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军事训练卫生常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18 01:24

长春西汀-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阴囊瘙痒用什么药)
军事训练卫生常识

一、在军事训练中卫生部门应当做好下列工作:

(一)制定卫生保障方案,监督落实各项卫生与安全措施;对训练伤进
行救治与处理;

(二)
协助训练单位领导或者训练部门对军事训练器械和场地进行安全
检查,并提出改 进意见
;
(三)掌握参训人员健康状况,对不适宜参加训练的人员,向训练单位
领导 或者军训部门提出暂停训练或者调整训练科目和强度的建议;

(四)加强医学监督,预防训练 过度、低血糖症、运动性贫血、运动性
血尿、晕厥和肌痉挛等运动性疾病;

(五)做 好训练中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工作,开展军事训练生理卫生知识
和训练伤防治常识的教育。

二、训练器械和场地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队列训练场地应当平整、坚实、无杂物,并具有一定湿度;

(二)器械、障碍 物安装和放置必须牢固,高低适宜,双杠底座不得暴
露,木马的正前方应当与墙壁或者其他障碍物相距< br>6
米以上;

(三)沙坑必须规范,禁止使用砖石等硬物装饰坑沿,沙层厚度不 得低

30
厘米,沙粒大小适中,并保持松软。

三、军事训练应当遵循下列卫生原则:

(一)各种军事训练必须循序渐进,严格按照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先
做准备活动,尔后训练,最后做整理活动的程序进行;

(二 )
训练内容的安排应当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
原有训练基础、
年龄、
性别等实 际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避免强求一律;

(三)有计划地进行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活性等身体素质的
系统训练。

四、体能训练应当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一)饭后
1
小时内不宜安排剧烈的体能训练科目和内容;

(二)一次训练课应当以一项科目和内容为主,有计划地穿插安排其他
科目;

(三)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应当交替进行;

(四)
体能训练课安排必须合理 ,
上次训练课与下次训练课的时间间隔,
一般不超过
96
小时;一次训练的有 效锻炼持续时间为
20

30
分钟;

(五)每次训练前必 须先慢跑
5
分钟,训练结束后继续慢跑
5
分钟,并
做一些放松活动, 尤其应当做好下肢的放松活动。

五、
卫生部门必须做好训练中的医学监督工作,定期 对军人的体能进行
测定、分析,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提出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的建
议:< br>
(一)近期发生运动性创伤、重病初愈;

(二)运动时心前区有压迫和疼痛 感、左肩和背部有疼痛感;感到明显
头痛、头昏、身体虚弱,中等强度运动时气喘等;

(三)注意力涣散、呆滞迟钝;四肢无力,面色苍白、脉搏过快和心律
不齐;技术能力降低,动作失调 ;

(四)训练期晨脉较平时每分钟增加超过
12
次;训练后出现失眠、多< br>梦、屡醒等;

(五)开训后
4
周或者新兵基础训练后
8周内,肢体疼痛发生率达到参
训者的
20
%或者关节周围的肌肉肿胀发生率达到参 训人员的
10
%。

六、
部队在实施险难科目训练时必须设现场保护 员,同时按照下列要求
做好卫生防护工作:

(一)单、双杠训练首先进行上肢力量练习,防止上肢关节扭伤和器械
脱手摔伤;

(二)木马训练应当将木马放置在水平位,防止腕关节扭伤或者身体失
衡摔伤;
(三)投弹训练前应当充分活动腰部及四肢关节,放松肌肉,防止上肢
肌肉暴力性收缩引起肋骨骨折 及腰部扭伤;训练中,
训练场应当设警戒
员;

(四)
400
米障碍训练应当重点做好跳矮墙训练的防护,
防止摔伤骨折;
攀越软梯的动作应当协调连贯, 防止踏空而摔伤;

(五)
5
公里越野训练注意防止运动过量,炎热季节应当 安排在早晨气
温较低时进行,避免中暑;

(六)擒拿格斗训练应当安排在软垫和松软的沙坑、草地上进行,防止
挫伤、摔伤。

七、游泳训练应当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一)游泳场或者武装泅渡应当选在无水性传 染病、无暗礁、无暗流、
无急流、无旋涡、无淤泥和无密集水草的水域,周围
50
米内 不得有钉
螺;
在上游
200
米内不得有城市污水和厂矿企业废水排入;
训练水域内
必须设置醒目的深、浅水区和危险区标志、在游泳池训练时,池水应当
定期更换和 消毒,游离余氯应当达到
0.4-0.6
毫克/升、横渡江河时,
应当根据水面宽度、 流速和泅渡技术水平,选好起渡和登岸点;海练时
应当了解潮汐和鲨鱼活动规律,必要时设防鲨网;
(二)训练时间每次不宜超过
2
小时,每天不超过
4
小时;
水温在
17

