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理论治糖尿病论文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01:48

缩鼻翼-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早产儿脑瘫表现)
中医理论

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运用“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中医
理论,充分发挥整体辩证优势< br>,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
使患者
认识和了解关于该病的中医科 学理论及相关知识
,
更好地预防糖尿病
的发生及发展,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提高生存质 量。

【关键词】中医理论

糖尿病

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组糖耐量减少、血糖升高,尿糖阳性为特征的严重

危害人类健康的代谢性 疾病,是一种是由胰岛素缺乏和
/
或胰岛素生
物作用障碍导致的糖、
蛋白质和 脂肪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进行
性疾病。其心、脑、肾、眼、神经及周围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其临床多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多尿,形瘦为
主症,也有无明显三多症状 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认为其
病因多由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致肺燥 、胃
热、肾虚而成,其病机主要是,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若迁延日久,
阴损及阳,可致气阴两 虚或阴阳俱虚,若失治误治,护理不当,常可
并发雀目、耳聋、疮疡、痈疽、泄泻、水肿、中风等症。随 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目前,
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
和病死率最高的
5
种疾病之一。

1
未病先防,预防糖尿病发生

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除先天遗传 因素外,
70%
是后
天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治在未病之先,
即在尚未 发生糖尿病的时候就

1
做好防范措施,将血糖调节在正常阶段。健康宣教如下:

1.1
饮食有节


糖尿病患者饮食宜清淡,以少食多餐,不可过量 为原则,大饥大
饱、饮食偏嗜均能形成疾病。宜进食低糖、高维生素类食物,主食宜
少,
应以粗纤维食物(如玉米、小米、
大麦、燕麦、黄豆、
荞麦面等)
为主,注意适当滋 补,加用瘦肉、蛋类、鱼类、植物油等;多食用含
淀粉低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萝卜、菠菜、白菜、芹菜、 冬瓜、黄瓜、
杏等)

少食土豆以及含淀粉较多的食物;
要多吃含铬丰富的食 物
(如
全谷物、香菇、大豆制品);忌食芳香、辛辣、助火的食物,少吃或
不吃油炸食 品,禁止吸烟和饮酒。做到“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
益,五菜为充”。

1.2
调理情志

“宜节忧思以养气,慎喜怒以全真”,“恬淡虚无,真 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糖尿病是一种与情感应激相关的躯体疾病 ,
其发生、
发展及转归与情感应激反应有密切关系。
糖尿病患者在平时
要力戒 不良情感应激反应,忌大悲、大喜,更不能恼怒发脾气,要通
过调养心神,舒畅情志等方法、保持心理平 衡,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有意识地控制、
驾御、
调节自己的心神。
护理人员应 多关心体贴患者,
经常与其谈心,了解其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为其排忧解难,
使患者感 到有所依靠,使其心情平静,善待一切,树立起乐观积极,
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对性情急躁者 ,
可以指导他们通过下棋、
赏花、
等怡情养性,听一些激扬、
豪迈的音乐以调 动情绪,防止悲忧和惊恐

2
等,保持心情愉悦,以利于血糖稳定。对性情忧郁、情 绪不稳定者,
教育他们多与亲朋好友及同事交谈沟通,
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坦然对待不顺心之事,调节不稳定情绪,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1.3
生活起居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只有生活
规律,起居有常,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起居应顺应自然,戒烟
限酒。平时加强体 育锻炼如选择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健
身方法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运用针灸、推拿、拔 罐、药膳等传
统疗法以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达到
保健和防病作 用。
日常生活工作中应早睡早起,
起居有常,
节制房事,
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避免熬夜,注意休息,中医认为糖尿病多为虚
损性疾病,病人体质下降,疾病乘虚而入。因此,如不能 遵循科学的
生活规律,轻则会引起人体正气虚弱,重则可引发诸多疾病。

1.4
动静结合


生命在于运动,
古往今来对运动保健康的 重要性论述很多。
运动
可以增强肌肉、韧带、骨骼关节的协调性,增强心脏收缩力,促进胃肠蠕动,
增强消化力等等,
但是,
亦有人认为,
“生命在于静止”

“养
生在于静”

“静养存精者长寿”等等说法。
“心静可以固 元气,百病
不生,百岁可活。
”自然界的和谐离不开平衡,动和静应该处于平衡
状态。 人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动静交替,日出则起,夜临则眠;
久坐思立,久立思坐,久动思静,久静思动 。保持健康必须做到有张
有弛、动静结合、阴阳平衡。


3
2
既病防变,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如果不能及时治愈,
其主要危害就在于它的并发症。
早期
诊治,根据人体阴阳失衡、
脏腑功能失调的动态 变化,把握疾病发生
发展与传变规律,
以防止或阻断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对已诊断的糖 尿
病患者进行及早治疗,
有效治疗,
防止糖尿病加重,
预防并发症发生;严格地控制好血糖,
防止器官和组织损害加重,
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
的生活质量, 降低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

2.1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
要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
如果饮食
合理则不病或 病轻,反之则多病病重。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
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 胃的化生。食物种
类选择得当,又具有相应的食疗性能,加之搭配合理,就能符合人体
健康的需 要,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另外注意劳逸结合,慎防劳心、
劳力和房事太过,注意休息,如散步、太极拳 、按摩脚心、做保健操
或户外活动或采用疏通后背膀胱经,按摩肝经、脾经、心包经等一些
行之 有效的健身方法,排除毒素、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

2.2
良好的遵医行为


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针艾治其 外”的方针。有病早医,这也
是“治未病”的重要思想之一。但药物都是有毒性的,应中病即止。
中医认为,“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之谓,虽甘草、苦参,不可
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在采 用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糖等药物,
以达到满意地控制血糖,自觉症状消

4

缩鼻翼-


缩鼻翼-


缩鼻翼-


缩鼻翼-


缩鼻翼-


缩鼻翼-


缩鼻翼-


缩鼻翼-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1: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384.html

中医理论治糖尿病论文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