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减肥-
人体
20
经络循环和主治疾病
(
动画图)
意圣堂章意推拿
资料来源
:
《网络》
编辑制作
:
《意圣堂章意推拿》
人体
20
经络循环和主治疾病
(
动画图)
查穴方法:
方法一:找到相应的穴位后,直接用鼠标左键点击。
方法二:
按
Ctrl + F
组合键
(先用左手按住
Ctrl
键不
放手,再用右手按一下
F
键)
,在屏幕左下角调出查找窗口,
在空白框中输入拟查找的穴位,例如输入“中脘”
,按回车,
找到该穴后,用鼠标左键点击。
看图说明:按⊙为重播
按⊙为播放按⊙为暂停
按⊙为
动画说明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手太阴肺经主
治疾病
肺经
中府穴
云门穴
天府穴
侠白穴
尺泽穴
孔最穴
列缺穴
经渠穴
太渊穴
鱼际穴
少商穴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
中府:
胸骨旁开六寸( 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
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
隔膜下三寸
(墨点)
。
肺开窍于鼻,
治 疗过敏性鼻炎。
尺
泽:肘横纹外侧。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 降逆气治疗高
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
7
寸。穴位较 深,
(郗穴是
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
鼻 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治急
性咳、咽喉痛有疗效
列缺:不好找。合骨相对凹点。治
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 项
寻列缺”
经渠:
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
(虚
寒性的或肺热)
太渊:很深。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
气。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 心血管病)
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咳、喘有效果。心中烦热,小孩疳 积症、消化
不好停食了
少商:大拇指外根部。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外感风寒或虚火上升)刺出血来效果最好。
小结:主
治呼吸系统疾病 :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病:
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 br>伸障碍、肌肉疼。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疾病
大肠经
商阳穴
二间穴
三间穴
合谷穴
阳溪穴
偏历穴
温溜穴
下廉穴
上廉穴
手三里穴
曲池穴
肘髎穴
手五里穴
臂臑穴
肩髃穴
巨骨穴
天鼎穴
扶突穴
口禾髎穴
迎香穴
功效:一防治皮肤病;二增强阳 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
掉;三通便效果好(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这一段大肠经
。
商阳:
食指指甲盖外侧,
用指甲掐它。
调节便秘。
合谷:
强壮穴。可以止疼,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小贴士:右侧
牙痛掐左侧合谷穴,左侧 痛掐右侧合谷穴,配合掐下耳垂贴
近面颊部位牙痛点,右侧痛掐右侧耳垂,左侧痛恰左侧。
温溜:人体的阳气在这聚集。寒凉可以艾灸,燥热可以刮痧
泻火。是郗穴治急症是深 层的穴位。
