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打架斗殴-
中国手汗症微创治疗临床指南
(
2009
年版)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胸腔镜外科学组
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作组编委会编著
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作组成员单位
(手汗症治疗网
)
顾问
:
王
俊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组长
:
涂远荣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副组长
:
杨
劼
(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医院
)
刘彦国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成员以及单位
(
以拼音为序
):
边
拜
(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
曹
祥
(
中国人民解放军
161
医院
(< br>湖北武
汉
))
陈
椿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陈剑锋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陈树兴
(
福建福州市肺科医院
)
戴天阳
(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段明科
(
福建厦门市二医院
)
黄江平
(
湖北荆州中心医院
)
赖繁彩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历新建
(
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
)
李鹏飞
(
河南平顶山市一医院
)
李剑锋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李瑞和
(
四川仁寿县医院
)
李小华
(
空军总医院(北京
) )
李
旭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李玉华
(
空军总医院
(
北京
))
林
敏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刘玳瑄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刘
辉
(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
)
刘文亮
(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二院
)
马金山
(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
邵仲凡
(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医院
)
孙振宇
(
江苏无锡市第三医院
)
万仁平
(
广东省韶关市鄂北人民医院
)
王
平
(
广东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王小雷
(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
王
允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王中林
(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薛
文
(
陕西南平市人民医院
)
薛
洋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杨力宝
(
福建三明市二院
)
杨文东
(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
詹华辉
(
福建省福州市第六医院
)
赵
辉
(
天津市人民医院
)
周
斌
(
陕西西安交大附属二院
)
朱成楚
(
浙江省台州医院
)
前
言
在中华医学会胸腔镜外科学组组长王俊教授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
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
作组于
2009
年
3月在福州成立。按照我国近年来手汗症微创治疗的发展需要,协作组肩负
重托,
根据国内外 最新研究成果,
在多次反复征求有关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由编委会同
仁历时半年完 成了《中国手汗症微创治疗临床指南》(
2009
年版)的编写工作。
手汗 症是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致的一种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因局部汗腺分泌亢进,
手掌不
由自主地大量分泌汗液,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工作以及社会交往活动。
近年来,随着社 会经
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方式的追求,该疾病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根据调查,每
1000人中就
有
3
个人患有严重手汗症。
然而,
从全国范围看,
目前人们对手汗症的知晓率和求诊率还处
于较低的水平。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十 分有益和必要的。
手汗症的外科治疗源于
1920
年,
Kotza reff
首次报道了应用开胸手术进行胸交感神经切除
治疗手
汗症,
开创了用 手术方法治疗手汗症的先河。
采用
传统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切除术
的理念则由
Hugh
于
1942
年提出并应用于临床。
但是,
因施行传统胸腔 镜的手术入路和手术
方法均较为复杂,
创伤较大,
得不到广泛推广应用。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电视胸腔镜手术
的
临床应用,
才 使胸交感神经切除这一古老的手术青春焕发,
甚至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手
术不再是 巨创,
而是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的方法——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获得了
良好的治疗效 果,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好评与青睐。
我国是手汗症的多发地区,尤以福建、广东、浙江、台 湾等地区为甚。近年来,我国开展微
创技术治疗手汗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
在此基础上,
有些单位还开展
