方
。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l
3
卷第
l
l
期
?
3
2
5
中医
中
药
?
糖
尿病
的
中
医治
疗王
淑
芳(
黑龙江省大庆
市萨尔
图区广源卫生所
,黑龙
江
大
庆
1
6
3
3
1
1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糖尿病的
中医治疗
。
方法
对糖尿病
的
中医治疗方法进
行分析。
结论
本病
多有宿根
,
病难速
已,
即使
‘
三多
症
状
消
失
。
也
应
巩
固疗
效
,预
防
复发
。
0关键
字
:
中医内科
;
治疗
;
糖尿病
中
图分
类
号
:
1
1
2
5
5
.
4
文献
标
识
码
:
引
言
B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1
.
2
4
3
多数
患者先
见本证
,
随病
情
的发展
而出现并
发症
,但也
有少数
中老
年患者
,本证
不
明显
时常被
忽视
,常因痈
疽
、眼
疾
、心血
管疾
病
而
发
现
本
病
。
根
据
治病
求
其本
的原
则
,
辨
明本证
与并
发症
的关系
,
以求
本治疗
。
糖
尿病
,中医称消
渴
。
名
出
《
素问
?
奇病论
》
,日
:
此
肥
美
之所
发也
,
此
人必
数食
甘
美而
多肥
也
,肥者
令
人
内热
,
甘者
令人
中满
,
故其气
上溢
,
转
为
消渴
。
消渴
是
因恣食肥
甘
,
或
情
志
过极
、房
事不
节
、热病
之
后
等
,郁
热
内蕴
,气
化失
常,
津
液精微
不能
正常输
布
而
下泄
,
阴虚燥热
。
以
口渴
多饮
,
多
食
而瘦
,尿
多
而甜
为
主
要表
现
的
脾
系疾
病
。
口渴
引
饮
为
上消;
善食
易饥
为
中消
;
饮一
溲一
为下
消
,统称
消渴
(
三消
)
。
病
久
不
愈可
兼
病
痈
疖
、圆翳
内
障
、肺痨
等
,严
重
者
易
发
生消渴
厥
。
3
治
疗3
.
1
现代治疗3
.
1
.
1
口服
降糖
药可
选
用磺
脲
类
和
双
胍类
药
物
,
如
优
降糖
、
达美康
、
降糖
灵
、
二
甲双
胍等
。
注射胰
岛素
等
。
3
.
1
.
2
根据不
同
的并
发症
,采用
对症处
理
。
3
.
2
辨证治疗3
.
2
.
1
上消
(
肺
热津伤证
)
证
候
:
烦
渴
多饮
,口干舌
燥
,尿频
量
多
。
舌质
红少
津
,
1
临床表现本病
多发
于
4
0岁
以后
,
形
体
肥胖之
人
,
男
女无
明显差
异
。
起
病
多缓
慢
,病
程较
长
。
以
口渴
多
饮
,
多
食
易饥
,
尿
多有
甜
味
,
形
体
消瘦
等
主要
表现
。
初
起
三
多症
状
可不
明
显
。
症
状
明显
时
口渴
多饮
,
每
日总尿
量
3
—
5升
以上
,
食
欲亢进
,
体
重减
轻
,
面容憔悴
,
神疲
乏力
,
皮
肤瘙
痒
,
可有
四肢麻
木
、
酸痛
、腰
酸
、性
欲
减退
、男
子
阳痿
、
女
子
月经
失
调
,以及
视
力减
退
,腹泻
等症
。
苔
薄黄
,脉洪
数
。
治法
;
清
热润
肺
,生
津止
渴
。
方
药
:玉
泉
丸加
减
。
天
花
粉
、葛
根
各
3
0克
,生
地
黄
、
麦冬
各
1
2
克
,
黄芩
1
O克
,
五味子
5克
,
山药
、
石
斛各
1
0克
。
水煎
服
。
加减2
辨证要点临证应
注
意区分
上
、中
、下
三消
,一般
以
口渴
多饮
为主
者
为
上
消
,属
肺
燥
;
多
食
善
饥
为
主
者
属
中消
,为
胃热
;以
多尿
为主者
为下
消
,
属肾虚
。
大抵
本证初
起
,
多
属燥热
为主
,
病
程
较
长
者
,
则
阴
虚
与燥
热
互
见
,病
久则
阴虚
为
主
,并
可
出现气
虚及
阳
虚
的表现
。
治疗
以养
阴生津
、润燥
清热
为主
。
舌
苔
黄
燥
,
烦
渴
引
饮
,
脉
洪
大
,
加
石
膏
(
先煎
)
3
0克
,
天冬
1
0克
,太子参
1
0克
。
3
.