曲池:深层肘横纹
端点。可降血压,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的作 用。它是大肠经
的合穴(合穴治脏腑,治腹部疾患)皮肤病很多都和大肠有
关系,曲池是个排毒 的穴位。
肩俞穴:把手伸平了有个
窝。最容易受风寒的穴。
(五十肩、肩周炎)
迎香穴:
治鼻炎闻不到气味,
鼻出血。
小结 :
呼吸道疾病:
感冒、
支气管炎、发烧、头疼。头面部疾病;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神经性皮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三、足阳明胃经循行图
足阳明胃经主治疾病
胃
经
承泣穴
四白穴
巨髎穴
地仓穴
大迎穴
颊车穴
下关穴
头维穴
人迎穴
水突穴
气舍穴
缺盆穴
气户穴
库房穴
屋翳穴
膺窗穴
乳中穴
乳根穴
不容穴
承满穴
梁门穴
关门穴
太乙穴
滑肉门穴
天枢穴
外陵穴
大巨穴
水道穴
归来穴
气冲穴
髀关穴
伏兔穴
阴市穴
梁丘穴
犊鼻穴
足三里穴
上巨虚穴
条口穴
下巨虚穴
丰隆穴
解溪穴
冲阳穴
陷谷穴
内庭穴
厉兑穴
四白穴:可以治疗眼袋、黑眼圈。是给眼睛供血的穴
位。
天枢穴 :肚脐眼旁边
2
寸。治大肠功能不好,慢性
结肠炎、便秘腹泻双向调节。
梁丘穴:在膝盖上
2
寸。
治急性胃痛。
是胃经的郗穴,< br>治急和妇科急性乳腺炎。
足
三里(犊鼻穴)
:膝眼下3
寸旁开一横指。强壮穴及长寿穴。
治疗慢性胃痛,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虚,也是消气穴吃 的不
舒服有胀起要揉足三里。还专治慢性胃痛。小贴士:先揉左
腿会对脾胃调节更好一点;要是 肝胆从右边好
上巨墟:
足三里往下
3
指。治疗大肠疾病。
下 巨墟:上巨墟下
3
指。治疗小肠疾病,小腹痛。
(肚子痛的位置不在胃脘,靠
近肚脐眼位置,就揉下巨墟
丰隆穴:下巨墟旁边。外踝
上
8寸旁开一指。
(向后)离穴不离经。去处高血脂,是一
个化痰穴。痰湿重适合。可化有形之 痰和无形之痰。是非常
重要的化痰穴。
小结:
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
胃下垂、
胃痛、胃胀。头面疾患: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癖。
其 他:白细胞减少症、中风偏瘫后遗症。
四、足太阳脾
经循行图
足太阳脾经主治疾病
脾经
隐白穴
大都穴
太白穴
公孙穴
商丘穴
三阴交穴
漏谷穴
地机穴
阴陵泉穴
血海穴
箕门穴
冲门穴
府舍穴
腹结穴
大横穴
腹哀穴
食窦穴
天溪穴
胸乡穴
周荣穴
大包穴
脾主运化、脾主统血。头晕,手麻、手脚冰凉是脾功
能差。始于足大趾内侧的足阴穴。
足阴穴:通常用艾灸
法用香烟代替。鼻出血治、例假不止,艾灸可止血。
太
白穴:贴着脚内侧骨头揉,缝里向指间揉。通过脾来补肺的
穴。
(山药臆米粥)
公孙穴:大拇指往下滑有个壳头。
重要穴位,连心脏,促 进肠子蠕动,对消化不良、憋闷、吃
太多了肚胀效果明显。
其他脾经都小腿内侧:
三阴
交:胫骨的边缘,地机、阴陵经、
脾经治痛风。
血海:
把掌心放膝盖上大拇指的位置,
敏感的点,
气血聚集的地方。
治血症:出血、贫血、血淤症。
小结: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不良、便秘、 痢疾。妇科病:痛经、闭经、附件炎、盆
腔炎。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
五、手少阴
心经循行图
手少阴心经主治疾病
心经
极泉穴
青灵穴
少海穴
灵道穴
通里穴
阴郄穴
神门穴
少府穴
少冲穴
主心理、思虑、神志、睡眠、感情纠葛等。
极泉
穴:在腋窝终点。可以探查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
早期的疾病、可调心律,治 疗两肋疼。
方法:用大拇指
点按极泉穴然后拨动一下小筋,就会有电麻感 (通的)痛而
不麻(血管有淤阻)不痛不麻(供血不足)预防心梗、心绞
痛。
少海穴:肘横纹边缘处。是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
对心脏的调节很好。属水(水在五 行中是属肾)多梦叫心肾