以下时,一般不得进行游泳训练。有大风或者雷雨时,禁 止在室外进行
游泳训练;

(三)游泳训练时应当有安全救护小组,负责救护工作。发 现训练中出
现抽筋、寒战和口唇、皮肤有紫或者过度疲劳症状者,应当休息;

(四)
患高血压和心脏病、
支气管哮喘、
病毒性肝炎、
其他肠道传染病、
性 病和传染性皮肤病、中耳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经常头晕、抽搐
者,禁止参加游泳训练;

(五)溺水者救上岸后,应当立即清除其口腔中的分泌物和其他异物,
迅速倒水,采取人工呼吸 和胸外心脏按压措施进行急救。


特殊地理环境卫生


卫生部门应当在部队进驻特殊地理环境地区前,进行卫生流行病学侦
察,制定卫生防疫保障计划;进行人 员健康观察或者体格检查,开展卫
生宣传教育,
普及有关伤病防治知识组织部队进行气候适应性 锻炼,并
负责技术指导和安全监督;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做好中暑、冻伤、高原
病以及其他有关 伤病的防治。

一、适应性锻炼应当遵循下列卫生要求:

(一)部队在赴特 殊地理环境地区前,
训练部门必须组织部队进行适应
性锻炼,进驻后应当坚持锻炼;

(二)适应性锻炼应当根据实际环境的严酷程度、体力负荷、持续时间
等条件,循序渐进地进行 ;

(三)在锻炼前卫生部门必须对进驻人员进行健康摸底,凡不适于参加
锻炼人员, 应当向部队首长报告;锻炼期间,应当随时观察人员的生理
反应,及时救治伤病,必要时提出调整锻炼计 划的建议;

(四)有关部门应当做好锻炼期间的膳食、饮水、着装等保障,合理安
排 部队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二、耐热锻炼应当遵循下列卫生要求:

(一)耐热锻炼一般应当连续进行
14
天;

(二)炎热条件下,参训人员的负重、行军速度和行程应当逐渐增加;

(三)锻炼过 程中,卫生人员应当观察锻炼者的体征及主观反应,抽查
心率、口腔温度等,实施安全卫生监督;

(四)锻炼
14
天后,组织标准行军,根据行军中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发
生 人数的百分比和行军末口腔温度测定结果,
做出效果评价、
未达预期
效果的应当建议进 行补充锻炼;


(五)重病初愈和患有影响全身汗液分泌的皮肤病,心、肝、肺、肾 等
脏器疾病者不应当参加耐热锻炼。

三、耐寒锻炼应当遵循下列卫生要求:

(一)部队应当在秋末早操时进行长跑锻炼,每周
5
次,连续
2
个月 ;
或者长期坚持冷水洗面、洗手、洗足;

(二)锻炼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对参训人 员的着装、身体末梢部位等
进行检查并提出建议,以防过热大量出汗或者发生冻伤;

(三)在锻炼前后,
卫生部门应当根据往年同期部队冬季冻伤与寒冷有
关疾病的发病情况,采取 抽查锻炼人员在锻炼前后血管寒冷反应指数

VRCI
),进行锻炼效果的评定;
(四)患有心、肝、肾、血管系统疾病以及关节炎者。应当免于锻炼。
习惯性冻伤(冻疮 )者,不得用冷水洗面、洗手、洗脚。在锻炼中发生
感冒、冻伤者应当暂时停止锻炼。

四、高原适应锻炼应当遵循下列卫生要求:

(一)在进驻高原前,部队应当进行为期
l

2
个月的长跑、负重行军、
爬山等体育锻炼;

(二)
部队从平原到高原地区,
或者由高原地区向更高海拔高度开进时,
可采取中途 分阶段停留、逐步登高的方法。向海拔
5000
米处开进时,
可在
2000< br>米、
3000
米、
4000
米处各停留
1

2
周,进行适度的体力劳
动或者军事训练;


(三)
锻炼 中,
医务人员应当观察锻炼人员的呼吸、
脉搏、
血压、
体重、
食欲、 睡眠情况,抽样测定

适应指数

,按照指数值的大小及其变动
情况 ,评定效果;

(四)采取措施防止过度疲劳、外伤和感冒,对严重急性高原反应者,
应当暂停锻炼,并进行对症治疗。

五、
部队在热环境中作业,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做好中暑的防治
工作:

(一)普及中暑防治知识、准备足够的中暑急救药品器械;