2
.
2
中消
(胃热炽盛证
)
证候
:
多食
易饥
,
形体
消瘦
,大便
干结
。
舌
苔黄
干
,脉滑数
。
治法
:
清
胃泻火
,养
阴生津
。
方
药
:玉女
煎
加减
。
麦
冬
、生
地黄
、玄
参各
1
5克
,石
膏
2
0克
,花
粉
1
5克
,
黄
连
1
5克
,栀
子
、
知
母
各
1
O克
,
牛膝
1
2克
。
水
煎服
l
J
。
加减
:
若
大便干结
者
,可合调
胃承气
汤
。
3
.
2
.
3
下
消
(肾
阴亏
虚
证
)
2
.
1
辨年龄
本
病一
般多
发于
中年之后
,但
也有
青少年
患病
者
。
中年
之
后
发
病
者
,一
般起
病
较
缓
,病
程
较
长
,部
分
患者
之
临
床
表
现
不
具
典
型性
,其
临床
表
现
有类
于
虚
劳
,常
有
痈
疽
、肺
痨
及
心
、脑
、肾
、眼等
并
发症
;
而青
少
年患
者一
般
发病
急
,
发
展快
,
病情
重
,
症状多
具
有
典型性
,预后
较差
。
2
.
2
辨标本
本
病
以阴虚
为本
,燥热
为标
,两者互
为
因果
,常因病
程
长
短
和病
情
轻
重
不
同
,而
阴
虚
和燥
热
之表
现
各
有偏
重
。
一
般
而言
,初
病多
以燥
热为
主
;
病
程较
长者
阴虚
与
燥
热互见
;
病久
则
阴虚为
主
,
进
而阴损
及
阳
,
导致
阴
阳
俱
虚之
证
。
证候
:
尿频
量多
,混浊
如脂膏
,尿
甜
,口干
,头晕
,
腰
腿酸
痛
。
舌
质红少
津
,脉细数
。
治法
:
滋
阴益
肾。
2
.
3
辨部位消
渴有
上
消
、
中
消
、
下消
的
主次
,
以
口
渴
多
饮为
主
者
,
多属
上消肺
热津
伤
;
以多食善
饥为
主
者
,
多属
中消
胃热炽盛
,
以小
便量
多者
,
多属
下消
肾虚
。
方药
:
六
味
地
黄丸
加减
。
山药
2
0克
,
山茱
萸
、
生地
黄
各1
5克
,
牡
丹皮
1
0
克
,
茯苓
1
5克
,
泽
泻
9克
,
枸
杞子
1
2
克
,
五
味子
6
克
,天花粉
1
5克
。
水
煎服
。
加减
:
若
阴损
及
阳
,
肾
阳亦
虚者
,
可加熟
附子
1
0克
、
肉桂
5克
、
菟
气
阴两虚者
,
加
黄芪
、
党
参各
1
5
克
。
3
.
2
.
4
下
消
(阴阳
两
虚
证
)
2
.