不交,就会造成五心烦热,踏实不下来。可调节心脏,交通
心肾,减缓 心律,降低血压。
灵道穴
:
腕横纹下
1.5
寸 贴
着骨头揉:防治心脏早搏,心跳过速、心烦躁上火、慢性心
脏病,减缓心律,平静心神。对慢 性心脏病的人非常重要。
阴郗穴:腕横纹上
0.5
寸。手脚心发 热、出汗,中医讲五心
烦热,睡不踏实、起夜,其实尿也不多(小便頻数)穴位在
骨缝当中,< br>点按要往里掐。
神门穴:
在掌横纹上凹陷处。
穴位深。可 用大拇指指节搁它。就是安定心神的门户。增强
睡眠。
是原穴:属土,火 (心脏)生土(脾)把心脏烦
热过多的气血补到脾胃上去。增加了消化能力,安神了同时
也把心 火泻掉了。
还可防止老年痴呆。
一安定心神增强睡眠,
泻心火。二增强胃动力。三防老 年痴呆。四治疗晕车。五增
强通便能力。
少府:在感情线上攥拳小指尖对 的地方少
府是心经的火穴。因此湿热症、火症可通过少府调节。可直
接调节心脏的穴。主治先天 心脏疾病。
少冲:小指内侧
指甲旁。#穴(急症热症)发烧、癫狂、昏厥 症。它有开窍
醒神的功效。放血、去热。
小结: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
心动国缓。
神经及精神疾病:
失眠健忘、
神经衰弱。
其 他: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六、手太阳小肠经循行
图
手太阳小肠经主治疾病
小肠经
少泽穴
前谷穴
后溪穴
腕骨穴
阳谷穴
养老穴
支正穴
小海穴
肩贞穴
臑俞穴
天宗穴
秉风穴
曲垣穴
肩外俞穴
肩中俞穴
天窗穴
天容穴
颧髎穴
听宫穴
属火。由手走头,起始于少泽穴、前谷、后溪、小海、
肩贞、天宗、肩中俞、天窗、 听宫。
脸部、耳朵
治疗肩背、颈椎、
少泽 穴:井穴(源头)治疗热症,通常刺血
方法比较好。
咽喉痛、
发烧、
牙肿点刺 ,
滴一滴血就可缓解。
不适合按摩。
后溪穴:掌纹末端凹陷处, 往上推,推到
骨缝。
穴位深。
是八脉交会的大穴。
一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病。< br>二可治疗落枕、肩膀疼。
养老穴:手放平手心朝下,食
指肚顶着最 高点,往外转凹陷下去的位置。治疗眼睛昏花、
耳聋、耳鸣、高血压。
支 正穴:腕横纹上
5
寸,在侧面。
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有个特殊的功效治人体的赘 生物
猴子、扁平疣、脂肪瘤(痰湿凝结、气淤症引起)小肠功能
增强了就不会有瘤子
小海穴: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之间
手一拨动手指就会麻。一。常拨动小海会增强心脏 力量。增
强消化功能。小海是合穴属土。
(合治脏腑)小肠经属火,
火能生土。
所以把火散到脾经上了,
可以增强脾的力量。
二。
可去人体的燥火。
天宗:小海穴往上在后背肩胛骨的凹
陷处,天宗是个大穴,防治乳腺问题,肩痛、心 血管、肺部
疾病。防治肩膀酸疼。
听宫穴:耳平前
1
厘 米,张口时
是凹陷的。治耳部方面的疾患耳聋耳鸣听力下降
小结:
五官病: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其他:失眠、落枕、
肩痛、腰扭伤。
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
足太
阳膀胱经主治疾病
膀胱经
睛明穴
攒竹穴
眉冲穴
曲差穴
五处穴
承光穴
通天穴
络却穴
玉枕穴
天柱穴
大杼穴
风门穴
肺俞穴
厥阴俞穴
心俞穴
督俞穴
膈俞穴
肝俞穴
胆俞穴
脾俞穴
胃俞穴
三焦俞穴
肾俞穴
气海俞穴
大肠俞穴
关元俞穴
小肠俞穴
膀胱俞穴
中膂俞穴
白环俞穴
上髎穴
次髎穴
中髎穴
下髎穴
会阳穴
承扶穴
殷门穴
浮郄穴
委阳穴
委中穴
附分穴
魄户穴
膏肓穴
神堂穴
譩譆穴
膈关穴
魂门穴
阳纲穴
意舍穴
胃仓穴
肓门穴
志室穴
胞肓穴
秩边穴
合阳穴
承筋穴
承山穴
飞扬穴
跗阳穴
昆仑穴
仆参穴
点穴减肥-
点穴减肥-
点穴减肥-
点穴减肥-
点穴减肥-
点穴减肥-
点穴减肥-
点穴减肥-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1: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