(二)保证饮水供应,适当补充盐份;

(三)科学安排训练和作息,做好劳动作业和休息场所的遮荫、通风、
降温等工作;

(四)深入作业、训练现场,发现中暑先兆症状,采取相应措施;

(五)初到热区, 应当对体弱、有病(包括预防接种后发热),出现疲
劳、睡眠不足、大面积痱子、晒斑等症状者,或者服 用某些药物后易发
生中暑的人员,加强医学监督,组织互助;

(六)搞好日常生活管理,包括膳食调配、着装和洗澡冲凉,安排好午
休与睡眠等。

六、部队在热带地区活动时应当做好下列预防工作:

(一)在山区森林草丛地带活动 ,应当预防毒蛇咬伤。一旦咬伤,必须
立即内服蛇药片,迅速扎住伤口上方,采取措施快速排除毒液;就 地紧
急处理后及时后送治疗;

(二)在有蚂蝗的地区行军时,人员应当扎好裤口袖口 ,裸露的皮肤涂
抹邻苯二甲酚二丁酯、防蚂蝗油等驱避剂。宿营应当选择在干燥、无杂
草和腐叶 少的地点;

(三)在热带地区活动,部队应当加强对蚊、蠓、蜱、螨等害虫叮咬的
防 治,以及漆树过敏和皮肤病。

七、部队在寒冷环境中活动时,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做好预防工作:

(一)普及冻伤防 治知识。掌握预防冻伤的方法,了解冻伤、冻僵的早
期征兆和应急救护措施,严禁用火烤、雪搓、冷水浸 泡冻伤部位;

(二)按照规定穿戴防寒服装,加强足、手和颜面部的防护,及时更换
潮湿的鞋袜、鞋垫;督促检查营房和野营营舍的防寒保暖、采暖防火设
施;保证热食、热饮的供应;
(三)卫生人员应当加强对体弱、有病、创伤、失血、初到寒区和有冻
伤史者的医学监督 ;

(四)在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输液和转运等抢救过程中,应
当采取保暖 防寒措施。并做好药品、器械的防冻工作。

八、高原部队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做好急性高原病的预防工作:

(一)普及急性高原病的防治知识;

(二)
初次进驻高原的人员,
应当普遍进行体检。
凡患有器质性心脏病、
显著心律不齐或者安静脉率
90
次 /分钟以上、高血压及各种血液病,
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呼吸功能障碍,活动性肺结核, 癫
痫、
消化道溃疡病和胃肠炎、
重症神经衰弱和肝、
肾、
脾及内分泌 疾病,
不宜进入高原。曾患过高原肺水肿、高原昏迷、高原心脏病、有明显症
状的高原高血压和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人员,
均不宜再进入原发病高度
的地区;

(三)部队进 驻高原,因特殊情况无法进行适应锻炼时,开进途中应当
在海拔
2000
米或者海拔更 高的地区驻扎
4
天后。
再进入海拔
4000
米以
上的高度。

(四)快速进驻高原的人员,进驻后应当休息
5

7
天, 劳动量应当逐
渐增加,在海拔
4O00
米以上地区的部队应当实行
7
小时工作制,每天
睡眠时间不少于
9
小时;作训和施工作业时间集中在气温较高的月份 ,
时间以不超过半年为宜;

(五)初入高原的部队应当减轻体力活动,热能按照平原 地区轻度和中
度劳动的标准供给。一日三餐做到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饭
后不宜立即 从事重体力劳动。鼓励战士充分饮水,每人每日应当饮水
2.8

4
升;
(六)采取防寒保暧措施,及时治疗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防止诱
发高原肺水肿;

(七)加强巡诊,发现急性高原病应当及时进行救治,并根据病情发展
情况、
当地医疗 力量、
距医院的远近、
后送道路、
交通工具、
天气情况、
途中连续性 治疗的可能性,决定随队、留站或者后送,后送时应当密切
观察病情发展,采取防冻防颠簸措施。

九、高原部队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做好高原常见病的预防工作:

(一)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营养,坚持适度锻炼,定期进行体格检
查;

(二)配发防护眼镜,预防雪盲;

(三)避免日光直接照射,皮肤暴露部位涂擦防光剂。或者使用物具,
预防晒斑;
< br>(四)皮肤接触水后应当及时擦干,擦涂适量润滑油脂;每天用热水浸
泡手足一次,每次
20
分钟,擦干后涂油脂,预防皲裂。

长春西汀-


长春西汀-


长春西汀-


长春西汀-


长春西汀-


长春西汀-


长春西汀-


长春西汀-



本文更新与2021-02-18 01:2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0357.html

军事训练卫生常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