4
辨证与
辨病相结合消
渴病
,
无论何
类病
证
,
只要有
证可辨
,
就应
辨
明
寒热
虚
实
,
何
脏
何腑
以及
在
气
在
血
,
方
可立
法
处
方
用
药
,
有
的
患
者
确有
其
病
,
而
以无
证
可
辨
,
这
就要
辨
病
论
治
了。
在
消
渴
早期
或
经
治
疗
后
,
可
以没
有
明显
的
临床
表
现
,就
要
以辨
病
为主
,抓住
阴虚燥
热这
一本质并
结合
患者
体质进
行论
治
。
证候
:
小
便频
数
,混
浊如
膏
,甚
至饮
一溲
一
,面
色
黑
,
耳
轮焦
干
,腰
膝
酸
软
,形
寒
畏
冷
,阳痿
不
举
,
苔
白色
淡
,
脉
沉细
无力
2
I
。
治法
:
温
阳滋
阴补
肾
。
方药
:
金
匮
肾气
丸加
减
。
熟
地
1
5克
,
山茱
萸
1
5克
,
淮山药
1
5克
,
泽泻
1
0克
,
茯苓
1
O克
,
丹皮
1
0克
,
附片
(
先煎
)
3
(
下
转
第
5
1
5页
)
2
.
5
辨本证与并发症世界最新医学信息
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1
1
期
?
3
1
5
中医
中
药
?
浅谈经
方酸
枣仁
汤加减治疗失眠体会葛少亮(
山东省费县
精神病
医院,山东
费县
2
7
3
4
0
0)
遭
到
塾
厶全
失
毫
囊
等
》
二字
则
尽
矣。
兰
三
’
…
一一
。
,
,
孝
‘
刁
,
由
摹
两
种
篓
惟
卓
品
;
气
生
言
荔
血
加
i
-
i
 ̄
浦
.
N
1
治
N
/
帏
j
。
白
术
,
炙
甘
草
可
以
益
气
健
脾;
当
归
、
黄
芪
可
以
t
’
-
t
,
q
j
1
1
1
 ̄
:
,
盖寐本乎阴,
神其
主也
,
神安则寐
,
神不安三
:
=:
:
’
,
’
年般
’
炷
’
健
忘廛
相
互
垫
,
字
失
眠
。
一
定
条
件
下
,
虚
实
可
相
互
转
化
,
症
见
不
寐
,
胸
闷
,
心
烦
,
口
苦
,
食
欲
不
振
,
呕
吐
,
舌
红
,
:
哩
:
…
.
…
。
… … ……
一
一
苔
浊
黄
厚
,
脉
弦
滑
数
。
。
曲
譬
由
享
善
主
辜
酸
枣
蚤
轰
心
经
,
养
肝
宁
心
;
用
酸
枣
仁
因其
性
味甘平
,
人
、
:
喜
一
詈
篙
I
r
:
肝经
,
养
血
补肝
,
宁心
安神
,
、
甩
±
同
陴八
l
冰
;
u
里
’
弓J
干日
)
L
l
月,
,
要
烹
璧
‘
曼
多
曼
,
二
拿
…
;
昌
:
火
上
扰
。
应
清
热
化
痰
,
一
2
;
t
T
T
'
P
I
'
 ̄
.
7
,
Y
l
,
)
m
1
1
里
氅
以
鎏
仨
誊
葶
,
搴
孽
声
思
、
:
、
蚕
钩
;生龙
骨
、
璺
—
一宝
缓
耋
,
,b
-
落
,
力
,
手足
心热
,
胸
背恶寒
,
大便
干结
,
舌红
、
少
苔
,
脉细数
。
,
生T
.
H
-
。
生
薯
墓
该
方
能
够
对
应
激
所
致
的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的
功
能
变
化
进
行
改
善
。
;
磊
素
帚
翼
再
甭
写
蕃
爵
莘
一
J
一例旧,
J
眠
H_
舣征
l
J
F
b叭循
。
。
(
上接
第
5
2
5页
)
克
,
肉桂3
克,
菟丝子l
5
克
,
益智仁5
克
,桑螵蛸
1
5
克,覆盆子1
5
克
,金樱
子
l
0
克。
加减
:
阴
虚
气
血俱
虚
,
加
人
参
(
另煎
)
l
O克
,
黄
芪
1
5克
,莲
肉
1
0克
。
参考文献川
1
朱章志,王振旭
.
从元气角度论消渴病的病机
与证治原则
[
J
.
中
华
中医药杂
志,
2
0
0
9
,
8
.
[
2
杨家景
,
杨晓煜
.