了一系列细致临床研究工作。
这些研究的深入 对于临床上规范手术方法、
规避手术风险、
进
一步提高疗效、
减少手术并发症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目前我国医学界
对手汗症微创外科治疗中的 许多问题仍然缺乏明确的认识,
例如手汗症的发病机制、
手术适
应症、
胸交感 神经干切断水平及其术式、
手术效果判断、
术后并发症如代偿性多汗的防治等
均亟待于 进一步的研究、总结和提高。
可喜的是,
为提高我国手汗症诊治水平,
经中 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胸腔镜外科学组全
体成员的倡议,决定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涂 远荣教授牵头,于
2009
年
3
月
在福州市成立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 协作组,
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成员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层
次高、有规模、研讨水平和造 诣都很高,是一次成功的国内交流论坛。与会的全国
20
多个
单位的专家教授对于手汗 症的微创外科治疗的各个领域,
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
特别是对手
汗症的定义分类、< br>诊断、
手术适应症、
手术方法以及并发症尤其是代偿性多汗的防治等作了
深入的 讨论,
取得了初步的共识。
专家们一致认为微创手术方法是治疗手汗症的迄今最有效
方 法,
可以很好地为患者解除痛苦,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为此,协作组将大会讨 论
结果归纳并形成《中国手汗症微创治疗临床指南》(
2009
年版),《指南》编委 会希望通
过
《指南》
帮助各级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对手汗症的诊治能起规范和指导作用,
帮助患者和关
注健康的普通公众对手汗症有正确的认识。必须指出,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指南》还存在
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诚挚地希望全国各兄弟单位对《指南》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日 后使
之日臻完善。
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作组组长
涂远荣
多汗症与手汗症的定义及分类
多汗症(
Primary hyperhidrosis PH
或
Essential hyperhidrosis EH
)是指身体汗腺分泌亢进的状态,
是一种外分泌腺过度分泌的功能性疾病。
如表
1
所示,
广义上的多汗症可
划分为全身性多汗和局部性多汗两种,
全身性多汗常继发于一些神经 内分泌及其他系统的疾
病。
局部性多汗又可分为原发 性与继发性两种。
继发性多汗常由局部炎症或损伤影响植物神
经系统所导致。
原发局部 性多汗为狭义上的多汗症,
多无明显器质性病因,
出汗部位以手掌、
足底及腋窝最为常 见,脸部及会阴部少见,而身体其他部位则罕见。
表
1
多汗症种类划分
种类
全身性多汗
广
义
(继发性)
局部性多汗(狭义)
原发性
继发性
原因
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低血糖、中毒、药物、心血管疾病、呼吸
衰竭、类癌综合症、何杰金氏病
无明显原因
< br>局部炎症或损伤影响植物神经系统所导致,
包括饮食性多汗、
嗅觉性多汗、
代偿
性多汗
手汗症是原发局部性多汗症的表现之 一,
患者常常合并有腋汗、
脚汗增多的现象,
这主要是
因为外分泌汗腺在手掌 、足底和腋窝皮肤密度较高。
手汗症的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关于手汗症发病率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数据,
全世界都很稀缺。
手汗症常见于东南亚的
印尼、泰国、越南等。在日本,九州以南、琉球地区也相当常见,而北海道地区则少见这种
病例 。美国
Srutton
等于
2004
年在全美进行一次
15
万个家庭的普查,结果为
2.8%
的发病
率,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此外,北欧、南美 、中东等地区均有大宗病例报道。
我国青少年中手汗症病例也相当常见,尤以台湾、福建、广 东、浙江等沿海地区为多。
200
4
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对福州市20
所大中学校
12803
名大中学生进行手汗
症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的调查结果显示,手汗症的发病率为
4.59%
,其中重度手汗症的发
病率为
0.12%
。
手汗症一般在儿童或少年期出现
,
到青春期逐渐加剧 ,
进而影响生活和学习。
95.6%
患者首次
出现症状的年龄≤16 岁,
15.3 %
的患者有家族史。
手汗症的临床表现
手汗症患者往往主诉儿童或者少年时起出现手掌等部位的多汗,< br>呈流淌滴沥状,
影响日常生
活及工作、影响人际交往,并容易产生躲避、焦虑的心态。< br>
临床上病例为多个局部部位同时出汗,出汗部位以手掌、
足底、腋窝最为常见,面部多 汗较
为少见,而身体其他部位则罕见,常见的组合为:手掌
+
足底、手掌
+< br>腋窝、手掌
+
足底
+
腋窝
等三种,其他组合甚为少见。手汗症 症状的出现多与气候、季节以及外界温度、情感变化、
剧烈活动等诸多因素有关,
但也可能不具 有任何诱发因素。
症状的出现具有突然性和间断性
的特点,
多数患者夏季症状较重,< br>冬季时症状相对较轻。
手汗症还可合并手部皮肤浸渍感染
所导致各种皮肤病变。
手汗症的诊断
1
.手汗症的病史特点
手汗症的诊断很大程度依赖于其病史特点,
而在体格检查上,
除局部大量汗液分泌的表现外< br>通常无其他明显的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一般也不具有特异的诊断价值。
所以,
详细地询问
病史是手汗症确诊必不可少的步骤。
2
.症状特点
手多汗症状的出现可有一定的诱因,如情绪波动、焦虑、炎热、剧烈运动等,但有许多病例
可在 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症状,
每日发作次数不等,
每次持续
5
~
30
分钟,
但在睡眠
状态下几乎不会出现多汗症状。
临床可将手汗 症症状分级,例如将手汗症病变程度由轻到重分成三级(见表
2
)。其中,中
重度患者 才有明确的手术指征。该分级对临床诊断与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表
2
手汗症症状分级
轻度:手掌潮湿;
中度:手掌出汗时湿透一只手帕;
重度:手掌出汗时呈滴珠状。
3
.手汗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
)、诊断要点
手汗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采集。病史采集要点如表
3
所示。
表
3
手汗症病史资料采集要点
1.