糖尿病从肝论治
[
J
_
福建中医药,
1
9
9
7
,6
.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一、概述
糖尿
病是威胁人类十分可怕的黑洞,她以温柔而又残酷,甜蜜而又 疯狂,
狡猾而又危险的独特方式,对人体进行着致盲、致残、致死的慢性折
磨。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和相对不足,以及
β
细胞胰岛素的
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糖、蛋白质、维生素、肝糖原及肌糖原不能合
成的内分泌疾病。
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症状。
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异常。
前 期可无明显病状,直到确诊一般经过
1
-
4
年的潜伏病史。
主要病理改变为微循环血流紊乱,血氧代谢障碍,出现一系列的
并发症, 如糖尿病肾病、眼病、高血脂、高血压、脱发、皮肤瘙痒、
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膀胱、胃、肝、肠疾 病等。
严重的会出现急性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冠
心病、尿毒症、脑溢血等,随时都可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
当 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虽然很多,但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较为
复杂,普通的疗法及药物对糖尿病都有一定 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
控制病情,往往是用药时血糖、尿糖正常,一旦停药,血、尿糖马上
回 升,虽然对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也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不利
于从根本上解除病痛。
中医学一般将糖尿病归纳入消渴、消渴症范畴。
个人认为:消渴是症状,消渴症是症型,消渴病才等同于现代医
学的糖尿病。
由于概念上的原因,人们又往往将消渴、消渴症和消渴病混为一
谈,消渴 主要是强调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临床症状,如现代医
学的尿崩症、神经性口渴症等多归入消渴之中 ;消渴症主要是强调消
渴病中的症候群,如中医历来所称的上、中、下三消或者肺阴虚、脾
阴虚 、肾阴虚等供选方用药的症型;而消渴病是强调以多饮、多食、
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甜为主症且 同时伴有多种全身并发症的
疾病,如现代医学中由多种原因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
高血糖为共同特点而导致多个系统、多个脏器损害的糖尿病。
这只是我 们在临床工作和科研中得出的个人观点,目前的教材上
还没有这样写,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以取得业界的公 认。
近二十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世界各国迅速增长,已成为一种< br>全球性疾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增加速度更快,呈现流行的势态。
80
年代中期,全球糖尿病约
3000
万人,到
90
年代中期, 全球糖
尿病已达
1.35
亿,预计
2010
年将上升至
2< br>亿
2
千万。
在一项最新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中 显示,
中国现有
5000
万人的健
康正受到糖尿病的威胁,每年耗费医疗费用
1700
多亿元。
80
年代中至上世纪末的十五年,糖尿病患者增加了整整
5
倍多。
糖尿病所致的死亡已居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
3
位,成为人类
疾病中的第三杀手,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专家预 测在未来
50
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
题。
为什么现在糖尿病患者会越来越多呢?首先,中国人本身对糖尿
病具有较强的遗传易 感性,是容易得糖尿病的人种之一。
比如在较发达国家生活的华人中, 糖尿病的发病率要远远超过其
他人种的水平,已经达到
10%
-
15%
。
其次,近十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数人已有条< br>件随意吃喝,
尤其是在大城市晚餐吃得过多过饱,
加重了代谢的负担。
第三,如今城市人的体力劳动或者运动越来越少,导致摄入的能
量无法及时消耗。
有一个精彩的例子:瑙鲁原是一个偏僻的环礁岛,生活贫困,没
有糖尿病。
后来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开发者发现了岛上的磷矿资源,便
大力开发,顿时岛上 富裕起来,瑙鲁人成为世界上体力劳动最少又最
富有的民族,生活好了,胖人多了,糖尿病也多了起来,
55
-
64
岁的
人中三分之二患有糖尿病,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富 有的瑙鲁人也成
曲安奈德注射液-
曲安奈德注射液-
曲安奈德注射液-
曲安奈德注射液-
曲安奈德注射液-
曲安奈德注射液-
曲安奈德注射液-
曲安奈德注射液-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2: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452.html
-
上一篇: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管理
下一篇:糖尿病主题日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