确定发病部位为局部
/
全身多汗
2.
发病的频率,持续时间
3.
初发年龄
4.
家族史
5.
是否伴有发热、夜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6.
多汗对个人情绪影响的情况
7.
对社交、职业、日常生活的影响情况
8.
确定多汗的确切发生部位
9.
排除其他继发性多汗的症状
在体格检查方面,
一般仅能发现异常出汗的表现 以及继发性皮肤病变的阳性体征。
同时,
必
须注意发现一些与继发性多汗相鉴别诊断的 阳性体征。如
消瘦可能提示慢性全身性消耗疾
病,
肢端肥大可能与内分泌系统疾病有关 ,
心率加快者应进一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可
能,
血压升高者应注意嗜铬细胞瘤存 在的可能性
。
必要时可进行血、
尿检查,
血糖、
血
T3 < br>、
T4
浓度测定以及
X
线胸片或胸部
CT
检查。
(
2
)、诊断标准
关于原发性多汗症目前尚 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2004
年美国皮肤病协会
John Horrnberger< br>组织了一个包括
20
多家单位专家组成的协作小组,
制订了一个诊断参考标准,
如表
4
所示。
表
4
手汗症诊断标准
无明显诱因肉眼可见汗腺分泌亢进持续
6
个月以上
并符合以下条件的两项者即可确诊:
①
双侧出汗部位对称
②
一周至少发作一次
③
发病年龄小于
25
岁
④
有阳性家族史
⑤
睡眠时无多汗
⑥
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
如果伴有发热、夜汗、体重减轻应注意存在继发性多汗的可能。
(
3
)鉴别诊断
手汗症的鉴别诊断流程如图< br>1
。从图中可以看出许多疾病均有多汗的临床表现,无论是
全身还是局部多汗都可能仅仅 是某种疾病的一些症状。
因此,
只有深入细致地询问病史以及
详细的体格检查,
才能作出一个正确的诊断。
尤其对于进一步需要手术的患者,
一系列的鉴
别与排除都 是必须的。
图
1
手汗症的鉴别诊断流程图
判别多汗为全身性或局限性
局限性
全身性
是否有症状及体征提示以下疾病:
l
局部神经损伤
l
皮肤疾病
l
饮食性多汗
是否有症状或体征提示以下疾病:
l
感染:慢性或急性感染
l
肿瘤
l
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甲亢、嗜铬细胞瘤、类癌综合征)
l
应急状态(疼痛刺激等)
l
神经系统疾病(下丘脑病变等)
l
药物治疗(精神药物使用等)
进一步检查
多汗症部位是否局限在手掌、足底、腋窝
是否有症状或体征提示以下疾病:
l
雷诺氏病
l
冻伤
l
红斑性肢痛病
l Nail-patella
综合征
l
动静脉瘘
l
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否符合以下大部分特点:
l
青少年发病
l
家族史
l
多汗为双侧对称
l
诱发因素为情感、运动、高温等
l
睡眠时不出汗
进一步检查
进一步检查
梦见打架斗殴-
梦见打架斗殴-
梦见打架斗殴-
梦见打架斗殴-
梦见打架斗殴-
梦见打架斗殴-
梦见打架斗殴-
梦见打架斗殴-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18: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49743.html